1.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____林升《题临安邸》
2.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4.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____白居易《春题湖上》
5.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____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6.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8.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____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9.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____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10.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____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11.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____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12.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____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13.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____苏轼《卜算子·感旧》
14.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____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15. 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____毛滂《烛影摇红·送会宗》
16.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____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17. 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____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18.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19.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____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20.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____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21.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____赵孟頫《岳鄂王墓》
22.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____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23.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____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24. 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____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25.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____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
1、《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唐代张籍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译文: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2、《解闷十二首·其七》——唐代杜甫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译文:依靠什么来陶冶性情呢?只有在新诗作成后反复锤炼字句,诵读长吟,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既要学习、熟读谢灵运和谢朓的绝妙诗篇,又要学习阴铿和何逊刻苦钻研的精神。
3、《为学一首示子侄》——清代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4、《送徐群宰望江》——唐代邵谒
贡艺必精苦,用心必公平。
译文:事情要做好,必须要精勤刻苦,做人要公平,必须要用良心去做。
5、《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春秋老子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于细。
译文: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
行:行为。恒:恒心。
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
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
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至诚则金石为开。
《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
谓真诚最能感染人。●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亏:亏蚀。
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感:感触。
真诚能感动一切。●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窃:谦指个人的意见。
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神莫神于至诚。
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
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感人以诚不以伪。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伪:虚假。
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至诚无息。
《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
杂:杂乱。为事:干事情。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
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
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清·杜文澜《古谣谚》 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新唐书·陈子昂传》廉:清廉。贪:贪污。
信:诚实。疾伪:痛恨虚伪的行为。
疾:憎恨,厌恶。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天不容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
●巧伪不如拙诚。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汉·荀悦《申鉴·俗嫌》 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作虚伪的事。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自古圣贤,。
1、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2、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宋帆
3、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
4、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5、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史迈尔
6、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伽利略
7、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8、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冈察洛夫
9、戴上墨镜,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个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观察生活的墨镜。——培根
10、要测量一个人真实的个性,只须观察他认为无人发现时的所作所为。——麦考莱
11、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