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史•隐逸传•陶弘景传》记载:陶弘景字通明,自幼好道,十岁时便研读 葛洪《神仙传》,有“养生之志”。
南朝齐永明十年,上表辞官,隐居在句曲 山《即茅山中,寻仙访药,自号“陶隐居”。梁代齐,武帝即位,因早年曾 与之游,对他备加恩礼。
国家每有吉凶征伐大事,无不前往咨询,史称 “书问不绝,冠盖相望”,时人谓之“山中宰相”。后世诗文常用此典,以 “山中宰相”、“山相”指称处士议政,或借以吟咏隐逸情趣。
唐•郑谷《蔡 处士》:“旨趣陶山相,诗篇沈隐侯,五代•闽•徐夤《岚似屏风》:“山中 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
1. 郑板桥有一首《咏雪》诗十分别致:“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2. 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的“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一片”飞花落下都要减掉一层春色“万点”飞花飘落更使人烦恼愁闷。抒发了诗人因伤春而满腹愁怨的感情。
3. 例:“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诗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进退格】 亦称"进退韵"。
诗韵术语。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辘轳格】 亦称"辘轳韵"。诗韵术语。
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辘轳韵者,双出双入。
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葫芦格】 亦称"葫芦韵"。
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
葫芦韵者,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
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color]。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