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唐朝以前的诗歌

发布时间: 2022-10-26 23:24:02

1. 唐朝以前的诗都有哪些

那可多了,要是说诗的话《诗经》(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共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305首,俗称“诗300”)、《汉乐府诗》(它是朝廷的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收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推荐其中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和称为“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木兰辞》来读),还有就是离唐朝比较近的魏晋南北朝的诗歌,代表有:

1、建安诗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蔡琰(蔡文姬);

2、正始诗歌:阮籍、嵇康;

3、西晋太康诗歌:“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安)、潘尼)、“一左”(左思)

4、东晋诗歌:陶渊明

5、南北朝诗歌: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的兴起,鲍照的七言和杂言乐府诗的发展;以谢眺为代表的“永明体”,标志着格律诗的开端。梁、陈时期开创了宫体诗(陈后主《玉树后庭花》)

以上所提诗歌都对唐朝的诗歌乃至中国的诗歌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诗人们在作诗时或多或少会化用以上诗人的诗句或典故。

2.

所谓近体诗就是律诗和绝句的统称.至于lz说格式符合近体诗,那除了字数、句数符合,格律也要符合,这样的极少数例子是有的,比如齐梁时期不少宫体诗、山水诗都是暗合了近体诗的一切要求,但是没必要把它们算作是近体诗.首先要搞清楚何为近体诗,周颙揭示了汉语声韵的规律后,沈约提出了“四声八病”,这种追求声律的风气和趋势,启发了后代诗人,唐代律诗、绝句就是这种诗歌潮流的产物.近、古体诗就是唐代用来区分是否是严格按声律创作的诗歌,这是到了唐代才形成的,所以唐代前没有近体诗的说法显然无误.lz说《七步诗》符合格式,是对近体诗的概念不明,所谓格式,从前所述,不光是字数、句数的限制,更有声律限制,这首诗当然不是近体诗,连暗合近体诗也不算.《七步诗》还有另一版本,所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五言六句,我们背的也并不是后人改编,关于这首诗故事很多,不论是哪种版本,也都不是近体诗.另外呢,南朝时期出现的暗合近体诗规矩的诗歌,也不是凑巧,是汉语文学、汉语诗歌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是符合文学追求音韵、声律整齐美的规律的.总而言之,唐及唐以后的诗人可以写作古体诗,古人却写不了近体诗,即使有作品合乎近体诗的规矩,也只是个别现象.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笑话,唐代有个秀才去乡试,写了一句“名山多奇宝”,同学都笑话他,说他写五言破了规矩,他却说谢灵运不是有诗“池塘生春草”吗?怎么偏我就破了规矩.这则笑话未必真实,但可以让大家知道,南朝时候对作诗是没有特成熟严格的限制的,到了唐代已经不同.沈约提出“四声八病”,连他自己作诗也不能遵守,唐诗的格律严格来说要到中唐才成熟.五、七言绝句、律诗的成熟,非常好记忆,李白、王昌龄为七绝圣手,杜甫规范了律诗创作.我想说到这应该比较完备了,这些都是文学史的常识,可以找一套文学史,由魏晋至唐宋一观.。

3. 关于唐朝以前的诗歌

诗经啥的都是啊。。汉魏朝的

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

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温馨提示:
本文【唐朝以前的诗歌】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