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正侧描写的古诗

发布时间: 2022-08-02 09:48:06

1. 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的古诗句,都有哪些

正面描写: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咏梅》

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2、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郑谷《莲叶》

译文:船儿前行,河水溅起,参差的绿荷在荡漾,倚在船边的栏杆旁,风一阵阵的吹来,摇动着一柄柄荷叶,送来缕缕清香。

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4、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曾巩《咏柳》

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5、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陆龟蒙《白莲》

译文: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花欺,白莲花总应生长在瑶池里。

侧面描写:

1、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1333363396337不开。——苏轼《花影》

译文: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

2、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郑燮《竹石》

译文: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3、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于谦《咏煤炭》

译文:融融燃起之炬火,犹如浩浩之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灰沉之夜空。

4、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李世民《咏雨》

译文:柳丝一片迷濛,连绵的大雨如帘,风吹雨丝在空中织起了一片片罗幕。

2. 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的古诗句

(1)侧面描写———衬托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

衬托分映衬和反衬。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项脊轩志》中用“万籁有生”来反衬“庭阶寂寂”的。(2)正面描写———动静结合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3. 运用“正侧结合”的古诗有哪些

《陌上桑》《山园小梅》《题西林壁》。

1.正侧结合法

正侧法即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指的是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就是对对象周围的事物(包括人物)进行描写,侧面描写的目的使对象更加鲜明突出。正侧结合就是在描写时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陌上桑》,写罗敷的美丽,就是使用了正侧结合的方法。

2.正侧结合的作用

(1)使形象更加鲜明丰满;

(2)感情抒发更加充分;

(3)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种评价术语也可单用于“侧面描写”的作用。

4. 正侧结合的诗

正侧结合: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

PS: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诗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势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5. 课外古诗词正侧面描写人物相结合的句子

陌上桑 原文: 《汉乐府集》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6. 初一至初二运用侧面描写的文章,古诗,文言文

诗歌中的侧面描写临沭一中 陈冠宝中国的文学向来讲求以含蓄取胜,避免对事物的直接描述,而是习惯于从侧面对之烘托渲染,以收到含蓄蕴藉之妙。

最突出的是《三国演义》里对关羽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描写:(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作者不是用大量笔墨去写云长如何与华雄一招一式斗得正酣,如何险象环生。

相反的,作者对此倒是只字未提,反而笔锋一转,去写帐内诸侯的感受。也正因为此,关羽的神勇才得以渲染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比之用多少笔墨来正面写打斗的场面,恐怕也难以收到此等效果。

这是小说中的侧面描写,而诗歌中的侧面描写同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最著名的要数《陌上桑》中对秦罗敷的描写了: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鞘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写罗敷之美,偏偏不正面着笔,而是写观者的神态。至于罗敷的美,只好让读者驰骋想像,去遐思迩想了。

如果作者不惜笔墨,对罗敷从头至尾作一细致刻画,恐怕反而难以收到这种效果了。那么诗歌中的侧面描写是如何运用的呢?首先,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从侧面烘托所写事物或人物。

例如陈羽的《从军行》: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诗的一二句先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后两句意在写人,却又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两个事物――“横笛”与“红旗”。

不说人怎么在严酷的环境下如何行军用兵,而是极力渲染环境的恶劣,但是读完全诗,诗中将士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却已如在眼前了。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极为广阔的想像空间。

还有李益的《听晓角》: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本诗写征人边愁乡思之情,也是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未让征人出场,也未直接表达征人的愁思,而是选取了特定边关气氛当中的角声、塞鸿,折射出征人的处境和心情。

前两句以边霜、角声和孤月渲染出凄清孤寂的氛围;后两句描写从塞北飞到南方的鸿雁,听到画角吹奏的《小单于》为之动情,在边关上低回留连,盘旋不定,这样写,以雁带人,征人的感受可想而知。再看唐人姚合的《穷边词》:将军作镇古 州,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本诗意在歌颂将军的防守之功,但是如果正面去歌颂,很容易就会落入俗套,而且会毫无诗意可言。

所以诗人借写景来从侧面着意加以渲染。诗人写景,着意选取春日的山、水、节气和清夜的丝管,用这些美好的充满欣欣向荣的春天景象来烘托边地歌舞升平的景象,从而显示将军的防守之功。

最后又借行人的感想,再次从侧面赞扬边镇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将军的防守之功的赞美,也就不言自明了。有些时候,被描写的对象不宜作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时要么是无从下笔,要么就会流于空洞或者落入俗套,这时候也可以通过写与之相关的人或物来对所要描写的对象进行侧面烘托。

正如梅尧臣所言,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试举《诗经·邶风·静女》一诗为例: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中的“静女”是一个极美的形象,可是作者仅用了“姝”“娈”二字作正面描绘,而且还是极笼统的两个字。

但是为什么却给读者留下如此深的印象呢?这恐怕就要归功于侧面描写之妙了。如果真的光是写“静女其妹” “静女其娈”,读者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印象的,可是作者在第一节写的是“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不写女子了,而是将笔锋转向了一个小伙子。

这样一来可就不同了。一个能够让小伙子急成这个样子的姑娘,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这是作者有意让读者也跟着着急。

不直接写那个女孩,而是写等待她的小伙子,可其实又是写女孩的美丽,这样的写法就是侧面描写。接下来两节,干脆连小伙子也不写了,又转而写“彤管”、“荑”这两个事物。

“彤管”只是乐器罢了,有什么可写的呢?但是在小伙子手里、眼里刚不同了,它的颜色好看,它的光彩也美丽。在这里,彤管已不仅仅是一种乐器了,而成了爱情的象征。

而“荑”也不再单纯的是一把野草了啊,“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美人所赠啊,它怎么会不美呢?爱屋及乌之情可见一斑了。原来美的不是这些事物啊,而是它们的主人美!诗到这里就完了,没有下文了,可是,读诗的人却在等待着,诗里写的那个美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读者也在搔首踟蹰。

可是作者,点到为止,不再写下去了。接着写下去好不好呢?不好。

诗到这里,已经将读者的情感调动起来了,下面的完全可以让读者去想像。再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人写夜雪先是从感。

温馨提示:
本文【正侧描写的古诗】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