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夏天晚上的古诗

发布时间: 2022-08-02 09:48:08

1. 描写夏日夜晚的诗句有哪些

1、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出自: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释义: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2、诗句: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出自:宋代·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释义: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3、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出自: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释义: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

4、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出自: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释义: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

5、诗句: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出自:宋代·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释义: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

2. 描写夏日夜晚的诗句有哪些

1、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出自: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释义: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2、诗句: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出自:宋代·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释义: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3、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释义: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

4、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出自: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释义: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5、诗句: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出自:宋代·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释义: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

3. 赞夏天傍晚的诗句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内容】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赏析】: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温馨提示:
本文【夏天晚上的古诗】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