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的各类,问题是相当复杂的。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
现在我们试就上述三种分类再参照别的分类法加以讨论。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的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古体和近体之别。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仿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
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由于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
词大概产生于盛唐。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
象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
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声韵;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
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
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
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处,还有所谓杂言。
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
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的。
关于孝的诗歌很多。
朗诵的话,自己加点过度话语就可以把相关的诗串起来,还可以分为古代的和现代的两篇。下面是我收集的关于孝的相关片段,希望可以帮到你。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中国自魏晋开始,至唐、宋、元、明、清一直下来,就提倡“以孝治天下”。清兵入关,从上到下所有官员,有三本必读的书,其中之一就是《孝经》。
《孝经》中告诉我们怎么样才算孝呢?不仅仅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而广之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才为大孝。也就是说,你孝敬父母长辈,这是小孝。
等你长大成家,你就有了两方的父母,你能用同等的心去孝敬双方的长辈,这算是中孝。普天下的人都会老,你也要做父母,父慈子孝,你能用平等的心孝敬天下的父母,视天下父母如同自己父母,用慈爱的心对待天下所有的人,视天下儿女如同自己的儿女,主管视员工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这才算大孝。
所以,你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要做一个孝子,你不仅仅要对父母好,你还要尊敬你的长辈,尊敬你的上级,热爱你的顾客、热爱你的部属,热爱……,这才算大孝。古代的: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劝 孝》 瞻养慰籍莫等闲,亲如红日已西山。门前流水依然在,日向西山不再还。
董孝子黯复仇 贺知章 十年心事苦, 惟为复恩仇。两意既已尽, 碧山吾白头。
孝敬皇帝挽歌 刘祎之 戒奢虚蜃辂,锡号纪鸿名。地叶苍梧野,途经紫聚城。
重照掩寒色,晨飙断曙声。一随仙骥远,霜雪愁阴生。
孝和皇帝挽歌 贾 曾 新命千龄启,鸿图累圣馀。天行应潜跃,帝出受图书。
礼若传尧旧,功疑复夏初。梦游长不返,何国是华胥。
江陵孝女 张 籍 孝女独垂发,少年唯一身。无家空托墓,主祭不从人。
相吊有行客,起庐无旧邻。江头闻哭处,寂寂楚花春。
读孝经 方 愚 星彩满天朝北极,源流是处赴东溟。为臣为子不忠孝,辜负宣尼一卷经。
现代的: 1 京城的雨浇湿我疼痛的心脏 裤兜里的双手支撑着我无力的臂膀 卷曲的长发遮不住流下的眼泪 心痛扭曲着我的脸庞 醒来吧我的父亲 您知道我有多想 我多想给您我全部的力量 再为您捶捶背 再为您捏捏腿 求老天再给我们一些尽孝的时光 醒来吧我的父亲 您知道我有多想 我多想给您我全部的力量 那一纸病重通知不会把我们压垮对吗 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和您一样的也是您所赋与的坚强 您终于醒了 我要感谢仁慈的上苍 您是妈妈和我们唯一的力量 既然今生注定我们一路风雨 我只企求路长 只求路长 一路风雨又何妨 2 脚下的白雪 印出他串串的足迹 刺骨的北风 似万把钢鞭无情的抽打他那坚毅脸颊 急促的呼吸和着冷风 使他的粗眉和胡须变成银色 他继续走着 走在小兴安岭的山间小道上 我知道他的脚下本无路 鹅毛般的大雪 淹没了他的脚印 不远处又印出了新的一串 宽宽的肩上一捆砍下的柴 本来挺拔的身体不免有些弯曲 粗而有力的大手握着一把板斧 他继续走着 不知何时 北风卷着雪花回了家 阳光又洒到巨人的身上 你不能给我财富 可在你的怀里我感到安全又幸福 永远爱你----我的父亲。
孝心无价》
我曾太多地见过,
孩子喊出第一声妈妈时,
母亲喜极而泣的泪光。
我也曾太多地见过,
女儿蹒跚学步时,
父亲紧紧拉住她的宽厚的手掌。
我还曾太多地见过,
儿子挽着新娘走过红毯时,
父母沧桑的眼角流淌着的希望。
然而在今天,
和着温馨的月色,
身为儿女的我们,
看到他们了吗?
我们的父母,
年华随着时间变老。
青丝被岁月渐渐染成了白发,
面对他们,
我们的情感,
能够怎样来表达。
今晚,我的眼前——
有了一幅这样的景象,
我看见——
乖巧的女孩在闷热的夏夜,
叫卖着烧烤;
我看见——
在医院和家之间微笑的男孩,
不知疲倦地推着妈妈。
还有那个坚强的小姑娘,
仅用一架板车,
拉着病重的父亲千里寻医。
还有那个帅气的小男孩,
在母亲最脆弱的时候,
献出自己的骨髓,
让妈妈远离死亡。
生命里再次开出绚烂的花朵。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我听到了,
听到这些孩子们柔情的目光里,
流淌出来的最坚强的心跳声。
我感到了,
感到了父亲历经风霜的双手,
触摸着一生的宝贝身上。
散发出的最深沉的爱的力量。
因为他们,
父母看到了阳光,
因为他们,
同伴看到了榜样。
因为他们,
我们呼吸着孩子们孝的气息的同时,
触碰到了爱与希望。
我相信,
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
都曾在心底向父亲许下孝的宏愿;
我相信,
每一个许下孝的心愿的孩子,
都会发誓让父母等待着自己功成名就,
衣锦还乡。
然而,好多的时候,
我们忘了,
忘了时间的残酷,
忘了人生的短暂,
忘了生命本身——
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忘了世上有一种恩情,
永远无法用财富衡量。
也许是一处豪宅,
也许是一片砖瓦,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
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
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星,
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
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
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
也许是一双洁净布满了皱褶的旧鞋,
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
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孝的天平上——
他们等值同量!
那就开始吧,
用我们真诚的心意,
用我们来自上天赋予和社会中汲取的正能量,
开始吧,
赶快为我们的父母——
尽一份孝心,
添一份希望!
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德,人之向,家之和,国之强也。举足出言,父母不忘。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上书救父,望云思亲。
救母险如履薄冰,越山肩负步兢兢;重重危难益坚忍,孝更绝伦足可矜。亲尝汤药,鹿乳奉亲。
体念母亲情至忱,母棰轻重甚关心;一朝知母力衰退,顿起辛酸泪湿襟。德孝故事,感动天心。
夫孝者,德之本。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欲求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夫纯孝者,则能以大义修身,知立行之本。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德孝为先,其乐融融,其风淳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富润屋,德润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行人。德者,才之帅;才者 心而无得,身而无家。
厚德载物,胸怀博大。德孝在我心,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心似琉璃不染尘,处事谦恭品行真;父母恩情念为甚,德孝声声耀我城。
孝体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有三点,最重要的是要敬重父母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1333335316438,下来不能
做使他们感到羞耻的事情,再下来是要能尽赡 养义务。《礼记》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天经地义之事,是百姓基本行为准则。《孝经》
少不肯事长,愚不肯亲贤,不祥莫大焉:说明社会规范混乱,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龄,不能不挂在心上,一是为父母添寿而高兴,一是为父母衰老而担忧,父母的事时时刻刻放在心上。《论语》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用敬爱自己父母的感情来对待别的人,要与人为善。《孝经》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对于统治者,首先要有孝敬父母之心,才能治理天下。《孝经》
哀哀父母,生我劬qu劳:要时时想到父母,感念他们的辛勤养育之恩。同上
欲报之德,昊天无极:父母的养育之恩如天之大,子女怎样也无法报答。同上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孝子时时刻刻保持美德,祖宗常赐你们善心。诗经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也是对他们的尽孝。《礼记》
要尽可能使他们生活充实愉快,心里时时想到他们的需要。
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对于父母,一是要充分尊重他们,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还要向他们讲清一些道理。《礼记》。
生则敬养,死则敬享:对于父母,生前要尽心赡养,死后要永远追念他们的养育之恩《礼记》
孝: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对待父母时刻听从他们的吩咐而不感到不快,态度和缓地劝解他们而不感到厌烦,很辛苦地为他们做事而没有怨报,这就称得上是孝了,对父母不仅仅满足他们的衣食之需。《礼记》
妇事舅姑,如事父母:儿媳妇侍奉公婆,就要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舅姑指公婆《礼记》
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应唯,敬对:对父母公婆这些长辈,要有礼貌,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礼记》
子妇孝者敬者,父母舅姑之命,勿逆勿怠。:儿子媳妇对长辈的孝敬,要体现在对长辈的态度上,不能顶撞不能冷淡。《礼记》
适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乃下气怡声:去父母公婆往处,说话要低声和气,注意行为举止,不要冲撞他们。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夫妻关系融洽,就是家庭中悦耳的乐章《诗经》
丈夫公正,妻子依从;长者仁爱,幼者顺服。说明和谐的家庭关系至关重要。
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对于异性的长辈,也要时时挂在心上。《诗经》
笾豆有践,兄弟无远:兄弟关系手足,互相关爱不要疏远。同上
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宗族兄弟的关系,也要依赖种种礼节来加以维护。《周礼》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要依赖礼来规范多处人际关系。《礼记》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懂得礼仪,就能使自己谦虚谨慎,就能够注意尊重他人。《礼记》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奉师老师,不懂礼仪就不能亲密师生关系。《礼记》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父亲慈爱,子女孝敬;兄长善良,弟弟友爱;
闺门之内,戏而不叹:家庭里需要欢乐,不要把哀伤的情绪带进家庭。《礼记》
士必以诗书为性命,人须从孝悌立根基;读书有读书的根本,做人有做人的根本。《围炉夜话》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良好的特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在少年时形成的,需要有良师益友的指导和影响。《三字经》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东汉黄香九岁,就能为父亲暖席,对双亲孝顺,要把他们的冷暖时时放在心上。《三字经》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东汉孔融四岁时,就懂得把大梨让给兄长,兄弟友爱,要早早懂得这个道理。《三字经》
首孝弟,次见闻。父子亲,夫妇顺;首要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次才是增广见闻。父子要亲爱,夫妻要和顺。《三字经》
《国风·豳风·七月》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一)孝敬父母歌你知道,你怎样被奶水喂大? 你知道,你怎样哭闹到深夜?你知道,你怎样学会走路?你知道,你怎样长大成人? 切莫忘,你那自发双亲,切莫忘,双亲受尽艰辛。
切莫忘,父爱崇高纯洁,切莫忘,母爱像海一样深。.可记得,是爸爸送你入学?可记得,是妈妈送你打针?可记得,爸妈为你送寒衣?可记得,爸妈送你出远门?切莫忘,你那自发双亲,切莫忘,双亲受尽艰辛。
切莫忘,敬老的民族传统,切莫忘,尽孝是人类天伦。《感恩》岁月,抛落我一双又一双鞋子 风雨,脱掉我一件又一件衣裳 家园,赐于我一座又一座路标 母亲,永不疲倦地向我凝望 古老而又永恒的关爱 有时,母亲的手送我一程 有时,母亲的心送我一程 其实,送与不送都一样 我早已经知道 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 都是你心头的牵挂 在岁月的山路上,我为你写下脚印 在风雨的旅途中,我记住你的笑容 在岁月的风雨中—— 我会带着感恩和虔诚,为你祝福。
一、《诗经》中的孝论 《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今译:孝子孝孙的善行,会得到大福和长寿的报偿。《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今译:牢记孝道,孝道就是生活的准则。《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今译:孝子的孝行不绝,就会得到永远的赐福。《卷阿》:“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今译:具有孝道之美德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尊敬。《闵予小子》:“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今译:对于先人,要永远尽孝。《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今译:对列祖列宗无不孝敬,以求得他们的赐福。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