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诗经蜉蝣美文

发布时间: 2022-11-01 09:12:01

1. 《诗经.曹风.《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题解]哀叹人生短促,有如朝生暮死的蜉蝣.[注释]1、蜉蝣(浮游fú yóu):虫名.2、楚楚:《毛传》:“楚楚,鲜明貌.” 闻一多《风诗类钞》:“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犹言楚楚的衣服,有如蜉蝣之羽.”3、於我归处:《郑笺》:“君当于何依归乎?”4、采采:犹“楚楚”,鲜明貌.5、阅:洞穴.《正义》:“蜉蝣之虫,初掘地而出,皆鲜说(悦)也.”6、说(税shuì):休息.《集传》:“说,舍息也.”[参考译文]蜉蝣翅膀薄又轻,衣裳华丽真鲜明.我的心里多忧愁,可怜何处是归程!蜉蝣展翅翩翩舞,华丽鲜明好衣服.我的心里多忧愁,可怜何处是归宿.蜉蝣穿洞向外飞,双膀洁白似麻衣.我的心里多忧戚,我的归宿在哪里?。

2. 诗经·曹风·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题解]

哀叹人生短促,有如朝生暮死的蜉蝣。

[注释]

1、蜉蝣(浮游fú yóu):虫名。

2、楚楚:《毛传》:“楚楚,鲜明貌。” 闻一多《风诗类钞》:“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犹言楚楚的衣服,有如蜉蝣之羽。”

3、於我归处:《郑笺》:“君当于何依归乎?”

4、采采:犹“楚楚”,鲜明貌。

5、阅:洞穴。《正义》:“蜉蝣之虫,初掘地而出,皆鲜说(悦)也。”

6、说(税shuì):休息。《集传》:“说,舍息也。”

[参考译文]

蜉蝣翅膀薄又轻,衣裳华丽真鲜明。我的心里多忧愁,可怜何处是归程!

蜉蝣展翅翩翩舞,华丽鲜明好衣服。我的心里多忧愁,可怜何处是归宿。

蜉蝣穿洞向外飞,双膀洁白似麻衣。我的心里多忧戚,我的归宿在哪里?

3. 诗经里的蜉蝣

《诗经·曹风·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此诗共三章,每章四句,并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艺术结构,句式简单,句义好懂。诗经中很多诗句是变易一两个字的重章叠唱,变易之处形成互文,合起来理解意思才全面,本诗也是如此。

综合全文,诗人用“比”先描绘了小小昆虫蜉蝣的羽翅的光艳、鲜洁的特点,然后心动之,触物起兴,自然联想到蜉蝣虽然生命短促,过着不知晦朔的生活,却知道展示本身的价值,从生到死,犹自修饰追求着自己的美丽,作为一名小国中人(可以是君主也可以是臣民)生命也就是昙花一现。难道就不该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怎样建功立业,发挥自身作为一个人的优点,怎样活的更有价值吗?难道就不会在感叹人生须臾的同时也能不卑不亢地展开自己美丽的翅膀吗?

4. 有关蜉蝣的托物言志的散文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注释

①蜉蝣(ju you):一种寿命极短的虫,其羽翼极薄并有光泽。② 楚楚:鲜明的样子。③采采:华丽的样子。④掘:穿,挖。阅:穴, 洞。⑤说(shui):止息,歇息。

译文

蜉蝣羽翼薄又亮,

像你衣服真漂亮。

我的心中多忧伤,

我的归宿在何方?

蜉蝣羽翼薄又亮,

像你衣服真华丽。

我的心中多忧伤,

我将安息在何方?

蜉蝣初生穿穴出,

像你麻衣自如雪。

我的心中多忧伤,

我将歇息在何方?

赏析

看蜉蝣而叹人生,绝非无病呻吟。倘若人们自以为蜉蝣生命短暂(不过一天时间,朝生暮死)而沾沾自喜,加以嘲笑,这种心态无异于五十步笑百步,实际上也是在嘲笑自己。

人生何其短暂:弹指一挥间,转眼就是百年。谁能抗拒死亡的到来?

咱们的祖先,大多只看到眼前的实际利益。要么立功立德立言以求千秋万世不朽,要么纵情声色犬马及时行乐,要么求仙访道以图长生不老。大概,弗洛伊德所说的“死亡本能”在咱们祖先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我们不妨把这叫做“向生而死”:它看重现世,只顾今朝,哪管身后。这同蜉蝣营营苟苟的一生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与此相反的态度是“向死而生”:既然死亡是不可超越的绝对界限,那么死后人的归宿在哪里?由此思索短暂的一生怎么度过,对死后有什么影响?人生的一切根本问题,在这种思索之中都要被一一检视和审查。

这是基于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深刻反省。我们从《蜉蝣》中读到了这种反省,在庸庸碌碌的叹息中听到了空谷音似的反响。

《蜉蝣》,《诗经·曹风》的一篇。为先秦时代曹地汉族民歌。全诗三章,每章四句。蜉蝣是一种渺小的昆虫,生长于水泽地带。幼虫期稍长,个别种类有活到二三年的。但化为成虫,即不饮不食,在空中飞舞交配,完成其物种的延续后便结束生命,一般都是朝生暮死。蜉蝣又是漂亮的小虫。它身体软弱,有一对相对其身体而言显得很大、完全是透明的翅膀,还有两条长长的尾须,飘舞在空中时,那姿态是纤巧而动人的。而且,蜉蝣喜欢在日落时分成群飞舞,繁殖盛时,死后坠落地面,能积成一厚层。因而,这小东西的死,会引人瞩目,乃至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5. 有关蜉蝣的诗句

“蜉蝣”的古诗文名句:

《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楚楚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淮南子·说林训》:“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

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

楚成《和尹景秀〈过黄州步东坡韵感怀〉三首》其一:沧海蜉蝣非是梦,月宫仙府岂无郎。东风十里黄州路,愿向先生借智囊。

曼景《我似蜉蝣》:际遇无缘亦有缘,蜉蝣憾树限幽囹。长江赴海魂飞雨,峰岫留云魄入冰。

《蜉蝣》歌词(词:齐秦/黄大军曲:黄大军):

在风中

就这样停止不动

让笑声

丢入苍茫一片

当太阳停留在

模糊的地平线

是否现在开始

走出旧日的隐痛

在雨中

让自己

我并不愿

执着在你来去之间

为何无法看透

躲在命运里的作弄

究竟我应该属于哪个

感情世界里的蜉蝣

除了你还有什么

6. 求关于蜉蝣的诗词歌赋或者传说经典

1、《田家杂兴·其四》——唐代储光羲

人生如蜉蝣,一往不可攀。

译文:人生就像蜉蝣一样转瞬即逝,有些东西就不要过意的去追求了。

2、《前赤壁赋》——宋代苏轼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译文: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

3、《无题》——明代唐寅

人生在世数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

译文:人生在世就像蜉蝣一样,人在转眼之间就黑发变白发了。

4、《水调歌头·败屋拥破衲》——宋代王之道

高名厚利,眇若天地一蜉蝣。

译文:有很高的名望和很多的财富,也会像广阔的天地中一只小蜉蝣那样渺然不定。

5、《酬吴七见寄》——唐代白居易

常恐岁月满,飘然归紫烟。莫忘蜉蝣内,进士有同年。

译文:常常担心岁月到头了,飘然的离开人世间。不要忘了在蜉蝣之中,还有同年月的进士。

7. 关于蜉蝣的散文

蜉蝣,一种古老的昆虫。

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一般是褐绿色的,背生双翅,常飞于水面,蜉蝣的成虫生命很短,大多只能活几个小时,自古以来,典籍常会因它而发出“朝生暮死”的感叹。最早关于蜉蝣的记载始于《诗经·国风》----“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忧兮,于我归处……”小时在故乡的水塘边,我常看到这种小昆虫。那时不知道它叫蜉蝣,一直把它当成是个头很小的小蜻蜓,常常抓来玩耍,有时还将它放于蚊帐内,想着它帮我吃蚊子。

蜉蝣的种类多达2000种。由于对水质要求高,被称为“天然水质探测器”,只是现在江河里不少水域被污染得很严重,很多这样的“探测器”正在一步步走向消亡。

那天从六合经过长江,在一段江岸边,远远的我就望见一个高高的烟台。当地人告诉我,那是当地的土炼油厂,像这样的炼油厂,这儿有好几家。

业主用工业废油料炼制柴油,利润每吨可达好几千元,而对于炼制过后的残渣,他们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加上为了节约成本,残渣大概被他们偷偷倒入江岸边了。就在那片江岸边,我发现还有一小片翠绿的芦苇。

原先应该有很多蜉蝣在这里生活,现在恐怕连鱼虾也没有了。蜉蝣虽然命短,可如果没有人为的破坏,它们依然可以在这里代代相传,产卵,繁衍,成双成对,比翼双飞……多好!也是在这个江岸边,我和船娘许嫂闲聊,东拉西扯中,她说起她家乡大运河边的杨柳。

她便问我:“知道那柳树为何姓杨么?”我不知,她便告诉我,在她的家乡有个传说,当年隋炀帝杨广在开凿大运河后,令人在两岸种柳,并亲自栽植,为防止当地百姓砍伐,还御书赐柳树姓杨,让柳树享受与帝王同姓之殊荣。想不到这个声名很臭的帝王,却有如此的可爱之举。

如果从环保的角度,我倒可称其为“中国环保第一人”。只是在如今社会中,我们本身面临太多的压力,要生存要发展,至于为了检查考核的需要,在群山之中找一大片石头刷上绿漆,就可作一篇荒山已绿化成林的政绩之事,不胜枚举。

至于像蜉蝣这样的事物,弱小的渐至于微不足道,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穿,谁还有心在乎它的存在呢?!忙碌中,更没有几人能心怀一份恬静,拿起一本《诗经》,去朗朗读上几句:“蜉蝣之翼,采采衣服……”了。写此短文时,我给我的孩子讲蜉蝣的故事。

本来我还想带他去水边看看蜉蝣是什么样的,可却难以寻觅。小时村东村西,村南村北近20个水清、水甜的池塘大多长满了水草,有的水面上还漂浮着垃圾,有的发出很难闻的腐臭味,有的早已干涸,沦为荒地。

原先村人在池塘里浆洗衣物、淘米洗菜,现在只好各家打个水井自用,井水的水碱很重。因为饮食的关系,有的地方癌症(比如食道癌)高发。

这些池塘本身曾经起着调节气温、蓄水抗旱、净化环境的作用,同时也是鱼虾以及蜉蝣的快乐天堂,现在渐渐的将不复存在……无奈之下,我只好画一个蜻蜓给孩子看,并告诉他蜉蝣就和此差不多的样子。可就在我画好蜻蜓的瞬间,我心里突然想,蜻蜓不也是要靠水才能生存繁衍的吗?有一天要是也近乎灭绝了呢?我的孩子的孩子想知道蜻蜓是什么样,又该画什么呢?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也许我的家乡那些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的池塘在皖东大地只是一个个案,但是中国农村的环保真的应该到了需要反思与警惕的时候了,包括许多树木的品种正日趋减少。

在开发的外套下,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这个鬼子已经进村了……不是危言耸听,即使新农村的楼房建的再好,如果没有蓝蓝的天,碧绿的水,乡村能说美么?)。

温馨提示:
本文【诗经蜉蝣美文】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