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小学学习 > 三年级语文上册

《风筝》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 2024-07-05 12:27:23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做《风筝》。(板书课题)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书写过有关风筝的文字,我们先来读读这样两首古诗:(出示文字)

生:(齐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这里面没有写到风筝啊?怎么老师说这首诗也是写风筝的呢?

生:这首诗里面说“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就是指风筝。

师:你说的真好!联系上面的句子看一看,这是说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于是——

生:(齐读)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好。我们再来读第二首。

生:(齐读)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急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

师:能读懂吗?

生:能!

师:孩子们为什么着急地直拍手啊?

生:因为他们的风筝被风吹落到树梢上了。

师:这是古人诗句中的风筝。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叫《风筝》。谁能大胆地猜测一下课文可能是讲什么的?

生:可能是讲风筝的样子和用途。

师:你猜测这是一篇说明文。

生:讲了和风筝有关的一个故事。

师:你认为更侧重于叙事。

生:讲了风筝的制作过程。

师: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我认为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流浪的孩子,非常思念他的母亲。他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心愿,然后放飞风筝,让他替自己去寻找母亲。

师:啊呀,一只小小的风筝就引发了你这么多多情的遐想,那么,这篇课文到底讲的是什么呢?现在王老师把课文发给大家,请你认真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或者问问老师和同学,把课文读通顺,看看课文到底写什么了?

【王老师的导入非常别致。第一,教师以写风筝的古诗引入,让孩子们通过对“忙趁东风放纸鸢”、“忽听儿童急拍手”等诗句初步理解,获得关于风筝的感性知识:风筝也叫“纸鸢”,风筝一般在春天放,风筝带给人们无穷的快乐。这样的引入,比单纯向孩子们介绍风筝来得高妙!第二,通过古诗这个引子,引出《风筝》这篇文章,进而让孩子通过大胆预测,调动他们的经验储备,诱发他们的阅读期待,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第三,更为巧妙的是,王老师用古诗为下文的理解埋下了伏笔。在课的中间,王老师用引课时的诗句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种古今对照,互文参读的策略,非常高明!】

(学生拿到课文,自己小声练习读)

师:(行间巡视,不时回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有同学提出来这两个字不认识,看黑板。(板书:憧憬)谁知道什么叫“憧憬”?

生:憧憬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回答得非常准确。这两个字都是竖心旁,看来跟心情有关,表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神往。

师:还有同学提出这个字不认识,(板书:倏)这个字念“shū”,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摇头)

师:等一下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它。好,下面我们来请几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这篇课文围绕着风筝主要讲了什么?

(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了“倏”的意思,教师相

机评价。略)

师:我们没有接触到课文的时候,大家预测了很多课文可能写了什么,现在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课文主要讲了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做风筝,放风筝的事情。

师:你是从哪儿找到了这个答案?

生: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师:真好,你真会发现。(打出文字投影,师范读了这句话)

你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作者在童年的所有回忆当中情有独衷的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呢?

生:因为作者说那是“最大的快乐”。

师:你体会得真好,请你们自己练习读一读,读出作者对风筝的感情。(学生练习读,教师指名汇报,通过评价来进行感情朗读的指导)

师:这句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因为我们发现,它还领起了下文。接下来的课文很自然地就记叙了作者他们做风筝和放风筝的情景,你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

(学生默读课文,分段标画,指名汇报,教师有意设疑,提出找风筝是否应该独立分为一段,在学生的辩论中达成共识——找风筝的过程也是放风筝这美好游戏的一部分)

【尽管《新课程标准》已经不提分段,但是,但是对于有些结构分明的课文,抓总领句或过渡句进行分段,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王老师不避讳分段,用比较短的时间,让学生抓总领句,很快就让孩子们就在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思路。可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师:你觉得作者在做风筝和放风筝的过程中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你从哪儿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请你再一次默读课文,把你能够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

(学生默读,进行标画,练习朗读,反馈交流)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你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句子。

生: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师:(出示相关文字投影)你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把“精心”换一个词语吗?

生:用心

生:认真

生:专心

生:一心一意

师:我们用心、认真、专心、一心一意做着的是一只怎样的风筝呢?

生:我认为是一只原本想做成像蝴蝶样,而实际上什么都不像的风筝。

师:你读书真细心。

生:我认为是一只被作者他们称为“幸福鸟”的风筝。

师:不是什么都不像吗?怎么又被称作“幸福鸟”呢?

生:因为在孩子们的眼里,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快乐的心情。

师:看来,我们很容易被这样的一份纯真所感染,那么为什么孩子们还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呢?

生:因为风筝寄托着他们的憧憬和希望。

师:看来你已经真正理解了“憧憬”这个词语的意思,用在这里很准确。

生:因为他们想让自己也跟着风筝飞上蓝天。

生:我们知道人是没有翅膀的,根本不可能飞上天空。但是风筝可以,这也就是说,风筝可以完成孩子们的愿望。

师:是呀,当我们脚踏大地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却可以像风筝一样飞翔在天空。

对于每个人来说,这种心灵的自由与快乐都是最幸福的事情。我注意到这一段当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做个蝴蝶样的吧”,你觉得这句话可能是谁说的?

生:可能是作者说的。

生:可能是作者的小伙伴说的。

师:为什么作者没有注明是谁说的呢?

生:可能是过去的时间太久了,已经记不清了。

生:我觉得这不是重点,写不写都无所谓。

师: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这样说:“是谁说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童年做风筝那美好的一幕已经清晰地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一份美好与甜蜜再来读这一段。

(学生感情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师:请同学们继续汇报。

生:(读文)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师:大家看文中的这个“翩”字,左边是个“扁”,右边是个羽毛的“羽”字,又扁又薄的羽毛飞起来会怎么样呢?

生:飞得高。

生:飞得快。

师:你们通常用“翩翩起舞”这个词语形容什么?

生:形容蝴蝶。

生:形容像孔雀那样的鸟。

师:在作者的眼中,那只什么也不像的风筝就像你们眼中的色彩斑斓的蝴蝶、孔雀一样翩翩起舞。请你再来读一读,感受风筝的飘逸和作者的情怀。

(学生练习读,指名汇报)

师: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他们究竟是怎样地说呢?你能想像得到吗?

生:村里人惊奇地说:“放得这么高!”

师:这是说村里人感觉到不可思议。还有其它的说法吗?

生:村里人羡慕地说:“放得这么高!”

师:村里人在羡慕什么呢?

生:羡慕我们把风筝放得高。

师:仅仅是因为把风筝放得高吗?你能否尝试着去理解一下它背后的意思。

生:羡慕我们无忧无虑的生活。

师:还记得我们刚才读过的诗句吗?(出示文字投影)村里人羡慕我们的原因就是——

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是呀,我们拥有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拥有着那个年龄段独有的天真和快乐,这怎能不让人羡慕呢?请你带着这份孩子们的快乐和村里人的羡慕再来读读这一段。

(学生练习读)

【在这一板块的对话中,王老师以“你觉得作者在做风筝和放风筝的过程中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你从哪儿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作为阅读话题,引导学生潜心会文,通过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体察作者和他的伙伴们的心情,进而领悟放风筝所蕴涵的自由、快乐、幸福的情感。王老师不仅仅将教学指向与对文章的理解,而是在理解的同时,引领学生品析语言。从实录中不难发现,王老师深谙语感教学的策略,“翩翩”的语像感,“憧憬”的语义感,“羡慕”的语境感,被王老师演绎得淋漓尽致。长期进行这样高品位的语感训练,学生必定获得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

生:(继续汇报读文)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师:你读得很好,我感受到了风筝飞走时孩子们的焦急。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得非常好,谁还能讲一讲呢?

生:从早晨玩儿到下午,孩子们都不肯停下来,可见他们对风筝的迷恋。

师:“迷恋”这个词语用得非常到位,我很欣赏。

生:不过是一只很普通的风筝,然而却让作者和他的小伙伴大惊失色、千呼万唤,足以看出他们对风筝的喜爱。

师:这里面谈到了“大惊失色”“千呼万唤”两个成语,分别该怎样理解呢?

(板书:大惊失色,引导学生逐字理解。大:吃惊的程度惊:吃惊失:失去色:颜色大惊失色:表示因为吃惊而使得脸都变色了。)

师:我们再来看“千呼万唤”这个词语。(板书:千呼万唤)“千”和“万”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呼”和“唤”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千呼万唤”的意思就是——

生:喊了很多遍。

师:从中你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生:着急。

师:刚才我们读过的诗里面,哪一句就表示风筝飞走了,孩子们着急的心情?(出示文字投影)

生:忽听儿童急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

师:是呀,孩子们着急地又是拍手,有时叫喊,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喊?

生:风筝,你快回来!

生:我会觉得惋惜。风筝啊,你怎么丢下我们就飞走了呢?

师:不知道喊了多少声,不知道唤了多少遍,声声都饱含着我们的情感,这就叫做——

生:千呼万唤。

师:我们民族的文字当中,有很多词语都是像“千呼万唤”这样的组成方式。你能再举个例子吗?

生:千山万水

师:这是形容走了很远的路,历尽了艰辛。

生:千言万语

师:这是形容说了很多话,写了很多话,要表达的情感实在太多。

生:千军万马

师:你们说这是形容什么?

生:兵很多,队伍很壮大。

师: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尽管我们千呼万唤,也没有留住风筝。有谁在接下来的文字中也体会到作者对风筝喜爱的感情了吗?

生:(读文)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师:我们都哭了,为了一只怎样的风筝呢?(板书: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的风筝。)

生: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寄托着我们憧憬和希望的风筝。

生: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被我们叫做“幸福鸟”的风筝。

生: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什么都不像的风筝。

生: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承载着我们理想的风筝。

生: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装满了我们童年快乐的风筝。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板书:希望幸福理想快乐童真)

师:这只让我们牵肠挂肚、寄托了我们这么丰富的情感的风筝到底有没有找到呢?(出示文字投影,课文的最后一段: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生:我觉得孩子们那么执著地寻找着这只风筝,一定可以找到的。

师:有没有人认为可能找不到。(很多同学举手)

师:不管风筝有没有找到,但是这些孩子一定可以找到的是——(指板书)

生:希望、幸福、理想、快乐和童真。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你们知道吗?

生:贾平凹(āo)

师:板书并讲解。这个“凹”字在这里应该念“wā”,它并不是一个多音字。作者出生并在陕西省的一个农村长大,作者的父亲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他给贾平凹起了一个小名叫“平娃”。他们那里的方言把这个“凹”字读作“wā”。当作者长大之后成了作家,进了城,他给自己起名叫“贾平凹”,我想可能是为了怀念在农村的生活吧。他常常说对别人说:“我是一个进了城的农民”。他写的很多作品都跟农村生活有关,最近他刚刚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叫做《秦腔》,感兴趣的话你可以找来看一看。

『让学生看《秦腔》?哈哈,太超前了!说实话,我翻了几页,送人了!因为看不下去》不如改为看他写的《月迹》《丑石》等散文。』

师:同学们,一只小小的风筝唤起了我们诸多的情感。其实不光是高鼎、杨韫华、贾平凹写到了风筝,还有很多艺术作品都是跟风筝有关的。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首歌,歌名叫做《三月三》,我觉得这首歌的歌词和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这篇课文的内容非常相近,现在请你来看一看。(出示歌词教师唱给学生听请同学们联系这首歌思考:《风筝》除了表达孩子们的童真、理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童心的自由,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又是一年三月三

风筝飞满天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

走回到童年

记得那年三月三

一夜难合眼

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

不觉亮了天

叫醒村里的小伙伴

一同到村边

怀抱画着小鸟的风筝

人人笑开颜

抓把泥土试试风

放开长长的线

风筝带着天真的笑声

和白云去做伴

如今每逢春风暖

常念三月三

还有画着小鸟的风筝

和那小伙伴

风筝懂得我的心

朝我把头点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

永把我陪伴

(学生、听课教师热烈地鼓掌)

师:掌声过后是思考,你从哪些地方读懂了、听懂了作者的感情呢?

生:我觉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师:你从哪里读懂的?

生:“记得那年三月三,一夜难合眼,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不觉亮了天”就是说作者盼着小伙伴和自己一起来放风筝,童年无瑕。

师:“记得那年”,表示作者现在已经长大了,但是童年的生活却给自己留下了永远也忘不掉的回忆,那年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生:“抓把泥土试试风,放开长长的线,风筝带着天真的笑声和白云去作伴。”这是说作者对家乡的思念犹如一根长长的线,一直萦绕在自己的脑海里,他希望把自己的祝福和思念由风筝带给家乡。(掌声)

师:一头系着游子的情意,一头牵系着故乡的土地。你们理解得真好!这就叫做“乡情”。(板书:乡情)这一次,请你们再来完整地把课文读一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对童年的怀念。

(学生每人练习有感情地完整地读一遍课文)

师:同学们,其实在不同人的心中,风筝身上承载的情感也是不同的。刚才我们说贾平凹的这只风筝上承载着他的乡情、童真、理想、幸福,接下来我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只风筝。

师:(边出示诗歌,边配乐讲解:这首题为《风筝》的诗歌是我的一位网友写给我的。我在网络上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溪桥。我的这位网友与我相距千里,可能在她的眼里,我就是一只风筝,于是她写下了这首《风筝》送给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能够读懂她对我的情意?能否读懂这只风筝上承载的是怎样的感情?学生自由读)

风筝——致溪桥

当燕子剪去冬天的残云

系着美丽的凝想,我的“幸福鸟”

蘸着风儿,在碧空下

书写飞翔

目光越过一树一树的花开

念读,你一路洒下的透明诗行

……

牵一牵,你近了

放一放,你远了

长长的丝线,两头缠绕——

这头,是我温热的手心

那头,是你多情的眼睛

师:看到你们这么动情地读着这首诗歌,我不由地又想起了我的这位朋友。她的这只筝向我传递的是什么呢?

生:虽然远隔千里,但是却饱含着浓浓的友情。

师:(板书:友情)还有谁想倾诉?

生:我觉得这个朋友虽然跟你远隔千里,但是她……但是……

师:有的时候我们真的感觉到自己语言的苍白,好像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这样一份珍贵的感情。我请别人来替你表达好不好?

生:(激动地点头)

生:她向你表达的是远隔千里,但是真挚、纯真的友情。“目光越过一树一树的花开,念读你一路洒下的透明诗行。”是说你们虽然远隔千里,但是她经常可以看到你在网络上留下的一句一句美好的语言。

师:是不是真的这样?等一下有人会回答你。

生:这首诗就是有一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觉,你们虽然远隔千里,但是心却紧紧地连在一起。(笑声掌声)

师:你从哪里读懂了我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呢?

生:“长长的丝线两头缠绕,这头是我温热的手心,那头是你多情的眼睛。”

师:孩子们,你们真的很会读,你们是在用自己的心在读。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首诗的作者此刻就坐在你们的身边。

生:啊!(睁大了眼睛在找)

师:想不想认识她?

生:(激动不已)想——

师: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你们吴江人,我的好朋友张学青老师。就像你们说的那样,她跟我远隔千山万水,但是我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你们是不是想听一听作者说一说,你们刚才体会得对不对。我们请张老师给大家说说。

张:我非常感动。我曾经以为现在的孩子离诗歌很远,并且告诉王老师孩子们要读懂这样的诗歌可能很难。但是吴江实小爱德小学的五年级的孩子们真的很了不起。我觉得,读不懂诗歌是正常的,但能读懂诗歌是超常的。(掌声)王老师是我的朋友,我们通过网络认识,我们有着共同的志趣爱好,比如说爱语文、爱课堂、爱学生、爱生活。我们都觉得能够给朋友温暖是生活当中非常美好和幸福的事情。这里面所说的“美丽的凝想”指的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志趣和爱好。我们相识三年,她在北京,我在吴江,不能够经常见面。我们就靠着网络、靠着电话、靠着那根长长的线,联系着,互通有无,交流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也分享快乐、分担忧愁。这首诗当中还有一句话我一定要告诉她,也一定要告诉大家:“一脉细线,传递我37℃的恒温。”(学生表示不解)这里的恒温既是指人体的正常温度,也指友情当中非常宝贵的给彼此温暖和慰籍,同样也表达了我们对友情的美好憧憬。愿我们的友情如青青河边草一样,无论春夏与秋冬,一样的青翠——

师:一样的勃勃生长。

【这一教学环节,既出人意料,又水到渠成,王老师开发文本资源的能力可见一斑。教师由“民歌中的风筝”自然引出了“网络中的风筝”,并且将“真人”带进现场,让文字灵动起来,鲜活起来。从现场效果来看,这个教学环节拓展了风筝的内涵,激荡了孩子的思维,推进了情感的生发。】

师:谢谢张老师。其实我们真的很难得这样直接地读到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因为我是到吴江来上课,所以我也特意选择了《风筝》这样一篇课文,我觉得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样一个地方,这样的一篇文章最能表达我这样的一份心情。同学们,你们已经读懂了作者的心。下面请你们通过朗读把体会到的这种友情的可贵读出来。(学生感情充沛地齐读这首诗歌)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篇《风筝》,感悟到了不同的人对风筝有着不同的情感。今天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篇题为《风筝》的文章的片段。说到它的作者,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就是鲁迅。(学生面露欣喜和激动的深情)鲁迅也写过一篇《风筝》,虽然他的有些语言很难懂,但是五年级的你,愿意挑战难题的你,大致还是可以读懂的,请你自己默读这个片段,看看鲁迅的风筝又承载了怎样的一份感情。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生:作者原来以为放风筝是不好的事情,后来才知道儿童时代应该是以玩为主的,风筝是儿童最好的玩具。

师:你读懂了一部分。课文里的确讲到了“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才喜欢的玩意儿。”

生:我读懂了歉意和亲情。因为他看过一本儿童书之后,感到自己的做法是对弟弟精神的一种虐杀。当他想补过的时候,为时已晚,他们都已经是长了胡子的人了。

师:鲁迅曾经为自己的做法而内疚,这的确是一份愧疚的亲情。

生:其实鲁迅也是很爱弟弟的,但是他对弟弟的那种爱让弟弟感觉到难受和失望。

师:所以当他明白“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事情,而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的时候,那份对弟弟的愧疚就更加啮齿着他的心。爱也好,愧疚也罢,这只风筝上重重地书写了两个字,那就是——

生:亲情。

师:(指板书小结:同学们,我们从贾平凹的风筝中,感受到了童真和乡情;从张老师,也就是我的朋友小青的风筝中感受到了纯真的友情,从鲁迅的这只风筝上体验到了亲情。看来,每个人对风筝都有着独特的感受,有着独特的解读。那么,属于你自己的风筝上又书写着什么呢?接下来请你们在纸上写下自己对风筝的理解。黑板上的词语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喜欢像张老师那样写诗的同学也可以写诗。

(学生配乐写话,,大约10

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生:春风吹过飘落叶,我家池头做风筝。蓝蓝的天上飘着云,美丽的风筝载着我们的童年向上飞……

师:谢谢你用语言给我们营造出了这样一幅春景图,我想帮助你修改一下前两句:“春风吹过叶儿青,我家池头做风筝。”你看这样可以吗?

生:可以。

生:风筝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留下的是我的快乐,带走的是我的悲伤。

生:风筝是那样普通的玩具,只有薄薄的一张纸,可是当我把它拿在手里时,却是那样沉甸甸。当风筝凌空腾起的那一刻,那种愉悦的感觉随风拂过,沁人心脾,仿佛带走了我所有的烦恼。风筝在天空中翩翩飞舞,那是我会飞的化身,尽情在天地间翱翔……

(听课教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孩子们,为你们自己的精彩鼓鼓掌吧!

生:风筝是我童年的理想,风筝是我童年的快乐。看那翩翩飞舞的天使,掀起我对风筝的记忆,看那翩翩飞舞的天使,打开我尘封的记忆。那一根细细的麻绳,是一种温暖的友情;那一个个风轮,是一种亲情。

师:我不知不觉地受到她文字的感染,也想来读读这首诗。可能个别地方会有一点变化,请你认真听。风筝是我童年的理想,风筝是我童年的快乐。看那翩翩飞舞的天使,掀起我对风筝的回忆,看那翩翩飞舞的天使,打开我尘封的记忆。那一根根细细的麻绳,承系的是一种纯洁的的友情;那一个个小小的风轮,转起的是扯不断的亲情。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与众不同的言语生命。在师生的交往与对话中,教师最要紧的是学会对学生言语个性的尊重。教师应确立这样的观念,对学生的言语作品来说,没有不好,只有更好。教师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言语自尊,只要学生表达的是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生命体验,即使学生的作品很差也要重在激励,即使再差的作品也会有一些亮点,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亮点,应该表现出对这些学生言语表现上的的充分信心。一个学生的言语自尊一旦受到了伤害,那将是永远都无法挽回的。教师对言语的摧残,就如鲁迅说的有些批评家对年轻的作者做的,是再嫩苗地上跑马。这种肆意的践踏,所造成的恶果怎么说都不过分。教师不当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的不只是一时一地的伤害,而是对一个前程灿烂的言语生命的扼杀,是对天才的扼杀。王老师在这个地方处理得非常巧妙,她先是充分肯定孩子的语言表达,并说自己也被感染了,接下来告诉孩子“老师也想来读读句话,请注意个别地方会有改动”。这是一种基于尊重的点化,大雪无痕,如羚羊挂角。这一细节,折射出王老师对学生的智慧的爱。】

生:(有感情地)一只小小的风筝,一只普通的风筝,载着我的憧憬和希望,飞向远方……飞到首都北京,向冉冉升起的国旗敬个队礼,向毛主席的故居鞠个躬;飞到那千年古城南京,向孙中山遗像献朵花,在玄武湖旁吹着湖风,心如洁玉……最后飞到西藏,向藏族人民送上一份真挚的友谊,置身布达拉宫享受佛教的神圣……一只小小的风筝,一只普通的风筝,带着我对祖国的热爱,飞向远方……(热烈的掌声)

师:(激动地)孩子们,刚才我们从不同的风筝上,体会到了不同的感情,譬如:乡情、友情、亲情。你们从这位同学的风筝上又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师:(板书:爱国情)这位同学的思路非常独特,很了不起。不过我告诉你,天安门不是毛主席的故居,你可以把它改成“毛主席工作或者生活过的地方”。

生:(深情地)哥哥,你还记得吗?在小时候,风筝一直是我们的最爱。年年一开春,我们就扯着风筝,往田埂上跑。我在一旁叫,你在一边跑,放得那么高!现在,你已经不在我身边,但风筝依然是我俩的最爱,依然是我们互相思念的象征。如今,看着挂在墙上一年的风筝,我就不由地在想:哥哥,等你毕业了,等燕子飞回来了,等花儿重开了,等草儿再绿了,我们再一起扯着风筝放飞,放飞我们的希望,好吗?(热烈的掌声)

师:(眼里含着感动的泪)我想: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颗美好的心,一颗憧憬心,在风筝身上放飞我们的希望和理想。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总评:

一、以自身对文本的生命化感悟,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

我始终以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得有高品味的语感,并以自己的语感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一个语文教师光有言语之爱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言语感悟力和言语感染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言语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创造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语文教师理应凭着自己对语言的独特的感受,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的精微隐秘的深处,指点学生发现并欣赏琳琅满目的语言世界,进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点染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潘新和教授说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门的。”从教学过程的推进来看,王老师确实是一个有着很强的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老师。

这种感悟力和感染力,首先来自于她对文本的生民命化感悟和个性化处理。王老师对于文本的解读是深入的,她的解读,融入了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她将自己整个打开,全然进入文本,让文本获得了新生。王老师心中的风筝,不仅仅是贾平凹笔下的那只风筝,而是熔铸了王老师全部人生阅历的全新的风筝。这只风筝,是放飞着“希望、自由、幸福、理想、快乐和童真”的风筝。因着这样的理解,王老师对文本中的一些细微的地方,才有了敏锐的洞见和发现。也因为有了这样的洞见和发现,王老师才得以对话参与者的身份,引领孩子们去发现风筝的意义。

这种感悟力和感染力,还来自于王老师高超的点化艺术。王老师深谙学生言语生命生长的规律,她深知,言语生命的生长,是一个从自为到自觉的过程。在向着自觉的途中,往往需要适时的唤醒和点化。王老师在《风筝》一课的教学中,扮演的就是唤醒和点化的角色,而不是教化和教导。我们看到,她引导孩子感悟“孩子们放风筝的心情”时抓住一些很富有感情色彩和温度的词语(如翩翩起舞、羡慕等),让孩子们反复揣摩体悟,从而带领孩子们走进同龄人的情感世界,让孩子们和课文中的孩子一起享受风筝带给他们的快乐。我们又看到,王老师将自己和网友之间的一只“网络风筝”放到了课堂上,当“小青”老师的那首诗的出现,当诗的主人——王老师的网友“小青”老师亲临现场,孩子们一下子对语言,对风筝,有了最为真切的体验。他们读懂的不只是风筝的故事,而是人间最美的友情。我们还看到,当王老师对孩子们说:“看来,每个人对风筝都有着独特的感受,有着独特的解读。那么,属于你自己的风筝上又书写着什么呢?接下来请你们在纸上写下自己对风筝的理解。”只轻轻一点,孩子们酝酿已久的情感便喷涌而出,饱含着真情和诗意的话语也就汩汩流出。

《风筝》一课书的教学,王老师以自己对言语的感悟力和感染力,实现了对言语生命的启蒙,对言语感觉的启悟。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亲身的读、写活动,有赖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读写经验的感性互动。教师用自己的读写活动中的体悟,唤醒、催动学生言语灵性和悟性的生发,促进他们言语生命意识的自觉形成,实现了师生间言语生命的对接。这种对接,靠的正是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召唤和回应。

二、以视野融合为基点,巧妙整合,最大限度地开掘了文本的文化意蕴。

风筝,是一件游戏器具;风筝,是一个文化意象。对于孩子来说,放风筝,无比快乐;对于成年人来说,放风筝,显得那样的风雅。风筝维系着友情亲情,风筝寄托着对往事的怀恋,对未来的憧憬,对自由的向往,对幸福的追寻。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对于风筝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小小风筝,意蕴无穷。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建构他心中的风筝,使得风筝这个文化意象在他们的脑际鲜活起来,丰盈起来,这当是教师应该着力思考的一件事。

解释学派哲学家加达默尔认为,理解不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活动,而是理解者与理解对象之间的一种视野融合。达加默尔对理解的解释告诉我们,理解一个文本,决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去追求文本的客观意义,而是以我们的自身情境和“前见”(也叫前理解)去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一起生发文本意义的过程。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教师、编者(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与视野融通的过程中,才能得以生成。这种生成,是阅读主体从各自的视野出发的,一起参与,逐渐达成融合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王老师始终站在“视野融合”的高度来处理文本,通过巧妙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开掘了文本的文化意蕴,使得整个课堂充满文化张力。在“视野融合”上,王老师着力于如下两个层面的处理:

其一,重视文本视野和学生视野的融合。阅读就是一种理解,而“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因此,阅读,既是对世界的理解,也是对自己的理解。阅读文本,就是在阅读世界,发现世界,创造世界;阅读文本,也就是在阅读自我,理解自我,体验自我。因此,阅读教学,就是对世界的洞察,生命的提升,灵魂的唤醒。王老师在处理文本的时候,“理解”的层次非常清晰:古诗中的风筝——贾平凹笔下的风筝——民歌中的风筝——网络中的风筝——鲁迅笔下的风筝——学生自己的风筝。这一系列文本的呈现多而不乱,由浅入深,由远而近。学生在这么多的风筝中,走进了不同的心灵世界,感悟到了不同的风筝情怀。文本渐次呈现的过程,就是学生与文本视野学生多重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向文章完全敞开,把自身的体验融入到文本的的生活表达中。学生对风筝的理解,逐渐由物质升华到精神。这种理解,是真切的,鲜活的,立体的,多维的。

第二,教师与学生在对话过程中逐步达成“视野融合”。这种融合,表现为“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对话、沟通与视野的融合。因为不同的阅读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沟通与交流,对文本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才成为可能。因为不同层次的人的学识和“前见”的不同,阅读教学中才会产生众声喧哗、多元并存的分歧与争论,这种多层次的智慧碰撞与生命经验的共享,不但达成师生之间的视野融合,而且推动文本与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多重视野的重建与提升,从而由个体的特殊性升华到更高层次的普遍性。在《风筝》一课的教学中,王老师始终将自己作为对话的一分子,而不是做裁判者,始终平等参与着对“风筝”的理解,建构着“风筝”的意义。课堂上,孩子们对风筝的理解是多元的,孩子们不断地发现,风筝上蕴涵着亲情、思乡、朋友情、爱国情……正是因为有了视野的不断融合,孩子对风筝的理解,由肤浅走向深刻,由平面走向立体,由物质走向精神。他们的感悟,甚至超越了教师的预设。

《风筝》一课,因为有了多重视野的融合,显得充满文化气息,显得大气而厚重。

三、以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为指归,让学生在建构精神家园的同时,发展言语能力。

语文教师不仅仅承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建构精神家园的重任。因为一个人毕其一生,除了建构物质家园,还要建构精神家园。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就在于他有精神上的追求,有向善的良知,向美的情怀,向真的思想,有超乎于现实功利之上的道德、理想、信念,有对人自身的精神抚慰、终极关怀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为此不避辛劳、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目的就是要为自己建造一个精神生活的寓所,唯有精神的家,才是人类真正的归宿。因此,作为孩子们语文学习的引领者,我们要重视儿童精神家园的建设。这种建设,不是架空地喊口号,而是要借助于言语活动进行。因为人类的一切精神财富,人类的思想与情感、智慧与问明、知识与能力,都要借助语言得以表达与承传。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在其家中住着人。”因此,语文教学,要让孩子们成为“家的主人”,要追求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首先,王老师着力于“大文本”的构建,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建构风筝的意义。风筝是什么?表面上看,答案非常简单,但是风筝中寄寓着非常丰富的内涵。这些内涵,王老师不是去告诉,而是借助一个又一个小文本组成的“大文本”,创设一个又一个情境,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涵咏,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分享中,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孩子发现风筝意义的过程,也就是其精神家园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展开得充分而饱满。通过读书,孩子们感悟到,这是一只“希望、幸福、理想、快乐和童真”的风筝;通过写话,孩子们感悟到,风筝中蕴涵着的“亲情、友情、乡情、和爱国情”。

其次,王老师水到渠成地创设了写话情境,让孩子们在抒发情感中获得精神与语言的同构。本课教学高潮不断,而将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当数最后的写话环节。孩子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悟,建构着心目中的美丽风筝。听着孩子们那一句句非常深情而饱含诗意的话语,如果不是亲临现场,你简直难以相信这些话语出自五年级的孩子之口。此时此刻,孩子们完全走进了文本,完全融入了课堂,他们在学习,更是在放飞着最美丽最圣洁的风筝——这风筝,是属于每个孩子自己的。

正像《风筝》一文中所言,风筝就是一只“幸福鸟”。王老师是在上课,也是在和孩子们一起放飞着一只只美丽的“幸福鸟”。

愿美丽的“幸福鸟”放飞在每个人的天空!

温馨提示:
本文【《风筝》教学实录】由作者学历教育大本营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