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美文学习

西游记是什么小说类型(西游记知识简介)

发布时间: 2022-08-30 22:24:01
导读:《西游记》作为一部从明朝时期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著,其中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而且与此同时它也被人们列为四大名著之一,被尊为古代神魔小说的开山之作。不过人们的心里,也总是难免有一个这样的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成为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呢?

其实有这样的问题也是一种正常现象,毕竟探索精神是人的天性。比如著名物理学家牛顿也曾说过:

“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所以说人们对于《西游记》这部书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可以算作是对文学和艺术的追寻,是一个发现真理的过程。但是要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需要对书中那些情节进行仔细的品读,更需要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体会这部书给人带来的感受。

因为它之所以能够享有如此之高的盛誉,乃是历代文人以及众多读者共同给予的评价,并不是某个人的一面之词。所以我们必须用足够客观的态度,才能对它进行深度的解析,找到那些已经闪烁了数百年的亮点。

譬如整部书的主要线索,情节与内容的合理穿插,以及各种人物和场景的丰富体现,还有能够雅俗共赏的语言描述。这些因素看似都是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但是要想将之完美结合在一起,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老先生显然做到了这一点,也正因如此,才让这部书成为了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学作品。

清晰明了的线索中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含义

说起这部书的主要线索大概可以分为两条,一条是孙悟空,而另一条则是唐僧。尤其是在前期部分,分别对两个人的身世来历以及人生经历,做了非常细致的描述,同时也让故事的背景慢慢铺展开来,而且还埋下了许多伏笔。

就如原著第一回写孙悟空问世的时候,画面就直接从花果山跳转到了玉皇大帝所在的天庭,然后经过一段简单描述之后,又把场景切换了回来。两者之间虽然跨度和跳跃性很大,但是却衔接的无比自然。这就是以孙悟空的人生经历为线索,直接引入到了另外一个层次,虽然暗留伏笔,但是却并不显得凌乱,反而还借助这种昙花一现的手法成功勾起了人的好奇心。

接下来的很大一部分笔墨都是围绕着孙悟空的脚步,对所有场景和环境以及人物进行刻画。从花果山到南赡部洲,再到灵台方寸山,之后还有妖怪以及神仙的世界,包括东海龙宫、阴曹地府等等。作者在描写这些大环境的时候,都是以孙悟空为主体,将这些光怪陆离的元素逐步添加了进来,共同构成的宏大的西游世界。

此外还有介绍唐僧身世的时候,所涉及到的细微线索则更为庞杂,可是这些信息却都以唐僧及其父母的遭遇为载体,用讲故事的方式全部呈现在人们眼前。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把这些基本元素全都刻在了脑海当中,如同行云流水一样自然而然。

而且在此之后又以唐僧取经为引子,把孙悟空以及猪八戒还有沙僧全都聚集在了一起,将四个人的人生拧成了一股绳,从而形成了贯穿《西游记》大部分情节的主要线索。其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能够与主线完美贴合在一起,没有任何累赘。

这样一来就给人造成了一种清晰明了而又丰富多彩的感觉,一条看起来非常简单的线索,把所有背景都串联了起来。简单却不单调,明了而不枯燥,这是此书最大的亮点之一,也是长体小说类文学作品中的一大特色。

情节上的合理安排营造出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

人生如同一条河流,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水平如镜。其实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如此,需要做到张弛有度,才能让人对其中的关键性情节记忆尤深。这就需要作者对情节能够进行合理的分配,当起则起当落则落。

不过吴承恩老先生在这方面的功底明显非常深厚,从这部书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始终牢牢把控着具有起伏感的节奏。让人在一张一弛的同时,将自己的心绪,完美代入到那些情节当中。

就像孙悟空从出生开始到学艺归来,这段期间一直都没有太多的紧张和澎湃之感,所营造出来的气氛也比较平和与欢乐。但是随着故事发生到大闹地府这个阶段,整体感觉就明显发生了改变,开始变得波澜壮阔激荡人心。

尤其是后来孙悟空对抗天兵天将以及大闹天宫的情形,俨然已经把人们带入了一个高潮。但是紧接着作者又安排了一个十分强烈的落差,威风八面的齐天大圣瞬间被人镇压,成了五行山下的囚徒。这种感觉就如同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山巅之上,瞬间跌进了万丈深渊,原本喧嚣的世界在倾刻之间变得寂静无声。

此情此景就像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写的那样: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除此之外还有在取经路上,师徒四人遇到红孩儿的时候,孙悟空居然差点在这一难中死于非命。发生这样的事情,让许多人都觉得十分突然,从而造成了一种强大的冲击力。向来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却栽在一个小孩子的手里,险些就此魂飞魄散。

这种情节上的巧妙安排,形成了一种十分强烈的艺术张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人的情感,加深人们对于这段情节的印象。《西游记》中诸如此类的桥段还有很多,都被作者非常合理的分布在整部书中,往往能够在最恰当的时刻呈现出来。

人物和环境的多元化设定

《西游记》和四大名著中其他作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这部书中所描写的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而且将这些元素融合得特别完美。比如取经团队中的师徒四人,就是人、妖、仙共同构成的一个团体。

这种设定在当时的文学界,可以说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创举,完全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在此之前的神话传说中,人类、妖怪与神仙完全都处在不同的世界,而且往往以对立的形式出现。但是吴承恩老先生却打破了这一观念,对三者进行了一次融合,组成了别具特色的师徒四人。

再者取经路上的那些劫难,也秉承了这种多元化的原则。因为九九八十一难并不完全是由妖怪构成,中间也穿插了许多人类以及神仙的身影。比如五庄观一难,就涉及到了大名鼎鼎的地仙之祖镇元子,还有黄袍怪乃是天上的星宿奎木狼。

而至于途中遇到的人类就更多了,尤其是唐僧每到一处地方,都要拜会当地的国王去倒换通关文牒,从而与各种各样的人去打交道。如此一来就为整个故事增加了不少“人情味”,让当时的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非常熟悉的气息,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特别是书中那些人类遇到妖怪时的反应,全都被刻画得非常生动,完美展现出了人们与神仙妖怪并存的状态。能够把一个虚幻的世界写得如此真实,将各种不相干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这种构思本身就是一道非常独特的风景线。

再加上书中对于妖怪也进行了多元化的塑造,让他们拥有了各不相同的人物性格,有的性情耿直,有的阴险毒辣,有些妖怪奇丑无比,也有一些沉鱼落雁美若天仙。在这里很有必要说一下那些美若天仙的妖怪,她们的出现无异于给整部《西游记》增添了一抹亮色,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这部书的趣味性。让原本凶险无比的取经之路,多了一种温柔的姿态,就像是盛开在荒山野岭之间的娇艳花朵。

虽然她们也属于反派人物,但是给人的直观感受,却和那些凶神恶煞的妖怪大不相同。如此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对同一类人物进行不同的塑造,从而体现出丰富多彩的人物特性。这种多元化的人物与环境设定,可以说是自成一派,开创了神魔小说的先河。

跨度极大的语言风格,使其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地步

有许多人了解《西游记》都是通过一些影视素材,或者是翻译成现代文字的白话版本。但是要想真正去探索这部书的文学价值,就必须去品读原著,默默感受文字本身的魅力。这就像那些古代的诗词一样,一旦被翻译之后就会失去原来的韵味。

况且在这部书中,也的确存在着一些描绘风景或者环境的诗词佳句。例如原著第一回中,就曾对水帘洞的瀑布做出过这样的描写: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潺蔽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其中前两句就颇有一种妙笔生花之感,的确算得上是十分难得的写景佳句,完全符合古代那些文人墨客的审美。还有孙悟空在出到灵台方寸山时,那位樵夫口中所唱的《满庭芳》,也同样能够让人耳目一新,具有非常浓郁的传统文学气息。

那么与此相反的,就是书中那些非常直白而又富有趣味的言辞。譬如孙悟空和猪八戒两个人就经常在一起打趣,说出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话语。用现在的话来讲,这是一种十分“接地气”的风格,能够让普通人读得津津有味。

如此一来也就让这部书走向了大众化,而不是某些文人墨客的小众读物。正如唐朝诗人白行简在《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中所写:

“唯迎笑于一时,惟雅俗之共赏。”

这才是一部真正的经典作品的价值所在,因为曲高和寡会逐渐导致无人问津,而一味的随波逐流,则无法让人感受到其中的韵味。所以只有做到雅俗共赏,才能真正在世间广为流传,并且被大多数人所喜爱。

而《西游记》书中那些跨度极大的语言风格,则恰好满足了这一点要求,风雅而又不失趣味。这种文学形式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碰撞出足够灿烂的火花,甚至引领一股潮流。比如在后来出现的那些古典小说,大都采用了这种风格,如此也就等于在无形中肯定了此书的文学价值。

由此可见,《西游记》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因为它自身具备了这些能够引领一个时代潮流的闪光点。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线索穿插,亦或是对于情节的安排,以及书中所运用的语言风格,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同时也兼顾了艺术性和文学性。

譬如它能够通过非常简单明了的主线,展开极为宏大的世界背景和丰富的故事内容,也可以利用情节上的落差,来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再加上多元化的环境和人物设定,以及不拘一格的文风,这些因素加起来,已经足以将其推向古典文学著作的巅峰,成为世代流传的经典。

温馨提示:
本文【西游记是什么小说类型(西游记知识简介)】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