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小题1:“酝酿”一词的原意是 ,(1分)本文指 。(2分)
小题2:“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出自 ,(2分)杨柳风指的是 ,(2分)整个诗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分)
小题3: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形、味、声俱全。请用“‖”给本语段划分层次,并说说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观察、描写春风的。
① ② ③ ④(4分)
(4分)
小题4:这段文字突出表现了春风 和 的特点。(4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小题1:造酒(1分),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本酵似的,越来越浓(2分)。
小题2: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2分)吹动杨柳的春风(2分)引用(2分)
小题3:① // ②// ③ ④(每个“//”2分)共4分;分别从触觉、嗅觉、听觉来观察、描写春风(4分)
小题4:和煦、温暖(2分)芳香、悦耳(2分)
解析
小题1:这类题目一般来说文中注释中都有现成的解答,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和记忆。“酝酿”它的原来的意思指“造酒的发酵过程”,在本文中是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本酵似的,越来越浓”的意思。
点评: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小题2:试题分析:“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出自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杨柳风”指“吹动杨柳的春风”,这些解答原文下面的解释中都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归类整理和记忆;另外,从“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上的引号和第一小问可以分析出:整个诗句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点评:这类填空综合题比较容易,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只要注意归类整理和记忆,可以这么说,学生平时对这类题目的重视与否直接影响答题的效果。
小题3:试题分析:①句中“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触觉,写出了其柔和的特点。②句中“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是嗅觉,写出了其清新的特点。③ ④句中“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是听觉,写出了它动听的特点。选段分别从触觉、嗅觉、听觉来观察、描写春风,以此为依据可以把选段分成三个层次,即① // ②// ③ ④。
点评:首先要知道“角度”这一术语,它包括人的五种感官即:触觉、嗅觉、听觉、味觉、视觉。然后要根据具体的语句加以判断,各分句之间的意思搞清楚了,那么语段中分句间的层次就好划分了。
小题4:试题分析:作者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来状写春风:当春天的阳光照临大地,杨柳吐出了新绿,微风轻拂,吹到人们的脸上,是那样温暖(“不寒”,说明不是热,也不是冷)柔和(“杨柳风”指春风),已经感觉不到一丝的寒意了,突出表现了春风的和煦;接着撷取了一个生活化的令人倍感亲切的比喻、拟人的句子“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把春风比喻为母亲的手,写出了春风柔和、温暖的感觉,也写尽了春风的气韵神情。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作者从传味角度写春风,不仅强化了春的氛围,也将此段与上两段关于草、花的描写自然地连接起来。春风还把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与轻风流水应和着”。这就突出春风除了和煦、温暖的特点外,还具有传声送味的作用,突出春风的芳香和悦耳
点评:选段主要描绘了一幅春风图,突出春风和煦、芳香和悦耳的特点。学生对春风特点的把握,要结合选段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做到有依有据。
考点
据学分高考专家说,试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主要考查你对 [课文理解,名著赏析 ]考点的理解。
课文理解,名著赏析
课内课文的理解以及课外名著的赏析,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
课文理解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理清文章的结构。
首先,可以抓住课文的题目,课题往往是最直接体现文章主要内容的。
如看到“拥抱大树”这个题目,脑海中自然会出现问题:谁拥抱大树?为什么要拥抱大树?怎样拥抱呢?于是课文的主要脉络就自然呈现了。
其次,可以尝试给课文加小标题的方法。这也是给课文分段的一种变化形式,但相比较之下学生的兴趣会比较浓厚。
如《猎人海力布》一课,课文内容比较长,学生一时无法理清,可以让学生尝试加小标题,学生出现几种回答:分成两部分“救龙女、得宝石”和“救相亲,变石头”;
分成四部分,将以上的两部分分别再分开;也有学生分成三部分,将“救龙女,得宝石”分开……在大家相互的讨论中,学生对事情的发展过程就清晰地掌握了。
第三,找当然,对于课文结构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工具书等方法,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第二、找特殊的句子,比如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
这类句子能很好地告诉我们课文的主要内容,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文章开始就以总起句告诉我们“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接下来以“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以及“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文章的结构自然就清晰了。
第三、句子的理解。
文中总会有些重点的句子,怎样在全文中找到这类句子,有时需要教师的 引导,才能找到这类句子,
如《看不见的爱》一课,学生都能理解文章中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呢?学生自然会主动地到文中寻找描写母爱的动作、语言的句子,并从这些句子中来感悟母爱。理解句子还可以找一些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修辞的句子,学生能通过理解其修辞手法,感悟作者的用意。此外,也可以通过变式比较来理解句子。对一些描写比较生动和含蓄的句子,可以给出一些句子加以比较,让学生感受原句的魅力。
第四、对词的理解。
对词的理解,应当是以上方面的基础。但是很多词的理解不是简单查字典就能感受到在文中的含义的,应当联系句子的理解一同进行。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也是在分析重点句子的同时进行的。
论怎样欣赏名著
1.什么是名著呢?名著就是这样的书——哪怕只是一瞬间,它都会使你从中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义。名著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书,是亿万读者多少年来能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
2.不是很多书都能经受住这种考验的。算一下自从人类第一次用凿子打制石器以来出版的所有著作,名著只占其中极微小的部分——还不到总数的千分之一。只不过有几千部罢了。在这些书中,它牢固的核心则不足一百部。
3.为什么你应该阅读名著,并且要学会欣赏它们呢?我提出三条充足的理由:第一,名著开阔你的眼界;第二,名著资助你成长;第三,名著帮助你了解生活,认识自己。最后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名著可以使你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从别处得不到的。可以肯定,你从许多书中都能够得到乐趣;但是,一部名著,一旦你读进去了,它会把你带到更高的境界。
4.我常听到人们说:“名著太难懂了,我啃不进去。”让我出些主意帮助你打开这个奇妙的世界。拿一本你常说要读的名著,然后按照下面的建议去读吧!
5.知道你正在读什么。这是一部小说,剧本,还是传记或历史?要想知道这一点,查一查目录,读一读封面和前言,或者在《读者百科全书》中查一查题目或作者。
6.不要躺在床上读。我承认读名著会是很难的,所以你必须思想活跃,器官敏锐。如果你躺在床上读,你就想睡觉,那么当你开始打瞌睡的时候,你就会埋怨那本书。
7.不要被众多的人物所左右。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卡尔马卓夫兄弟》一书中抛出了50多个主要人物,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的第一章中用了22个又长又复杂的名字,使你脑袋发涨。这时,不要急着往前翻,坚持看下去,渐渐地,这些人物就会变得清晰;你会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你的老朋友在一起一样。你记得你的许多朋友,在结识前也是陌生人。
8.给作者一个机会。不要过早地说“我看不懂”,要坚持读完。有时也许是你对你要读的那本书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我啃柏拉图的《理想国》一共啃了三遍,才看懂。如果你认真看了但确实看不懂,你就把它放到一边,搁一天或一年,先去读另一本书。
9.大段大段地读。别小口小口地啃,你读的句子越长,你就越能进入书的节奏和感情,从中得到的乐趣也就越大。
10.读作者读的书。例如,莎士比亚为了写《裘力斯·凯撒》《仲夏夜之梦》,曾仔细阅读了诺斯的《蒲鲁塔克传记集》的翻译本。任何一个作家都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产物。了解当时的历史、作家及其他人所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态度,会帮助你理解作家的观点。作家的观点不一致,没关系,起码它使你思考。
11.阅读有关作者生平的书。你对作家的个人经历知道得越详细,你就越明白他为什么写他所写的作品。你就会开始明白隐藏在作家作品中的自传性的花絮。一个作家不可能不暴露自己。我们关于莎士比亚的大部分猜测都是从他的剧作中找出的线索。
12.重读一遍。所有名著都经得起反复读。你读完一本书后,如果很感兴趣,又不完全懂,那么立即重读一遍。你会发现更多的东西。如果几年前你读过一部名著并且喜欢它,就再读一遍。书里还有那么多的东西要告诉你,你简直不会相信这是同一本书。
13.不要只把你的脚尖浸在名著这潭深水中,要跳进去。像前面一代代的聪明人一样,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深处被那些历史上最有天赋的作家的思想和洞察力鼓舞着。
〔英〕斯蒂夫·艾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