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 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赏析)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
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据朱自清《李贺年谱》推测这首诗大约是元和八年(813),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京赴洛,途中所作。其时,诗人“百感交并,故作非非想,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
诗中的金铜仙人临去时“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此诗写作时间距唐王朝的覆灭(907)尚有九十余年,诗人何以产生兴亡之感呢?这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境遇来理解、体味。
自从天宝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伏彼起,西北边陲烽火屡惊,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
诗人那“唐诸王孙”的贵族之家也早已没落衰微。面对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心情很不平静,急盼着建立功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
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无望,报国无门,最后不得不含愤离去。《金铜仙人辞汉歌》所抒发的正是这样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
诗共十二句,大体可分成三个部分。前四句慨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久。
汉武帝当日炼丹求仙,梦想长生不老。结果,还是象秋风中的落叶一般,倏然离去,留下的不过是茂陵荒冢而已。
尽管他在世时威风无比,称得上是一代天骄,可是,“夜闻马嘶晓天迹”,在无穷无尽的历史长河里,他不过是偶然一现的泡影而已。诗中直呼汉武帝为“刘郎”,表现了李贺傲兀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可贵精神。
“夜闻”句承上启下,用夸张的手法显示生命短暂,世事无常。它是上句的补充,使“秋风客”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也为下句展示悲凉幽冷的环境气氛作了必要的铺垫。
汉武帝在世时,宫殿内外,车马喧阗。如今物是人非,画栏内高大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香气飘逸,三十六宫却早空空如也,惨绿色的苔藓布满各处,荒凉冷落的面貌令人目不忍睹。
以上所写是金铜仙人的“观感”。金铜仙人是汉武帝建造的,矗立在神明台上,“高二十丈,大十围”(《三辅故事》),异常雄伟。
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它被拆离汉宫,运往洛阳,后因“重不可致”,而被留在霸城。习凿齿《汉晋春秋》说:“帝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即铜人)或泣,因留霸城。”
李贺故意去掉史书上“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三国志》注引《魏略》)的情节,而将“金狄或泣”的神奇传说加以发挥,并在金铜仙人身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物和人、历史和现实便融为一体,从而幻化出美丽动人的艺术境界来。
中间四句用拟人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时的凄婉情态。金铜仙人是刘汉王朝由昌盛到衰亡的“见证人”,眼前发生的沧桑巨变早已使他感慨万端,神惨色凄。
而今自己又被魏官强行拆离汉宫,此时此刻,兴亡的感触和离别的情怀一齐涌上心头。“魏官”二句,从客观上烘托金铜人依依不忍离去的心情。
“指千里”言道路遥远。从长安迁往洛阳,千里迢迢,远行之苦加上远离之悲,实在教人不堪忍受。
“东关”句言气候恶劣。此时关东霜风凄紧,直射眸子,不仅眼为之“酸”,亦且心为之“酸”。
它含有“马后桃花马前雪,教人哪得不回头”的意味,表现出对汉宫、对长安的深切依恋之情。句中“酸”、“射”二字,新奇巧妙而又浑厚凝重。
特别是“酸”字,通过金铜仙人的主观感受,把彼时彼地风的尖利、寒冷、惨烈等情形,生动地显现出来。这里,主观的情和客观的物已完全揉合在一起,含义极为丰富。
诗人时而正面摹写铜人的神态,时而又从侧面落笔,描绘铜人四周的景物,给它们涂上一层忧伤的色调。两种手法交互运用,使诗意开阖动荡,变幻多姿,而又始终围绕着一个“愁”字,于参差中见整饬,色调统一,题旨鲜明。
“魏官”二句,侧重描写客体,“空将”二句则改写主体,用第一人称,直接抒发金铜仙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在魏官的驱使下离别汉宫,作千里之行。伴随着“我”的唯有天上旧时的明月而已。
事情发生在三国时期而称月为“汉月”,它抒发的显然是一种怀旧的感情,正如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所诠释的:“因革之间,万象为之一变,而月体始终不变,仍似旧时,故称‘汉月’。”金铜仙人亲身感受过武帝的爱抚,亲眼看到过当日繁荣昌盛的景象。
对于故主,他十分怀念,对于故宫,也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今坐在魏官牵引的车子上,渐行渐远,眼前熟悉而又荒凉的宫殿即将隐匿不见,抚今忆昔,不禁潸然泪下。
“忆君”句中“泪如铅水”,比喻奇妙非凡,绘声绘色地写出了金铜仙人当时悲痛的形容——泪水涔涔,落地有声。这种感怀旧事、恨别伤离的神情与人无异,是“人性”的表现,而“铅水”一词又与铜人的身份相适应,婉曲地显示了他的“物性”。
这些巧妙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出金。
萧西北风。
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臂挂捎荆兔,腰悬落箭鸿。
归来逞余勇,儿子乱弯弓。少 年 行 (唐)王 维新丰美酒斗十干,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登咸阳县楼望雨》 (唐)韦庄乱云如兽出前山,细雨和风满渭川。
尽日空朦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渭城少年行》 (唐) 崔颢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
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信来。
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念此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1333363353833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
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花,游子春来喜见花。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
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
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渭水桥头酒新熟,金鞭白马谁家宿。
可怜锦瑟与琵琶,玉壶清酒就君家。小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
《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 (唐) 李嘉佑征战初休草又衰,咸阳晚眺泪堪垂。去路全无千里客,秋田不见五陵儿。
秦家故事随流水,汉代高坟对石碑。回首青山独不语,羡君谈笑万年枝。
《咸阳怀古》 (唐)韦庄城边人依夕阳楼, 城上云凝万古愁。山色不知秦苑废, 水声空傍汉宫流。
李斯不见仓中悟, 徐福应无物外游。莫怪楚吟偏断骨, 野烟踪迹似东周。
《经咸阳城》 (唐) 张祜阿房宫尽客谁来,可惜连云万户开。秦地起为千载业,楚兵焚作一场灰。
应知长者名终在,祇是生人意不回。何事暴成还暴废,祖龙须死项须摧。
《咸阳怀古》 (唐)陈上美山连河水碧氤氲,瑞气东来拥圣君。秦苑有花空笑日,汉陵无主自侵云。
古槐堤上莺千啭,远渚沙中鹭一群。赖有渊明同把菊,烟郊四望夕阳熏。
《登咸阳城楼》 (唐)许浑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禅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咸阳》 (金)赵秉文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塬上尘。
《咸阳怀古》 (元)施子搏咸阳秋水草离离,千古愁云锁翠微。黄犬已亡秦鹿失,白蛇方斩汉龙飞。
烟销古国空流水,树老荒城自落晖。应是骊山九泉下,死魂犹望采紫归。
《清渭楼》 (明)黄公黄公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为官落得官下隐,爱山不得山中游。
朝看暮看山更好,古人今人空自老。天生定分不可移,白云悠悠寄怀抱。
《晚渡咸阳》 (明)秦玉县城北依北塬坡,南面通津古渭河 两岸夕阳秋草渡,半篙春水白鸥波。当年宫殿阿房盛,此地邱陵汉室多。
欲向长途询往事,南山无语郁嵯峨。《过毕郢原山》 (明)王云凤我昔过北邙,春云暗夕阳。
今来渡渭水,飞飞黄叶秋风裹。洛阳道,咸阳道,客头未白心已老。
秦家墓,汉家墓,望裹里里总烟雾。文王庙古不锁门,行人愁上毕郢原。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咸阳秦帝居,千载坐盈虚。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释义:咸阳的宫殿门阙、楼台周阁,千门万户,座落重重。
出处:李商隐的《咸阳》 赏析:咸阳的宫殿门阙、楼台周阁,千门万户,座落重重。在秦始皇仿作的六国建筑里居住着诸侯国来的“妃嫔媵嫱”,佳丽绝艳,显现着一代的强盛与繁华。
秦末,竟毁在项羽一把大火之中。难道当时天帝醉了,失却了对秦地美丽山河的关照!“天帝之醉”原来有个故事。
据说,秦穆公有一次长睡不醒。七天之后,突然睁开眼,他对身边的人讲:他觐见了天帝,天帝也非常高兴。
不但让他欣赏了“钧天广乐”,还在酒醉未醒时,把“金策”也赐给了他。所以秦国才能据有山川秀美的关中。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释义: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那泊着的钓鱼船被这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如画。
出处: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咸阳值雨》 赏析:这是一首对雨即景之作,明快、跳荡,意象绵渺,别具特色。咸阳桥,又名便桥,在长安北门外的渭水之上,是通往西北的交通孔道。
古往今来,有多少悲欢离合、兴废存亡的历史在这里幕启幕落。然而诗人此番雨中徜徉,却意度闲适,并无愁眉锁眼之态,笔墨染出,是一派清旷迷离的山水图景。
咸阳秦帝居,千载坐盈虚。释义:咸阳是秦朝帝王所居住的地方,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在不断发展的变化。
出处: 唐代诗人沈佺期的《咸阳览古》 赏析:本诗描写主人翁游览古咸阳对古人的一些评价。
《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阳春歌》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披香殿前花始红,
流芳发色绣户中.绣户中,相经过.飞燕皇后轻身舞,
紫宫夫人绝世歌.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杨柳枝》
城外春风吹酒旗,
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
唯有垂杨管别离.
《横吹曲辞 陇头吟》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西安就是长安
1. 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2. 西安封域中,清水岩泉好。
3. 修竹挼蓝,梅山耸翠,小小佳处西安。
4. 忆长安,九月时(范灯《忆长安・;九月》)
5.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6. 长相思,在长安(李白《长相思》)
7.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8.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李贺《沙路曲》)
9.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长安路》)
10. 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韦应物《酒肆行》)
11. 碧池新涨浴桥鸦,分锁长安富贵家(杜牧《街西长句》)
12.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走车轮不暂闲。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张元宗《望终南山》)
13. 好去西安苏县丞,千年求友近严陵。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
14.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1.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邻《长安古意》)
2.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岑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3.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綮毋潜《送章彝下第》)
4.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常建《落第长安》)
5.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之一)
6.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白居易《长安道》)
7.长安重游侠,洛阳富财雄(卢照邻《结客少年场》)
8.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9.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李山甫《寒食二首》)
10.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崔颢《七夕》)
11.忆长安,九月时(范灯《忆长安・九月》)
12.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手环堵(杜甫《秋雨叹三首》)
13.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李商隐《滞雨》)
14.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走车轮不暂闲。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张元宗《望终南山》)
15.碧池新涨浴桥鸦,分锁长安富贵家(杜牧《街西长句》)
16.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韦应物《酒肆行》)
17.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长安路》)
西安的水资源丰富吗?
西安地区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称。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皂河、沣河,北有渭河、泾河,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其中绝大多数属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渭河横贯西安市境内约150公里,年径流量为25亿立方米。西安地下水储量估算,总计约19.91亿立方米。还另辟有较理想的水源基地。2001年12月,黑河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成,每年向西安供水4亿立方米,形成日供水能力120万吨,加上地下水资源,市区日供水能力可达172万吨,基本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参考资料
360问答:/q/1380359775064882
李商隐的《咸阳》:“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
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杜甫《兵车行》: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字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惟见水东流。
唐·陈上美《咸阳怀古》: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北宋黄孝先《留题清渭楼》:黄翁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为官落得官下隐,爱山不得山中游。
朝看暮看山更好,古人今人空自老。天生定分不可移,白云悠悠寄怀抱。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