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二战诗歌《等着我吧》
前苏联二战诗歌 《等待》
西蒙诺夫(1915—1979)的《等着我吧》,安托科利斯基(1896—1978)的《儿子》,阿利格尔的《卓娅》(1942)、甚至还有中国人非常熟悉的阿赫玛托娃的诗歌。他特别强调,这一系列创作的共同点是,作者都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比如《儿子》的作者安托科利斯基(1896—1978)在战争中失去了儿子,这部长诗与其说是创作,更确切的说是一个父亲对战争的仇恨与哀歌。在《儿子》这首诗中,有两个孩子的形象,一个是出生于苏联的少年,一个是德国少年,他们在一起决斗,都具有世界性的形象,悲剧中寄托着作者的仇恨。
其一:
诗抄连日展晴窗,
读罢频添泪万行。
粉骨碎身心似铁,
吊民伐罪笔如枪。
忧时字字皆悲愤,
唤众篇篇最激昂。
躯壳纵填沟壑去,
精神犹在海天张!
其二:
河山节次换新装,
饮水思源岂可忘?!
领导必须由我党,
斗争方得挫强梁。
人民跃进心无二,
先烈牺牲志已偿。
珍重一声安息吧,
遗篇不断放奇光
生逢乱世历风霜,铁马冰河为救亡。
玉手纤纤枪杆握,丹心烁烁我旗扬。
豪情万里驱倭寇,功德千秋忆羽裳。
璧碎山河铭国耻,汗青巾帼字生香。
一部两万五千里的浩瀚史诗
独版在二十世纪的中华大地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抄在了斯诺的美式笔记里
让全人类的读者
为之颤栗
史诗因围剿的抑窒奋然起笔
几万双草鞋的灵感奔涌如铁流决堤
七百二十个日日夜夜
展开了万水千山立体交叉的磅礴运思
艰难险阻多项辐合惊心动魄
力挽狂澜伏笔照应百感交集
声东击西运筹帷幄回肠荡气
霞光曙色彩线穿珠升华妙笔
风潇潇马嘶嘶穿越雪山
天苍苍地茫茫爬过草地
路迢迢人意志如钢
诗浩浩歌漫漫创造壮举
造就了一种精神
震惊了两个世纪
把濒临绝境的旧中国
走出了柳暗花明翻天覆地
这条英雄的路啊
还要我们继续
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一直走下去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