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羚羊木雕同步练习(3)

发布时间: 2024-07-10 07:53:47

【摘要】复习归纳是我们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的最好机会,也可以说是全面复习的唯一机会,下面是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羚羊木雕同步练习(3)欢迎大家参考!

阅读理解

体会爱心

有这样一位特别的母亲。

为了体验没有水的感觉,这位母亲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甘肃的定西。在汽车上,母亲告诉孩子她们马上就要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了。女儿便打算向骆驼学习,赶紧灌下一瓶牛奶。

在定西的老乡家里,母女俩从一口看似干涸的井中打起一桶水,那还是去年积下的雨水。村民告诉她们,因用水紧张,这水得循环着使用:先用来洗脸,然后用来洗衣服,最后又用这盆脏水去喂猪。

女儿说:“猪怎么能喝这样的水呢?”

妈妈反问:“那你觉得应该给它们喝什么?”

“我给它们喝柠檬汁,给它们喝牛奶。”女儿一脸稚气歪着头回答。

后来妈妈问她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能不能喝,女儿立刻回答:“不能喝,不干净。”

“如果你很渴了呢?如果你两天没喝水了呢?也不喝吗?”

“不喝。”

不过那晚小女孩哭了,不是因为她太渴,这儿太苦,而是因为妈妈训斥了她。这户老乡家数月来仅有的蔬菜便是土豆,为了招待远方来的客人,特地买来了韭菜。但当小女孩看到他们用水洗菜、揉面时,她拒绝吃饭。

对她来说,毕竟再大的挑剔也拗不过口渴的难耐,于是她终于喝了两天来的第一口水。

每天早晨天气都有些阴沉,似乎一场雨即在眼前,给太久没下雨的土地及这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带来希望,可最终都破灭了。土地已干得裂出了道道缝,农民面临的将是颗粒无收的命运。

母女俩要回北京了。女儿已和这儿的孩子结下了友谊,此刻的离去竟有些难舍。虽然那些孩子灰头土脸,衣着破旧,因为他们从未尝到过水的畅快淋漓,但可贵的是他们纯真的童心和从单纯的眼中流出的晶莹的泪。

挥手告别黄土地,把那里的贫穷落后留在身后,却会把一种体会留在心里。年轻的母亲要让女儿体验的,我想应该不只是水的珍贵。什么是爱心?那不只是打电话到新闻媒体去告诉他们“我要献爱心啦”,也不是在镁光灯的闪烁下向某慈善机构捐款,而是不漠视、不鄙夷不如我们生活条件的生命存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同时自己也怀着一颗感激之心去生活。

7.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干涸( ) 挑剔( ) 晶莹( ) 鄙夷( )

8.解释下列词语。

①干涸:

②鄙夷:

9.本文记叙的事件是什么?

10.为什么说本文写的这位母亲“特别”?结合现实生活谈谈。

11.本文主要运用哪种描写手法写小女孩?表现了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

12.“爱心”的含义是什么?

13.通过读上文,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14.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写作练习

《羚羊木雕》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这里写月光,是为了用冷冷的月光烘托“我”悲凉的心情,写万芳的出现,是为了表现友情的热烈,也就更深地加剧了“我”的伤心。试学着用“以景色描写表现心情”的写法,写一段200写左右的话,表达自己或欢悦或伤感的心情。

温馨提示:
本文【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羚羊木雕同步练习(3)】由作者教育大事儿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