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初中学习 > 初中地理知识点

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发布时间: 2024-07-10 09:02:31
· 初中地理气温和降水

气温:

气温是一种地理名词,一般指大气的温度。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较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较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中国用摄氏温标,以℃表示摄氏度。气温是用来衡量地球表面大气温度分布状况和变化态势的重要指标。它可根据需要分为日均温,月均温和年均温。它还是指导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

气温季节变化:

气温季节变化-气温季节变化是指气温以一年为周期的有规律的变化。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有一个较高值和一个最低值。由于气温的高低取决于地面储存热量的多少,地面储存热量最多的时期,就是气温较高值出现的时间;储存热量最少的时期,也就是气温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因此,一年中气温较高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不是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所在的一天(北半球的夏至和冬至日),也不是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一天所在的月份(北半球的六月和十二月),而是比这一天要落后1~2个月。即最低值出现在一月或二月,较高值出现在七月或八月。海洋上落后较多,陆地上落后较少。北半球,中、高纬度内陆的气温,以七月为较高,一月为最低;海洋的气温,以八月为较高,二月为最低。

气温分布图:

气温图是表示空气温度(0℃或°F)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及变异情况的地图。包括气温平均值、极端值、较差、界限气温等内容。常以等值线法表示各时段气温的空间分布,以定位(气象测站)图表法表示气温一年中的变化过程。等温线间距视制图范围内温度跨度与地图比例尺而定,同一幅图内间距基本相同。等温线色层的色调及色饱和度,直观地反映气温的冷暖和数量特征及相应温度条件下的地理情况。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1.受纬度影响显著,南北温差大,纬度越高,温度越低;

2.受地势影响显著;平原温差与高原温差大;

3.受气候带和大气压影响;同一纬度不同气候带温差大;

4.受海陆位置影响;内地与沿海不同的季节,温差大。

气温的变化:

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较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因此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北半球陆地较高气温是7月,最低气温是1月,海洋较高气温是8月,最低是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刚好相反。因此会有气温年较差。

气温的分布:

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1.纬度分布: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

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称为垂直降水。但是单纯的霜、露、雾和雾淞等,不作降水量处理。在中国,国家气象局地面观测规范规定,降水量仅指的是垂直降水,水平降水不作为降水量处理,发生降水不一定有降水量,只有有效降水才有降水量。一天之内50毫米以上降水为暴雨(豪雨),25毫米以上为大雨,10-25毫米为中雨,10毫米以下为小雨,75毫米以上为大暴雨(大豪雨),200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

温馨提示:
本文【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由作者学历说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