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勒是皇帝的未封王的儿子或者亲戚,也就是清代宗室。贝勒是皇室爵位的名称,也叫贝勒爷。一般为世袭,与口语老爷不便比较 。在后金建立之后,努尔哈赤的儿子们都被封为贝勒。当时后金还仅仅盘踞东北地区而已,努尔哈赤称汗,自然不会有什么亲王和郡王。当时,皇太极、阿敏等四人被称为四大贝勒。也就是说,连这群人的爵位也仅仅是贝勒。因此,在后金时期,甚至是清朝建立的初期,贝勒都是非常有地位的。
在满族入关以前,贝勒的地位仅次于“可汗”,当时算是部落的族长。后来满族入关,贝勒就成了一个普通的爵位了。他们通常都是皇帝或者亲王的儿子,同时他们手中的权力也被削弱了,没有了实权,这个贝勒身份也只能证明他们的出身和血统高贵而已。
和王爷一样,贝勒爷并不是清朝的官职。起初贝勒泛指清朝的贵族,努尔哈赤时期就册封了四个贝勒。他们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蒙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他们都是皇太极的子侄,自幼随皇太极南征北战,战功显赫,所以令他们四个共掌国政。到崇德元年,皇太极定宗室爵位,自此贝勒这一爵位正式确立为宗室的第三个等级。
清朝的爵位制度分为宗室爵位和异姓爵位,在宗室爵位之中贝勒是仅次于亲王和郡王的爵位,和亲王郡王一样,在品级上都属于超品,可见他的地位有多高。而都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授予贝勒爵位呢?一个是初封就封为贝勒的,这样的人大多都是皇帝的儿子。
另一个就是恩封递降到贝勒这一层级的,比如,亲王的一个儿子袭爵位郡王、郡王一个儿子袭爵为贝勒,依次递减,就是说按这个办法得到贝勒爵位的人祖上都是亲王或者郡王。难怪贝勒在清朝会有如此高的地位,因为能被授予这个爵位的百分百都得是皇帝的直系后代。
在电视剧中,我们会看到清朝的官员在胸前都有图案,那叫补子,就是标记官员等级的。比如文官一品上边画的是仙鹤、武官一品上边画的是麒麟等。而补子以方形居多,但是如果看到有圆形的,那无一不是皇族宗亲。所以,作为宗室第三等级爵位的贝勒,官服上的补子当然也是圆形的。按规定,贝勒的补子是前后两团,绣四爪金蟒。
所以,贝勒爷并不是官员的名称,而是爵位等级。爵位是金钱与社会地位的象征,这是多大的官都比不了的,有些亲王、郡王、贝勒会在朝中担任具体的职务,但是下属却从来不以官名称呼他们,而是称王爷、贝勒等爵位名,这是对爵位的推崇与尊重。
贝勒爷和皇上是嫡系亲。
贝勒是清朝的一种爵位,只授予皇室成员。所以在清朝的贝勒爷和皇帝一定是同宗。虽然是同宗,贝勒和皇帝的关系也有远近。如果是由皇子身份被授予贝勒爵位,那可能是皇帝的儿子,兄弟。如果是由王爷的儿子而被授予贝勒,那贝勒很可能已经和皇帝出了五服,或者是皇帝的亲侄子等。
皇上的内容简介
皇上,汉语词语,意思是皇帝。对皇帝的直接称呼和间接称呼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在我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呼。多指在位的皇帝。晋·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皇上纂隆,经教弘道。
魏书·元遥传,臣去皇上,虽是五世之远,於先帝便是天子之孙。宋·俞文豹《吹剑四录》肆今皇上恭俭忧勤,天开事机,抚而不发,羣贤顒顒,待用而翔。清·李渔《奈何天·闹封》莫说乡党之间,说来不雅,就是皇上知道,也有许多不便。
贝勒,皇室爵位(皇室爵位有时候也会授予蒙古人),满语,原为满族贵族的称号,复数为“贝子”。后以贝勒、贝子为清代宗室封爵的两个等级,贝勒为第三级。中东亦有宗教的神以此为名。
所以清朝的贝勒一般都是皇帝的亲戚,不一定是父子关系
爵位称号
不一定非要有血缘关系
贝勒爷和皇上的关系是同宗。“贝勒”是清朝的一种爵位,只授予皇室成员。所以在清朝的贝勒爷和皇帝一定是同宗。虽然是同宗,贝勒和皇帝的关系也有远近。如果是由皇子身份被授予贝勒爵位,那可能是皇帝的儿子、兄弟。如果是由王爷的儿子而被授予贝勒,那贝勒很可能已经和皇帝出了五服,或者是皇帝的亲侄子、堂兄弟等。
贝勒爷在皇上眼里的地位
此后清朝接受明朝制度的影响,“贝勒”也逐渐由大权在握的官职名称演变为一个不掌实权的爵位称谓。但是,不论是作为有实权的官职名还是无实权的爵位名,“贝勒”所指代的群体都是特权阶级,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都享有一定特殊权利。然而,随着“贝勒”地位、职责的不断变化,其所享受的各种特权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是君臣关系。
贝勒爷是皇室爵位之一,一般为世袭。
贝勒爷,皇室爵位(皇室爵位有时候也会授予蒙古人),满语,原为满族贵族的称号,复数为“贝子”。
后以贝勒、贝子为清代宗室封爵的两个等级,贝勒爷为第三级。
扩展资料
著名的贝勒爷:
1、代善(1583—1648)
清初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次子。
初封大贝勒,与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勇武善战,多有战功。
万历三十五年(1607),与兄褚英、贝勒舒尔哈齐统兵袭取斐悠城瓦尔喀之民,败乌拉兵于乌碣岩,斩乌拉贝勒博克多,因功赐号“古英巴图鲁”。
四十一年(1613),从努尔哈赤灭乌拉。四十四年(1616)后金建立后被封为和硕贝勒。
天命三年(1618)四月,从克抚顺城,败明援军。四年,在萨尔浒战役中,多立战功,继取开原、铁岭、败蒙古牢赛兵。八月克叶赫西城。六年,从破沈阳、辽阳。十一年(1626),与诸子立皇太极为汗。
天聪元年(1627)五月,统兵围锦州,败明援军。三年十月,从皇太极征明,趋京城、下良乡。五年,围困大凌河城,败明军四万,生擒监军张春。
崇德(1643),皇太极死,八月,与诸王贝勒拥世祖福临即位,以郑亲王济尔哈郎、睿亲王多尔衮同辅政。在四大贝勒中阿敏、莽古尔泰先后被革去大贝勒之职,惟有代善表现乖巧,对皇太极誓表忠诚,风光一生。
2、莽古尔泰(1587-1632)
清初大将。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五子。
少时跟随努尔哈赤征伐乌喇部,英勇善战,连克六城。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受封为和硕贝勒。1619年,参加了萨尔浒大战,先随清太祖在萨尔浒全歼明总兵杜松所率的六万之军,复又南下歼天刘綎部四万余众。
1620年受命追袭明军,直至浑河。1626年攻击喀尔喀巴林部,独自率兵渡河,斩俘甚众。太宗即位后,数次进攻明军,屡立战功。
1632年卒。死后被揭发有谋上之罪,被追夺其封爵。和阿敏,代善,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莽古尔泰,努尔哈赤五子,领正蓝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贝勒爷
”贝勒”这个贵族称号只是在清朝出现过,一般都是皇族的人员,都是皇帝赋予的封号。皇帝的儿子,王爷的儿子,额驸,或者高官及其子嗣都有得此殊荣的可能性。顺治六年规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
一般都是皇室后裔,但也不排除那些毫无学院关系的臣子,是因为军功或其他功劳被皇帝册封为贝勒的。
贝勒之子封贝子,贝子之子封镇国公,镇国公之子封辅国公,辅国公之子授三等镇国将军。其后又有所修改。皇太极第五子硕塞便因系皇子而封郡王,后又以军功晋亲王。这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孙,称为“恩封诸王”。
扩展资料
贝勒,全称“多罗贝勒”,满文:doro beile贵族称号,相当于王或诸侯,地位次于亲王、郡王,是清代贵族的世袭封爵。贝勒爷是皇室爵位之一,一般为世袭,与口语老爷不便比较 。贝勒爷,皇室爵位(皇室爵位有时候也会授予蒙古人),满语,原为满族贵族的称号,复数为“贝子”。后以贝勒、贝子为清代宗室封爵的两个等级,贝勒爷为第三级。
亲王和亲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级别是一样,如果你把这个分成两个级别,那么亲王加双俸也应该是中间的一个级别。顺治六年规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贝勒之子封贝子,贝子之子封镇国公,镇国公之子封辅国公,辅国公之子授三等镇国将军。中东亦有宗教的神以此为名,其名源出于阿卡德语,原意为“主”。
参考资料:多罗贝勒—百度百科
贝勒爷是皇室爵位之一,一般为世袭,只有皇上跟亲王的儿子才能称之为贝勒,所以在当时的地位很高。
清代的贝勒是一种爵位,并非正式官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意味着特权的存在。虽然没有官职但地位很高,有些拥有官职的人还得惧怕三分。
贝勒,做为俗称,就像王爷的女儿被称为“格格”一样。是清朝时期制定的一种爵位,不是一般的官员比得上的,所以贝勒爷绝对不是好惹的。
贝勒爷在清朝前期地位还算比较高,但到了清朝后期,随着皇室的子孙成员越来越多,爵位制度的不断完善,贝勒爷就没什么地位了。
而且清朝后期为了防止爵位过分泛滥,规定每隔一代降低一级,也就是说,如果某位亲王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只能是郡王,孙子只能是贝勒。这样一来我们其实能明白这一规定的用意。这从根本上削弱了除皇上以外亲王各室的权利,从根本上得到了制衡。
皇族宗亲关系,爵位称呼. 和皇帝没直接血缘关系.
贝勒爷是皇室爵位之意,一般为世袭,与口语老爷不便比较 。
满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多罗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二级。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
满族爵位:贝勒(拼音:bèi lè),全称“多罗贝勒”,是满族语言,一种贵族的称号,相当于王或诸侯,地位次于亲王、郡王,是清代贵族的世袭封爵。

”贝勒”这个贵族称号只是在清朝出现过,一般都是皇族的人员,都是皇帝赋予的封号。皇帝的儿子,王爷的儿子,额驸,或者高官及其子嗣都有得此殊荣的可能性。顺治六年规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
一般都是皇室后裔,但也不排除那些毫无学院关系的臣子,是因为军功或其他功劳被皇帝册封为贝勒的。
到了清朝的中期,皇帝的儿子普遍偏少,一般都是只有几个儿子。儿子少,自然就顾及的过来。所以,从乾隆时期开始,皇帝的儿子一般都会封王,这逐步成了惯例。但清朝还有另一个规矩,除了那些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以外,其余的王爷到了下一代自动降一级。
也就是说,如果一位普通亲王去世以后,那他的儿子就是郡王,到了孙子辈,不好意思就仅仅是贝勒。因此,贝勒有点血统偏远的味道。由于清朝皇室一直在开枝散叶,皇室成员越来越多。贝勒、贝子等等一抓一大把。
王爷分为亲王和郡王,爵位从高到低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这几个是世袭的,但是逐次降低。比如父亲是亲王,儿子继承王位也只能是郡王,孙子就是贝勒。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背景是在清朝光绪年间,我们知道光绪年间那是慈禧当政的时候,那么贝勒爷是什么身份,到底有多大的权势呢?
贝勒和王爷是什么关系?
贝勒和王爷都是满族贵族的称号,只不过地位不同,爵位从高到低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所以一般的王爷的儿子按照降一级世袭的规则来说,王爷包括亲王和郡王,如果是亲王的儿子就是郡王,郡王的儿子就是贝勒,以此类推,而满清八大铁帽子王就是不降级世袭,代代都是亲王,而且比一般的亲王还要尊贵。
贝勒权力有多大?和和珅这种大臣比呢?
清朝的贝勒是皇族的爵位,可是一般这个并不算职位,因为只有在朝廷担任官职,才有实际权力,否则就是直接等着朝廷养老,然后混了个贵族虚衔而已,不过毕竟是皇族,你比如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可以直接指定为新的皇帝。因此如果我们拿乾隆重用的和珅来和贝勒比一下的话,当然是和珅权势更大一些,而同是皇族的亲王却要更亲近一些。
你比如乾隆朝的福康安,被追封为郡王这个了不得,异姓封王第一人,有说法是因为他是乾隆的私生子,而福康安可能军权大一些,可是在朝廷上自然是和珅的权势更大一些,虽然福康安最后追封为郡王都算王爷级别的了。
公和亲王的区别是什么?
公、侯、伯、子、男是古代的一些爵位,不过这些爵位不是皇室的爵位,而是封给重臣的官职,比如清末的曾国藩被封为了候,而雍正年间的年羹尧就被封为了公,年羹尧最后入了汉军正黄旗。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中的历史细节不做过多分析,不过这个作品总体的感觉细节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