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文化学习

孟子没有直接交流的国君是谁

发布时间: 2024-07-11 11:50:46

孟子去宋国,但《孟子》中没有与宋王偃的直接对话记录。孟子回到家乡,此时邹与鲁发生了战争,邹穆王问孟子:百姓为什么不救国?孟子回答,是因为邹穆王在饥荒之年时,不念及百姓,而只是顾着自己享乐,因此,到危难之时,百姓自然也不会想着君主。可能这样的对话,使得邹穆公不快,暂停了对于孟子的馈赠,使孟子绝粮。随后,孟子又到了鲁国,鲁平公欲见孟子,但是被小人阻拦。

宋王偃一般指宋康王:

宋康王,亦称宋王偃、宋献王 ,子姓,戴氏,名偃,宋剔成君之弟,战国时期宋国最后一任国君,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86年在位。

史载其堂堂一表,“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铁钩”。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宋康王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宋剔成君逃至齐国。宋康王在第十一年时,自立为王。

史记称“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有其地。”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对内统治暴虐,诸侯皆呼之“桀宋”。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齐举兵灭宋。宋康王出亡,死在魏国的温邑。

迷信武力:

宋康王非常迷信武力,他特别喜欢勇武的人。

有一次,有个书生惠盎去见宋康王。宋康王见他是个儒生,顿足大笑说:“我所喜欢的是勇敢有力的人,不喜欢书生。客人您准备用什么来指教我呢?”

惠盎说:“我这里有一种办法,可以使那些勇敢的人刺不入;虽有力气,却击不中,大王您想知道这种办法吗?”宋康王说:“好呀!这种办法我倒很想听听。”惠盎说:“刺不入,击不中,虽然好,但有人敢于击、敢于刺,毕竟还是受了侮辱。我还有一种办法,使得那些勇敢的人不敢刺,虽然有力,也不敢去击。不过,所谓不敢,不等于不想,只是时机未到而已。我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使得一切人根本不想去刺,不想去击。这不更好吗?当然不想去刺,不想去击,也就是不理会你,那里比得上互相亲爱,互相帮助呢!我还有一种办法,使天下的人,都非常高兴,互相亲爱,互相帮助,这种办法比勇敢有力的人更高一筹,这是上面四种办法中最好的办法了,难道大王您就不想知道吗?”

宋康王说:“这种办法好啊!我真想得到它。”惠盎说:“孔墨的仁义道德就是这样的办法。孔子、墨翟,自己没有国土,却被人当作君王一样看待;虽然没有官职,却被人们尊为最高的长官一样。天下的男人和女人,无不伸长脖子,踮起脚跟来盼望,使得到相安相利。如今大王是拥有万乘兵车的国主,如果你确实有行孔墨主张的意愿,那么,全国都会得到它的利益的,您会比孔墨更胜得多了。”宋康王听了,无言以对。于是,惠盎退了出来。宋康王对左右的大臣们说:“这个人真是善辩啊!我真是被他说服了。”

孟子时代所对应各国国君分别是谁

(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英文名称:Mencius)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鲁共公

姬奋

前382年-前353年

在位30年

鲁康公

姬屯

前352年-前344年

在位9年

鲁景公

姬匽

前343年-前323年

在位21年

鲁平公

姬叔

前322年-前303年

在位20年

鲁文公

姬贾

前302年-前280年

在位23年

齐前废王

田剡

(前378年--前375年)

4、年

齐桓王

田午

(前374年--前357年)

18年

齐威王

田因齐

(前356年--前320年)

37年

齐宣王

田辟疆

(前319年--前301年)

19年

齐愍王

田地

(前300年--前284年)

17年

齐襄王

田法章

(前283年--前265年)

19年

齐后废王

田建

(前264年--前221年)

44年

宋辟公

子辟兵 (前372-前370)在位3年

宋后废公 子剔成 (前369-前329)在位41年

宋康王

子偃

(前328-前286)即在位47年

楚肃王

熊臧

(前380年--前370年)

11年

楚宣王

熊良夫

(前369年--前340年)

30年

楚威王

熊商

(前339年--前329年)

11年

楚怀王

熊槐

(前328年--前296年)

33年

楚顷襄王

熊横

(前298年--前263年)

36年

晋孝公

姬欣

(前388年--前357年)

32年

晋静公

姬俱酒

(前356年--前349年)

8年

秦献公

师隰

前384年-前362年 在位23年

秦孝公

渠梁

前361年-前338年 在位24年

秦惠文王

嬴驷

前337年-前311年 在位27年

秦武王

嬴荡

前310年-前307年 在位4年

秦昭襄王

嬴稷

前306年-前251年 在位56年

赵成侯 赵种 25 (前374年――前350年)

赵肃侯 赵语 24 (前349年――前326年)

赵武灵王 赵雍 27 (前325年――前299年)

赵惠文王 赵何 33 (前298年――前266年)

魏武侯魏击前395年—前370年26

魏惠王魏罃前369年—前319年51前334年,正式称王,并于当年更元年

魏襄王魏嗣前318年—前296年23

魏昭王魏遫前295年—前277年19

韩哀侯 前371年-前369年 在位3年

韩共侯 前368年-前359年 在位10年(懿侯)

韩厘侯

前358年-前333年 在位25年(昭侯)

韩威侯 前332年-前326年 在位7年

韩宣王 前325 年-前312年 在位14年(宣惠王)

韩襄王 前311年-前296年 在位16年(襄哀王)

韩厘 王 前295年-前273年 在位23年

燕后桓公

(前372-前362)

在位11年

燕后文公

(前361-前333)

在位29年

燕易王

(前332-前321)

在位12年

燕王

姬哙

(前320-前312)

在位9年

燕昭王

姬职

(前311-前279)

在位33年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不直接回答问题有什么高明之处?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望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孟子这般说:“大王,虽然你对于国家那是费心尽力了,但与邻国那是没什么区别的,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还没找到问题的关键了。关键在于致力于根本性的工作,从百姓出发。少攻伐,多生产,使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再以孝悌教导。国家安定了,人民幸福了,别国的老百姓瞅见了,还不快快奔赴过来。”

其实,孟子的回答即是他的主张“仁政”。

孟子与梁襄王之间,有什么故事呢?

孟子与梁襄王之间,有什么故事呢?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以前学过的文言文就有《孟子.梁襄王上》中的一篇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是当时有名的辩士,一次,他到魏国去见好战的梁惠王。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梁襄王见到孟子说:“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您如果要求‘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那么大夫也会要求‘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下面的一般人士和老百姓也都要求‘怎样使我自己有利’,这必然会使全国上下互相争夺利益,这样国家岂不就危险了吗?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兵车,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兵车,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利’的后面,这些大夫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抛弃自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义’的人会夺国君的地位。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你还知道孟子与梁襄王之间,有什么故事吗,在评论区留下你精彩的评论。

为什么孟子周游列国却不去拜见周天子和鲁国的国君了

约公元前371~前289

中国哲学家孟子是孔子最重要的继承人。他的学说如在《孟子》中所阐述的,许多世纪在中国颇受崇拜。他常被称为“亚圣”,即在智慧上仅次于孔子。他大约是孔子后200年间的人。

孟子约在公元前371年出生在疆上很小的邹①国,即现在的中国山东省。他出生的年代恰逢周王朝的最后阶段,人称“战国时期”,因为当时的中国在政治上四分五裂。孟子虽然在孔子传统的熏陶下长大成人,并一直是孔子学说和理想的强大支持者·但是终于作为一名卓有建树的学者和哲学家而赢得了尊敬。

加冠后孟子花了大量的时间周游列国,为许多统治者献之良策,其中有不少为之洗耳恭听。因此一段时期他曾为齐国的客卿,但是大体上他没有任过固定哪个国家的政治幕僚。公元前312年他在59岁时返回家乡邹国,尽其天年。他的卒年不详,可能是公元前289年。

孟子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培养了一些弟子,但是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来自《孟子》一书,该书阐明了他的主要学说。虽然他的弟子对此书做了某些修改,但是它基本上代表了孟子自己的思想,这一点看来是无庸置疑的。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 ②这是他的最著名的论断之一。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他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政府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由于这句话的结尾是对开头的有效的否定,因而孟子实际上早在约翰·洛克之前就提出人民有权力造非正义的统治者的反。这是一种中国人普遍接受的思想。

但是一般说来,孟子倡导的那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的欢迎。因此孟子的建议也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这时期内他的观点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中国大众所欢迎。孟子在当时已享有很高的声望,随着11世纪和12世纪新儒教派的崛起。他的声望在中国变得更高了。

当然孟子在西方实际上毫无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完全是由于他用中文写作的这一事实。老子的《道德经》和《孟子》大体是同一时间在中国写成的,前者却被多次译成各种欧洲语言,完全是因为许多人对书中表达的思想感到新颖有趣。但是相对说来很少有西方人对《孟子》的思想感到特别新颖和深刻。

政府关心老弱病残的福利听起来引人入胜,支持轻税低息看上去也楚楚动人。但是一位美国政治家揭示他主张这两种方针,而不做许多具体的决定,就有可能受自由分子和保守分子同样的不信任。孟子一方面表明他支持较平等地分享财富,另一方面赞成自由贸易和轻赋税,但是都未曾真正考虑过这两种方针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这种说法对孟子未免有失公允,因为他毕竟不是在参加美国国会竞选。一个哲学家提出了一套有价值的原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不一致),即使他没有具体指出怎样解决原理中的矛盾,还是值得称道的。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一个象马基维利亚这样的哲学家由于把自己独特的原理表述得比孟子更清楚,因而对人类的思想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但是孟子的著作肯定对中国人有影响。虽然他对儒教的影响远不如圣·保罗对基督教的影响大(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孟子缺乏保罗的那种非凡的使人改变宗教信仰的才能),但是他无疑是一位有巨大影响的作家。在大约二十一个世纪中,在占人口为世界百分之二十多的国度里,到处都在学习他的思想。全世界也只有几个哲学家有过这么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3362.html

孟子与梁襄王的故事:孟子怎样教育梁惠王的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战国时期哪位诸候国君向孟子请教

梁惠王《孟子·梁惠王》章句作为《孟子》全书的开篇,充分体现了孟子“仁政”的思想。孟子劝谏君主要有“仁义”的美好品质,以“仁义”之心治理国家,慎修身而为“仁君”,并以民为本、行“民本”之道,从而实现孟子也是儒家所追求的“仁政”之治。关键词:孟子;梁惠王;仁政思想;仁义;仁君;民本“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_语》一书中,“仁”字共出现了一百多次,可以看出,“仁”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孟子作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捍卫并发展了春秋时期孔子所创立的早期儒家学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孟子结合时代的需求,对孔子“仁”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在战国时期诸子争雄、百家争鸣的时代大背景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一书中,“仁”字统共出现158次,仅在《孟子·梁惠王》中就出现了14次,如下:

1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1.1“苟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1.1“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1.5“王如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1.5“‘仁者无敌’,王请无疑。”1.7“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1.7“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_于王。”1.7“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2.3“惟仁者焉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2.5“文王发政而施仁,必先斯四者。”2.8“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2.11“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2.12“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2.15“仁人也,不可失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作为孟子实现“王天下”思想的历史名篇,充分并集中展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成为历代学者研究孟子“仁政”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始材料。本文将通过对孟子与梁惠王论辩的分析,从“仁义“、“仁君”、“民本”三个方面来探究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仁义”与“仁政”从字词的角度来解读“仁义”一词,“仁”即为“仁慈、仁爱”,“义”即为“正义”。儒家重伦理,“仁义”作为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备受孟子的推崇。“仁义”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其被演绎为“仁政”的重要内涵。在《孟子·梁惠王上》章句的开篇,孟子与梁惠王二人便对“仁义”与“利”这两个词进行了论辩。梁惠王问孟子:“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开篇前两句便点出了论辩的主题“利”与“仁义”。梁惠王见到孟子的第一句话便是询问孟子能否为自己带来好处,可见梁惠王是一位很重视“利”的君主。而孟子则重视“仁义”,认为作为君主治理国家不应只想着利益,只要做到仁义便足够了。孟子认为:“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如果君主治理国家只是一味地讲求利益,那么他的大臣也会和君主一样“重私利而轻公义”,君主的国家与产业终将会被永远也不满足的大臣夺取。相反,如果君主治理国家注重“仁义”,那么他的大臣也会和君主一样“重公义而轻私利”,讲“仁义”的大臣是不会怠慢君主的,而会全心全意地辅佐君主。所以,如果一位君主能够做到“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那么君主的国家自然会繁盛强大,君主也会实现自己最初所追求的“利”。在本章中,孟子并没有提到君主施行“仁政”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在这里,孟子所说的“仁义”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概念,就像“诚实守信”一样,指的是君子本身所拥有的一种优秀品质。有些学者认为,在孟子与梁惠王的论辩中,孟子是将“仁义”和“利”相对立进行论辩。他们以“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为依据,肯定地主张孟子认为“‘利’是一切祸害的根源,会引起人与人的争夺,造成社会的不安、国家的危机。”我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在我看来,“上下交征而国危矣”只是孟子客观地分析了君主以“利”为导向施政所带来的后果:即是引发社会各阶层之间对“利”的相互争夺。孟子并没有将“仁义”和“利”放在对立的位置上,也没有明确指出“仁义”与“利”不能共存。而“仁义”与“利”是否可以共存问题的实质即是孟子的“义利观”问题。历来有很多学者都主张孟子是反对言“利”的:例如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提到:“孟轲肯定地反对谈‘利’。儒家认为‘义’与‘利’是对立的。孟轲特别强调这种对立。”张岱年先生也在其《中国哲学大纲》中提出“孟子尚义反利,比孔子更甚。孟子以为一切行动惟须以义为准绳,更不必顾虑其他。”而陈_先生则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孟子虽“重义轻利,先义后利”,但并不代表孟子就反对言“利”。其在《孟子讲义》中反驳道:“孔孟确实是重义。但是,他们虽然重义,却没有笼统地以道义排斥,否定物质利益,他们并不把物质利益视为洪水猛兽,并不像有些后儒一样,把物质利益视为绝对有害于道义的东西。”我十分赞同陈_先生的观点,孟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应有“仁义”之心并不代表孟子就反对君主治国追求“利”。我们可以从孟子的论辩中分析出,孟子认为如果君主治理国家时能够满怀“仁义”之心,那么,即使君主并没有费尽心思地去追求“利”,也依然会获得他想要的“利”,此时的“仁义”和“利”两者便可共同实现、和谐共存。相反,若是一位君主一心一意只想求“利”,那么他便会在失去“仁义”的同时也失去“利”。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义”与“利”不仅不是相对立的,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统一性。孟子主张君主讲“仁义”,看似其所关心的只是仁义问题,其实不然,仁政可以使仁义转化为天下人的利益。孟子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实际上是在斥责诸侯们只顾自己私利而罔顾天下百姓公利的行为;而孟子主张君主应讲“仁义”、行“仁政”,实质上是为了保证人民的利益不会遭受统治者的剥削与掠夺,也是为了给百姓争取更多的利益,是一种行天下之大义的行为。所以我认为,孟子所反对的并不是“利”本身,而是君主过度“逐利”的思想和行为,一种求而不得、得不偿失并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危害的行为。来源:神州·中旬刊

温馨提示:
本文【孟子没有直接交流的国君是谁】由作者爱知识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美丽江城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