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美文学习

中秋节古诗句精选(中秋节古诗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9-10 01:16:44

“人类月球日”是每年的7月20日。为了纪念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1969年7月20日-美国人阿姆斯特朗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人,称这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一. 明月别称

明月是古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如刘缓《新月》:“仙宫云箔卷,露出玉帘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如李贺《南园(其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如李贺《梦天》: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再如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 玉盘。”

杜牧《寄沈褒秀才》:

“仙枝茂时金镜晓,洛波飞处玉容高。”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 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如辛弃疾《满江 红·中秋》:

“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再如蔡伸《苍梧谣》: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如苏轼《念奴娇·中秋》: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如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桂花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如苏轼《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意象主要以特征借代方式出现在诗词中。在古诗词中月亮的借代美称主要有三种:

一是借神话传说中桂树、玉兔、蟾蜍和嫦(姮)娥等月宫中景物借代;

二是摹色的借代,以色貌 洁白之美女喻明月;

三是状形摹色的借代,即以“白、银、玉、金、冰、素、霜”等状明月的 皎洁,以“弓、钩、轮、盘、镜(鉴)”等状明月的形态。

二、明月的意蕴

古代文人写月圆,写月残,写秋月,写春月,写古月,写今月,写月涌,也写月落,或抒 发亡国之痛,或表达身世之悲,或传递孤独之感,在俯仰夜空中的明月中倾诉着内心的种种情 感。

1.对月相思,思乡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的前三句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首句诗人只用“地白”二字写中庭月色,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意境之中。“树栖鸦”既写了鸦鹊栖 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第二句暗写诗人仰望明月至万籁俱寂的深夜,凝想入神间感到丝丝寒意袭来,联想到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第三句明点望月,同是望月,那感秋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 入骨的相思。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2.渲染凄清,烘托孤苦

3.渲染清幽,烘托悠闲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首四句用景物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 孤独感。第一二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 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诗人写明月高悬下的辽阔平野、浩荡大江、灿烂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 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第五、六句说自己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 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最后两句诗人即景自况,飘然一身只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 的一只沙鸥罢了。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在这万籁俱寂的春山中,当升起的月亮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它们并不飞离春涧,只是在林木间偶尔发出叫声。诗中所写的花落、月出、鸟鸣 这些都是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 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创造清幽雅致的意境,烘托出了诗人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4.时空永恒,人生短暂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 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其中 第 11-14 句,诗人对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 照今人”。月亮就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故二句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 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 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 味深长,回肠荡气。

温馨提示:
本文【中秋节古诗句精选(中秋节古诗大全)】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