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我是个比较痴迷诗歌的人~所以写得有点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嘛~我们刚高考完呢~技巧什么的,还是比较。专业的吧。
我的语文还算不错,我的诗歌也算不错吧。以我的经验和高三时老师的指导来小小地帮助你一下~
其实楼上说得已经蛮不错了~
1、诗歌的话,还需要注重的就是题目以及注释,尤其是考试的时候,这些作为背景资料出现,绝对不可以轻视!
2、文言功底是一定要有的,毕竟一首诗歌是由那么多字串联起来的,有些时候,对一些关键字的理解十分重要。
3、所谓弄懂每一句话,其实从基础来讲,你可以像文言翻译那样,字字落实,尝试把一句诗翻译成一段话。
4、情感也是很重要的东西,尤其是在有关景物描写的时候,所谓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都是这个意思。同样的景色,心情郁闷时看到的就压抑,心情愉快时,看到的就明朗。
5、同样的,你也可以从诗歌中的关键字和对景物的关键描写,包括色彩等着手,看出作者的心情。
6、诗人的身世特征,比如李白的仕途不顺,陆游的报国无门等等,这些事必须了解。他们的感情很多时候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7、时代特征也很重要,比如安史之乱,经历了这样大动乱的诗人,在安史之乱前后的感情肯定不一样。比如李煜的亡国。亡国前是绮丽柔媚的诗风,亡国后就有哀伤沉重。
8、还有,你也可以从不同的分类着手,比如写景,比如送别,这些类别的诗都有它的特征和套路,好好归纳整理,仔细把握,一定会有大收获的~~
嘛~我是个比较痴迷诗歌的人~所以写得有点多,希望对你有帮助~嘛~我们刚高考完呢~技巧什么的,还是比较。
专业的吧。
我的语文还算不错,我的诗歌也算不错吧。
以我的经验和高三时老师的指导来小小地帮助你一下~其实楼上说得已经蛮不错了~1、诗歌的话,还需要注重的就是题目以及注释,尤其是考试的时候,这些作为背景资料出现,绝对不可以轻视!2、文言功底是一定要有的,毕竟一首诗歌是由那么多字串联起来的,有些时候,对一些关键字的理解十分重要。3、所谓弄懂每一句话,其实从基础来讲,你可以像文言翻译那样,字字落实,尝试把一句诗翻译成一段话。
4、情感也是很重要的东西,尤其是在有关景物描写的时候,所谓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都是这个意思。同样的景色,心情郁闷时看到的就压抑,心情愉快时,看到的就明朗。
5、同样的,你也可以从诗歌中的关键字和对景物的关键描写,包括色彩等着手,看出作者的心情。6、诗人的身世特征,比如李白的仕途不顺,陆游的报国无门等等,这些事必须了解。
他们的感情很多时候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7、时代特征也很重要,比如安史之乱,经历了这样大动乱的诗人,在安史之乱前后的感情肯定不一样。
比如李煜的亡国。亡国前是绮丽柔媚的诗风,亡国后就有哀伤沉重。
8、还有,你也可以从不同的分类着手,比如写景,比如送别,这些类别的诗都有它的特征和套路,好好归纳整理,仔细把握,一定会有大收获的~~。
教学目的: 理解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丰富联想来描绘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重点: 理解虚设梦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 联想丰富、构思奇特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出示幻灯一: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李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三、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几乎人人从小时候起就一直在背诗,对李白一定耳熟能详了,他的诗也一定能背出很多来,下面我们就来给听课的的老师展示一下我们的积累。
这样吧,咱们以一竖排为一组,看哪一组同学的积累最丰厚。背一首可以,背不下来一整首背名句也行。
现在开始。大家背得太好了,有一些我都忘了,我回去也得好好复习一下了,要不然都要落伍了。
同学们也是一样,别人会背而你不会的,回去也积累一下好吗? 背了这么多李白的诗,那么,喜欢李白吗?请说出理由。(两三个人即可) 四、作者简介: 1、(出示幻灯二: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与人称“诗圣”的杜甫是唐代诗坛的双子星座。
(这是文学史中对他的概括) 2、较通俗的说法是:李白长得比较帅,且武艺高强,有傲骨,从不屈从,很有男人味!(这是李白的超级粉丝我给他的评价)。3、关于他的诗风的评价:请大家打开书32页找到相关链接,找名同学读杜甫的评价。
4、(出示幻灯三:其他有关李白的评价)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对联: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这句诗被一个考生引用在高考作文中,成就了一篇满分作文。总结:李白是个奇男子,他的生花妙笔,留下无数奇文。
今天,我们就要通过李白的这篇奇文,进入李白的奇梦。五、解题:(出示幻灯四) 板书:梦游天姥吟•留别 引言:大家一定会发现我的这个题目和书上给的不一样,其实我是想通过它告诉大家这个题目应该这样断句。
为什么呢?因为本诗也题做“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意思是通过记叙“梦游天姥”的经历来留(诗)赠别(东鲁诸公)。这么说来,这个“吟”这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那么,这个“吟”字有什么作用呢?它是个标志,与“琵琶行”中的“行”,“长恨歌”中的“歌”一样,标明本诗为古诗的一种体裁。因此,为了正确理解和诵读,标题应写为这样。
吟:古诗中的一种体裁,内容上多有悲愁感叹之意,形式上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不拘一格。简介文体知识。
(出示幻灯五)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 出示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出示幻灯六) 六、写作背景: 引言:题为“梦游”,就说明这篇文章记的是一个梦。
梦到底是什么呢?(这可是诺贝尔奖研究的课题。)梦往往是稀奇古怪的,但它却是现实世界的曲折反映。
很多时候,我们对现实不满,但在梦中却往往得到了满足。那么,现实中有哪些事让李白不满,值得他如此强烈的反抗呢? (出示幻灯七——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
因此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这是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的一个信念)的政治思想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当他得知自己被玄宗召幸时,曾写诗道:“仰天大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同时,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在公元744年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
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七、诵读: 引言:我知道你们已经背完了这首诗了,我先来背一遍这首诗的第一段,请大家品评。
(平淡地快速背一遍) 总结:作为赏析的第一步,诵读决不是背这么简单。诵读要注意什么呢?语速,语调,断句。
好了,明确了诵读要注意的方面,下面谁来为大家诵读一下。八、划分结构,概括内容,体味作者感情变化。
板书: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梦之由 雄峻巍峨 景仰向往 夸张、衬托、拟人 月下飞驰 清幽寂静 兴奋急切 登山赏景 壮美奇绝 陶醉忘返 梦之境 夜间景象 离奇险怪。
醉花阴 教学目标 1 通过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 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3 体会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生活的方式来创造意境的好处 教学重点 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生活的方式来创造意境的好处 教学课类型 精讲 教学方法 讨论赏析 主要教具 多媒体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小组讨论赏析 板书设计 醉花阴 李清照莫道不消魂, 通过重阳节把酒赏菊帘卷西风, 表达思念丈夫的寂寞人比黄花瘦 与孤寂的心情 课后反思 时间 阶段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指导朗读体会情感学生描绘画面学生赏析老师补充订正引导学生体会意境体会本词的写法总结词的意境布置作业 一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我们从中体会了作者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生活态度,她的生活以及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
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所以,当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
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在词里却无往而不在。
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二 朗读请同学来朗读这首词,让我们从中更好的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朗读,师生点评。三 小组自由朗读,说说自己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词的内容。
(想象一幅画面——西风瘦菊,佳人对花兴叹的画面)感情基调:寂寞、忧郁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
四 学生赏析老师订正、点拨、补充。上片与秋凉情景,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
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天气阴沉,香已燃尽渲染寂寥无聊的环境氛围, “ 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时本应该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的。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
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
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
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于是,末句“人比黄花瘦”,更成为千古绝唱。
这三句,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在这首词里,虽然写的是思亲,但是却没有出现思亲或相思之苦的语句,而是用了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深深的思亲的愁苦。
显的很沉重高雅。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
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
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比喻巧妙,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五 总结词的意境通过描述了重阳佳节作者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补充资料: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时诚后,赵时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
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六 自由背诵、默写、检测。
七 作业自选一首李清照的词,结合对作品的赏析,谈谈你对婉约派创作风格的理解。导入新课指导朗读提问,点评指导学生赏析并订正引导学生体会意境引导学生体会总结补充布置作业 学习新课 进一步了解李清照朗读。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学习目标
1、导读背背,理解、积累诗文。
2、理解诗文大意。
3、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读读背背导入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二、作家作品简介
1、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2、《送灵澈上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
三、赏析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
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
四、练习默写
1、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 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4、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5、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 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7、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生《千秋岁》 8、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周邦彦《玉楼春》 9、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10、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12、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1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秦观《鹊桥》 15、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16、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17、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戴叔伦《相思曲》 18、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9、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0、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 21、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2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23、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2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 2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6、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 27、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28、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29、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卢仝《有所思》 30、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寒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31、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东坡《江城 子》 32、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3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34、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3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3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 37、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38、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3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 40、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41、寻好梦,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聂胜琼《鹧鸪天》 4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43、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4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4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46、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横塘路》 4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48、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49、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50、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 51、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52、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塞鸿秋》 53、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5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 55、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56、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5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5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59、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60、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 61、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杨修《玉楼春》 62、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 6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64、。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了解古诗中项羽这个人物,体会其性格特点 3 、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解读,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肯定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了解宋代的词派(婉约与豪放) ,把握此诗的婉约风格。
2 、能够理解全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 3 、对项羽、李清照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复杂情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三、教学准备 1 、搜集有关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
2 、准备《月光》这首歌 四 、教学过程 1 、课程导入 ( 1 )音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有听过《月光》这首歌吗?(课堂假设,没有听过吗,那让我们来细细倾 听,听过了是吗?那让我们再回味一下) 播放歌曲 师:正如这首歌词中所唱得‘这红尘的战场,千军万马,有谁能称王’ ,秦末汉初这是一个 诸侯争霸,战火弥漫的年代,这是一个尔虞我诈,儿女情长被无情割裂的年代。同学们,喜不喜欢看《秦时明月》?《月光》正是《秦时明月》的片头曲,这个动漫正是以 秦末汉初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背景的, 那么可以说说你们最喜欢的人物吗?为什么喜欢他 呢? 学生回答 ( 2 )人物介绍,深入感悟 师:老师喜欢的是其中的项羽,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
他是一位具有创奇性 色彩的英雄,有哪一位同学了解项羽的传奇故事。学:回答 师:项羽是一位悲剧性的英雄,他的性格具有复杂矛盾性,他具备乱世枭雄的霸道和任性, 往往刚愎自用, 不听人言,同时又带着末世后主的优柔寡断, 妇人之仁。
既有着武林侠客的 豪气干云的伟男子性格,同时也有着细腻温柔,为情所困的情种性格,正是多种的复杂性, 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项羽形象,为后人所诗颂。项羽在年少时便能力能扛鼎,拥有超人般的壮志雄心(一次, 秦始皇出巡在浙江时,项羽见 其车马仪仪威风凛凛, 便对项梁说: “我可以取代他! “确实, 他最后做到了, 推翻了秦王朝) ( 3 )成语拓展,导入深入 师:同学们知道“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吗?有哪位同学可以可以讲一下 学生回答 师:就是项羽率领所有的军队度过黄河,去营救赵国以解救巨鹿之围,楚军渡过漳河以后, 舟,就是说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底,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 以此来表明他有进无退, 一定 要取得胜利的决心,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展示以一当十,最终打败了秦国的军队。
从这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项羽作为一名乱世枭雄的杀伐决断的英勇。然而从鸿门宴, 我们 又能看到他的刚愎自用, 妇人之仁。
正是因为他没有听谋士范增的话, 从而错失了借鸿门宴 杀刘邦的机会,最终导致了项羽的悲剧命运。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备用,侠骨柔情) 总的一句话, 项羽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传奇性英雄, 就连他的死都是那样的悲剧, 在被敌军追 赶到乌江边时, 其实他本可以渡过乌江来逃生的, 可是他不苟且偷生, 无脸见江东父老,最 终选择乌江自刎,死也死得如此惨烈。
我想每个人的心中有对英雄不同的解读方法,有不一样的看法。几百年前,有一位女诗人, 写了一首诗, 对项羽的评价也很高。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女诗人是怎样评价项羽的, 是 否与我们的观点一致呢? 2 、朗诵全诗,把握古诗的节奏 先由老师朗诵,再请同学来朗诵,随后老师在黑板上 划分全诗朗诵的节奏。生当 / 作 / 人杰,死亦 / 为 / 鬼雄。
至今 / 思 / 项羽,不肯 / 过 / 江东。全体同学有感情的朗诵。
读出豪放之气。3 、疏通字词,解释全诗 先有老师解释重点词语, 再由学生自由讨论诗的意思, 最后抽学生来尝试解释每一句的意思, 老师最后说出正确的意思。
生当作人杰。句意:人活着要做人中豪杰。
人杰:人中豪杰 死亦为鬼雄。句意: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鬼雄:鬼中英雄。
至今思项羽,句意:到现在 仍然思念项羽 思:思念 不肯过江东 句意:思念他不愿意回老家 不肯:不愿意 江东:江南的东部(项羽的老家) 4 、理解全诗的感情基调 豪迈悲壮 5 、诗人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诗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经历了 北宋末年的战乱,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颇有感触,有《易安词》留世。6 、知识点拓展 了解“婉约”与“豪放”的区别 方案一、通过老师的表演来完成,用扇子作为辅助工具, 表演江南女子的婉约姿态,与东北 汉子的豪放 方案二、语言阐述。
婉约就是话语含蓄柔美的意思,比如当你认为一个人的说法不对时,直 接的说: “你的观点是不对的。”那么委婉含蓄地就说: “我认为你的观点,我们可以再讨论 一下。
” 方案三、现在我们再欣赏一首李清照的一首诗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一)(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教案) 内容简介: 诗歌鉴赏专题1—3 课题: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一) 教学目的: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注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诗歌内容。
通过学习,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会用现代观念审视诗歌,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教学重、难点:诗歌语言的鉴赏 教法: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一、考场体验•高考试题 1.(2007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答: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试题解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
雨后新晴,经过雨水的洗涤,世界出落得晶莹、剔透;老天作美,雨顺风调,又活托出农家夺取丰年的希望。农家倾家出动,忙于耕作,画面清新、平和而生气勃勃。
第一问考查“炼字”。“炼字”首炼动词,其次才是形容词(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炼“绿”字,“绿”虽为形容词,也动化了)和其他。
这类题的命题意图,都是要求考生从炼字的角度来鉴赏诗句的表现力。第二题第一问考查诗歌形象的鉴赏。
第二问考查艺术表现手法(关涉动静结合鉴赏点),回答这一问,要点是反顾全诗,看它在全诗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本句论本句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参考答案:(1)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
这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
1、《再别康桥》中借用哪些意象表达情感以及表达怎样的情感?意象是指凝结着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即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事物凝聚一体的艺术形象,它可以存在于诗文字里行间,也可以浮现于言外之意,抑或两者兼而有之。
在《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清荇、柔波、清潭、青草、星辉、夏虫等意象。这些意象均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常用的景物,但是这些寻常的意象在诗人的笔下,赋予了更多新鲜而独特的感受。
云彩:是可以招手作别的,是多情的,仿佛真的要与诗人作别似的。金柳、夕阳: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
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
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蕴含了诗人无限的欢喜和深深的眷恋。
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清荇、柔波、清潭、青草:温柔多情,以至诗人产生自己甘做一条水草的想法,表现出对康桥强烈的依恋与缠绵之情。水波和星辉: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2、“悄悄地”有什么作用?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地",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最后一节用“悄悄地”与第一节"轻轻地"呼应,此时诗人像又在寻梦,但现实使诗人已不能放歌:离别在即,不能;静美于心,不忍。唯有"悄悄"才是诗人所愿。
而此时的康桥,也沉默,似乎也不愿离别。连用两个"悄悄地",惜别之情更加深切,依依不舍、物我两眷之情溢于诗表。
3、这首诗哪些艺术手法值得新诗创作借鉴?(1)意象的巧妙运用营造惜别的意境:运用云彩、金柳、夕阳、清荇、柔波、清潭、青草、星辉、夏虫等意象营造出独特的清新感,表现出作者一种淡淡的离情别绪,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2)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包括比喻(暗喻)、拟人等手法,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感情:“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里用的是比喻,且是暗喻,将金柳比喻成新娘,二者在色彩,在形态上都有着相似之处,且都是极其美好的。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里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青荇拟人化,说它在水底招摇,将它的那份柔软和自在形象的变现了出来。
(3)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岸边的"金柳"秀美婀娜,"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康河的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似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深情眷恋;榆树下的清潭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由幻想回到现实,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怎样快速把握一首诗歌的基本内容 在考场上,一道诗歌鉴赏题留给考生的时间仅有六七分钟,快速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是考生做题的关键,也是鉴赏的基础。
方法有以下三点: (一)关注诗题、诗眼、诗注 在诗歌阅读中,我们触目所及的首先是诗题,诗题往往体现了一首诗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趣、手法等。如杜牧《山行》,表明作者是山中行走所见之景,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2007年全国高考题诗歌鉴赏题是王维的《新晴野望》,标题直接表明了久雨初晴,作者放眼远望村野之景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从题目中得知,这是一首抒离愁别恨的送别诗,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咏物抒怀诗,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标题的一个“问”和正文相互照应,更是意趣横生,亲切自然。读诗时,一定要细品标题,把诗歌标题中隐含的信息了然于胸,切不可绕道而行,舍近求远。
诗眼是一首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趋向,抓住了诗歌的主题。诗眼可以在诗歌标题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夜晚一场春雨的喜悦之情;诗眼可以在诗的正文的某句中,如杜甫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诗中“眼难苦恨繁霜鬓”一句,把国家民族命运的艰难和个人前途命运的伤感浓缩在一个“恨”字中,家国之恨让人感到无尽的沉重与辛酸!宋之问《渡汉江》中有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怯”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由贬所还归家乡,既渴望了解家中近况,又害怕听到家中近况的矛盾心情。
诗注是在一首诗后命题人所给的补注,可能是对作者写这首诗时相关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也可能是诗中难读字句的解释,还可能是诗中涉及的典故等,对阅读整首诗和后面的答题都至关重要,切不可轻易放过。(二)学会知人论世 中华诗歌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明确提出“诗言志”的主张,并且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沉浮的直接反映,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
再如高考中几次考到王维的诗,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再加上其人多才多艺,诗歌而外,兼擅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几者相互影响,故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诗风或清幽恬淡或壮丽雄阔,“诗中有画”就是王维诗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当然,如李白的乐府歌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五七言绝句豪放飘逸;杜甫一生工于诗作而命运多舛,其诗以其爱国忧民的激情,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广阔现实;东坡才冠古今,虽宦海沉浮屡遭排挤却超然豁达,其诗词更多地表达经过人生历炼后的一种大气,一种感悟,更体现了他不凡的人生境界。
(三)把握古代诗歌的常见类型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念。
写景咏物诗。这类诗歌类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多,其中写景诗多是借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
咏物诗多为托物言志之作,借物表达自己的志趣、胸襟或抱负。山水田园诗。
下笔多描写山林的静谧、田野的悠闲,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羁旅思乡诗。
抒写羁旅之愁,表达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忧愁伤感,真切动人。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或事。
追慕古人,表缅怀之情,实则是怀古而伤今,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吟咏史实,多为借古讽今,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以上几点谈到了快速把握诗歌基本内容的方法,在迅速领会古诗大意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二、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和其它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样,古典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把握。(一)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指的是诗中有直接表达喜怒哀乐和理想愿望等情感的字句。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情,表达了一种旷世的孤独感。
还有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是直抒胸臆,真切感人。借景抒情在古诗中很常见,因为中国诗人作诗有一个共同的宗旨——诗贵在含蓄。
诗人的感情往往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表现出来,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以丞相祠堂的冷落凄清来表达命运不济,壮志难酬的失落;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表达出无限的凄凉之情,感人至深。2.象征和托物言志 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