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

发布时间: 2024-07-20 20:23:00

初中语文辅导: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1.两种常见的叙事线索:对象线和爱情线。

2.两种语言类型:口语和书面语。

3.两种论证方式:论证和反驳。

4.两种解释语言:平实生动。

5.说明文的两种类型:事物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

6.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情绪,渲染气氛。

7.社会环境描述——说明时代背景。

8.两种论点:事实论点和理性论点。

第二部分

1.三种人:第一种人,第二种人,第三种人。

2.三种情感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3.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达小说主题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4.人物主要掌握通过恰当的描写方法和角度刻画人物,反映人物思想和性格的阅读技巧。

5.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以及理解和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和技巧。

6.开始交代背景,为下文做铺垫。

比如《孔乙己》的开篇部分,叙述了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和长袖客)的场景,说明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孔乙己这个特殊人物的出现做了铺垫。

7.发展性格并反映性格。

比如《孔乙己》的发展部分,叙述了孔乙己第一次在咸亨酒店喝酒被嘲笑的场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暴露了他的贫穷,自欺欺人,迂腐可笑,自傲,懒惰。

8.高潮表现了冲突,揭示了主题。

比如《孔乙己》的高潮部分,叙述了孔乙己最后一次去咸亨酒店喝酒,被嘲笑。它反映了丁的欺软怕硬、心狠手辣,正面刻画了孔乙己的体弱多病的一生,展示了他的悲惨遭遇,从而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9.结尾深化了主题,留下了思考。

比如在《孔乙己》的结局中,一组意味深长的“约”“确”等词语,不仅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10.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烘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出埃及记》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的悲凉景象,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剧结局。

例:《我的尤尔叔叔》的高潮和结局刻画了两个对比鲜明的大海场景,分别烘托了人物欢快、失意、沮丧的心情。

例: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力图描写烈日和暴雨,既推动了情节一步步发展,又表现了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严峻性。

社会描写社会情况,说明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

比如《孔乙己》的开头,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酒客的处境,讲述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孔乙己这个特殊人物的出现做了铺垫。

1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据。

12.议论文结构由提出问题(引言)、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部分组成。

13.三种解释顺序:时间顺序,空顺序,逻辑顺序。

14.语言使用的三个原则:简洁、连贯和恰当。

15.叙述的三个顺序:顺序、倒叙、插入。(补充叙述是感叹词的一种)。

第三部分

一...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

2.句子的四种用法: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小说的情节由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组成。

第四部分

1.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推理论证、比喻论证、比较论证、引用论证。

2.五种表现方式:叙述、描写、解释、抒情、议论。

3.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突出⑤特殊意义。

4.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注释,②中断,③声音的中断和延续,④话题转换,⑤递进意义。

第五部分

1.六个逻辑顺序:①一般←→个别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总结←→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2.叙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

3.六种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表情描写。

4.六类病句:①成分不全,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使用不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虚词(介词)误用滥用。

5.省略的六种用法:①省略表格内容②语言断断续续③口语化导致的对话不完整④语气矛盾⑤思维跳跃⑥思维进行中。

第六部分

1.描述方法:举例、类比、比较、列举数字、分类、定义、引用。

2.七类短语:并列短语、修饰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语短语、动宾短语、介词短语。

第七部分

1.复句的八种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⑧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

2.常用的八种修辞方法:①比喻——使语言生动,为语言增色。

(2)拟人——把事物写成人,使语言生动。

③夸张——突出某物或强调某种感觉。

(4)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强化表达效果。

⑤双重性——让语言简洁利落。

⑥引用——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⑦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⑧反问句——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3.常用的十种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参照(呼应)、直接(间接)描写、促进与抑制(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情景抒情、事物隐喻。

温馨提示:
本文【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由作者教育有故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