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初中学习 > 散文

吃货散文(通用4篇)

发布时间: 2024-07-31 12:12:02

吃货散文(1)

弗洛伊德说,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是性驱力与破坏欲。

而咱的胃说,是吃。

亲朋好友聚会,来一顿庭院深巷里的私房菜,聊聊过去的故事;

高端商务洽谈,上一桌高端大气的满汉全席,比格往高不能低;

对于咱们吃货来讲,有啥事儿是不能坐下来吃顿饭好好说清楚的呢?

——如果有,那就两顿。

如果还有,那就续摊儿,吃他个五六七八顿。

毕竟,胃和心灵总得有一个是满的呀。胃就住在心的隔壁,胃空空,易伤心。

世间万物,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思念是有味道的,不信你仔细闻:

对故乡的思念,是晚饭时分村庄里燃起的袅袅炊烟,有米饭蒸腾的雾气,也有家常小菜的香气;更有不怕巷子深的酒气;

对朋友的思念,藏在一起吃过的宵夜喝过的啤酒里,有红艳艳的麻辣小龙虾,有路边摊儿上的烧烤,还有世界杯的深夜一起嗑过的瓜子儿果皮;

对恋人的思念,躲在寻常日子粗茶淡饭的生活轨迹里,有便宜大碗的牛肉面,有生病时ta端给你的白粥,还有吵完架之后ta给你带上楼的樱桃。

对吃货来说,记忆大多与吃挂钩。跟朋友扯淡的'套路,基本从“你还记不记得我们一起吃疯狂烤翅那次···”开始。我们在回忆某个场景某个人的时候,总会条件反射般想到那天吃到的东西。当思念涌上心头,要么约上另一位主角旧地重游;要么,一个人回到老地方举杯泪流。食物,因为陪伴的人物和当时的心境不同,也就呈现出不一样的味道。

对吃货来说,认识世界也是由吃开始的。刚出生时哭着求奶吃就不必说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总会有代表的食物出现。童年的糖葫芦大大泡泡糖,高考冲刺时灌不完的速溶咖啡,大学时期荣登第九大菜系的食堂菜,就业后喝不完的各种酒局。

跟火车的汽笛声相似,“逛吃逛吃,污~”成为当代年轻人最真实的写照。

狂哧狂吃,污~~~~

对吃货来讲,旅游,就是到别人已经吃腻的地方去尝尝新鲜换换口味。武汉的户部巷,成都的武侯祠,重庆的磁器口,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对于吃货,交际也往往从聊吃的开始:

“你哪儿的啊?”

“我东北那嘎哒滴。”

“啊,我知道我知道,东北锅包肉嘛,好不好吃?”

“那还用说?艾玛老香了~”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特色菜系聊到地方饮食文化差异,再深究其背后的环境因素,顺便再分析一下当地人的性格。从此,聊天不再尴尬。一顿闲侃下来,对方是什么样的脾气个性大可窥见一斑,大部分内容随之门儿清。

对吃货来说,舌尖是读取记忆芯片的主机。尝到什么味道就存下与之相关的记忆或读取之前存档的回忆。所有的情绪都在送进嘴的食物里,所有的深情都藏在酒里。看上去最豪放洒脱,实则恋旧又深情。

以吃货之名,讲些故事给你听~

来,张嘴,吃我一剂安利——厦门的味道,圆甜佳糕饼。

吃货散文(2)

今天的阳光格外明媚,灿烂夺目地照耀着大地万物。我沐浴其中,那份好心情让我走路轻快,身姿婀娜,面带微笑,一路上见了熟人就抢着问早,整个人就像得了奖似的处于亢奋状态。

到了办公室,习惯性地开了窗通风,再钻进里间换鞋换衣,穿上白大褂就偷偷地直奔食堂。见食堂专门给职工打饭的漂亮阿姨就笑着:“美女早!”

阿姨问:“吃什么呀?”

我悄悄地说:“青菜鸡蛋面。”因医院食堂要做病人和本院职工这两块的一日三顿饭。早上是不供应青菜的,而我是没菜就不吃面的。我又不吃姜丝和咸菜,所以每次就是鸡蛋加花卷或馒头或粥。阿姨看不过去,就常常偷偷地给我做青菜鸡蛋面。

她也悄悄回答说:“好,就给你一个人做了!”说完就回头准备去了。

我兴奋地在她后面回答:“谢谢啦,美女,你真是人漂亮心也好!”这可不是恭维,她白皮肤,脸上红扑扑的,大大的黑眼睛总是露出和善的笑意,让人觉得很亲切。虽然人已中年,但仍是个美人。我从一开始就喜欢她。

中老年人的美主要表现在脸上,一副和善的笑面,就把她们整个灵魂深处经过几十年历练的沉淀和对人生的态度表露无疑。这种美是出自内心的,不是打扮和化妆所能拥有和雕琢的。

民以食为天,只有吃舒服了心情才会好。对于国人来说,吃向来是第一位的。我也不能免俗。我是个吃货,常常闻听哪里有好吃的,哪里新开了新的特色店,就会忍不住奔去,一吃而解馋。

自古到今,作为女人,向来以婀娜多姿的优美身段、漂亮的脸蛋来示人。而身为女人的我却是个吃货,这在大众脑海里该是多么得想入非非呀!一定是个膀大腰圆的“男人婆”、肥头大耳的猪婆、挺着大肚腩的`“三八”等等。

你的想象发挥到极致,也猜不出我这个吃货的身段哦!

我是个身材还在苗条范围内的尚属正常体型的女人。如果打扮包装一下还算美好的形象、可以示人的那类吧。

其实:吃和身段不一定成正比,想和看到的不一定一样,听到的和见到的不一定一致。

所以,有些人绞尽脑汁的耗费大量时间、经历和心血去犯的嘀咕可能是多余的。

有些人想尽办法,不惜一起得来的信息可能是笑话一个。

有些人交头接耳,推心置腹的所谓真理也可能仅仅是个玩笑。

我行走在什么地方,是虚拟世界,是游戏王国还是网络纵横交错的未来世界?

我不得而知,只愿一路走好!

吃货散文(3)

吃货的幸福童年散文

今天朋友说起儿时吃猪油酱油拌饭,一下子勾起我馋虫若许。一个吃货的成长是离不开儿时美食浇灌的。和同年代的众多晒苦难的苦娃娃比起来,我真是幸福的。比起城里娃,我尝过太多乡间美食;比起乡下娃,我吃过太多连城里娃都没吃过的高大上,简直奢侈到人神共愤。母亲至今还在批斗我,我吃腻的饼干养活了一村子跟我一般大小的老庚,我吃奶粉直吃到四五岁,吃了鸽鸽吃瓶瓶磨人精用碗和的不吃(从前的奶瓶多做成大肚长颈像只鸽子)鸽鸽瓶瓶其实都是奶瓶,我的独特叫法。我从小就显吃货特质,味不好不吃,饿死也不吃,装食物的器物不好看不吃,饿死不吃。而成就这一强悍特质的第一大人物就是我的祖父。

祖父和我没血缘,他是父亲的继父,但他之宠爱我不亚于任何一个亲祖父。用祖父的哲学来解答他之宠我,因为我花了他许多许多的钞票。他很舍得在我身上砸钞票,父母略一说我,他便江湖气十足地大喝一句:又不是吃不起。事实上祖父也是江湖跑船出身,后来分在江西省航运公司工作,用他的话说,钞票是不缺的。自然粮票也是不缺的,布票肉票豆腐票奶粉票统统都不缺的,在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有票才是硬道理。这才有了我不吃的饼干养活了全村老庚的传奇,才有了我喝个奶粉都要穷讲究的矫情。

祖父带我吃的都是高大上。当年的高安饭店是国营饭店,在现在体育馆这个位置,是当时高安最大的饭店。祖父每周从南昌回来,就带我下馆子。我最爱吃那里的.豆浆油条,祖父也爱吃,一角钱三根,豆浆二分钱一碗,加糖的三分。祖孙俩找个靠窗的桌子,点两碗豆浆,两角钱油条。油条炸得实,加上认识人,现炸,胚子给你揪大点,一根就吃得饱饱。祖父吃油条是有讲究的,必得第一炸,油好,所以要吃好东西就得起早。有时候第一炸没赶上,就改吃包面或肉片汤了。那会儿的吃食都是货真价实的好,肉片汤不放味精照样鲜。包面皮薄肉瘦没点杂碎。油条劲道巴实。豆浆甘美甜香。后来遍寻这些味道却是再也没有了。

而成就我吃货童年的第二大人物,就是我的乳娘和我的哥哥姐姐们了。母亲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带我。我刚满月就送去了乳娘家,乳娘家刚天折了个小哥哥,把我当亲女儿一般的疼爱。几个哥哥姐姐更是护着宠着,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田里钻的,变着法的给我弄好吃的。猪油酱油拌饭是那个时候一大美味。一大清早,大哥二哥和爹爹就担着头天晚上码好的菜去赶墟,卖了菜就称两斤板油回来。乳娘熬好油,放灶角凉,必放在我攀不到的地方,吃货在家小心为上。等我酣睡中醒来,猪油已经结了冻,白花花香喷喷。哥哥们和爹爹从田地里回来了,正把锄头挂檐下。姐姐们打好了猪菜正和乳娘剁猪菜,前锅正煮着锅猪食,咕嘟咕嘟沸着,香极了,可惜那是给猪吃的。后锅温着早饭。乳娘洗了手,给我梳头洗脸,我不安分地扭来扭去找我的美食。猪油拌饭是我的专属,哥哥姐姐们是不屑跟我抢的。乳娘用小勺剜一小块猪油淋上自家做的豆酱油,我喜欢乳娘做酱油因为有好吃的豆豉,自家做的酱油醇厚鲜美有浓浓的豆香。饭拌匀了,一股猪油酱香飘来,食欲大增,胃口大开,眨眼一碗饭下肚。

那个年代物资是匮乏的,大家都没什么吃食,城里孩子更可怜,不知道花生长土里的,没看过西瓜地,没见过打豆子…吃啥都要钱买,父母工资养活一帮老人孩子就够艰难的了,哪里有闲钱买零嘴。而我作为一个特例,却在乡间混得如鱼得水,炒豆子,炒花生,炒锅巴,只愁我不吃。黄瓜,梨瓜,花瓜,甜瓜,西瓜,啥瓜都尽我量吃,若是自家地里没种,乳娘和爹爹就用自家有的去换了来,只要我想吃。

哥哥们在夏天的晚上常去照青蛙抓黄鳝,照青蛙,要用手电,夏夜里的稻田边成群的青蛙咕呱叫着,哥哥们用手电的光一照,青蛙就傻了,也不跳开,抓了放篓子里,也不多抓,够第二天炒粉就好。青蛙是农人的好帮手,不是太久没沾荤腥或有客人来轻易不会动它们的。抓黄鳝泥鳅就相对难些,得暴雨前,天闷气憋泥鳅黄鳝从田里钻出来。平时要抓它们还得用锄头挖。抓来的青蛙黄鳝要先收拾好,我是不敢围观的,怕。但吃起来不怕。哥哥姐姐们都是紧着我吃的。夏天要双抢,忙的时候饭都顾不上做的,全家大小齐上阵,连我这城里妞也是要帮忙的。乳娘就换了湿粉来,先用井水淋两遍,切几条红辣椒,切一把韭菜,两小勺猪油,几块板油渣,做成一锅汤头,往湿粉里一浇,快捷方便又耐饿又美味。吃好午饭,大人小孩都得睡一大觉才下地。我们搬了竹床睡在我家的桃林里,既凉快又能看桃(不让人偷摘),我会给乳娘抓背,轻轻地抓着抓着,她睡着了我也睡着了,哥哥姐姐们都睡着了。桃林里的风静静地吹着,桃叶打着旋儿飘落在我们枕边,偶尔“扑”的一声,是熟了的桃儿落在地上。等我醒来,就有桃吃了……

光阴静静地流淌,岁月催老了我们的容颜,儿时的美味似乎还在唇齿间生香。回不去的童年忘不掉的美好,刻在我们的骨子里,让我们时时怀想,时时迷恋,时时翻找。

吃货散文(4)

吃货的童年散文

我从小爱吃,且特别能吃,是个典型的“吃货”。就因为我从不挑食,小名又叫亮亮,村里有人给我起了个外号—亮猪,叫着叫着村子里的人就都知道了。从此我再无他称,只有“亮猪”这个可爱的外号。

小时候特别爱吃豆角,这种豆角在豆子刚刚成形时可以生吃,味道极好。母亲在田间劳作时,我就围着自家田地边摘边吃。由于自己实在太能吃,别人家年底都能打几斤豆子,我家则几乎颗粒无收。

那时,我们邻村有一位放羊的老奶奶,看我长得胖嘟嘟的,对我极为喜爱。每次放羊遇到我,都要把我叫到她跟前,她总能从衣兜里拿出好吃的塞给我。什么花生、核桃、大枣、葡萄干等应有尽有,仿佛她的衣兜是一个百宝箱,随时随地都能给我变出好吃的来。可是后来上了高中后,就听说她老人家已经去世了。

每到六月中旬,田里的麦子就可以吃了。这时,割几把麦子,回家后在簸箕里把麦粒外面的皮壳揉搓干净,放进锅里轻轻一炒,再洒点盐就可以吃了。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吃着这独特的美味,那感觉真是回味无穷。

到了七八月份,暑假来临了,我们就相约去附近的池塘钓鱼。由于池塘常年有水,鱼类繁殖迅速,钓鱼时就鱼儿频频咬钩。可又因为池塘的鱼都是吃水里的小虫或者浮游生物长大,鱼都长得比较缓慢,最大的也超不过三指宽度。但恰恰因为它们长得缓慢,这鱼的味道竟是极为鲜美,钓十几条鱼,剖腹刮鳞过后,熬一锅鱼汤,吃得也是有滋有味的。

我那时也爱调皮捣蛋,坏气比力气还大。本村和邻村的'果园,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曾有过“光顾”。我们分工明确,胆子小的负责放哨,上树本领强的负责去摘东西,剩下的负责接应。每当听到什么风吹草动,就立马四散而逃,令果园的主人颇感头疼。村里和邻村的桃子、杏子、李子、苹果让我们摘了个够。

我们还偷摘过人家的西瓜,在夏季最炎热的中午,趁主人家不在,我们几个小伙伴匍匐着身子就溜进西瓜地里去了,看着瞅着,挑一个大点的,抱上就跑,然后立马钻进附近的玉米地里。听到没什么动静后,再用石头把西瓜砸开,分开了吃,一个个吃得像个大花脸。有一次,我们吃完西瓜正准备离开玉米地时,却不料西瓜地的主人已经在外面等候多时,我们被逮了个正着。主人家并没有为难我们,而是教育我们说:“既然西瓜已经摘了,就不要吃的吃,扔的扔,乱糟蹋,太浪费,也太可惜。”我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主人家也就放我们走了。

由于玉米和土豆是家乡最常见的农作物,我们还就地取材,烤着吃玉米和土豆。烤玉米是先将玉米整个摘下(不去皮),然后找一根木棍从底部穿进去,架在火堆上烤。等玉米的外皮烧光的时候,玉米也就熟了。至于烤土豆,就比较讲究了。先挖一个小坑,在里面生起一堆火,再在火堆周围垒起土块,等到土块差不多都烧得发红的时候,再将裹上泥巴的土豆放进火堆,然后将周围的土块一起推倒,用脚踩实。一两个小时之后,土豆也就差不多能吃了,然后把土豆一个一个从火堆里刨出来,这时的土豆被烧的黄黄的,发出诱人的香味,吃一口,香极了。

我的家乡还时常有野鸡出没,每逢繁殖的季节,它们总会在麦地里垫窝下蛋,可是这样就糟蹋了庄稼。有时候去田边玩耍,野鸡就会突然腾空而起,吓你一跳。这使我们欣喜不已,赶紧跑到刚才野鸡飞出的地方,里面常常会有一堆鸡蛋。挨个拿起鸡蛋一摇,若是有声音就证明鸡蛋是很早前下的,若是纹丝不动,没有任何声响,就说明鸡蛋是刚下不久的。这时,拿个破烂的草帽,将它们全数拿回家中,无论是煮着吃还是炒着吃都是一种佳肴。

转眼间童年已经远去,可那甜蜜的童年回忆,依旧深藏心中,历久弥新,如在昨天。当我老去, 仍会拾缀那些记忆于心怀,然后撇嘴微笑,回到稚嫩的年少。

温馨提示:
本文【吃货散文(通用4篇)】由作者学习方法汇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