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因为丧事,一半因为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现在从艺术方面看《背影》。
第一,构思巧妙新颖,布局凝练精美。首先,作者把描写的焦点投放在一个普通而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作者开门见山,“我最不能忘记的就是他的背影”,点题的文字把读者的视线聚焦在“背影”上,留下初次的印迹。接下来,作者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地叙述了祖母的丧事,父亲的失业和亏空,父子同行的因由,像戏剧的念白一样交代了事情的背景,简洁的叙述中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悲切气氛,为下文描写父子送别的情景作好了情感上的铺垫。文章四次提到“背影”,却没有平均着墨,而是浓淡相宜,虚实结合。开头以“背影”点题。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这次作者用笔较重,具体细致,实中有虚。第三次是父亲离开车站一刹间的“背影”,只淡淡地虚带一句“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就将父子不忍分离的悲酸怅惘活化了。第四次是结尾处,作者引用父亲来信的文字,道出了父亲晚年凄凉、无奈和颓唐的心境,泪眼朦胧中似乎看见了父亲的“背影”。这是幻觉,更是实情,将全篇的感情提高到极处,却又将感情的大堤一下子破开。这里“背影”的虚写与开头点题“背影”的文字遥相呼应,使得作品结构精致完美。其次,引用父亲的信,作者不是放在开头引起回忆,而是放到结尾,升华主题。真是别具匠心,体现了作者“大道至简”,“大象无形”的布局功力!
第二,白描手法的运用,简洁有力,由表及里地展示了父亲复杂的内心世界。作者没有静止地描写父亲的背影,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层次分明地进行了立体描写。作者先描摹父亲的形态:身体肥胖,衣着臃肿,走动蹒跚,表现出父亲:丧母的悲痛,失业的疲累,恋子的深情,加重了“背影”的厚度。接着,一眼不眨地看到父亲一些列的动作。父亲步履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探下身”,“穿过铁道”,“爬上月台”,“双手攀着”,“两脚缩”,“向左微倾”……一连串复杂的动作,这里的背影,只留下最有典型意义的镜头,把父亲明知自己行动不便,仍坚持为儿子买橘子的爱子深情叙写了出来,也把“我”的心里变化表现了出来,更是引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第三,语言质朴凝练。《背影》用词朴实,简洁,口语化。全篇写实,却详略得当,用字惜墨如金。写父亲失业,用“差事也‘交卸’了”、“赋闲”来表达,既得体地照顾了父亲的面子,又叙写了生活的无奈。朋友相约游逛,因心境不佳,“勾留”了一日。“说定”不送我,“再三叮嘱”茶房,“甚是仔细”,偏偏“终于”不放心。看似重复的两句:“踌躇了一会儿”,也是极力地写父亲因为事忙,却怕“熟识”的茶房相送不“妥帖”,表达了父亲此时此刻复杂的心境。父亲“忙着”照看行李,“忙着”讲价钱,连着两个“忙着”,表现了父亲事无巨细,一颗心全在儿子身上。父亲送我上了车,“嘱我”,又“嘱托”茶房,看似絮絮叨叨,啰啰嗦嗦,却体现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切。父亲的话全文只有六句,却话短情长,充分地表达了主题。
第四,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恩,作者通篇文字是通过追叙的方式表达的,文中两次自责:“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用自己的幼稚反衬父亲的伟大。“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哎!我不知何时能再能与他相见!”既表达了对父亲的怜惜和眷念,又体现了作者对恶劣的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
再从表达感情上看。
年轻时,自以为已经长大,体会不出人生的艰难,觉得自己了不起。觉得父亲讲话不大漂亮,看事情没有自己深刻,心里暗笑父亲的“迂”,明明流泪了,却赶紧拭干了泪,怕父亲看见,关键“也怕别人看见”。所有这些现象,也曾经表现在笔者的身上,所以重读《背景》,不由感叹作者对人性把握的深刻。作者没有夸张的语言写父亲怎么关心自己,怎么爱护自己,也没有长篇累牍地写自己对父亲的感恩和思念,文字俭省到了极点,可作者以真情写真情,以实事写实情,结构合理,层层深入就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不到一定的年龄,缺乏人生的历练,对长辈所作所为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情由衷发,同频率才能同感受,中年时再读《背影》,笔者不由得潸然泪下!
总之,《背影》是“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值得我们不断咀嚼,不断学习的最美的散文!
全文共7段。
第1段只有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是朴素的叙述,但其中蕴含着深切的思念之情。特别是“已”和“了”中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感情,是叙述,但有遗憾,更多的是思念。“最”字突出了背影对自己印象之深,自然引起下文对父亲“背影”的回忆。
作者开篇点题,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第2~6段是全文的主体,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2、3段),交代这次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2段一开头就交代了“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两件不幸的事情。“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情往往不止一件,接连而来。一个“也”字正突出了“祸不单行”的现实。徐州“满院狼藉的东西”更增添了悲凉的气氛。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是第一次写“我”流泪。这是为家庭的不幸而流泪,是悲哀的泪。父亲在这样的处境下,强抑悲苦,反过来劝慰儿子,更可见父亲的体贴。
第3段开头两句只是淡淡的叙述,却淋漓尽致地勾勒了家庭光景的惨淡。“很是惨淡”是关键词语。最后一句交代行踪。
这一层写父子一同回家奔丧,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为了交代事情的开端,和“背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其实不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这个开头为整篇作品设置了惨淡的环境,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父亲的“背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气氛中出现的,这惨淡的环境、悲凉的气氛,与父亲对儿子的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示出父爱的崇高。父亲在这千难万苦的逆境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在这种特定背景、环境下的父亲的“背影”便完全不同于随处可遇的普通的背影,而是充满感情、饱含深意的背影。
第二层(第4、5段),写父亲在送行时对“我”的悉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在南京的“游逛”,一笔带过。然后写了三件事:
一是终于决定送“我”去浦口车站。本已“说定”不送,加之有“熟识”的茶房陪同前去,可后来终于还是送了,这就很好地表现了父亲“不放心”的心理。为什么这样“不放心”呢?完全是因为对儿子深挚的爱。“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是从儿子方面着笔,一是说明对父亲的爱还不能理解,二是从侧面表现父亲的爱。“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一句中更包含了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
二是和脚夫讲价钱。“得向脚夫行些小费”的“得”念děi,是必须、需要的意思。“讲价钱”也是“不放心”的一种表现。“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是写作本文时,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挚爱后的自责自嘲。
三是拣座位、铺大衣和嘱托茶房照应。“拣定”说明是经过多次比较后才定下的,可见其细心、认真。在办丧事还须借钱的惨淡光景下,“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就更为可贵。平平常常的词语中洋溢着浓烈的爱。“我”的心理活动再次表现了“我”对父爱的不理解,侧面表现父亲的爱子心切。“真是太聪明了”是反语,和“真是聪明过分”意思相同,都是对父亲临行前的细心关照中所蕴含的爱子之心不能理解的追悔,“真”表示强调。这里用感叹句式再重复一下,不仅行文上有所变化,更增强了“我”对“那时”态度的不满和追悔的色彩。
这一层写父亲送儿子上车站,用质朴的语言,通过一些具体而细微的事情表现父亲无微不至的悉心关照。在叙述时,从父子两方面着笔。父亲在为谋事忙得不可开交之际,踌躇再三,还是非亲自送儿子不可,两个“忙着”,两个“嘱”等对行动、语言细针密线的描写,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关怀,真真切切地树立了一个慈父的形象,为下文老态蹒跚地去买橘子作了铺垫。儿子这一方面,此刻对父亲的爱还不能理解,对父亲的送行并不怎么在意。父子在此时内心感情的差异,使得文章起伏有致,为下文儿子理解了父亲的爱以后感情发生变化也作了铺垫。
第三层(第6段),描写父亲艰难地穿铁道、爬月台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这一段是全文的核心段落。课文开头说的“最不能忘记”的“背影”就在这一段中。事情说来也很平常,不过是写父亲送行临别前去买了几只橘子,给儿子在路上吃。但是写得非常感人,文字却又朴实无华。为什么写得这么感人,值得好好揣摩。
父亲已把“我”送上车,拣定座位,嘱“我”小心,托付茶房,一切停当,而且“我”已催他走,可他还恋恋不舍,还要去为儿子买橘子,已使人感动。但买橘子的过程更令人感动。先烘托父亲去买橘子的费事,一则“须跳下去又爬上去”,二则父亲是一个胖子。接着写父亲的穿着,勾画一个大体的外貌:“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里三次突出“布”字,呼应了前文所述的惨淡家境。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忘为儿子买橘子,又使人感动。再接着写父亲穿过铁道的情况和爬上月台的“背影”。“蹒跚”是父亲平地走路的样子,可见他的肥胖体衰、步履艰难。平地走路尚且如此,过铁道、爬月台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一个“探”字就极其准确地写出了下去的过程:先两手撑地,把两脚伸出月台边,然后身子向外沿月台慢慢往下挪,直到脚踏到地。爬那边月台的“背影”写得比较详细。“攀”是写手的动作,显示了对父亲来说,月台的高、陡;“缩”是写脚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的年老体衰、动作迟缓,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动作灵活,一撑即上;“向左微倾”是写身子的动作,“向左微倾”有两个原因,一是右手支撑比较有力,二是要把右脚跨上月台有困难,要借助身子的倾斜。这里连用“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如此艰难地去买,这就感人至深了。橘子买回来以后,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扑扑衣上的泥土”补充了前面爬上月台的形象,“心里很轻松似的”是“我”的眼光看出来的,把扑泥土的动作衬托得非常生动。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道出了父亲不肯让“我”去,一定要自己去的道理: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到踏实满足。为了照顾好儿子,什么灾祸、劳累,全都置之度外了。
这个背影写得所以感人,还因为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情。作者当时是20岁的人了,上文又几次写到对父亲的行事不以为然的心理,而现在“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正因为这背影太感人了。这一笔特别富有感染力,当时作者想到的一定很多,但一概不写,只用眼泪烘托这感人的背影。这是第二次写“我”流泪,这是为父亲的爱所感动而流泪,是感动的泪。这时儿子终于完全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爱。儿子感情的变化,显示了“背影”感人的力量。再如写“背影”时对父亲的穿着、体态、动作都观察得十分仔细,父亲买橘子回来“我赶紧去搀他”,这都是因为动了感情,对父亲的疼惜之情油然而生。
最后的告别主要用语言、动作描写。“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是告别,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回头”是依依不舍;“进去吧,里边没人”是细心的关照。话和动作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但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因此容易引起联想,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由此发现人世间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
段末再提“背影”。因为对父亲已有了深切的理解,这回的分别就感到特别的怜惜、怅惘、依恋。“再”字表现了对父亲的眷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第三次写“我”流泪。“又”照应上文。这是因父亲“背影”的消逝而流泪,是惜别的泪。这一结尾更增添了感人的力量。
从买橘子到分别的整个过程写得都很具体,但取材的详略上又有所取舍。因为是写“背影”,所以去买写得比较详细,回头写得比较简略;去买时又因为下去“尚不大难”,所以写得比较简略,而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所以爬月台又写得比较详细。回头时的爬月台一则不是“背影”,二则有我“搀”,没有去时那么吃力,就从略了。这样处理材料,更突出了“背影”的感人力量,也避免了行文的重复,使文章更为精练。
通过一件细小的事情,捕捉到生活中最美的形象,写出自己对父爱的突然感悟,从而引发读者更深地感受生活,增进一种普遍需要的“良知”,正是这一段文字令人感动的原因。
第7段是对“背影”描写的深化。
“近几年来”再次转入对家庭境况的回忆,接着自然地进入对父亲一生的回忆,字里行间充满淡淡的哀愁。家境的衰落并非是父亲的无能,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而是当时社会衰败、民不聊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境遇每况愈下的一个缩影。从父亲的老境中可以想见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千百万知识分子困顿的身影。然后写父亲老年性格的变化。这里有两个“触”,“触目伤怀”的“触”是接触的意思,“触他之怒”的“触”是引起的意思。如果深究一下父亲的性格为什么会变得这样呢?这是家境和社会状况日益恶化在父亲身上的反映,这里所要说明的并非是父爱的减退,而是表现生活对父亲的压力和磨难。这里所写的对父亲的理解,比“我”在浦口车站时的感触又深化了一层。
行文至此,作者用“但”字一转,写父亲的心情由郁闷怒怨到“终于忘却”,“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这并非是父亲的心境已经变好,“只是”一词就深刻地表明,父亲对前途、对社会已经绝望,只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和孙子身上的无可奈何的心情。这一句在前文的基础上揭示了父亲更深沉的痛苦和无望,与开头“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情绪形成强烈的对照。再写接读父亲的来信。父亲来信中的这句话是作者写作本文的触发点。“我身体平安”是怕儿子不放心的安慰的话,“大去之期不远”才是真实的情况。按照常理,“膀子疼痛”与“大去”之间相去甚远,但父亲由膀子疼痛就想到了死,这是老境颓唐的表现,是对生活绝望的反映。“我”由父亲的这句话,想起了父亲坎坷的一生,想起了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不由得百感交集,写下了这篇《背影》。
读至此处,“我”的泪光中又再现出父亲的背影。这是第四次写“我”流泪,这是因为疼惜父亲而流泪,是伤心的泪。这也是第四次写到“背影”,不仅回应标题和前文,使文章结构严密,也从儿子疼惜父亲的角度反衬出父爱的力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最后直接抒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余音袅袅,情思绵绵。一个“再”字蕴含了无限的情意。
朱自清散文赏析及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 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①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7.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②过圭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二段看,“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画线的语句中任选一句,指出它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①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问句,表达了他的哪些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珍惜时间,有所作为,是我们从上文中获得的有益启示。请以“时间”为开头,仿照例句在下面的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时间在农民辛勤的耕耘中,结成了金黄的麦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燕子去了又来,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又开。(意对即可)
2.时间在无声无息中流逝,而自己虚度时日,内心感到不安。(意对即可)
3.第①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太阳以人的情态,用“脚”“挪移”把时间的流动表现得具体可感。
第②句运用比喻手法,把日子的逝去比作轻烟被吹散、薄雾被蒸融,化抽象为形象,表现了“我”在逝去的岁月里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意对即可)
4.①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
②对没有作为的自责。
③对自己要有所作为的渴求。
5.(示例)①时间在学生笔墨的流淌中,绘出了美丽的画卷。
②时间在冰山悄悄的融化中,汇成了浩瀚的江海。(主观题不设置统一答案)
朱自清散文《春》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朱自清散文《春》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赏析:
《春》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但在作者生前,它却没有收入朱先生的散文集中。据陈杰同志考证,《春》最早发表在朱文叔编的《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上。该书1933年7月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陈说:“在篇名的右上角都注有标记。编者在课文目录后附注,凡有此标记者?系特约撰述之作品?,可见是《读本》的编者当时特约朱先生等撰写给中学生阅读的文章。”(《关于〈春〉的出处》,《临沂师专学报》1983年第2期)《春》不仅在解放前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编的《语文》第一册,也收录了它。但是,后者嫌原作有的词汇“陈旧”,有的语句不够“规范化”,因之对其进行了“加工润色”。这样,在文字上便与原作有了出入。为尊重朱自清作品的原貌,本篇赏析的对象是朱先生写定的未经修改的文字。
《春》是一篇满贮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拂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春》是一幅春光秀丽的画卷,《春》是一曲赞美青春的颂歌。作品起始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的词语重叠,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看:“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作者先从总的方面描绘春境,勾画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接着,作者推出五个特写镜头,细致入微地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
第一个特写镜头是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作者不仅写出了春草的嫩绿、绵软,而且还摄下了它对人的诱惑力:人们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里的绿茵,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们生活的亲爱的伴侣——景物变成了情物。
第二个特写镜头是花木争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这些描写,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作者不以再现自然花色为满足,还特意驰骋想象的翅膀写道:果树之花“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想象不仅拓宽了描写的视野,更从未来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爱。
第三个特写镜头是春风。较之春花来说,春风是不容易描写的。朱自清写春风,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春风的柔和,二是它具有传声送味的作用。作者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来状写春风的温暖,柔和;他犹恐读者不易领会,马上来了一句人人能领会的摹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作者从传味角度写春风,不仅强化了春的氛围,也将此段与上两段关于草、花的描写自然地连接起来。春风还把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从多方位描写春风,把这个本来不易表现的事物也写得栩栩如生。
第四个特写镜头是春雨。朱自清写南方的春雨连绵:“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种雨,使树叶子“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雨夜,一点点黄晕的灯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白天,“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这俨然是一幅春雨农耕图了。
第五个特写镜头是春境中人的活动。前四幅画面以写自然景色为主,这幅画面则突出人的作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在春天,花儿“赶趟儿”地开;人们为了迎春,“也赶趟儿似的”走出家门。在春天,花卉争荣,各不相让;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了工作。
在以上盼春、绘春的基础上,作品最后唱起了对春的赞歌: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里,作者用三个比喻性的排比句式,说明春天是新鲜、美丽、欢快、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类也应当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春》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出色散文,将它与此前的同类题材《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相比,使人感到它有两点突出的变异:一是感情格调有所不同;二是语言风格的变化。读《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使人感到其中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哀愁,而《春》的感情基调则轻松愉快、充满活力。何以会如此?我猜想至少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本文系朱自清应约为中学撰写的语文教材,从培养青年进取向上出发,作者采用了相应的积极、乐观的感情基调。二是作品的青春活力,反映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春》大概写于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初。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回国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美满夫妻,并于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33年4月,又喜得贵子。朱自清生活中的顺境与幸事,不能不对《春》的抒情格调产生影响。作者乐观感情的倾注,使得作品情景交融、诗情与画意结合。再从语言方面看,《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固然是漂亮的,但有雕琢痕迹,不够自然。而《春》的语言则简朴、活脱、口语化。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节奏明快,语短意丰,表现力强。作者为了
更好地描写春天,还采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使春天形象化、人格化。前面引用的文章的结尾部分,便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朱自清不愧是语言大师,他用文笔把短暂的春天从自然界拉回到书面上,使其四季常驻,随时可睹。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赏析
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赏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但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他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二二年十一月七日)因此,他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脚印”(朱自清《毁灭》)以求得“段落的满足”。全诗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诗人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
《匆匆》是诗人的感兴之作。由眼前的春景,引动自己情绪的俄然激发,诗人借助想象把它表现出来。想象“使未知的事物成形而现,诗人的笔使它们形象完整,使空灵的乌有,得着它的居处,并有名儿可唤。”(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诗人把空灵的时间,抽象的观念,通过现象来表示,而随着诗人情绪的线索,去选择、捕捉那鲜明的形象。诗人的情绪随着时间从无形到有形,从隐现到明晰的一组不断变化的画面而呈现出起伏的浪花。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了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诗人几笔勾勒一个淡淡的画面。作者不在于描绘春景的实感,而在于把读者带入画面,接受种情绪的感染,同时又作形象的暗示:这画面里现出的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由此诗人追寻自己日子的行踪。可是“我”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看不见,摸不着,是被人“偷了”还是“逃走”了呢?自然的新陈代谢的迹象和自己无形的日子相对照,在一连串疑问句中透出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绪。
“象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把自己八千多日子比成“一滴水”新奇的比喻,极度的夸张,和喻成大海的时间之流的浩瀚相比,而突出自己日子的“没有声音,没有影子”的特点。实际上,这里有自己日子的踪迹,一滴水是它的具象,滴水在大海里,有它微微的声音。诗人竭力从视觉和听觉上去感受它,搜寻过去的日子。可是八千多日子却悄无声息的“溜去”了。时间之无情,生命之短暂,使诗人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时间是怎样的“匆匆”呢?诗人并没有作抽象的`议论,他把自己的感觉,潜在的意识通过形象表现出来,“把触角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那里”,寻那“新鲜的东西”。(朱自清《诗与感觉》)因此,空灵的时间被形象化了,习已为常的生活画面里透出诗人“独得的秘密”
“早上,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步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太阳被人格化了,他象一位青春年少的姑娘迈动脚步来了,悄悄地从诗人的身边走过,随着太阳的“挪移”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了”。接着,诗人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时间飞逝的流。吃饭、洗手、默思,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诗人却敏锐地看到时间的流过。当他企图挽留时,它又伶俐地“跨过”,轻盈地“飞去”,悄声地“溜走”,急速地“闪过”了,时间步伐的节奏越来越快。诗人用活泼的文字,描写出时间的形象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给人一个活生活的感觉,我们听到了时间轻俏、活泼的脚步声,也听到了诗人心灵的颤动。
在时间的匆匆里,诗人徘徊,深思而又执拗地追求着。黑暗的现实和自己的热情相抵触,时间的匆匆和自己的无为相对照,使诗人更清楚地看到:“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如果说第三节还是以作者一天的具体感受来反映时间的流逝,以个别来反映一般的话,在这里,作者就把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各种影象凝聚在一个点上,使时间流逝的情况更加清晰可感:有色彩,是淡蓝色、乳白色的;有动感,是被“吹散去”,被“蒸融了”。诗人看到了,触到了,清醒地用全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追寻自己生命的“游丝般的痕迹”。
诗人随着情绪的飞动,缘情造境,把空灵的时间形象化,又加之一连串抒情的疑问句,自然而然流露出他心灵的自我斗争,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看出他徘徊中的执着追求。在朴素平淡中透出浓烈的抒情气氛。
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素质。格律诗靠格律和韵来体现它的音乐性,自由诗也用分行和韵来保持它的节奏感。散文诗抛弃了这一切外在的形式,它的音乐美,从诗人的内在的情绪的涨落和语言的节奏的有机统一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亨特认为:“虽是散文,有时也显出节奏之充分存在,因而它岔出了它的名义上的类型,而取得了‘散文诗’的名义,就是在诗的领域里的一种半节奏的作品”。(《美学概论》傅东华译)《匆匆》就是这样的“半节奏的作品”。
《匆匆》表现作者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全篇格调统一在“轻俏”上,节奏疏隐绵运,轻快流利。为谐和情绪的律动,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相同的句式成流线型,一缕情思牵动活跃而又恬静的画面迅速展开,使我仿佛看到时间的流。而且句子大多是短句,五六字一句而显得轻快流畅。句法结构单纯,没有多层次的变化,如一条流动的河连续不断,如一条调合的琴,泛着连续的音浪。它的音乐性不是在字音的抑扬顿挫上着力,而是在句的流畅轻快上取胜,作者并没有刻意雕琢,而只是“随随便便写来,老老实实写来”,用鲜明生动的口语,把诗情不受拘束地表现出来,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自然吻合,使诗达到匀称和谐。
《匆匆》叠字的运用也使它的语言具有节奏美。阳光是“斜斜”的,它“轻轻俏俏”地挪移,“我”“茫茫然”旋转,时间去得“匆匆”,它“伶伶俐俐”跨过……这些叠字的运用,使诗不仅达到视觉的真实性,而且达到听觉的真实性,即一方面状时间流逝之貌,一方面又写出时间迈步之声。同时,诗人一方面状客观之事,一方面又达主观之情,现实的音响引起诗人情绪的波动,通过语言的音响表现出来,情和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叠字自然匀称地分布在各句中,以显出它的疏隐绵远的节奏来,这恰合了作者幽微情绪的波动。
复沓的运用,也是散文诗维持其音乐特点通常运用的手段。所谓“言之不已,又重言之”,既显出诗人感慨的遥深来,又增加了诗的旋律感。“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反复出现,一种幽怨之情反复回荡。“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相同的意思句子数字的变化,使感情层层推进,在参差中又显出整齐的美。结句的反复,反复强化作品的主旋律,画出诗人感情起伏的波澜。复沓的运用,反复吟咏,起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
《匆匆》结构也十分单纯,十一个问句是情绪消涨的线索。问而不作答,飘忽而过,既显作品流畅感,也显出诗绪的跳跃性,使形象得以迅速展开。一般诗句为显示情绪的跳跃性,往往别于一般的语言句法结构,不顾语法的限制,省略一些句子成分。散文诗却不然,它基本运用是散文的句式,作者情绪的跳跃一般没有自由诗那样大的跨度。但它也别于散文,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形成间隙,凭作者思绪连接。《匆匆》的问句问而不答,而答意隐含之中,这既可启迪读者想象,引起深思,显出它的含蓄美,又合作者情绪的飞快流动,显出诗情跳荡的节奏美来。
朱自清散文春诵读及赏析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朱自清散文春诵读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赏析:
记不清自己是何时读过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随手翻开一书,发现了这篇原来已经深印在我记忆深处的文章,一颗被春风吹醒的心便沉醉在春的美妙世界之中了。
《春》一文结构严谨,是典型的总起分述总结结构。本文第一、二节写了春天来到,万物苏醒,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起着总起的作用。第三、四、五、六节是分述部分,第三节运用拟人化手法描写了春草活泼调皮的样子;第四节描写了春风中温柔的柳枝,混合的气息,鸟儿的歌喉,牧童的短笛;第五节描绘了朦胧安详的如诗如画的春雨美景;第六节写了春天里,人们赶趟儿似的,一个个出来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第七、八、九节运用博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起着总结全文、寄寓主题的作用。
《春》一文意境非常优美,让人读来如同正在欣赏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一幅富有意境的图画。文章的第二节是多么有节奏的语言!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其中蕴含的由弱渐强的语气,不正像渐强的乐句吗?还有,第三节春风中的各种气息,混合着鸟儿歌唱的宛转的曲子,轻风流水的声音,牧童嘹亮的短笛声,把读者带入了音乐的境界。第四节描绘的春雨美景,简直是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淡彩画。你看,那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像薄烟的春雨;闪闪发亮的绿叶青草;一点点黄晕的灯光;悠闲的行人,正在劳动的农民,构成了一幅朦胧、安详而静谧的水墨淡彩画。这幅画使连绵不断的春雨不再令人烦恼,读者可以静静地欣赏,体味春天雨景的无穷韵味。
《春》一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朱自清的笔下,春草是如此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儿,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如果作者没有发自内心的由衷的喜爱之情,怎能写出这等精彩之笔!在朱自清笔下,春风、春雨都显得那么美。风中的柳枝是多么温柔,风中的乐声是多么动听,风中的气息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还有,那绵绵的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像薄烟,表现了飘渺朦胧之美。我读着读着,仿佛正在春风中尽情地欣赏一部春天的乐章,一幅春天的写意画。作者对春天真挚的赞美之情,已不留痕迹地融入了景物描写之中,让我读来回味无穷。
《春》一文景中寓理。文章先描绘春天美景,再写春天里的人们。我们在春天里的人身上,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息。这气息,能让消沉的人振作精神,让懒惰的人勤奋工作,让失望的人充满希望。特别是文章的第七、八、九节,作者运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不错,春天是新生事物,是美的象征,是力量的象征。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不正是劝告我们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时机,干一番事业吗?
朱自清《春》一文,景、情、理三者交融,不管在艺术方面,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愧为一篇好文章。
朱自清散文《冬天》赏析
文品如人品,朱自清的文风就如同他的为人。他的散文贴近生活、富涵感情,却又不瘟不火、清新自然。我们读他的文章毫不费力,看似简单,其中情感却需要仔细体味,这样的文章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冬天》,就是这样一篇散文。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选取了互不相干的三个场景:父亲为孩子夹豆腐,冬夜与朋友泛舟西湖,一家人在台州过冬。三个场景,都是白描式的简单勾勒,寥寥几笔,意味全出。犹如三副淡淡的水墨画,没有浓墨重彩,却散发着淡淡清香,沁人心脾。
细节描写是这篇散文打动人的原因之一。第一个生活场景通过描写父亲为孩子夹豆腐的场景,抒发了对亲情的赞美和留恋。谁的父母没有给孩子夹过菜,可是有谁像作者观察得那么仔细。你看,“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在这个细节里,父亲显得那么笨拙又那么可敬,我们从中体会到父亲浓浓的爱意。第二个生活场景写与朋友的交游之乐,君子之交淡如水,好朋友往往都不是如胶似漆的,你看,“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多么平和,多么温馨。第三个场景回忆一家人住在台州时的情形,其中有甜蜜的爱情,有圣洁的亲情,你看母子三人等着“一家之主”时的镜头:“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这好像一个特写镜头,让人想起大鸟归巢时、小鸟张大嘴等着享用美餐的情形,任何一个中年男子读到这里,总不免会想到家人的牵挂和肩头的责任。
西方有句谚语说:“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可是,我们的眼睛常常不如作家的灵活,我们往往忽略了父母关爱的眼神,往往不注意朋友为自己添加的茶水,但生活中让我们感动的,往往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当我们老了的时候,能够想起来的都是这些原以为早该忘记的事情,当初竭力要记住的,差不多已经在记忆中消失。年轻的时候,他们多么重要啊!成绩、职称、新闻、谣言……蚕食了我们宝贵的光阴,直到老去,才知道它们都是那么微不足道。而作家的眼睛却与我们不同,他们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诗意,能够在平淡的日子中寻得感动。
散文讲究形散神聚,在这篇短文中,三个场景、几个细节,都靠“情”这个“神”融合在一起。亲情、友情和爱情是人间永存的主题,这三种感情使得寒冷的冬天也洋溢着暖意。文章题目叫《冬天》,似乎和主题没有关系,这个看似随意的题目却使得文章更有韵味。也许,只有在冬天——季节的`或者人生的冬天,我们才会感到情谊的深挚。在冬天,“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这就是情感的力量。
朴素洁净的文字,暖人心灵的细节,略带写忧伤的情怀——这篇短短的散文凭借着这些优点让读者感动。如今,社会发展的步伐如此之快,许多人在所谓市场大潮中忙碌得脚不沾地,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自己脆弱的心里也需要抚慰。在这样的背景下,这篇短文显得尤为重要。让我们略微停一停忙碌的脚步,来发现身边美丽的故事,让心间充盈真情的暖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