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2课时——————《分苹果》,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这节课: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说板书设计。
一、首先我来分析教材。
《分苹果》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初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念思考对于认识除法的重要性,是后续学习、体会除法意义的重要基础。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物体,勇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教学难点:如何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我认为,教学方法不应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个性优秀品质发展为主。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因此选择的教法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服务,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因此在本课中,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故事情境导入法;2、激励法;3、多媒体辅助法;4、开放式教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教学贵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探究,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获取新知,领悟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以“分苹果的”这个故事情境贯穿课的始末,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笑笑呀,今天特别高兴,你知道为什么吗?哦,原来,今天是笑笑的生日。她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Party。笑笑为大家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大家看,她拿出了什么?(课件出示)哦,这么多又大又甜的苹果呀!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大苹果?
师生一起数苹果。
师:对,一共有12个苹果。现在笑笑想请同学们帮她把这些苹果分别摆到盘子里,你们愿意帮忙吗?
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助笑笑“分苹果”。出示课题:分苹果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师:笑笑拿出了4个盘子,要把这12个苹果放到4个盘子里,怎么放最合理呢? 对,平均分。
师:上节课我们在帮小猴子分桃子的过程中认识了“平均分”。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什么是 “平均分”?
学生代表说一说。
师:根据图上的情境,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比如:12个苹果放到4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苹果?
师:平均每个盘里放几个苹果呢?就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注意边分边说你是怎么平均分的?
学生动手分一分。
师:谁能汇报一下你分的结果?
学生汇报结果。
师:那你能说说是怎么分的吗?
(学生介绍平均分的方法,教师及时评价。)
2、师:苹果分好了。咦,乐乐发现盘子有点小,放三个苹果有点挤。他建议:
每个盘子里放2个苹果,可以吗?哦,明明说:”当然可以,可是盘子不够呀。小朋友们,请你帮乐乐和明明分一分。(课件出示:这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需要几个盘子?)
学生先独立思考或具体操作,再进行全班交流。
师:哪位小朋友来汇报一下你分的结果?
学生介绍分的结果及具体方法。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通过动手实践二个二个的分,或者借助学过的乘法口诀,都算出了可以放 6 盘。
师:其实呀,这种分法也是平均分。因为每盘放的苹果是同样多的。所以,平均分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3、师: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除了每盘放 2 个,可以放 6 盘。还可以怎样平均分?请小朋友动嘴说一说,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还可以怎样平均分?
同桌摆,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
1。小兔背萝卜
① 先数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②如果每只小兔拿4根萝卜,需要—( )只小兔才能运走?
2、小松鼠装松果。
(1) 出示“练一练”中的第2题的图片。
(2) 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
问题举例:① 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②每个篮子装3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③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④有9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
3、排队做操。
(1)出示“练一练”中的第4题的图片。
(2)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排?
①可以采用的办法:用学具摆、用笔在纸上画、想乘法口诀等。
②可能会产生以下不同的排法:
每排4人,排6排; 每排6人,排4排; 每排3人,排8排;
每排2人,排12排; 每排12人,排2排。
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谈体会,从“平均分的两种典型方式”、“分实物的多种操作途径”等方面交流感想和收获
五、作业布置:
分一分,填一填:把18个圆形。
1、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
2、平均分成6份,每份( )个。
3、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 )份。
4、平均分成5份,还剩( )个。
5、每7个分一份,分成了( )份,还剩( )个。
六: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
分苹果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核心内容是学会10的加减法,在分苹果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10的加减法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知识目标:
1.学会10的加减法.
2.通过游戏学会凑10法.
(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四).教学重点:10的加减法
(五).教学难点:体会10的加减法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0个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
二.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展示课件1)
二.新授
1.导入.(出示情景图,展示课件2)
今天老师请你们帮个忙,把这堆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 你有几种分法 (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每个人用10根小棒试着分一分)
2. 建立模型,体会10的`加减法.
(1)全班交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9个一堆,1个一堆,可以列式:9+1=10,1+9=10
8个一堆,2个一堆,可以列式:8+2=10,2+8=10
7个一堆,3个一堆,可以列式:7+3=10,3+7=10
……
最后总结出几加几得10的所有算式,让学生自己吧算式整理排列好,并问:哪种排列方法好 并说出理由.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6+4=10
7+3=10 8+2=10 9+1=10
让学生看算式,找一找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使学生初步感知:在总量10不变的前提下,一部分量依次增加,另一部分量就依次减少1.
(2)出示表格,问这个表格怎么填
(只要表格中上下两个数相加等于10就行)
通过填空体会10减几得几的减法.
10减1得9,10减2得几 10减3得几 ......
让学生独立填一填,从而总结出10减几得几的规律.
10-9=1 10-2=8 10-3=7
10-4=6 10-5=5 10-6=4
10-7=3 10-8=2 10-9=1
(3)数学游戏 -----数字划拳游戏(同位同学相互做,比如说:一个同学出2根手指,让对方同学出8组成10)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2,3,4题.(展示课件4)
练一练
1.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 连一连.
练一练
4.说一说,填一填.
说板书设计.(这课板书比较简单,只要在黑板上把10的组成写下来就可以了.)
四.说教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象.声音.文字于一体,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更形象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的知识.我在教学中就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情景图的展示,作业的设计就充分利用了这点.
2. 情景展示与实物演示法
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学习新的知识,另外通过数小棒这些真实的实物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既加深了他们的记忆,也在游戏中学习了新的知识.
五.说学法
1.自主学习
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同时,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学习 习惯,让他们独立思考,独自发现规律,不能由老师全权代替.
2.合作互动学习
合作互动学习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合作互动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易于合作.
关于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苹果》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苹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上)第40-41页的内容。从教学知识角度来叙述今天的内容是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法本课的知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了9以内加减法的基础的进一步升入学习。原教材与新教材比较可以看出新教材的《分苹果》这课,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始终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全身投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本课的一条主线从游戏开始在从游戏结束。
二、说教学目的难重点
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得数是10的加减法和10减几的减法。
2、能力目标:正确计算10减几和的数是10的加法。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感知数10的组成生活处处都有数学,通过游戏使学生愉快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小组游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信息。
教学重点: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是本课的重点。任何方式的活动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说教学难点:1、10减几的减法计算是本科的难点。说他是是难点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学前教育加法的力度大,减法的力度小、学生计算减法的基础薄弱。学生年龄小做减法的思维过程难度比加法大。
三、说教法
(一)把问题情境化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化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化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激发求知欲,增强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为此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选择了贴近学生的材料分苹果吃苹果贴树叶。....把要学的知识与生活背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情景问题去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身心品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学习世界。
(二)、加大活动力度提高教学力度
六七岁的儿童好动,好奇心强、兴趣以调动。但他们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力薄弱。让学生长时间计算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符号上,必然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影响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全课学生有两分钟左右的时间不在动,其余时间手、脑、眼、口都在活动。例如分苹果考一考使学生身心多种器官协调并用。把学生真正推向学习的主人翁位置。极大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做到发展。
(三)、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1、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请轻学习结果。这也是新教材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是否乐于与同学进行合做交流,是否有学习兴趣,真诚,不受谎话。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注意评价方式多样化,课堂采取同桌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教师的权威作用淡化,同时也是一种巩固知识的方式。
3、评价起点不同,学生入学不仅各方面的'能力、态度、习惯和数学知识基础不同,个性差异很大。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情况给学生恰当的评价。
四、说学法
1、动手操作
通过学生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获得数学知识,本节课让学生动手分10个苹果,使学生感知10的分解。再通过指名上分,使学生思维规律化、有序化。最后,通过对比观察完成10的分解合成。这些都是在操作中进行,操作中完成。
2、在游戏中学习
通过吃苹果、贴绿叶、等游戏,有意引导学生在小小游戏中操作,为学习时间而动起来,例如打靶等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种竞争意识是孩子们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空难挑战的学习习惯。同时小组游戏中,又加强组织和纪律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起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游戏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使学生渐渐变成乐之者,一步步走向乐学大门。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拍手引出课堂内容,板书课题。
2、分苹果
学生拿出10个学具苹果把它分成两堆,学生任意放,看看有几种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这一组练习的目的,感知10的分解,活动贴近生活,学生操作一分钟左右,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做事有顺序、有规律。教师板书
让学生观察后提问,哪一组与哪一组可以合起来,变多为少,这就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教学。
教师和学生总结出得数是10的加法
3、吃苹果
我设计吃苹果即学习10的加减法,10个苹果吃了几个,还剩几个。怎样算式表示。教师板书减法算式
4、记忆10的加减法。
学完新知识给学生记忆的时间,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系统的记忆一下很有必要,为后面的整理复习做铺垫,有使知识系统化。
5、 巩固新知识。
两个游戏巩固了10以内的加减法,重点练习,活跃课堂气氛,把整节课推向。......。
6、说板书
板书简明同时又是一图四式的教学埋伏。
《分苹果》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苹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上)第40-41页的内容。从教学知识角度来叙述今天的内容是“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法”本课的知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了9以内加减法的基础的进一步升入学习。原教材与新教材比较可以看出新教材的《分苹果》这课,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始终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全身投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本课的一条主线从游戏开始在从游戏结束。
二、说教学目的难重点
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得数是10的加减法和10减几的减法。
2、能力目标:正确计算10减几和的数是10的加法。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感知数10的组成生活处处都有数学,通过游戏使学生愉快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小组游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信息。
教学重点: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是本课的重点。任何方式的活动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说教学难点:1、10减几的减法计算是本科的.难点。说他是是难点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学前教育加法的力度大,减法的力度小、学生计算减法的基础薄弱。<2>学生年龄小做减法的思维过程难度比加法大。
三、说教法
(一)把“问题情境化”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化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化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激发求知欲,增强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为此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选择了贴近学生的材料“分苹果”“吃苹果”“贴树叶”。....把要学的知识与生活背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情景问题去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身心品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学习世界。
(二)、加大活动力度提高教学力度
六七岁的儿童好动,好奇心强、兴趣以调动。但他们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力薄弱。让学生长时间计算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符号上,必然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影响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全课学生有两分钟左右的时间不在动,其余时间手、脑、眼、口都在活动。例如“分苹果”“考一考”使学生身心多种器官协调并用。把学生真正推向学习的主人翁位置。极大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做到发展。
(三)、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1、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请轻学习结果。这也是新教材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是否乐于与同学进行合做交流,是否有学习兴趣,真诚,不受谎话。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注意评价方式多样化,课堂采取同桌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教师的权威作用淡化,同时也是一种巩固知识的方式。
3、评价起点不同,学生入学不仅各方面的能力、态度、习惯和数学知识基础不同,个性差异很大。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情况给学生恰当的评价。
四、说学法
1、动手操作
通过学生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获得数学知识,本节课让学生动手分10个苹果,使学生感知10的分解。再通过指名上分,使学生思维规律化、有序化。最后,通过对比观察完成10的分解合成。这些都是在操作中进行,操作中完成。
2、在游戏中学习
通过“吃苹果”、“贴绿叶”、等游戏,有意引导学生在小小游戏中操作,为学习时间而“动起来”,例如“打靶”等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种竞争意识是孩子们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空难挑战的学习习惯。同时小组游戏中,又加强组织和纪律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起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游戏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使学生渐渐变成“乐之者”,一步步走向“乐学”大门。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拍手引出课堂内容,板书课题。
2、分苹果
学生拿出10个学具苹果把它分成两堆,学生任意放,看看有几种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这一组练习的目的,感知10的分解,活动贴近生活,学生操作一分钟左右,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做事有顺序、有规律。教师板书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9 8 7 6 5 4 3 2 1 0
让学生观察后提问,哪一组与哪一组可以合起来,变多为少,这就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教学。
10 1 2 3 4 5 9 8 7 6 5
教师和学生总结出得数是10的加法
2、吃苹果
我设计吃苹果即学习10的加减法,10个苹果吃了几个,还剩几个。怎样算式表示。教师板书减法算式
3、记忆10的加减法。
学完新知识给学生记忆的时间,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系统的记忆一下很有必要,为后面的整理复习做铺垫,有使知识系统化。
4、 巩固新知识。
两个游戏巩固了10以内的加减法,重点练习,活跃课堂气氛,把整节课推向。......。
5、说板书
板书简明同时又是一图四式的教学埋伏。
【微语】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离开了谁活不下去的;当黑暗来临的时候连影子都会离你而去,所以做人还是得靠自己。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