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学问家,他小时候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自己觉得记忆力比较差,便想办法克服这个弱点,每当教师讲完书,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勉强背的出来,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儿跑到院子里玩,只有他不肯走,轻轻的关上门窗,集中注意力高声朗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的滚瓜烂熟,合上书,能够流畅的不错一字的背诵才肯休息。
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的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也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
圆木枕头放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即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庭院里玩儿捉迷藏的游戏,有一个小朋友想躲到假山上,结果不小心摔了下来,正好掉到假山旁边的大水缸中。小朋友大声哭喊。水缸又高又大,小孩儿很快就会被淹死。别的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吓跑了。只有一个叫司马光的小朋友很冷静,一边让小朋友去找大人来,一边搬起地上一块大石头狠劲儿向水缸砸去,水缸破开了,水哗哗的流了出来,缸中的小孩儿得救了。司马光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举动,受到了大家的夸奖。
司马光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是北宋的政治家 、史学家和文学家。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他的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受到了世人的敬仰。关于司马光的历史,有很多书籍都有记载。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不能慌。如果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向大人求援。我想还需要小朋友注意的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考虑游戏场所和游戏本身的安全性,千万不能为了贪玩而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司马光一砸成名,成了家喻户晓的小英雄。有画师甚至绘了幅《小儿击瓮图》,配合当时成熟的雕版印刷术,大赚了一笔。
从此,司马光成了童星。到哪只要报上姓名,就有人为他打 call。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有的天才,就是在一片赞美声中被“捧杀”的,比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
“我不是天才,砸缸仅灵机一动而已。”
所幸司马光有这份清醒,才没有“泯然众人”。
他的确不是天才,小时候记忆力尚且不如同龄人。但他有种死磕精神,背不出就“多诵数遍”。因为下足了苦功,一旦背出,终生不忘。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司马光不断背诵,不断训练记忆力,久而久之,记忆力已超常人。
7岁时,他听讲《左传》。回家后,就能自己组织语言复述给长辈们听。
司马光从小就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 司马光努力改掉“记忆差”这个坏毛病,每当先生讲完课,其他人勉强背下来,就扔下书本去玩了;而司马光则关上门窗,聚精会神的高声朗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背的滚瓜烂熟。自己检查一遍,合上书背得一字不错,并且很流利,才肯合上书本,休息一小会。
司马光从小到老这一生,一直坚持学习,做官之后,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更加刻苦地学习。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警枕出处:在他的住处,除了一堆图书和一张床,就再也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珍贵的摆设。司马光的枕头是一个圆形的。我想,为什么枕头会是圆形的而不是方形的呢?原来是因为读书很疲惫,不知不觉地就慢慢地睡着了,圆枕就会滚动,一滚动头就会落在床板上,咚地一下,很疼,自己立刻就会醒了,起来接着学习知识。所以这个枕头是圆形的,司马光给这个枕头起了个名字“警枕”。
司马光性情淡泊不喜奢华,他在《训俭示康》中曾提到小时後长辈会给他穿华美的衣服,他总是害羞脸红而把它脱下。宝元年间中举时,曾得到仁宗皇帝的接见。酒席宴会上,每人都在头上插满鲜花,肆无忌惮地嬉戏取乐,唯独司马光正襟危坐,也不戴花。被同行的人提醒后,司马光才不太情愿地戴了一朵小花。
司马光有一个老仆,一直称呼他为“君实秀才”。一次,苏轼来到司马光府邸,听到仆人的称呼,不禁好笑,戏谑曰:“你家主人不是秀才,已经是宰相亦,大家都称为‘君实相公’!”老仆大吃一惊,以后见了司马光,都毕恭毕敬地尊称“君实相公”,并高兴地说:“幸得大苏学士教导我……”司马光跌足长叹:“我家这个老仆,活活被子瞻教坏了。”
【微语】我开始享受风听歌漫步一个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