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着求知的渴望进入物理世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好物理,有兴趣更好,没兴趣也要培养。物理有趣也有用,培养兴趣并不难。
喜欢一件事,你就会专心的去做,会为之而付出努力,这也是学好的前提。
2读书是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
物理课本讲述的是本学科的最基础的知识,里面珍藏着"科学巨人们"的智慧之果。
阅读课本时,不能"一目十行",而要按照老师的指导,非常认真地一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消化吸收。除了精读课本外,大师建议同学们还可以广泛阅读更多的物理课外书刊。
在阅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自己读不懂或读得不大懂的内容,这不要紧,从阅读中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也是有益处的。
这种阅读的主要意义在于开阔眼界,扩充知识回,使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在更广阔的物理世界中翱翔。
3乐于观察善于观察
学习物理时,要认真采用观察的方法,要从单纯的好奇的观察提高到有目的的观察。怎样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呢?
首先,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要大量挖掘我们已经通过日常观察积累起来的有关经验,并去伪存真。
观察演示实验,要目的明确。看演示实验必须全神贯注,而且最忌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多观察演示实验,不但要在观察时思考,还应在实验后继续思考。
4手脑并用做好实验
实验,在学习物理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加深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
在实验中应通过自己动手,边观察、边分析、边总结,解决各种问题。
5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要养成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
6正确使用数学工具
数学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在学习物理时,大师建议同学们一定要正确地运用好这一工具。应用数学工具学习物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概念、规律的数学公式,与用文字、语言叙述结合起来,真正理解式子的物理含意,不要单从纯数学关系上理解公式,避免产生物理意义上的错误。
(2)在进行物理计算、推理时,要把物理计算和简洁的文字说理结合起来,才能使解决问题的过程物理思路清晰,方法简明严格。计算得到的结果,也要明确它的物理意义。
(3)要养成用作图来表示物理过程和规律的习惯,如画物体受力图,简单机械的力图,晶体的熔解曲线,物体的运动情况图,光路图等。
7做好练习
在课文每一单元后面,都有一些练习题。这些练习题,可分为四类:
问答题。在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后,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要求我们应用刚学过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解答。
讨论题。根据题目所提出的物理现象和条件,应用物理规律进行分析比较,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研究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回答题中提出来的"是什么"、"如何变化"、"情况又如何"等问题。
计算题。应用物理规律和公式,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已知数值计算未知结果。
实验题。应用所提供的实验仪器,或联接线路,或进行实验验证物理定律,或测定某些数值,并作出分析、判断和讨论。
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浮力计算公式:F浮=G-F=ρ液gV排=F上-F下
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ρ液
浮力F浮(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m排=ρ液V排
ρ液:液体的密度 ρ液=m排/V排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m排/ρ液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直至悬浮/沉底)
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上浮.(直至悬浮/漂浮)
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
浮力公式的推算
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
=F向上-F向下
=P向上•S-P向下•S
=ρ液•g•H•S-ρ液•g•h•S
=ρ液•g•(H-h)•S
=ρ液•g•△h•S
=ρ液•g•V排
=m排液•g
=G排液
说明:
(1)“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一般作为浮力产生原因,在同步学习(平时的考试)中,考一道填空或选择。在中考中不常出现,如果出现也只是考一道题。还要注意在最后一道浮力计算题中——不会做时,别忘了想想它。
(2)“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与“F浮=ρ液gV排=G排液”的联系,明白就够了,不会考。(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不好用“F下表面-F上表面”,所以不考。)
(3)“F浮=ρ液gV排=G排液”最重要。
但这也没有什么可“推算”的——直接由阿基米德原理把文字表述变成式子就行了:浮力=排开液体所受重力——F浮=G排=m排•g =ρ液gV排
(4)给出浮沉条件(实心物体)
ρ物>ρ液, 下沉 ,G物>F浮
ρ物=ρ液, 悬浮 ,G物=F浮 (基本物体是空心的)
ρ物<ρ液, 上浮 ,G物=F浮 (静止后漂浮)
(5)给出“露排比公式”——解漂浮题的重要公式
如果漂浮(这是重要前提!), 则:ρ物∶ρ液=V排∶V物。
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变形公式
(ρ液-ρ物)∶ρ液=V露∶V物
ρ物∶(ρ液-ρ物)=V排∶V露
证明:∵漂浮
∴F浮=G物,即ρ液gV排=ρ物gV物,即ρ液V排=ρ物V物,即ρ物∶ρ液=V排∶V物(交叉相乘)
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使用范围:气体和液体
定义: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差产生的。
1、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浮力的大小由液体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两个因素决定。浮力大小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及物体的形状无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
(3)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当液体密度ρ液一定时,V排越大,浮力也越大。
(4)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其计算公式是:F浮=ρ气gV排。
2、如何判断物体的浮沉: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有两种:
(1)受力比较法: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F浮>G物,物体上浮;
F浮
F浮=G物,物体悬浮;
(2)密度比较法: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只要比较物体的密度ρ物和液体的密度ρ液的大小,就可以判断物体的浮沉。
ρ液>ρ物,物体上浮;
ρ液<ρ物,物体下沉;
ρ液=ρ物,物体悬浮;
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如空心球,求出物体的平均密度,也可以用比较密度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浮沉。
3、正确理解漂浮条件:漂浮问题是浮力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浮力问题的关键是理解物体的漂浮条件F浮=G物。
(1)因为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又因为F浮=G物(漂浮条件),所以,ρ液gV排=ρ物gV物,由物体漂浮时V排ρ物,即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浮在液面上。此时,V物=V排+V露。
(2)根据漂浮条件F浮=G物,得:ρ液gV排=ρ物gV物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ρ物、V物不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与液体的密度ρ液成反比。ρ液越大,V排反而越小。
4、计算浮力的方法一般归纳为以下四种:
(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一般用于已知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形状规则的物体。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这个公式对任何受到浮力的物体都适用。计算时要已知ρ液和V排。
(3)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浸在液体中,静止时,物体受到重力,浮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这三个力平衡:即F浮=G物-F拉
(4)根据漂浮、悬浮条件:F浮=G物,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漂浮或悬浮物体的浮力。
运用上述方法求浮力时,要明确它们的适用范围,弄清已知条件,不可乱套公式。
5、浮力 综合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判断它所处的状态。
当物体浸没时,V排=V物,
当物体漂浮时,V排+V露=V物,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力的示意图,在图中标出已知力的符号、量值和未知力的符号。
(3)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列方程,代入公式、数值 、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和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叫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大于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的合力(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个规律叫做阿基米德原理,即F浮=G排=ρ液gV排
1、浮力
1、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
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
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 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 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3) 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浮 =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 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 ρ液 >ρ物; V排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 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 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 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 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m/ρ液;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 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 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 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8、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 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 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2、计算浮力方法:
1、示重差法:
就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的差值等于浮力。即
例1:弹簧秤下挂一铁块,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4N,将铁块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这时铁块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N,ρ铁:ρ水=_________ 。
2、压力差法:
应用F浮=F向上-F向下求浮力。这是浮力的最基本的原理。
3、公式法:
F浮=ρ液gV排=G排液
例2:将体积是50c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多大?若此物体有一半浸在煤油中,它所受的浮力多大?(ρ煤油×103kg/m3)g取10N/kg
4、受力分析法:
如果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则物体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且此二力平衡,则F浮=G物。如果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要分析出重力和浮力以外的第三个力的方向,当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同向时,则F浮=G物+F3,当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则F浮=G物-F3。
例3:把质量是200g的塑料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塑料块有一半露出水面。(g取10N/kg)
求:(1)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塑料块的体积和密度?
5、排水量法:
F浮=排水量(千克)×g
轮船的满载重量,一般是以排水量表示的,即是排开水的质量,船也是浮体,根据浮体平衡条件也得:船受到的总F浮=G总,而排水量(千克)×g,就是船排开水的重,即是浮力,又是船、货的总重力。
6、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解浮力综合题
例5:重10N,体积为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如果它只受浮力和重力两个力的作用,问:此物体是上浮、下沉还是悬浮?(g取10N/kg)
例6:将质量是890g的铜块放入水中时,它受的浮力多大?若将铜块放入水银中,当铜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多大?(ρ铜, ρ水银)(g取10N/kg)
实验探究
给你足够的水,量筒一只,怎样测定小瓷酒杯的密度(酒杯的直径小于量筒的直径)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密度表达式。解析:测固体密度的方法有多种,有直接的方法:用天平测质量、量筒(量杯)测体积;有间接的方法:利用物体漂浮时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求出物体的质量,再利用排水法测物体的体积,算出物体的密度,本题应使用间接方法测小瓷酒杯的密度。
答案:
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
把小酒杯漂浮在水面上,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
把小酒杯沉没在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
计算:小酒杯漂浮在水面上
小酒杯沉没在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为
即瓷杯自身瓷的体积。
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浮力计算公式:F浮=G-F=ρ液gV排=F上-F下
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ρ液
浮力F浮(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m排=ρ液V排
ρ液:液体的密度 ρ液=m排/V排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m排/ρ液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直至悬浮/沉底)
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上浮.(直至悬浮/漂浮)
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
浮力公式的推算
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
=F向上-F向下
=P向上•S-P向下•S
=ρ液•g•H•S-ρ液•g•h•S
=ρ液•g•(H-h)•S
=ρ液•g•△h•S
=ρ液•g•V排
=m排液•g
=G排液
说明:
(1)“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一般作为浮力产生原因,在同步学习(平时的考试)中,考一道填空或选择。在中考中不常出现,如果出现也只是考一道题。还要注意在最后一道浮力计算题中——不会做时,别忘了想想它。
(2)“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与“F浮=ρ液gV排=G排液”的联系,明白就够了,不会考。(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不好用“F下表面-F上表面”,所以不考。)
(3)“F浮=ρ液gV排=G排液”最重要。
但这也没有什么可“推算”的——直接由阿基米德原理把文字表述变成式子就行了:浮力=排开液体所受重力——F浮=G排=m排•g =ρ液gV排
(4)给出浮沉条件(实心物体)
ρ物>ρ液, 下沉 ,G物>F浮
ρ物=ρ液, 悬浮 ,G物=F浮 (基本物体是空心的)
ρ物<ρ液, 上浮 ,G物=F浮 (静止后漂浮)
(5)给出“露排比公式”——解漂浮题的重要公式
如果漂浮(这是重要前提!), 则:ρ物∶ρ液=V排∶V物。
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变形公式
(ρ液-ρ物)∶ρ液=V露∶V物
ρ物∶(ρ液-ρ物)=V排∶V露
证明:∵漂浮
∴F浮=G物,即ρ液gV排=ρ物gV物,即ρ液V排=ρ物V物,即ρ物∶ρ液=V排∶V物(交叉相乘)
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使用范围:气体和液体
1带着求知的渴望进入物理世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好物理,有兴趣更好,没兴趣也要培养。物理有趣也有用,培养兴趣并不难。
喜欢一件事,你就会专心的去做,会为之而付出努力,这也是学好的前提。
2读书是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
物理课本讲述的是本学科的最基础的知识,里面珍藏着"科学巨人们"的智慧之果。
阅读课本时,不能"一目十行",而要按照老师的指导,非常认真地一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消化吸收。除了精读课本外,大师建议同学们还可以广泛阅读更多的物理课外书刊。
在阅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自己读不懂或读得不大懂的内容,这不要紧,从阅读中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也是有益处的。
这种阅读的主要意义在于开阔眼界,扩充知识回,使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在更广阔的物理世界中翱翔。
3乐于观察善于观察
学习物理时,要认真采用观察的方法,要从单纯的好奇的观察提高到有目的的观察。怎样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呢?
首先,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要大量挖掘我们已经通过日常观察积累起来的有关经验,并去伪存真。
观察演示实验,要目的明确。看演示实验必须全神贯注,而且最忌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多观察演示实验,不但要在观察时思考,还应在实验后继续思考。
4手脑并用做好实验
实验,在学习物理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加深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
在实验中应通过自己动手,边观察、边分析、边总结,解决各种问题。
5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要养成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
6正确使用数学工具
数学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在学习物理时,大师建议同学们一定要正确地运用好这一工具。应用数学工具学习物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概念、规律的数学公式,与用文字、语言叙述结合起来,真正理解式子的物理含意,不要单从纯数学关系上理解公式,避免产生物理意义上的错误。
(2)在进行物理计算、推理时,要把物理计算和简洁的文字说理结合起来,才能使解决问题的过程物理思路清晰,方法简明严格。计算得到的结果,也要明确它的物理意义。
(3)要养成用作图来表示物理过程和规律的习惯,如画物体受力图,简单机械的力图,晶体的熔解曲线,物体的运动情况图,光路图等。
7做好练习
在课文每一单元后面,都有一些练习题。这些练习题,可分为四类:
问答题。在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后,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要求我们应用刚学过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解答。
讨论题。根据题目所提出的物理现象和条件,应用物理规律进行分析比较,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研究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回答题中提出来的"是什么"、"如何变化"、"情况又如何"等问题。
计算题。应用物理规律和公式,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已知数值计算未知结果。
实验题。应用所提供的实验仪器,或联接线路,或进行实验验证物理定律,或测定某些数值,并作出分析、判断和讨论。
定义: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差产生的。
1、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浮力的大小由液体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两个因素决定。浮力大小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及物体的形状无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
(3)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当液体密度ρ液一定时,V排越大,浮力也越大。
(4)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其计算公式是:F浮=ρ气gV排。
2、如何判断物体的浮沉: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有两种:
(1)受力比较法: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F浮>G物,物体上浮;
F浮
F浮=G物,物体悬浮;
(2)密度比较法: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只要比较物体的密度ρ物和液体的密度ρ液的大小,就可以判断物体的浮沉。
ρ液>ρ物,物体上浮;
ρ液<ρ物,物体下沉;
ρ液=ρ物,物体悬浮;
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如空心球,求出物体的平均密度,也可以用比较密度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浮沉。
3、正确理解漂浮条件:漂浮问题是浮力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浮力问题的关键是理解物体的漂浮条件F浮=G物。
(1)因为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又因为F浮=G物(漂浮条件),所以,ρ液gV排=ρ物gV物,由物体漂浮时V排ρ物,即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浮在液面上。此时,V物=V排+V露。
(2)根据漂浮条件F浮=G物,得:ρ液gV排=ρ物gV物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ρ物、V物不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与液体的密度ρ液成反比。ρ液越大,V排反而越小。
4、计算浮力的方法一般归纳为以下四种:
(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一般用于已知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形状规则的物体。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这个公式对任何受到浮力的物体都适用。计算时要已知ρ液和V排。
(3)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浸在液体中,静止时,物体受到重力,浮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这三个力平衡:即F浮=G物-F拉
(4)根据漂浮、悬浮条件:F浮=G物,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漂浮或悬浮物体的浮力。
运用上述方法求浮力时,要明确它们的适用范围,弄清已知条件,不可乱套公式。
5、浮力 综合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判断它所处的状态。
当物体浸没时,V排=V物,
当物体漂浮时,V排+V露=V物,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力的示意图,在图中标出已知力的符号、量值和未知力的符号。
(3)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列方程,代入公式、数值 、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浮力的应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现在我们分析浮力应该掌握的知识:了解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最早是由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 浮力=物重-视重
在这里指出了浮力的三要素及其施力物体。
常见考法
本知识点在中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等形式出现来考查浮力的大小、方向以及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
浮力问题往往会涉及到不同的物理情景,而情景不同的物体受力的个数和各力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在我们实际所处理的题目当中,往往有些问题没有给出情景或发生状态改变后的情景不明,必须判断准确后才能进入解题程序。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先假设,后排除;找出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或力的关系进行判断。
· 初中物理 浮力典型例题
题目
答案
题目
答案
C
1、浮力
1、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
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
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 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 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3) 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浮 =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 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 ρ液 >ρ物; V排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 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 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 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 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m/ρ液;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 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 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 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8、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 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 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2、计算浮力方法:
1、示重差法:
就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的差值等于浮力。即
例1:弹簧秤下挂一铁块,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4N,将铁块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这时铁块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N,ρ铁:ρ水=_________ 。
2、压力差法:
应用F浮=F向上-F向下求浮力。这是浮力的最基本的原理。
3、公式法:
F浮=ρ液gV排=G排液
例2:将体积是50c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多大?若此物体有一半浸在煤油中,它所受的浮力多大?(ρ煤油×103kg/m3)g取10N/kg
4、受力分析法:
如果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则物体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且此二力平衡,则F浮=G物。如果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要分析出重力和浮力以外的第三个力的方向,当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同向时,则F浮=G物+F3,当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则F浮=G物-F3。
例3:把质量是200g的塑料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塑料块有一半露出水面。(g取10N/kg)
求:(1)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塑料块的体积和密度?
5、排水量法:
F浮=排水量(千克)×g
轮船的满载重量,一般是以排水量表示的,即是排开水的质量,船也是浮体,根据浮体平衡条件也得:船受到的总F浮=G总,而排水量(千克)×g,就是船排开水的重,即是浮力,又是船、货的总重力。
6、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解浮力综合题
例5:重10N,体积为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如果它只受浮力和重力两个力的作用,问:此物体是上浮、下沉还是悬浮?(g取10N/kg)
例6:将质量是890g的铜块放入水中时,它受的浮力多大?若将铜块放入水银中,当铜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多大?(ρ铜, ρ水银)(g取10N/kg)
实验探究
给你足够的水,量筒一只,怎样测定小瓷酒杯的密度(酒杯的直径小于量筒的直径)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密度表达式。解析:测固体密度的方法有多种,有直接的方法:用天平测质量、量筒(量杯)测体积;有间接的方法:利用物体漂浮时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求出物体的质量,再利用排水法测物体的体积,算出物体的密度,本题应使用间接方法测小瓷酒杯的密度。
答案:
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
把小酒杯漂浮在水面上,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
把小酒杯沉没在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
计算:小酒杯漂浮在水面上
小酒杯沉没在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为
即瓷杯自身瓷的体积。
甲=p乙
甲>p乙
无法确定
错析:两个容器完全相同,两个小球完全相同,当两球静止时,容器的液面相平,即深度一样,所以,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强相等。
答案:B
辨析: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上述分析的错误之处是忽略了液体的密度。
由图3可知: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则球的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球在乙液体悬浮,则球的密度和乙液体的密度相等;因此,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小。根据公式P=ρgh,可以判断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比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
正确答案:A
四、未完全理解物体漂浮的条件
例4 把一木块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木块浮在液面上,此时杯中溢出酒精10g,若将此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杯中,从水中溢出水的质量为( )
大于10g 等于10g 小于10g 无法确定
错析:木块浮在液面上,此时杯中溢出酒精10g,即m排=10g,则V排=
;把木块放入水中,则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仍为,这些水的质量是m水=ρ水V排×。
答案:A
辨析:上述分析的错误之处在于认为木块排开的酒精的体积和排开的水的体积相等,实际上木块排开酒精的体积大些。要正确解答此题,应该理解物体漂浮的条件。木块在酒精中漂浮,则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木块的质量等于它排出的酒精的质量,木块的密度小于酒精的密度,即F浮1=G木,m木=m排酒精,ρ木<ρ酒精;由题可知酒精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因此木块的密度比水的密度更小,即ρ木<ρ水,所以将此木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木块仍然漂浮,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还等于木块的重,木块的质量和它排开的水的质量相等,即F浮2=G木,m木=m排水;所以,m排酒精=m排水=10g。
正确答案:B
五、不能正确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例5 在河底有一凸出的岩石(如图4),体积为3m3,求它受到浮力是多大?
错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V排×103kg/m3×10N/kg×3m3=3×104N
辨析:很明显这样分析是错误的,因为浮力是物体受到液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这块凸出的岩石和河底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下面根本就没有水,因此也就谈不上受到浮力的作用,所以这块凸出的岩石受到的浮力为零。
正确答案:它受到浮力是0N。
六、不注意观察,整体思考、前后综合能力差
例6 在公园平静的湖水中,经常能看到从湖底,产生的气泡向上升,则气泡在水中向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不变
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小
气泡所受的浮力变大
气泡所受的浮力不变
错析:气泡在水中向上升的过程中,离液面越来越近,所处的深度变小,故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小;而气泡排开的水的体积不变,故所受的浮力不变。
答案:B D
辨析:上述分析的前一部份是正确的,后边的分析不够准确,主要原因是同学们平时不注意观察,前后知识的综合能力不强。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气泡上升时会越来越大,因为气泡上升时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小,而质量一定的气体,压强越小体积越大,这样,气泡排开的水的体积越来越大,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
正确答案:B C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和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叫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大于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的合力(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个规律叫做阿基米德原理,即F浮=G排=ρ液gV排
八年级物理浮力知识点想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型油轮受到向上的 力作用,浮力的方向是 ,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
2. 三国时代,诸葛亮曾放出一种"会飞"的灯笼,后人称其为"孔明灯",如图13-24所示.它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灯笼内的热空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导致灯笼受到的________灯笼重力,所以灯笼才上升。
3.石块在液体中下沉时 浮力的.作用(填"受到"、"不受到"),若一个石块重5N,把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将其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该石块受到液体的浮力为 N。由此可知,此石块排开的液体重 N。
4.把一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形状不同的圆柱体、球体和长方体,先后将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填"圆柱体大"、"球体大"、"长方体大"或"一样大")。再将同一块橡皮泥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则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微语】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