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考试资料 > 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集锦18篇)

发布时间: 2024-08-12 13:20:19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⑴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⑵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⑶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⑷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小题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3:本文是作者给马生的赠序,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2分)

小题4:文中哪句话揭示了宋濂求学不辍的原因?(2分)参考答案:

小题1:(4分)⑴假:借(1分);⑵叩:请教(1分);⑶腰:腰佩,这里用作动词(1分);⑷支:通“肢”,肢体 (1分)。

小题1:(4分)⑴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2分)⑵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2分)

小题1:(2分)⑴学习的刻苦;⑵从师的艰难;⑶求学的艰苦三个方面。(答出2点得1分,答出3点得2分分)或:勤且艰若此(得1分)。

小题1:(2分)“以中有足乐者”或“余幼时即嗜学”。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2)

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③,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注】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③垆:酒家的代称。

14.用“/”给乙文画线语句断句,划两处。(2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15.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①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____________

②手不释书_____________

③岂他人之过哉_____________

④以一骡二马_____________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1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

②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1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

17.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受到怎样的启发。(2分)

答案:

14.答案: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一是注意文言句子中常用字词和短语结构,比如“者”“也”“……者也”之后要停顿;“则”“乃”之前一般要停顿。二是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判断停顿。三是了解句子的成分,主谓之间要停顿,长句子中谓语与宾语之间要停顿。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的意思是“如果和自己平时知道的不同”,是第一层意思;“发书详正”的意思是“(就)翻开书详细地订正”,是第二层意思;“必无所疑乃已”的意思是“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是第三层意思。根据句子的`含意断句: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15.答案:给予,赠送放下难道用

解析: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①“遗”是“给予,赠送”的意思。②根据成语“爱不释手”可知“释”是“放下”的意思。③联系《富贵不能淫》中的“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可知“岂”是“难道”的意思。④联系《狼》中的“以刀劈狼首”以及句子意思,可知句中的“以”解释为“用”。

16.答案:①他们如果还有学业不精通、品德没有养成的,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

②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①句中的“卑”解释为“低下”,“非”要翻译成“不是”,“专”解释为“专一”。注意语气词“耳”要翻译出来。②句中的“若”解释为“好像”,“颠坠”解释为“摔落”。

【参考译文】

【乙】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随身带一两匹驮着书的骡子或马。遇到边塞岗亭,就叫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对坐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考察当地的地理。如果和自己平时知道的不同,就翻开书详细地订正,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地背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它们的注释文。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认真勤奋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17.答案:我们青少年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学习时,要专心致志,一丝不苟,不能心有杂念,也不能和别人在生活方面攀比。这样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解析:本题考查感悟启示。甲文通过自已求学时的处境跟现在的学生学习条件的对比,劝诫马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乙文“自少至老手不释书”说明顾炎武读书勤奋;“咨其风土……必无所疑乃已”说明顾炎武治学严谨;“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说明顾炎武读书非常专注。甲乙两文内容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3)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走送之(跑)

B、援疑质理(援助)

C、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D、右备容臭(香气)

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俯身倾耳以请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不以物喜

D、以塞忠谏之路也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B、未尝稍降辞色(从不把言辞放委婉些)

C、媵人持汤沃灌(服侍的人拿着汤药喂我)

D、烨然若神人(浑身光彩照人,好像很神气的样子)

4、选出对“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翻译正确的一项( )

A、或者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送的礼物更多,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B、或者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回答。

C、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送的礼物更多,一句话也不敢回答。

D、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5、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勒奋学习的经历.寄寓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

B、第一段重点记叙作者克服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终于能够有所收获的事情。

C、第二段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求学的艰苦,其中“负箧曳履行深山巨谷中”一句写出了作者家境的贫寒和借书路途的遥远与险恶。

D、“略无慕艳意”一句,表现了作者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心态。

6、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本文是一篇书序,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

B、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现了夸耀自己的写作意图。

C、多用对比手法。例如把“先达德隆望尊”与“门人弟子填其室”进行对比。

D、注重细节描写。例如对作者执经叩问、同舍生豪华穿戴等的描写,均细致入微。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C

6、D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4)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1题。(15分)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

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

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

③默诵诸经注疏

④。遇故友若

⑤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选自《清朝艺苑·顾亭林先生勤学》)

注释:

①亭林:即顾炎武,字亭林。

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③据鞍:跨在马鞍上。④注疏:注解,注释。⑤若:像。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3)生以乡人子谒余

(4)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5)发书详正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无奔走之劳矣∕劳其筋骨 B.求而不得者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或颠坠崖谷∕或异二者之为 D.咨其风土∕咨诹善道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2)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11.下列对文章写法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叙说当今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非常优越,与作者昔日艰难困苦形成鲜明对比。

B.甲文写学习条件优越的太学生们,如业不能精、德不能成,只能说明其学习方法不好。

C.甲文是赠序,目的是为了勉励马君刻苦向学,也是向更多的年轻人进行劝勉和告诫。

D.乙文中亭林先生学问博大精深,能达到无人相比的境界,是因为他勤奋、严谨、专注。

答案:

8

(1)朝廷(2)给予、赠送;(3)拜见;(4)到;(5)打开、翻开

5分(每小题1分。)

考查重点实词的理解。

9

D(询问;A.辛劳/使……劳累;B.得到/通“德”,感激;C.有时/或者)

3分

考查课内外多义实词、虚词的理解。

10

(1)同他议论辩驳,言辞谦和,脸色平易。

2分(“辨”1分,“夷”1分。)

考查课内外文言句子的理解。

(2)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

2分(“自”、“释”各1分。)

11

B(不是“学习方法不好”,而是“学习不专一”。)

3分

考查课内外文言内容的理解。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5)

送东阳马生序(9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1) 负箧曳屣( ) (2) 皲裂( )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 无以致书以观( ) (2) 腰白玉之环(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3分)

(1) 弗之怠。(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第二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xǐ②jūn

小题1:①致:得到 ②腰:腰佩

小题1:①不放松抄书

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小题1:将“同舍生”的奢华衣饰与“我”的贫困生活作对比,突显“我”不慕奢华物质生活,满足于求知学习的精神乐趣,表现“我”在贫困条件下读书的平静与安定。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6)

文言文阅读(共8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录毕,走送之 走: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俯身倾耳以请

小题3:作者对同舍生优越的条件“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参考答案:

小题1:(1)跑 (2)通“披”,穿。

小题1:(1)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

(2)低下身子,侧着耳朵(去)请教。

答案

小题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假、俯、倾”等。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7)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俟其欣悦()(2)媵人持汤沃灌()

(3)同舍生皆被绮绣()(4)腰白玉之环()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作者现身说法,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B.作者意在告诉马生,学习条件越苦,成就便会越大。

C.本文从得书之艰、叩问之难、奔走之劳、生活之苦四个方面讲述了作者求学业的艰难。

D.本文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节选部分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

4.宋濂求学经历中体现出的哪种品质对你触动最大?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分)(1)(1)等待(或“等到”)(2)浇洗(或“浇洗浸泡”)(3)同“披”,穿(4)腰佩

2.(4分)(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1分)。我也因此(或“于是,就”)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1分)

(2)因为(我)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1分),不觉得吃穿的不如别人(1分)。

3.(3分)B(本文中讲到的学习条件与成就没有必然联系)

4.(4分)品质符合原文内容,可从勤奋、坚韧、谦虚、诚恳、诚信、尊师、不攀比等方面作答(1分);结合自身实际(2分);清楚表达(1分)。示例:作者的勤奋对我触动最大。懒惰是我最大的缺点,做事经常人情,习惯拖延,今后一定改正。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8)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⑴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⑵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⑶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⑷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小题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3】本文是作者给马生的赠序,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2分)

【小题4】文中哪句话揭示了宋濂求学不辍的原因?(2分)

答案

【小题1】(4分)⑴假:借(1分);⑵叩:请教(1分);⑶腰:腰佩,这里用作动词(1分);⑷支:通“肢”,肢体 (1分)。

【小题2】(4分)⑴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2分)⑵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2分)

【小题3】(2分)⑴学习的刻苦;⑵从师的艰难;⑶求学的艰苦三个方面。(答出2点得1分,答出3点得2分分)或:勤且艰若此(得1分)。

【小题4】(2分)“以中有足乐者”或“余幼时即嗜学”。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3】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小题4】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9)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走送之(跑)

B、援疑质理(援助)

C、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D、右备容臭(香气)

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俯身倾耳以请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不以物喜

D、以塞忠谏之路也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B、未尝稍降辞色(从不把言辞放委婉些)

C、媵人持汤沃灌(服侍的人拿着汤药喂我)

D、烨然若神人(浑身光彩照人,好像很神气的样子)

4、选出对“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翻译正确的一项( )

A、或者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送的礼物更多,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B、或者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回答。

C、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送的礼物更多,一句话也不敢回答。

D、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5、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勒奋学习的经历.寄寓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

B、第一段重点记叙作者克服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终于能够有所收获的事情。

C、第二段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求学的艰苦,其中“负箧曳履行深山巨谷中”一句写出了作者家境的贫寒和借书路途的遥远与险恶。

D、“略无慕艳意”一句,表现了作者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心态。

6、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本文是一篇书序,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

B、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现了夸耀自己的写作意图。

C、多用对比手法。例如把“先达德隆望尊”与“门人弟子填其室”进行对比。

D、注重细节描写。例如对作者执经叩问、同舍生豪华穿戴等的描写,均细致入微。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C

6、D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0)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

(1)援疑质理: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3)期在必醉: (4)造饮辄尽: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两篇选文都介绍了文中人物的家庭状况,请你说说两个人对此家境的态度。

并谈谈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1)援:引,提出 (2)患:担心(3)期:期望 (4)造:往、到。

【小题2】1)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阅,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及时归还

2)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会高兴得忘记吃饭

【小题3】答:五柳先生对待家贫的态度是超然的,是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1分)

宋濂的态度是自强不息,顽强地改变自己命运。(1分)

只写喜欢哪个不给分,要说明喜欢的原因才给分。(1分)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1)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①之供,父母岁有裘葛②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①廪稍:官府发给的粮食。②葛:夏天穿的衣服。③天质:天资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②黑质而白章

B.①色愈恭,礼愈至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①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②诚宜开张圣听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若皆罢去归矣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C.①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段文字均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

B.甲段文字作者叙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以此来勉励东阳马生。

C.甲、乙两段文字中作者与诸生的学习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从甲、乙两段文字来看,学习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客观条件的优越。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上面两段文字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A

3.A

4.(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没有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意思对即可)

5.答案要点:勤奋刻苦,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虚心好问,专心致志。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2)

文言文阅读。(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小题1:下面“以”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B.计日以还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俯身倾耳以请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____________ __

小题3:回答问题(4分)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这则短文赞扬了宋濂怎样的精神?(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1)这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借书给我的原因。

(2)等到他心情好的时候,再去请教。

小题3:(1)从他人处借书抄阅,按约定之期归还。所以别人都愿意借书给宋濂。宋濂也得以饱览群书

(2)不因家贫放弃读书的梦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虚心向他人请教,态度极其恭敬

小题4:刻苦学习和敏而好学、善于提问的精神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ABD项中“以”的'意思是“来”,C项中的“以”的意思是“把”。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原因即可。

小题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宋濂”的求学经历来分析他的精神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3)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

B.既加冠(既然)

C.礼愈至(周到)

D.俟其欣悦(等待)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3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3】文章从哪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答案

【小题1】B已经

【小题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小题3】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ACD三个选项的词语解释都是正确的,只有B选项有误,B选项 既加冠中既不是既然的意思,而是已经的意思。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平时考生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以者口体之奉不若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做翻译题,要注意几点: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2、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体连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分析题干的要求,确定筛选信息的标准和方向,然后采取排除法,排除不符合题意的句子,确定答案。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考生此题答对意思,语言简洁即可得满分,若是语言不够简洁,是要扣分的。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4)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录 毕 走 送 了 不 敢 销 逾 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余幼时即嗜学 嗜:

(2)弗之怠 弗:

(3)宋濂尝与客饮 尝:

(4)间问群臣臧否 臧: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诚然,卿不朕欺。

4.【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2分)

参考答案: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评分:共2分。每对一处得1分。

2.(1)爱好 (2)不 (3)曾经 (4)善,好

评分:共2分。每空0.5分

3.(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2)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评分: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4.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

评分:共2分。每空1分,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是:

②主人日再食 再: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1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中“余之专”指的是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答案:

13.①因此;②两次。

14.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15.宋濂因为家贫无书可读,不得不借书、抄书来读;为了读书,宋濂常常跑到百里之外求师;宋濂不怕生活条件的艰苦,安于清贫,不慕富贵,一心求学。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6)

送东阳马生序选段阅读答案

导语: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送东阳马生序选段阅读答案,欢迎借鉴!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3小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 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縕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至舍同舍生皆被绮绣

B.烨然若神人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D.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略无慕艳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中末句提到的“勤且艰”的`“艰”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1)(我)毫无羡慕的意思。或:(我)一点也不羡慕。

(2)(我)不觉得(或:不认为)吃的穿的不如人。

3.答案要点:“艰”表现在:我从师求学的时候,①冒着严寒(恶劣的天气);②行走在深山巨谷中(长途跋涉);③足肤冻裂了,四肢冻僵了(身体受冻);④每天只能吃两顿饭,而且吃的不好(饮食差、吃不饱),穿着破旧的衣服(衣服破旧)。(意近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7)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

录 毕 走 送 了 不 敢 销 逾 约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 嗜:___________

(2)弗之怠弗:___________

(3)宋濂尝与客饮 尝:___________

(4)间问群臣臧否 臧: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然,卿不朕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

(1)爱好

(2)不

(3)曾经

(4)善,好

3.

(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2)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4.“略”。(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8)

送东阳马生序论语十则比较阅读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 <论语>十则 比较阅读答案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节选自《<论语>十则》)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腰:

(2)知:

12.翻译下列语句。(2分)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3.【甲】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突出“余之勤且艰”的求学经历;【乙】段则是典型的_________体,表述了孔子的为学之道。(2分)

14.分别从【甲】【乙】两段中找出表述学习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2分)

15.请结合【甲】段内容,谈谈你对“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句话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1分)

11.(1)腰:腰佩。(2)知:通“智”,聪明。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

12.(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2)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发现,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13.对比 语录

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

14.【甲】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评分说明:(2分)每句各1分。

15.示例:作者身处锦衣玉袍的富家子弟中,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因为他内心有精神的安慰和思想的寄托,反而能够更加勤奋的学习。这就是对自我的反省。

评分说明:(3分)结合“不贤而内自省”1分,联系甲段内容加以论述1分,语句通顺1分。

【微语】是不是人才,不是自己说你行,而是别人说你行。

温馨提示:
本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集锦18篇)】由作者教育那些事儿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