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干甘于吃苦,严谨认真的塌实作风。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16、李时珍夜宿古寺)
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李时珍有了初步的印象。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心中装着百姓,为编《本草纲目》不辞辛苦……)
3、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李时珍去感受他的高贵品质。
二、学习课文第2、3、4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2、3、4小节,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的。
2、生交流,同时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1)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这座古寺非常破败,但李时珍一点都没有放在心上。
(师相应板书:破败)“破”就是-------,那为什么不说破的古寺,而说是破败的古寺,究竟“破败”在哪儿呢?
△“到处是灰尘”
说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来居住了),这是一座荒凉的古寺。还“败”在哪儿?
△“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
墙壁已经倒塌,说不定地上还有残砖剩瓦,仅剩的墙壁也摇摇欲坠,而这残留的墙壁上竟然长满了青苔!青苔一般长在哪里?(背阴潮湿的地方)这是一座阴暗潮湿的古寺!还“败”在哪里?
△“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不是一点点,而是厚厚的蜘蛛网!古寺的环境是多么恶劣!
(2)面对这样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迟疑了么?读-----,“就”再读得坚定些。
3、学到这儿,老师不禁有个疑问:李时珍干嘛非要住在这样的破寺里?他在当时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凭他的名望借助在当地居民家里完全不成问题呀!
4、学生交流:
(1)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李时珍 “一心赶路”是为了--------?(察访药材)
(2)小结:李时珍为了一心赶路而错过了客店,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察访药材,一门心思扑在修好《本草纲目》上,而对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生活标准降到了最低。
5、让我们再次捧起书跟随李时珍到湖北西部山区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去感受李时珍那种一心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生齐读2、3、4小节)
三、学习课文第5——13小节
李时珍一心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还表现在哪儿?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至3自然段,找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可以把有关语句在书上划出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学生交流:
根据生答,师相应出示:“恩,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学生先谈谈自己的体会。老师进一步引导:
李时珍说的“吃点苦”那是怎样的苦?(引导学生结合上文或者前面的内容来谈——住破庙、啃干粮、以砖为桌椅,借着月光记载草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等等)
(2)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不!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
(师补充:李时珍从35岁开始编写《本草纲目》,在编写的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蒌,带着徒弟,翻山越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访医采药,到现在已经快50岁了,这样长期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经快15年了!可是李时珍却说-------
(生再读:“恩,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3)而且他是怎么说这句话的,找一找描写神态的词(笑着说)
(4)指读并相应点评: ①住破庙是比家里苦多了,但李时珍并没有放在心上 ②李时珍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读出来了
4、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
李时珍为了修好《本草》,让万民得福,而自己甘愿吃苦的胸襟让我们感佩!
5、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动?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12小节的细节描写。(如果学生说到,就直接切入,如果没有答到,就让学生一起来学习第12小节)
(1)自由轻声读第12小节,李时珍在无法识别“鸡肠草”与“鹅肠草”的时候他怎么做的?(放在嘴里嚼嚼)
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作为医生不懂吗?那他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品尝草药?(说明他做事非常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我们也可以把这种作风成为 板书:严谨)
(3)补充:李时珍不仅品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这就是李时珍,为了万民得福,吃苦受罪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品尝草药,他的心中只装着天下百姓,惟独没有他自己!)
(4)在第12小节中的两个地方出现了省略号,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第一个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记到“鸡肠草“时停下在思考,第二个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还在记载其他草药。)
7、引读:“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夜已经很深了,而李时珍还在记录着,他真是一个(完成板书:认真)的人啊!
四 总结全文
1、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2、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搜集有关中药或中成药的知识,了解它们的药效。
附:板书设计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寻访药材 投宿古寺
师徒谈话 以苦为乐(或:造福万民)
月光记载 严谨踏实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
2、学习课文19个生字,其中9个只识不写词,理解生词的意思,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首先来复习几个词语。
出示: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长年累月 修好《本草》 万民得福
2、指名读。你能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二、寻“苦”、体味“不辞辛苦”
(一)寻“苦”和“不苦”
《李时珍夜宿古寺》贯穿一个“苦”字,体现“不辞吃苦”四个字,放声朗读课文,分别用“――”和“ ”画出表现的“苦”和“不怕吃苦”的语句。画出来后,用心读读,在文章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批注。
(二)交流体味:
1、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A 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苦”,你能用朗读表现了出来吗?
B 品味语句,看图,想象这样一座破败的古寺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危险?再读体会。
C 李时珍的话应该是什么语气?(为什么要在此住上一夜?)联系第2节,领会虽是破败的古寺比起山林中夜宿要安全得多。引读第3节,读出庞宪话的“喜悦”。
D 再次走进这座破败的古寺,这座可以给李时珍师徒俩带来一些安全感的古寺。
2、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A 细细地读读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
B 联系生活:你啃过干粮吗?啃过冷馒头吗?这样的饮食是一天吗?引读第一节。他们累了一天只能喝点山泉水,靠啃点干粮来充饥。他们为了修订本草不辞一切辛苦。
请选择其中一个情景展开想象。
出示: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
一天,李时珍在悬崖绝壁上发现一种珍奇的药草,他……
C 再读本节,应该怎样读才能再现这样的“苦”呢? 读慢些。
D、品味“笑”这笑里有什么?透过“笑”感受到什么?
E 引读对话:同学们的描述仿佛让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千辛万苦。让我们再来回味回味师徒二人在月色下,在破败的古寺中的这番谈话吧。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的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感受情怀:修订《本草》万民得福
F 激情:为了修订《本草》,让万民得福,李时珍觉得….是值得的…是值得的…是值得的。再读李的话。
3、赶了一天的路,翻山越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本该好好休息才是,他们休息了吗?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较之上面,这些苦还算苦吗?)因此在这个月明这夜,李时珍开始记录自己的寻访所得。默读8-12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除了书上的这些中药你还知道哪些?
4、在8-12节中,哪一幕最让你感动?是药三分毒,有的药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李时珍作为一代名医,他难道不知道吗? 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啊。还有一次,李时珍为了试一试曼佗罗的药性,因为麻醉性太强,几天昏迷不醒,家人焦急万分。他为了什么,你能够看出什么?(引 严谨认真)
5、此时,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夜已经很深了,李时珍还在干什么
(三)畅说 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图片),此时,瞻仰着他的象,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三、总结
让我们永远记着这位为了人民,行程一万余里,倾注毕生心血和精力,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完成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齐读)
翻开历史教科书
必定会嗅到草药的芳香
那是您耗费二十七年心血
采集的标本
您攀悬崖、走河畔、耐严寒、受酷暑
遍访名儒、混藉、渔樵
大江南北都成了您的.药圃
您用一千九百种药物 一万余药方
锻造出一柄降妖除怪的利剑
以本草纲目之名传世
它寒光四射 削铁如泥
足以斩断病魔的毒爪
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一、导入课文,整体感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读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篇——【人物故事】(板书贴)
3、学习人物故事的第一步要——【梳理情节】(板书贴),谁来说说课文讲了哪三个情节?
(板书贴)
察访药材夜宿古寺
啃食干粮寺中谈苦
记录所得品尝草药
4、那么,任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人物故事的第二步啊,那就是——【品悟人物】(板书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李时珍,去品一品这个任务。
二、学习1—4自然段
1、(手指板书)李时珍——投宿的古寺,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破败)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座古寺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一找。(指名学生回答)
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3、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4、你从哪儿能看出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预设四处:
第一处:到处是灰尘(多媒体加红)
①你品出了什么?(品出了很破,很脏,好久没人住了……)
②请你读好这句话。(指名学生读)
第二处:断垣残壁(多媒体加红)
①什么叫断垣残壁?(残破的围墙,倒塌的墙壁。形容残破荒凉的景象。)
②请你读好这个词。(指名读词)你从断垣残壁品出了什么?(旧,很危险)
③请你读这句话。(指名读)
第三处:长满了青苔
①青苔一般长在哪里的?(潮湿,阴暗的地方)
②你品出了什么?(古寺漏雨了,已经长青苔了……潮湿,没有阳光……)
(指名学生读)
第四处:厚厚的蜘蛛网
①你品出了什么?(好久没人住,很脏,荒凉……)
②请你读这句话。(指名学生读)
5、是啊!这破败的古寺——(到处是灰尘),还有(断垣残壁),上面(布满了青苔),让我们再走近些,你看,就连神像上也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多么破败呀。我们一起读。(学生齐读)
6、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刚才抓住关键词知道了这是一座非常破败的古寺,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学习方法——抓关键词(板书贴)
7、看看,这是一座多么破败的古寺啊!你觉得李时珍他察访药材的生活怎么样?(艰苦)
8、其实,除了这一自然段能够体现李时珍旅途的艰苦,在第一部分中还有个自然段也能体现,你能找到吗?(出示第一部分)(学生答、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谁也能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找一找在这一自然段中哪两个关键词能够体现李时珍察访药材的艰苦?(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大家一起。(齐读)任老师今天要教大家用拆字法来理解这个词语。
请你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8、是的,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纲目历经千辛万苦,面对长满青苔,布满蜘蛛网的破庙,他说——出示: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10、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学生齐读)
11、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部分,再次感受李时珍察访药材的那份艰辛。
三、学习5—7自然段
1、李时珍白天四处奔波,察访药材,晚上就在破庙过夜,这么苦的生活都是为了修订《本草纲目》,他还吃了哪些苦呢?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5到7自然段,谁愿意扮演李时珍?庞宪呢?那其他的旁白就让我们一起朗读,大家准备好了吗?(生读)
出示:
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谁来说说看,你找到了哪些苦?
3、预设共三处。
第一处:枯枝杂草,升起火来
①你从这儿中品出了什么?(很冷,用枯枝杂草生火来取暖)你真会咬文嚼字。(指名读)
第二处:陶碗舀泉水
①你从这儿中品出了什么?(生活清苦、条件艰苦)你也很会读书。
第三处:啃
①一个“啃”字,你品出了什么?(干粮硬硬的,干巴巴的,可难吃了不喝上一口水,真是难以下咽,放在行囊里好长时间了……)
②请你读这句话。
4、真好,我们一起来感受这艰苦的生活。(齐读两句话)
5、小结:冷了烧点枯枝杂草,取暖,渴了喝点泉水,饿了啃点干粮……这样的而生活李时珍怕吗?(不怕)你从哪个字知道的?(笑)你真会抓关键词。(笑)(点红)
6、一个“笑”字,你品出了李时珍是怎样的一个人?(不怕吃苦),【板书:不怕吃苦。】
7、李时珍这种艰苦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不是)一月吗?(不是)一年吗?(不是)而是——(长年累月)。
出示: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8、谁来读——(长年累月)(生读,师评价:老师觉得这种生活你已经过了3个月了。你已经过了一年了。你已经十年了。)
9、是的,李时珍从35岁开始编写《本草纲目》,到现在已经快50岁了,在外奔波十多年了!谁来读这句话。(指名读这句话)谁也想读这句话?(指名读)我们一起读。同学们,你能想象这十多年李时珍吃了多少苦吗?(自由说)
14、是啊!这么多苦,真的比住在家里苦多了!(点红)
15、可是,他觉得值得吗?(值得)他说:但我们——引读“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5、李时珍为什么这么说呢?同桌两个人讨论一下。(因为他想为万民得福,自己苦点不算什么,只要万民得福,只要老百姓有病了可以对症下药了,健康了……自己吃点苦是无所谓的了,是值得的)
16、原来他想的是——万民得福啊!(点红:万民得福)
17、是啊!想到万民得福了(放大)他觉得吃点苦也是值得的了。难怪他说引读——“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8、此时此刻,你品出了一个怎样的李时珍?(板书:【为民造福】)
四、学习8—13自然段
1、当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让我们走进寺庙看看李时珍他们在干什么?请同学们默读第8到13自然段,找一找李时珍记载了哪几种草药,这些草药有什么药效,想一想他记得怎么样?
出示: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2、同学们都读好了,老师要考考你们,你能帮这几种草药找到各自的药效么?(ppt连线)
3、你觉得李时珍记得怎样?(学生汇报:认真,仔细、刻苦、忘我……)
板书(【认真】)
3、刚才李时珍记录的草药,它们的药性和外形都是十分确切的,那么,对于有些比较相似的草药,李时珍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4、找到了吗?
出示: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我们一起读一读。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找找哪些词语值得我们去品一品?(端详)(嚼嚼)(点红)
5、什么叫端详?(仔细地看看)请你做做端详的动作给老师看看?(学生做动作)
6、他仔细地端详之后,有没有分辨出这两种草药呢?(没有),所有他又——(嚼嚼)。
7、大家想想尝草药会有什么后果?(中毒甚至死亡)李时珍作为医生肯定也知道有些草药是有危险的,那他怎么还敢嚼?(他为了分辨清楚药材,让本草纲目更准确,他亲自尝尝,避免后人开错药而出现危险……)
8、老师告诉你们一个词叫——严谨(板书:【严谨】)
9、不仅仅是这两种草药,李时珍经常亲自尝各种草药。记得有一次,李时珍看到古书上记载曼佗罗有麻醉作用,能使人精神恍惚,严重的会失去知觉。为了验证曼佗罗的麻醉作用,他亲自吞服了这种药,结果昏睡了好长时间才醒过来。
10、李时珍对儿子说的这句话不也印证了课文中的一句话——引读“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1、“嚼嚼”看似简单,却冒着危险。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李时珍的这份严谨的态度。(齐读)
12、此时“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夜已深,但李时珍仍在继续工作)
13、李时珍之所以深夜仍在工作是因为他说过——引读“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4、这一段环境描写虽然没有正面写李时珍,但是我们也能体会到他生活的艰苦,工作的劳累,体会到他不怕吃苦,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15、现在学完了课文,你一定对李时珍有了更深的了解,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16、总结课文: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认识了一个不怕吃苦,为民造福,认真严谨的李时珍,下节课我们要学习复述课文和环境衬托这种精妙的写作方法。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课文,在朗读声中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精神。
五、布置作业,拓展积累
最后老师要布置几项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的第二大题。
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人物故事抓关键词
梳理情节品悟人物
察访药材夜宿古寺不怕吃苦
啃食干粮寺中谈苦为民造福
记录所得品尝草药认真严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根据时间脉络再现情景式复述课文
一、引入
在前一课《说勤奋》学习中,我们认识两位可敬的人(生答)。从他们身上,我们认识到: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学生接应背:他们用汗水与心血浇灌出来的)。今天,我们学习16课,又将认识一个人,他是板书:李时珍。课前预习,对他有什么了解呢?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
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同样是一个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手中的鲜花是板书:《本草纲目》。这是一部怎样的医学巨著?在《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一文中,我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
投示:《本草纲目》全书共计190万字,分为五十二卷,共收录了1892种药物,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让学生谈谈感受。
是的,这要付出多少汗水,这又要耗去李时珍多少心血。今天我们学习的“李时珍夜宿古寺”就是其中的一个镜头。补充板书:夜宿古寺。我们来读读吧
二、朗读课文
1、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对照生字表注音读准,遇到读不顺的句子想想意思练习读顺,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画上问号,看看文章读完后这样的问题能否明白,如果还不明白就问同学问老师。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几个药草一定好奇想了解,图片介绍。
2、考验一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
(1)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送到课文中组词。例:宪,庞宪;徽,安徽。(意图:既检查生字的正确认读,又检查对课文的熟悉情况。一个个生字词在课文中找到位置,生字词会学得更牢,读着词语还会勾起课文内容的回忆。)
(2)出示: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a、上面的四字词语读课文时注意了吗?读一读。
b、在课文中将这六个词语圈出来,读一读句子,试着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3)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现场表现用适当的话语去激发、引导。下面的话语供参考:
a同学,你刚才自由朗读十分投入,表情生动,所以第一节老师想请你读,你一定能给大家带个好头。
a同学读书时,b同学听得多专注。b同学,第2节你来读。
对,读书时,身子站正,书本捧好,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第3节c同学来试试。
11小节这么难的段落d同学不打结地读了下来,不简单。当然朗读时头脑中有画面,并通过恰当的音高声调将画面再现出来,这是需要技术,更需要勇气。谁来应战。
最后一小节我们把机会让给离老师较远的e同学朗读。
一定还有同学没读,来,咱们一起来读课文最重要的最后两小节。注意:坐姿,书本,情绪,好,开始。
三、初步复述课文
1、听同学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下面再请同学读课文,不过这一次提高要求:一,不许出声,也就是默读;二,在默读过程中画出反映时间变化的句子来。默读是有速度的,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学生默读,画句)
2、交流,摘要板书:太阳渐渐下山了夜幕降临了月亮升起来了月亮移到了中天
3、下面请同学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提示,在脑中放电影:太阳渐渐下山了,李时珍和他的徒弟庞宪正在……夜幕降临了,师徒俩……皎洁的月亮升起来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觉月亮已移到了当空,李时珍……
4、怎么样,头脑中有画面吗?是的,一定有的。看着黑板上的时间提示,把脑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清楚说出来。同桌合作练说。
5、推荐三名同学分别复述:“傍晚寻宿”“生火谈话”“月下记录”。师生评点补充。
6、和学生一起总结复述的方法:读课文,理出时间线根据时间,脑中“放电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中的画面。(强调复述不是背诵,复述时想的应当是情节画面,说出的是自己的话,不要总是想着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即使说得没有文本语言精练,这有什么要紧呢,复述本来应当用的就是口语,很自然的生活话语。多说一点:每当看到电视里讲话念稿的镜头,我心里就不是滋味,我在想,这种语言不自信的表现,是不是需要从小就培养,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开始培养。)
四、作业(前两条课堂完成,第3条课后完成)
1、选字填空:[详 祥]
端( ) 吉( ) 慈( ) 安( ) ( )细
2、写一段话,描写月色,用上下面的词语:
飞鸟归林 夜幕降临 隐隐约约 皎洁 轮廓
3、把“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要求按时间顺序讲清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根据课文中一些精彩词句展开想象,创造性复述课文。
一、带着思考读进去
1、上一课时我们通过朗读、复述课文抓住了课文的主要信息,课文主要讲(生述:傍晚寻宿”“生火谈话”“月下记录)。这叫将课文读薄。今天我们要反过来,通过边读边思,走进课文,体验那情境,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将课文读厚。同学们一定感兴趣。读第1小节试试,哪些词语能够让你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学生练习)
2、交流,示范。
顺着学生来,如果学生的理解很到位,那么下面的示范便转为对学生的附和肯定。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饥餐渴饮”,那是什么样的情景?饿了就啃一点干粮,渴了就喝两口水继续赶路。生活苦。“晓行夜宿”呢?早晨天刚亮,他们师徒已经背起行囊赶路了,一直到天黑才休息。工作累。“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三个省,这是多大的范围。他们不是观光,不是只赶路,他们要到荒山野岭寻察药材,他们要走村窜户访询问药效;一天两天“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也许平常人能够坚持,可李时珍他们几个月了,天天如此,这需要多么大的意志啊。)
读,学生的声音里此时一定增加了几分崇敬。在学习下面“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时,再回应这小节。抓住“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两个词语,八个字,包含了多少内容?在学生发言后接着学生的理解发挥:辛劳在其中,理想在其中,毅力在其中。可谓意蕴丰富、凝练集中,妙!再将词语分拆(a 、饥餐渴饮 / 晓行夜宿 b、饥餐 / 渴饮,晓行 / 夜宿)分男女生对应读,体会词语的对仗,音律的叠回。
3、继续读下去,看看下面的课文中会有哪些语句扣动你的心弦,让你流连、回味。(学生自由读思画注)
4、课堂交流。
这是一个开放的交流时空。估计学生会注意下面的一些语句,下面写下自己的体会与教学设想,以备上课时与学生有效对话,指导学习:
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
“飞鸟夜晚回家了,师徒俩的家呢?眼看天色已晚,他们今晚宿于何地呢。他们能不焦急吗?”估计学生大都会如此理解,也允许个别学生有所发挥的“篡解”:对于他们,难道没有露宿野外过?那既然是常有的事,他们又为何如此焦急呢?联系下面,我想他们焦急的恐怕是不能够当晚将所察访到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的厚厚的蜘蛛网。
设想学生应当在这样三方面突破:一是联系下面的细节想象 “破败”,二是感受这样具象写的精彩,三是体会写“破败”实际为写人的意义。如果学生在某点上有忽略,要引导其关注思考。特别是第三点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充分展开,比如可以这样点拨:“破败”不仅在这里体现,下面还有地方得到印证,能找到吗?(如“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等)从这你想到了什么?由学生言说李时珍修《本草》十分辛苦,顺势进入下面师徒俩关于“苦”的对话学习。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但我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这段话中有两个点必须抓住:一是李时珍的神情“笑”,二是他说的两个词“吃点苦”和“值得”。点拨:他们是只吃了一点点苦吗?回应第一小节,品赏“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再读古寺“破败”段,讨论力量的源泉:缘自理想,一个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
练习填空:
a、这天忙着赶路,又一次错过了的客店,他们只能在路旁的雨棚里过夜了,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满眼寒霜,冷月还在天上,李时珍这时候又起早赶路了,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岁月不饶人,50岁了,天天和水啃干粮,李时珍的胃病又犯了,生生的疼,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已经在外好几个月了,中秋月明,李时珍不禁思念起深爱的母亲、妻子和儿女,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填空后小结:没有修好《本草》,让万民得福这崇高的理想,没有为万民得福,自己吃苦也值这不屈的信念,李时珍何以能够如此风餐露宿,如此别家离子,在荒山野岭间奔波。出示:“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更是他们用_____和_____培育出来的。讨论填上“理想和信念”,读这句话。分角色读课文对话。
怎样区分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
读,角色表演。与扮演者交流:“李时珍”,你为何要将那两片叶子上下左右反复看?你分辨出来了吗?嚼?你怎么敢嚼,不恶心?过去嚼过吗?你就不怕野草有毒?小结:这一“端详”,我们端详出了李时珍工作的严谨,这一“嚼”,我们嚼出了他“为民得福,吃苦、甚至献出生命也值”的伟大情怀。深情引背:看来,成功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更是他们……”
二、表现理解再创造
1、投示: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焦急 笑 值得 端详 嚼嚼
读一读,还记得刚才我们的讨论吗?你能不能根据这些词语,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李时珍师徒夜宿古寺的情景进一步说详细呢?比如关于“嚼”,他们师徒间肯定有一番对话的,是不是?注意用上上面的两组词语,注意情节的丰富与创新。(学生个人准备,相信前面填空所描述的情景会对学生有启发)
2、和同桌共同来创造。(相互提醒、补充)
3、推荐同学上讲台创造性讲述故事。师生评议。(评议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注意对于存在问题不要去简单否定,关键是讲清理由,提出自己具体的修改意见。)
4、教师小结:抓住关键情节,联前想后,以细节去表现,这就是复述的创造。
三、课后作业:
收集资料,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讲一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张衡与地动仪
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爱迪生与电灯
_______与______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干甘于吃苦,严谨认真的塌实作风。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16、李时珍夜宿古寺)
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李时珍有了初步的印象。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心中装着百姓,为编《本草纲目》不辞辛苦……)
3、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李时珍去感受他的高贵品质。
二、学习课文第2、3、4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2、3、4小节,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的。
2、生交流,同时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1)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这座古寺非常破败,但李时珍一点都没有放在心上。
(师相应板书:破败)“破”就是-------,那为什么不说破的古寺,而说是破败的古寺,究竟“破败”在哪儿呢?
△“到处是灰尘”
说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来居住了),这是一座荒凉的古寺。还“败”在哪儿?
△“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
墙壁已经倒塌,说不定地上还有残砖剩瓦,仅剩的墙壁也摇摇欲坠,而这残留的墙壁上竟然长满了青苔!青苔一般长在哪里?(背阴潮湿的地方)这是一座阴暗潮湿的古寺!还“败”在哪里?
△“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不是一点点,而是厚厚的蜘蛛网!古寺的环境是多么恶劣!
(2)面对这样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迟疑了么?读-----,“就”再读得坚定些。
3、学到这儿,老师不禁有个疑问:李时珍干嘛非要住在这样的破寺里?他在当时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凭他的名望借助在当地居民家里完全不成问题呀!
4、学生交流:
(1)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李时珍“一心赶路”是为了--------?(察访药材)
(2)小结:李时珍为了一心赶路而错过了客店,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察访药材,一门心思扑在修好《本草纲目》上,而对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生活标准降到了最低。
5、让我们再次捧起书跟随李时珍到湖北西部山区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去感受李时珍那种一心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生齐读2、3、4小节)
三、学习课文第5——13小节
李时珍一心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还表现在哪儿?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至3自然段,找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可以把有关语句在书上划出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学生交流:
根据生答,师相应出示:“恩,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学生先谈谈自己的体会。老师进一步引导:
李时珍说的“吃点苦”那是怎样的苦?(引导学生结合上文或者前面的内容来谈——住破庙、啃干粮、以砖为桌椅,借着月光记载草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等等)
(2)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不!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
(师补充:李时珍从35岁开始编写《本草纲目》,在编写的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蒌,带着徒弟,翻山越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访医采药,到现在已经快50岁了,这样长期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经快15年了!可是李时珍却说-------
(生再读:“恩,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3)而且他是怎么说这句话的,找一找描写神态的词(笑着说)
(4)指读并相应点评:①住破庙是比家里苦多了,但李时珍并没有放在心上②李时珍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读出来了
4、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
李时珍为了修好《本草》,让万民得福,而自己甘愿吃苦的胸襟让我们感佩!
5、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动?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12小节的细节描写。(如果学生说到,就直接切入,如果没有答到,就让学生一起来学习第12小节)
(1)自由轻声读第12小节,李时珍在无法识别“鸡肠草”与“鹅肠草”的时候他怎么做的?(放在嘴里嚼嚼)
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作为医生不懂吗?那他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品尝草药?(说明他做事非常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我们也可以把这种作风成为板书:严谨)
(3)补充:李时珍不仅品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这就是李时珍,为了万民得福,吃苦受罪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品尝草药,他的心中只装着天下百姓,惟独没有他自己!)
(4)在第12小节中的两个地方出现了省略号,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第一个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记到“鸡肠草“时停下在思考,第二个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还在记载其他草药。)
7、引读:“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夜已经很深了,而李时珍还在记录着,他真是一个(完成板书:认真)的人啊!
四总结全文
1、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2、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搜集有关中药或中成药的知识,了解它们的药效。
附:板书设计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寻访药材投宿古寺
师徒谈话以苦为乐(或:造福万民)
月光记载严谨踏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文本:
1、上节课,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本课的第一、二小节,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新词,你能准确认读这些词语吗?
出示:察访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焦急、破败、断垣残壁
降临、啃干粮、长年累月
皎洁、寻访、笔墨纸砚
你能选用同行中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吗?(交流)抓住关键词的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复述内容。
2、刚才是分行来看,如果把这些词语做为一个整体,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的这番经历吗?板书“苦”(同步口述:为采草药【写草字头】,夜宿古寺【写古字】,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苦”?板书“?”)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那个夜晚,走近李时珍,探询答案。打开书,认真阅读课文,在你感受到“苦”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精读文本,走近李时珍:
(一)品出文字中的“苦”
1、学生读文、勾画。(四人小组交流)
2、组织学生交流──(随机进行,预设如下)
a、住之苦
(1)结合学生发言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一句。
(2)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苦”从何来?结合感受说具体。并结合感受读一读。
(3)这是怎样的一幕,让我们一起轻轻推开门,出示图片(灰尘、断垣残壁、青苔、蜘蛛网)。
──这就是那破败的古寺,你们看,这里到处是(灰尘)。
──就连断垣残壁上也(布满了青苔),青苔多吗?谁再来读读。
──让我们再走近些,你看,屋顶上有(蜘蛛网),窗户上有(蜘蛛网),就连佛像上也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4)此刻,你的感受是否更真切了?再来读读这段文字吧,齐读。
(5)从住的地方来看,李时珍的经历真可说是“苦”。
b、吃之苦
(1)结合学生发言出示“啃干粮”一句。
(2)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预设一:能谈到“啃”,读出你对“啃”的体悟。再指名读。
预设二:不能谈到“啃”。
让学生再细细读读,看看有没有哪个字特别吸引眼球?
(3)从吃的角度来看,李时珍的经历真可说是“苦”。
c、工作条件苦
学生汇报,谈体会。
从工作条件来看,李时珍的经历真可说是“苦”。
(二)悟出李时珍眼中的“苦”
1、从住到吃,再到工作的条件,李时珍的这番经历可真是一个字──(苦), 李时珍又是怎样看待这“苦”的呢?迅速到文中找一找吧。
3、出示第七小节,指名读。
4、李时珍眼中的“苦”,你找到了吗?(结合学生回答点红“苦多了”和“吃点苦”,其中“多”和“点”突出)
5、再读读这两处,你有什么困惑吗?
(预设学生质疑:到底苦多还是苦少?)
6、让我们回到那个夜晚,边读边走进李时珍的内心,探寻他眼中的这份“苦”。指名分角色朗读3-7小节(找李时珍,找庞宪──齐读,老师读叙述部分)。
(1)第4小节处
a、随机采访──这里这么脏,你怎么一点儿也不惊讶呢?(见得多了,吃苦值得)
b、原来,面对这破败古寺,李时珍能如此平静,都是因为他心里想着(出示并引读“吃点苦”一句)
c、让我们一起体会一下李时珍此时的平静,齐读第4小节最后一句。
(2)第5小节处
a、接着分角色读,至小节末(提醒:读书要注意声情并茂)。让学生观察扮演李时珍的同学的表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那么苦,为什么还会笑?)
b、让扮演者回答。这浅浅的笑,告诉我们,李时珍一心想的还是(引读“吃点苦”一句)
(3)这样的想法,这微微的笑容,感染着李时珍身边的每一个人,难怪徒弟庞宪会说(引读第6小节)。
7、20、50,这样的数字在李时珍身上还有很多,想知道吗?让我们再来看看吧,出示相关资料。指名分条读。
8、看了这样一组数字,关于这“苦”,你又有什么感受?(扣住“苦”)
9、是啊,可就算历经千辛万苦,李时珍还是认为为了修订《本草》,吃点苦是(值得的)。
10、他一心想的就是《本草》,那就让我们走进他编撰《本草》的不眠之夜,走进书中的一个个药方,说不定,你还能品出另一番(苦)。
12、速读8-13小节,找一找课文中提到的药方,勾一勾。
13、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文中5个药方。
──第一条指名读
──第二条女生读
──第三条男生读
──最后两条最不易区分,齐读。
14、“鸡肠草”“鹅肠草”这两个药方的背后还有一段小故事呢。你能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把这个故事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先准备准备吧。提醒:有些同学勾出了关键词再练说。(指名说故事)
──好个“端详了一阵”,神情专注的李时珍给你印象?(认真)
──你刚刚是在背故事,谁能讲好故事?可要绘声绘色,还可以加上动作。
──好个“放在嘴里嚼嚼”,(让其再做做动作),李时珍在细细品,你从这动作中又品出些什么(细致谨慎)。
15、其实《本草纲目》中,许多药方都是李时珍通过实践得来的,出示补充的药方,引读。
──通过试验,他知道了(读前三条)
──有的时候,他甚至会用自己的身体来做实验,有这样一个药方(读药方),它的背后又是怎样的故事呢?
16、让我们静静地浏览。字幕式出示《曼陀罗的故事》
17、翻开了《本草纲目》,解读了一个个药方,相信你对李时珍经历的这份苦一定有了全面的认识,这个问号可以消失了吗?如果要换个标点,你想换为?
18、(!等,让学生说理由──太苦了,甚至要付出生命)结合学生发言引读──李时珍的内心仍然回响着同一个声音(出示并齐读“吃点苦”一句)
19、现在,如果让你也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眼中的(苦),你想说?(预设:“值”等)随机板书
20、对,为了《本草》,一切都(读“值”)。
三、了解《本草》,走进李时珍:
1、真的值吗?一切还得后人评说。出示《本草》图(学生说资料)
出示补充资料(引读)
2、此刻,你对这“苦”与“值”是否有了更深的感悟?那就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李时珍的心声吧。(出示并齐读第七小节)
3、(渐变为李时珍图)这番话语,就出自这位瘦弱的老人,他就是(李时珍),学文结束了,可学习未结束,课后围绕他(李时珍)你还打算做些什么?(学生自主研发研究性学习主题)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苦?!
值
教学目标:
1、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深入体悟文本内容,切身感受李时珍为修《本草》而吃的“苦”。
2、在与文本直接对话,适时补充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知道成功的来之不易,了解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
3、继续培养学生敢于、善于提出疑问,以及复述叙事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以“苦”为抓手,深入学习文本。
2、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通过文本,感受人物身上的可贵精神品质,特别是体悟李时珍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准备:李时珍的故事,《本草纲目》的介绍,课件等。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
2、学习课文19个生字,其中9个只识不写词,理解生词的意思,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首先来复习几个词语。
出示: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长年累月 修好《本草》 万民得福
2、指名读。你能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二、寻“苦”、体味“不辞辛苦”
(一)寻“苦”和“不苦”
《李时珍夜宿古寺》贯穿一个“苦”字,体现“不辞吃苦”四个字,放声朗读课文,分别用“――”和“ ”画出表现的“苦”和“不怕吃苦”的语句。画出来后,用心读读,在文章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批注。
(二)交流体味:
1、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A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苦”,你能用朗读表现了出来吗?
B品味语句,看图,想象这样一座破败的古寺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危险?再读体会。
C李时珍的话应该是什么语气?(为什么要在此住上一夜?)联系第2节,领会虽是破败的古寺比起山林中夜宿要安全得多。引读第3节,读出庞宪话的“喜悦”。
D再次走进这座破败的古寺,这座可以给李时珍师徒俩带来一些安全感的古寺。
2、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A细细地读读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
B联系生活:你啃过干粮吗?啃过冷馒头吗?这样的饮食是一天吗?引读第一节。他们累了一天只能喝点山泉水,靠啃点干粮来充饥。他们为了修订本草不辞一切辛苦。
请选择其中一个情景展开想象。
出示: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
一天,李时珍在悬崖绝壁上发现一种珍奇的药草,他……
C再读本节,应该怎样读才能再现这样的“苦”呢? 读慢些。
D品味“笑”这笑里有什么?透过“笑”感受到什么?
E引读对话:同学们的描述仿佛让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千辛万苦。让我们再来回味回味师徒二人在月色下,在破败的古寺中的这番谈话吧。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的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感受情怀:修订《本草》万民得福
F激情:为了修订《本草》,让万民得福,李时珍觉得….是值得的…是值得的…是值得的。再读李的话。
3、赶了一天的路,翻山越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本该好好休息才是,他们休息了吗?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较之上面,这些苦还算苦吗?)因此在这个月明这夜,李时珍开始记录自己的寻访所得。默读8-12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除了书上的这些中药你还知道哪些?
4、在8-12节中,哪一幕最让你感动?是药三分毒,有的药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李时珍作为一代名医,他难道不知道吗? 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啊。还有一次,李时珍为了试一试曼佗罗的药性,因为麻醉性太强,几天昏迷不醒,家人焦急万分。他为了什么,你能够看出什么?(引 严谨认真)
5、此时,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夜已经很深了,李时珍还在干什么
(三)畅说 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图片),此时,瞻仰着他的象,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三、总结
让我们永远记着这位为了人民,行程一万余里,倾注毕生心血和精力,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完成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齐读)
翻开历史教科书
必定会嗅到草药的芳香
那是您耗费二十七年心血
采集的标本
您攀悬崖、走河畔、耐严寒、受酷暑
遍访名儒、混藉、渔樵
大江南北都成了您的药圃
您用一千九百种药物 一万余药方
锻造出一柄降妖除怪的利剑
以本草纲目之名传世
它寒光四射 削铁如泥
足以斩断病魔的毒爪
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教学过程
一、浮想画面,感受古寺环境的破败
1、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请大家将语言组织好,先自己说,再交流:课文主要写了——李时珍师徒为了察访药材,住进了一座古寺,喝泉水,啃干粮,品尝药草,记录一天的寻访所得。
【阅读教学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整体”的观照下学习全文。这一教学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表达训练。】
2、课文题目是“李时珍夜宿古寺”,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集中描写“古寺”的自然段读一读,想想:哪个词最能反映古寺的特点?
3、学生找出古寺的特点是“破败”后,师范读第4自然段,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破败的情景?
组织交流。
①情景: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②分析:“到处是灰尘、厚厚的蜘蛛网”说明了——(长时间没人住);“断垣残壁、长满了青苔”说明了古寺一些墙壁倒塌了,无人修整,寺里阴暗潮湿)。
4、出示:李时珍和庞宪住在这里,陪伴他们的是,是,是,是。在这里,没有,没有,没有。
5、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语文教学要重视形象性。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浮想相关画面,感受到李时珍师徒夜宿的古寺是破败的。在这里陪伴他们的是灰尘,是断垣残壁,是青苔,是厚厚的蜘蛛网,在这里没有完好的桌椅,没有平整的床铺,没有口渴的饭菜,没有……所出示的填空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投宿环境的艰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前后联系,品析察访过程的艰辛
1、师:请大家联系第1—3自然段,说说:李时珍师徒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住进这座破败的古寺的?
2、学生自读后,组织讨论:
①是在路上走了好几个月的情况下(第1自然段)。这几个月是怎么走过来的?——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请结合第5自然段内容,想想:在路上,他们饿了——(啃几口干粮。比较:课文为什么用“啃”不用“吃或咬”?),渴了——(喝几口泉水)。他们白天——(赶路察访药材),晚上——(随便找个地方住下来)。他们真是太辛苦了!
【李时珍的辛苦不仅仅是在住宿条件上,还在于整个察访过程。这一教学环节在前后文的联系中引导学生进行品析、体会:在这好几个月的察访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饿了吃什么?渴了喝什么?白天干什么?晚上干什么?从而感受察访过程的艰辛。】
②结合第二自然段:因为他们一心走路,错过了客店。想想:客店和古寺在环境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在客店里,没有,没有,没有。有的是,有的是,有的是。
他们为什么不住在这样温馨的客店里,他们赶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修订《本草》)
3、李时珍师徒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真是太辛苦了。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5自然段。
4、李时珍觉得这样苦吗?李时珍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7自然段。
抓住“吃点苦是值得的”深化理解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造福人类,甘于吃苦”的精神。①李时珍吃的苦少吗?为什么说“吃点苦”?②“是值得的”,为什么值得?
5、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1—7自然段。
【这一环节在进一步将客店与古寺的对照中,在视“诸多之苦”为“吃点苦”的比较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那种甘于吃苦的伟大精神。这样的设计是简单的,这样的过程中扎实的,学生的理解是深入的。】
三、适度拓展,体会冒险尝草的精神
1、指名读第8—13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深受感动?
2、组织交流。
①白天,赶路、采药,已经很累了,晚上还在趁着月光记录寻访所得,真令人感动。他们就是这样一天一天过来的。
②抓住“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不怕冒险的精神。
讨论:李时珍尝药草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中毒,甚至死亡。)
3、出示补充资料:
有一次,李时珍拿着“山茄子”回到家,搞清了这种草药的学名是“蔓陀罗”。为了解它的药效,李时珍把蔓陀罗泡到了酒里。酒泡好了,李时珍把家人和徒弟找来,嘱咐了他们几句话,就喝了许多药酒,不一会儿就失去了知觉。
过了好长时间,李时珍还没醒过来,家人和徒弟赶忙端来事先准备好的绿豆甘草汤,灌到他嘴里,没多大功夫,李时珍醒了过来,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当家人和弟子埋怨他太冒险时,李时珍笑着说:“不亲自尝尝,怎么断定它的药效呢?”说完,赶忙记录下蔓陀罗的作用、功效以及反应过程等。
【对教学内容的拓展要体现“适度”原则。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尝百草的冒险精神,教学中补充了这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文字浅显,但内容感人,能很好地加深学生对李时珍的认识。】
4、指名读第13自然段,读后出示,要求学生口头填一填: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寺内 。他们饿了,;渴了,;冷了,;累了,。夜渐渐深了,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第二天一早,他们又要踏上察访药材的路程了。
【这一填空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眼前浮现夜深人静时李时珍师徒活动的画面。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白天他们是累的,夜晚他们仍然很辛苦。】
5、组织讨论后,指导读第8—13自然段。
6、师:同学们,这样的生活苦吗?(的确很苦。)但李时珍怎么说的,读第7自然段。
7、动笔写写:同学们,你学了本文后对李时珍一定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请给李时珍写一段心里话。组织交流,结束课堂。
【这一环节的教学其实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感受李时珍的伟大,同时也是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情感的过程。】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全国小语会崔峦会长说:“阅读教学要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这些论述其实说明了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努力体现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李时珍那种“甘于吃苦、不怕冒险”的精神。具体地说,就是抓住古寺环境的破败、察访过程的艰辛、品尝药草的危险等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深入地品词析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并水到渠成地对李时珍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重点,在前后联系中品词析句,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深刻理解李时珍所宿古寺环境之破败、察访药材过程之艰辛,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而甘于吃苦、不怕冒险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由衷地产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方霞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1、朗读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
2、思考讨论:
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一心”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了什么事“一心”赶路?
错过了客店,就没有其他人家投宿了吗?
正当师徒俩感到焦急时,事情出现了怎样的转机?
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那灰尘、蜘蛛网还表示什么?
这样的破寺,李时珍能住吗?“就”字怎么理解?
3、自由朗读这一部分,想想还有哪里不懂。
4、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李时珍师徒俩就在古寺里是怎样过夜的呢?四人小组一起读第二部分,讨论。
2、讨论,交流。
3、理解:“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4、练习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自由组合读,指名读。
5、说说这部分的意思。
四、学习第三部分。
1、自由默读第三部分。
2、师徒俩累了一天了,也该休息了吧?(没有,他们还要记下寻访所得)
3、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4、12段中有两个“……”,它们的意思相同吗?分别表示什么?
5、李时珍是怎么分辨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的?这表明李时珍的什么精神?(严肃认真,非常负责)
6、分角色读这一部分,注意语气。
7、小结。
五、作业
查找李时珍的资料、故事;一些中药及其药效。
板书设计 :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破败)
喝水、啃干粮
边忆边写
端详、扯下、嚼嚼
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踏实
教学后记:
《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主要记叙了,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他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教学时,让学生先搞清寺庙如何“破败”,边讲边读;在体会李时珍和弟子庞宪的对话,明白“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的含义;最后理解他们虽累了一天,但还要记下当天的寻访所得,以及李时珍在分辨不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时,是亲自品尝,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学习本课,通过让学生说,分角色朗读等来体会李时珍的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教育学生要向李时珍一样,做事严谨认真,这是很好的思想教育的材料。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
2.学习生字词,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
3.学习课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重点: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案教学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题是《李时珍夜宿古寺》(齐读课题)。
2.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了解文章内容)
人物:李时珍
(1)请学生介绍李时珍。
(2)教师拓展:当时医生诊断病情、救治病人并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用错药、诊错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老百姓深受其害。
时间:夜
地点:古寺
哪位同学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拓展: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直接以描写的对象为题,如《九寨沟》;有些文章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如《李时珍夜宿古寺》;有的文章则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中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一路花香》。我们读文章的时候就要善于从课题中捕捉有效信息,帮助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你从课文中了解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2.学生分小节读课文。
3.出示词语: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1)请一位同学准确读一遍。
(2)能不能结合课文或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教师指导从并列式结构的词语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此语意思)
(3)有没有发现,这些词语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并列式词语)
(4)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能再说几个吗?
(开天辟地、桃红柳绿等)/article/
(5)这些词语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在读课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这样的词语仔细领会。
(6)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
1.谁来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归纳: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检持不懈,一心为老百姓着想。
3.那么,大家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这点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圈圈画画,找到反映李时珍精神的句子。
4.学生自由朗读、圈画。
5.同桌可以交流一下,统一意见,梳理交流顺序。
四、研读课文:
1.能不能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来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2解决第一小节,让一名学生读一读,在扣住关键词谈理解。
地方多:安徽、河南、湖北、等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李时珍夜宿古寺,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年级《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首先来复习几个词语。
出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常年累月
若有所悟修好《本草》万民得福
2、指名读。
3、师:你能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4、生:李时珍为了修好《本草》,使万民得福,他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常年累月地在外奔走。
生:李时珍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住在断垣残壁的古寺中,是为了修好《本草》,使万民得福。
二、学习一至七自然段
1、师:是啊,李时珍为了寻访药材已经在外地走了好几个月了。请大家自身读读第一至七自然段,画出写李时珍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的句子。
2、生:我是从第三自然段中看出来的。
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
我觉得这儿太脏了,到处是灰尘,连个可以坐的地方都没有。我们家窗明几净,非常整洁。
生:而且这里多危险呀!
生:这儿实在太脏了,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他们该怎样睡呀?
师:是啊,赶了一天的路就住在这样的环境中。齐读这段话。
3、生:第四自然段也写到了。
出示:他们拣来枯枝杂草生起火来,一边喝着山泉水,一边啃干粮。
他们累了一天只能喝点山泉水,靠啃点干粮来充饥。
请选择其中一个情景展开想象。
出示: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
一天,李时珍在悬崖绝壁上发现一种珍奇的.药草,他……
生:一天,李时珍在悬崖绝壁上发现一种珍奇的药草,他顾不得自身的安危,艰难地向顶爬去,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手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是他忘记了疼痛,一心只想采到药草。
生: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顶着烈日寻访药材,他累得大汗淋漓,嗓子都冒了烟,很想停下来歇歇,可是一想到早日修好《本草》就可以早点让百姓得福,于是他又加快了步伐。
生: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每走一步都那么艰难,但他没有退缩。
师:同学们的描述仿佛让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千辛苦。让我们再来回味回味师徒二人在月色下,在破败的古寺中的这番谈话吧。
分角色练习读对话,再指名读。
三、学习第八至十三自然段
1、赶了一天的路,翻山越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本该好好休息才是,他们休息了吗?自由朗读八至十三自然段。
生:他们在趁着月色记录今天的寻访所得。
2、书中的哪一幕给你的印象最深?
生:他亲自品尝药草给我的印象最深。
出示:他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又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师:是啊,鸡肠草与鹅肠草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李时珍有什么方法区别它们呢?
生:他仔细端详了一阵,觉得还不能区分,于是又放在嘴里嚼嚼。
师:同学们,是药三分毒,有的药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李时珍作为一代名医,他难道不知道吗?
生:知道。
师:那么他为什么还这样做呢?
生:他是为了让他修订的《本草》更加准确,他亲自尝尝,就防止让后人因为开错药方而出现危险了。
3、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啊。还有一次,李时珍为了试一试曼佗罗的药性,因为麻醉性太强,几天昏迷不醒,家人焦急万分。学到这里,那么对李时珍或许有了更深的了解,你想对他说什么吗?
生:李时珍你不顾自身安危,冒险试药,心中只想着百姓,我真敬佩你啊!
生:你真是一个称职的医生每一种药草你都要仔细区分它的药性,你修订的《本草》让万民得福,你给人类做出了贡献。
5、师:此时,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夜已经很深了,李时珍还在干什么
生:他们还在把今天的寻访记录一一写下来。
出示:他忘记了……忘记了……忘记了……心中只有……
生:他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寒冷,忘记了休息。
生:他忘记了家长,忘记了小朋友,忘记了兄弟姐妹。
生齐说:心中只有修好《本草》,万民得福。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一课时最新教学设计
篇一:《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一课时最新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友善用脑的理念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如果学生无法适应我的教学方法,那就让我教会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将学习的自主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拥有更多自主、探索的权利,去反复研读文本,咀嚼文本的精华所在,体悟文本内蕴的情感,领会文字中蕴含的诗意。教师要努力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民主对话、多维对话、充分对话中领悟课文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能够获得课文的意蕴和主旨,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使友善的语文课堂散发浓浓的“语文味”。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李时珍不怕艰苦,认真工作,为民造福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感悟李时珍的高尚品质。
教学流程
课前: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
【设计意图】友善用脑的理念认为:“精神压力是大多数人学习困难的根源,而音乐可以立刻为你的课堂营造有益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凝神倾听轻松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减小压力,将思绪回归课堂,用愉悦的情绪迎接新的学习。
一、激趣导入,了解人物背景
1.游戏:极限联想
师:今天咱们玩个极限联想的游戏,请你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示猜出一个人的名字。 课件依次出示:明朝人 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编写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设计意图】“为获得成功的课堂教学效果,应该在上课开始几分钟内就提起学生的兴趣”。此游戏不仅快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检测并加深了学生对李时珍的了解。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板题读题。
二、小组交流,共享自学收获
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学收获。
【设计意图】“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学问题分小组交流自学收获,目的在于让学生有更多新的理解和感受。(这也是防止学生假自学)
三、组际交流自学收获,扫除“拦路虎”,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交流生字词(难读、难写的字)
2.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什么问题?(预设:这是座什么样的古寺?李时珍为什么会住在古寺里?李时珍在古寺里都做了些什么?李时珍察访到了哪些药材?)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素质化是以学生为核心的,“友善用脑”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的矛盾应由学生自己提出 “我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使其“于无疑处生疑”是教学成功的标志。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然后抓住学生提出的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疑问,组织讨论研究。
四、做脑健操,获得平静与协调,保持学生精力集中
1.课件示儿歌:“同学们,动动手,健健脑,快来,我们学做小中医。忍冬花、刀豆子、鸡肠草,人参、川贝和甘草,决明子、鹅肠草、胭脂草??,中医药材千千万,若想良药把病治,药名药效要记牢。”
2.师生共做脑健操。
【设计意图】四年级孩子的持续注意力集中时间在10分钟左右,让孩子配上轻松明快的音乐片段做健脑操,既可以让学生的大脑得到放松,还可以让学生记住一些中药材的名称,巩固自学所得。
五、品读感悟,把握文本内涵
1.通过自学,你们不仅扫除了“拦路虎”,还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李时珍吧。请大家静下心来默读课文,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又是从文章的哪里体会到的?在书上圈圈画画,写写批注。
【设计意图】这里呈现出一个问域稍宽、思维强度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体悟文本内蕴的情感。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建构人物形象。
2.小组交流默读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意在让整个课堂人人参与学习、个个互动补充。
3.组际交流汇报,解决真问题。
(1)察访药材十分辛苦
①奔波苦。
②住的苦。(重点指导第四自然段)以读代讲,在读中展开想象,再现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古寺的破败,感受到住宿的艰苦。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重视形象性。引导学生通过浮想相关画面,在充满个性的阅读对话中,感受到古寺的破败。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③吃的苦。
④工作苦。
(重点指导第12自然段)
a.李时珍是怎样区别鸡肠草和鹅肠草的?(端详)
b.“端详”告诉我们什么?这方法你们觉得怎么样?
c.是呀,这方法太危险了,很多草药都是有毒的(教师介绍相关资料)。
d.为了辨明药性,冒险尝药,苦啊!危险啊!但是他——没有畏惧,没有犹豫。他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尝药呢?(因为没有修订的《本草纲目》有很多缺漏和失误。)
教师介绍相关资料。
e.所以,李时珍争分夺秒,发愤修书,为的是什么?
f.现在,你越发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2. 察访虽苦,可苦中有乐。
①记录收获的幸福。
②万名得福,苦得值。(相机出示课文第7小节)品读感悟其为民造福的精神。 抓“万民得福”“值得”等词品读感悟,表达感受。可先让学生自由畅谈,然后教师相机介绍李时珍下定决心修《本草》的原因,最后,以“正是为了万民得福,李时珍才能 ,尽管十分辛苦,但他一点也不觉得。”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进一步感悟李时珍的人格魅力。
【设计意图】句式练说,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回顾梳理内容,统整所感所悟,使李时珍的形象丰满起来,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正是为了万民得福,李时珍才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正是为了万民得福,李时珍才具有了高度的责任心,也正因如此,他才挺住了所有的艰难险阻,才能不觉得苦,并且苦中有乐,乐此不疲。
配乐诵读(读出崇敬之情)。
六、总结课文,生发崇敬之情
1、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对李时珍的崇敬之情的话,你觉得应该用什么?
2.李时珍伟大的学术成就和人格情操值得万民敬仰,中医药学的史册上会永远记住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药学的史册上也会永远记住这个名字——李时珍。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引导和渲染,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在学生心中树立李时珍高大光辉的形象,使其具有立体的美感,占据了学生的心灵。
七、冥想,个性化记忆
【设计意图】课堂上短少的冥想时间是学生巩固和储存记忆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这1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回忆、储存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画思维导图,个性化表达
【设计意图】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所学的知识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进行总结,利于加深记忆。
板书设计:
16 李时珍夜宿古寺
苦 !奔波苦
住的苦
吃的苦
工作苦
记录收获
并快乐
值得
《李时珍夜宿古寺》自学导航
小组 姓名老师的评价
篇二:《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一课时最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书写:宿、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
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书写:宿)
2.课文主要写的是谁?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介绍他吗?
3.课文写的就是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中的事情。读了课题,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文中有一些词语,理解它们,有利于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3.出示词语:
A.察访 行囊 长年累月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⑴.指名读
⑵.预习时,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说说你理解的方法。
⑶.从这几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李时珍的辛苦)
小结:对,他的辛苦全是为了——编写《本草纲目》
B.破败 断垣残壁
⑴.这两个词语在课文哪一小节?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 .指名读第四小节
② .谈体会(条件差)
⑵.破败的古寺,也就是后文提到的——破庙。(书写:庙)
过渡:我们一读课文,就把刚才的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古寺解决了!真好! ⑶.他们为什么要住在这么一个破败的古寺中呢?你能马上找到答案吗? ①.指名读第2、3、4小节
②.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
C.金银花 胭脂草 刀豆子 鸡肠草 鹅肠草
⑴.自由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⑵.这些草药有什么作用?找到相关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
⑶.指名读,交流出示有关语句。相机正音并指导长句的朗读:治∕虫咬伤;理解:消暑解渴、呃逆、生嚼涎滑等。
⑷.生活中,我们常要接触一些中药,你能说出几味来吗?
(学生自由交流:生姜、板蓝根、桑葚、野菊花、陈皮、人参、柴胡等)
4.过渡:中草药是我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古时候治病救人靠的就是中药。但是在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前,医生诊断病情、救治病人并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特别是对一些中药的认识和使用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用错药、诊错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老百姓深受其害。李时珍为了弄清各种中草药的用法与功效,研读过800多本中医药书籍,走遍湖北、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访问、采集标本,历时30余年,1万多个日夜,形成万余里,终于修订、编写出《本草纲目》。
5.哪一小节概述了王老师所述内容?
⑴.指名读1
⑵.听了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⑶.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结合我们现在的生活实际比较认识,体会条件的艰苦)
好几个月、几个省份(时间常、路途远、不畏艰辛、坚持不懈)
⑷.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⑸.这天,他们一心赶路,错过客店,只好——夜宿古寺。(相机板书)
6.理清课文脉络
一、(1——4)错过客店 夜宿古寺 课文是不是写到这里就结束了?
二、(5——7)啃食干粮 破庙谈苦 他们在古寺住宿仅仅是为啃干粮吗?
三、(8——13)月下记载 亲尝中药
⑴.用上“先??接着??然后??”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⑵.评议:掌握了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的方法。其实,文中还有一些词句
给我们分段作了很好的提示,找出来读一读。
三.总结:
在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蕴含了太多的艰辛。明天,张老师将带着大家穿越时空,走进那个夜晚,那个破败的古寺,去了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想一想:文中,李时珍的哪些动作、语言让你感动?为什么?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根据时间脉络再现情景式复述课文
一、引入
在前一课《说勤奋》学习中,我们认识两位可敬的人(生答)。从他们身上,我们认识到: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学生接应背:他们用汗水与心血浇灌出来的)。今天,我们学习16课,又将认识一个人,他是——板书:李时珍。课前预习,对他有什么了解呢?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
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同样是一个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手中的鲜花是——板书:《本草纲目》。这是一部怎样的医学巨著?在《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一文中,我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
投示:《本草纲目》全书共计190万字,分为五十二卷,共收录了1892种药物,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让学生谈谈感受。
是的,这要付出多少汗水,这又要耗去李时珍多少心血。今天我们学习的“李时珍夜宿古寺”就是其中的一个镜头。补充板书:夜宿古寺。我们来读读吧
二、朗读课文
1、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对照生字表注音读准,遇到读不顺的句子想想意思练习读顺,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画上问号,看看文章读完后这样的问题能否明白,如果还不明白就问同学问老师。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几个药草一定好奇想了解,图片介绍。
2、考验一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
(1)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送到课文中组词。例:宪,庞宪;徽,安徽。(意图:既检查生字的正确认读,又检查对课文的熟悉情况。一个个生字词在课文中找到位置,生字词会学得更牢,读着词语还会勾起课文内容的回忆。)
(2)出示: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A、上面的四字词语读课文时注意了吗?读一读。
B、在课文中将这六个词语圈出来,读一读句子,试着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3)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现场表现用适当的话语去激发、引导。下面的话语供参考:
A同学,你刚才自由朗读十分投入,表情生动,所以第一节老师想请你读,你一定能给大家带个好头。
A同学读书时,B同学听得多专注。B同学,第2节你来读。
对,读书时,身子站正,书本捧好,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第3节C同学来试试。
11小节这么难的段落D同学不打结地读了下来,不简单。当然朗读时头脑中有画面,并通过恰当的音高声调将画面再现出来,这是需要技术,更需要勇气。谁来应战。
最后一小节我们把机会让给离老师较远的E同学朗读。
一定还有同学没读,来,咱们一起来读课文最重要的最后两小节。注意:坐姿,书本,情绪,好,开始。
三、初步复述课文
1、听同学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下面再请同学读课文,不过这一次提高要求:一,不许出声,也就是默读;二,在默读过程中画出反映时间变化的句子来。默读是有速度的,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学生默读,画句)
2、交流,摘要板书:太阳渐渐下山了——夜幕降临了——月亮升起来了——月亮移到了中天
3、下面请同学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提示,在脑中放电影:太阳渐渐下山了,李时珍和他的徒弟庞宪正在……夜幕降临了,师徒俩……皎洁的月亮升起来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觉月亮已移到了当空,李时珍……
4、怎么样,头脑中有画面吗?是的,一定有的。看着黑板上的时间提示,把脑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清楚说出来。同桌合作练说。
5、推荐三名同学分别复述:“傍晚寻宿”——“生火谈话”——“月下记录”。师生评点补充。
6、和学生一起总结复述的方法:读课文,理出时间线——根据时间,脑中“放电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中的画面。(强调复述不是背诵,复述时想的应当是情节画面,说出的是自己的话,不要总是想着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即使说得没有文本语言精练,这有什么要紧呢,复述本来应当用的就是口语,很自然的生活话语。多说一点:每当看到电视里讲话念稿的镜头,我心里就不是滋味,我在想,这种语言不自信的表现,是不是需要从小就培养,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开始培养。)
四、作业(前两条课堂完成,第3条课后完成)
1、选字填空:[详 祥]
端( ) 吉( ) 慈( ) 安( ) ( )细
2、写一段话,描写月色,用上下面的词语:
飞鸟归林 夜幕降临 隐隐约约 皎洁 轮廓
3、把“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要求按时间顺序讲清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根据课文中一些精彩词句展开想象,创造性复述课文。
一、带着思考读进去
1、上一课时我们通过朗读、复述课文抓住了课文的主要信息,课文主要讲——(生述:傍晚寻宿”——“生火谈话”——“月下记录)。这叫将课文读薄。今天我们要反过来,通过边读边思,走进课文,体验那情境,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将课文读厚。同学们一定感兴趣。读第1小节试试,哪些词语能够让你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学生练习)
2、交流,示范。
顺着学生来,如果学生的理解很到位,那么下面的示范便转为对学生的附和肯定。括号中楷体字是对课文内容的阅读思考: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饥餐渴饮”,那是什么样的情景?饿了就啃一点干粮,渴了就喝两口水继续赶路。生活苦。“晓行夜宿”呢?早晨天刚亮,他们师徒已经背起行囊赶路了,一直到天黑才休息。工作累。“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三个省,这是多大的范围。他们不是观光,不是只赶路,他们要到荒山野岭寻察药材,他们要走村窜户访询问药效;一天两天“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也许平常人能够坚持,可李时珍他们几个月了,天天如此,这需要多么大的意志啊。)
读,学生的声音里此时一定增加了几分崇敬。在学习下面“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时,再回应这小节。抓住“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两个词语,八个字,包含了多少内容?在学生发言后接着学生的理解发挥:辛劳在其中,理想在其中,毅力在其中。可谓意蕴丰富、凝练集中,妙!再将词语分拆(A 、饥餐渴饮 / 晓行夜宿 B、饥餐 / 渴饮,晓行 / 夜宿)分男女生对应读,体会词语的对仗,音律的叠回。
3、继续读下去,看看下面的课文中会有哪些语句扣动你的心弦,让你流连、回味。(学生自由读思画注)
4、课堂交流。
这是一个开放的交流时空。估计学生会注意下面的一些语句,下面写下自己的体会与教学设想,以备上课时与学生有效对话,指导学习:
——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
“飞鸟夜晚回家了,师徒俩的家呢?眼看天色已晚,他们今晚宿于何地呢。他们能不焦急吗?”估计学生大都会如此理解,也允许个别学生有所发挥的“篡解”:对于他们,难道没有露宿野外过?那既然是常有的事,他们又为何如此焦急呢?联系下面,我想他们焦急的恐怕是不能够当晚将所察访到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的厚厚的蜘蛛网。
设想学生应当在这样三方面突破:一是联系下面的细节想象 “破败”,二是感受这样具象写的精彩,三是体会写“破败”实际为写人的意义。如果学生在某点上有忽略,要引导其关注思考。特别是第三点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充分展开,比如可以这样点拨:“破败”不仅在这里体现,下面还有地方得到印证,能找到吗?(如“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等)从这你想到了什么?由学生言说李时珍修《本草》十分辛苦,顺势进入下面师徒俩关于“苦”的对话学习。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但我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这段话中有两个点必须抓住:一是李时珍的神情“笑”,二是他说的两个词“吃点苦”和“值得”。点拨:他们是只吃了一点点苦吗?回应第一小节,品赏“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再读古寺“破败”段,讨论力量的源泉:缘自理想,一个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
练习填空:
A、这天忙着赶路,又一次错过了的客店,他们只能在路旁的雨棚里过夜了,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满眼寒霜,冷月还在天上,李时珍这时候又起早赶路了,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岁月不饶人,50岁了,天天和水啃干粮,李时珍的胃病又犯了,生生的疼,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已经在外好几个月了,中秋月明,李时珍不禁思念起深爱的母亲、妻子和儿女,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填空后小结:没有修好《本草》,让万民得福这崇高的理想,没有为万民得福,自己吃苦也值这不屈的信念,李时珍何以能够如此风餐露宿,如此别家离子,在荒山野岭间奔波。出示:“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更是他们用_____和_____培育出来的。讨论填上“理想和信念”,读这句话。分角色读课文对话。
——怎样区分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
读,角色表演。与扮演者交流:“李时珍”,你为何要将那两片叶子上下左右反复看?你分辨出来了吗?嚼?你怎么敢嚼,不恶心?过去嚼过吗?你就不怕野草有毒?小结:这一“端详”,我们端详出了李时珍工作的严谨,这一“嚼”,我们嚼出了他“为民得福,吃苦、甚至献出生命也值”的伟大情怀。深情引背:看来,成功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更是他们……”
二、表现理解再创造
1、投示: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焦急 笑 值得 端详 嚼嚼
读一读,还记得刚才我们的讨论吗?你能不能根据这些词语,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李时珍师徒夜宿古寺的情景进一步说详细呢?比如关于“嚼”,他们师徒间肯定有一番对话的,是不是?注意用上上面的两组词语,注意情节的丰富与创新。(学生个人准备,相信前面填空所描述的情景会对学生有启发)
2、和同桌共同来创造。(相互提醒、补充)
3、推荐同学上讲台创造性讲述故事。师生评议。(评议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注意对于存在问题不要去简单否定,关键是讲清理由,提出自己具体的修改意见。)
4、教师小结:抓住关键情节,联前想后,以细节去表现,这就是复述的创造。
三、课后作业:
收集资料,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讲一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张衡与地动仪
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爱迪生与电灯
_______与______
教学资源
一、《说勤奋》课堂实录(颜教师教学语言的风趣与智慧让课堂轻松、多彩。
片断赏析:看似随意拉家常式的交谈暗示议论文的一般写作特点,润物细无声:
师:作者这句话(指“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对你说十遍,你相信吗?
生:不相信。
师:说一百遍呢?
生:(迟疑)我相信了。(学生笑)
师:你怎么这么没有立场?(问另一个学生)你相信吗?
生:不相信。
师:我说一千遍,看你相信不相信。(学生笑)
生:还是不相信。
师:那叫我怎样你才相信?
生:举一些事例来说明。
师:喔,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作者举例了吗?
生:举了。
师:举了谁的例子?
生:司马光和童第周。
师:怎么不举颜老师的例子的?(学生笑)
生:因为司马光和童第周他们很勤奋……
师:(打断学生的话)你意思就是说颜老师不勤奋了?(学生笑)
生:不是的,因为他们成功了……
师:你意思又是说颜老师不成功了?(学生笑)
生:(有点不好意思,一时答不上来)
生:因为你没名气。(学生笑)
师:这话说得让老师寒碜,我这辈子非得弄出个名气来,让他来写我。(学生笑)
生:因为别人不知道你。
师:到这儿,我们又学到了一点: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师:课文中的两个人成功了吗?读课文,从中找出有关他们成功的句子。
生:(轻声读课文)
需要指出,颜老师的实录也有不足,设计太过精巧,课堂不具有开放性,学生从头至尾始终亦步亦趋地围绕着老师设问而学习,没有一个整块属于自己读书思考的时间。
二、《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以通俗的语言详细介绍了李时珍曲折传奇的人生经历,介绍了《本草纲目》的编写过程、影响价值。是课文学习的很好补充。教师学生均值一读。
三、《李时珍夜宿古寺》中的几种药草介绍(含图片,可下载制作课件):
金银花
鸡肠草:
鹅肠草
四、几个科学家的.故事:
张衡和地动仪
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五、维生素C的发现史
六、《“维生素C大联盟”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 引导学生探索维生素C的成分,存在于哪些食物中,维生素C的发现及作用。设计中提供了详细的背景资料,可备查阅。
模块备课教学思考
多少年来,我们老师备课总习惯把一篇篇具体的课文作为研究的对象,《说勤奋》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勤奋有多重要;《李时珍夜宿古寺》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习李时珍为理想不怕吃苦,严谨做研究的作风;《维生素C的故事》是让学生了解维生素C被发现的过程;《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目的就是了解这样的科技,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应该说,从局部来讲,这样的想法并不错,但这种备课因为没有将视野放宽,将课文纳入单元系统、纳入学生的整个人生发展组织中,教学目标就显得狭隘,教学过程也异常琐碎。学生也才会有学语文少上节把课并无大碍的想法。当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立足于单元整体,将视线向两头延伸,以模块运转的取向鸟瞰一篇篇课文时,就能够很清楚地分辨它们之间的联系,一个个教学训练点在整合中找到位置。不是吗?这一单元四篇课文虽然文体相异,所写事情也涉及中外古今,但他们的之间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从不同的侧面启发学生如何“走向成功”。《说勤奋》告诉学生走向成功,要付出汗水和心血,别无他途。《李时珍夜宿古寺》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往深层次引领:李时珍为什么能够吃得这样的苦,为《本草》倾注如此大的心血?是心灵深处那高尚的追求!《维生素C的故事》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学生成功往往就是长期关注、强烈期待下,在某件事情促发下的瞬时灵感。你看,线索清了,方向感有了,教学因为模块的整体推进简洁高效;因为注重课文的内在关联(再加上单元文化主题活动课)重点突出。课文对于学生不再是零散的,而是整体的交响轰鸣——课文学习真正驶入了学生精神世界,改善着学生的精神生活。
我们举例来说,《说勤奋》第一段有句含义深刻的话:“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当然要让学生理解,课后有这样的要求。但怎么理解是大有讲究的。曾经听课,课文读完,老师上来就让学生找出这句话理解含义。学生说了又说,可就是不到点子上,教师启发了又启发,但学生还是不得要领,十几分钟过去,老师急了,不得不自己尴尬地将理解和盘托出。这是在单篇课文教学中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理解而理解,这是生硬的,痛苦的,也是不具有意义的。也有老师聪明,知道将这句话放在课文系统中,用司马光、童第周的经历来理解,这种形象支撑的理解学生自然能接受,这是对的。可惜的是,不少老师到此便认为这句话的学习结束了,这是就课文教课文。站在单元模块整体看,勤奋只是走向成功的一个方面,是表面看得见的行为,这种不懈努力的行为背后靠的是理想、信念的支撑。所以在设计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时,我们首先诵背回望这句话,引入对又一个历史伟人李时珍的关注。在教学师徒对话时,再一次审视这句话,补充这句话,完整地表达关于“走向成功”的理解:“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更是他们用理想与信念培育出来的。”在咀嚼李时珍“端详”“嚼”药草的细节后让学生又一次诵背这句话,让课堂显得一唱三叹,意味悠长。我想,“变静止的、分割的、单一的教学,为动态的、整合的、开放的新的教学体系”,这就是模块备课的意义。
关于《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的教学设计
一、引出课题,你了解到什么?
介绍李时珍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包括读文、识字、解词、分段四个步骤)
三、研究文章写作特色
时间推移顺序渐渐下山-夜幕降临-大好月色-圆月当空
事情发展顺序外出察访-夜宿山寺-寺中谈苦-连夜记录
四、复述课文大概内容。
第二课时
一、师范读,生再通读课文。
二、2~4自然段学习(抓住“破败”做为突破口,通过朗读、找词语理解李时珍甘于付出的品质)
三、5~12自然段学习(精读,抓住对话部分,指导感情朗读,引出李时珍的'其他高贵品质)
四、把你感触最深的句子读讲给同桌听,并告诉他为什么。
五、回到第一自然段,引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两词,再次理解李时珍高贵的品质。
六、介绍《本草纲目》(经典著作)
七、质疑,解疑。
八、完成课后第四题-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板蓝根、蛇胆川贝液、枇杷糖浆......)
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的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
教学目标 :
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
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二、质疑
1、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有什么疑问呢?请学生回答。
3、请学生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李时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难读的词语,请学生多读两遍
3、交流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能够解决的,马上师生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到下节课的教学中。
五、理清文章的主要段落大意
六、朗读课文
七、生字教学
八、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的上的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
教学目标 :
精读课文,通过重要段落,分析体会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16、李时珍夜宿古寺
2、读了这个课题,我们的脑海中不禁闪现出这样一个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呢?请小朋友赶紧拿起课文,到课文的第一、小节中去找找答案,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二、教学课文第一、二节
1、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一、二节
2、你知道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吗?指名学生交流。(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
3、从这一点中,你体会到什么?
4、从这两小节中,你还知道李时珍师徒察访药材怎么样?(让学生联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来自由交流交流)
5、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这就是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主要原因。
6、齐读第一、二节
三、学习课文三、四节
1、是的,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荒野上,李时珍师徒焦急地走着,突然前方的树丛中隐约出现了房屋的轮廓,走近前一看,哦!是一座古寺(生答。出示古寺的图片)
2、小朋友,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啊?请你细细读读课文第四节,将描写古寺的相关语句画出来!
3、学生朗读,做标记
4、交流:
一座破败的古寺、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5、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古寺的条件非常的差,很久没有人来了,很危险等等)
6、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7、读好这句话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厚厚的.蜘蛛网。
四、分析课文5-12节
1、为了察访药材,为了修好《本草》,这些对李时珍来说已经算不得什么了!师徒俩毅然决定在古寺中寄宿一夜!
2、小朋友,请你自己读读课文5-12节,去看看一下李时珍在古寺的生活,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旁边简单地做做批注。
3、学生认真读课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做上批注。
4、交流:
非常仔细
●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若有所悟。
● 出示两中药材的图片,请学生看
● 抓住李时珍的动作来说说体会
● 朗读体会
非常爱劳动人民
● 抓住李时珍的语言来体会
a.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笑字,让学生联系课文的前前后后,说说这种真的苦不苦?)
b. 恩,长年累月地------值得的。(两组对比,住在破庙里和住在家里,万民得福和自己吃苦,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c. 庞宪,趁着大好-----记下来吧。(放弃自己休息,在月光下记录)出示他在月光下记录的图片,你想对他说写什么?
5、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但李时珍还在认真辨别着,记录着。
五、拓展说话
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朗读课题),仅仅是发生在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中的一个故事,你还了解他的哪些故事?(指名一两个学生说)
2、正是由于李时珍这种不畏艰辛,认真踏实的作风,才发现了很多有用的中药,例如课文讲到的:
忍冬花初开时,-----消暑解寒。
胭脂草------治虫咬伤。
刀豆子-----治呃逆。
鸡肠草------
3、你还知道哪些中药?说说它的药效!
4、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图片),此时,瞻仰着他的象,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六、总结课文
让我们永远记着这位为了人民,行程一万余里,倾注毕生心血和精力,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完成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齐读)!
《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
2、学习课文19个生字,其中9个只识不写词,理解生词的意思,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首先来复习几个词语。
出示: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长年累月 修好《本草》 万民得福
2、指名读。你能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二、寻苦、体味不辞辛苦
(一)寻苦和不苦
《李时珍夜宿古寺》贯穿一个苦字,体现不辞吃苦四个字,放声朗读课文,分别用――和 画出表现的苦和不怕吃苦的语句。画出来后,用心读读,在文章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批注。
(二)交流体味:
1、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A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苦,你能用朗读表现了出来吗?
B品味语句,看图,想象这样一座破败的古寺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危险?再读体会。
C李时珍的话应该是什么语气?(为什么要在此住上一夜?)联系第2节,领会虽是破败的古寺比起山林中夜宿要安全得多。引读第3节,读出庞宪话的喜悦。
D再次走进这座破败的古寺,这座可以给李时珍师徒俩带来一些安全感的古寺。
2、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A细细地读读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
B联系生活:你啃过干粮吗?啃过冷馒头吗?这样的饮食是一天吗?引读第一节。他们累了一天只能喝点山泉水,靠啃点干粮来充饥。他们为了修订本草不辞一切辛苦。
请选择其中一个情景展开想象。
出示: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
一天,李时珍在悬崖绝壁上发现一种珍奇的药草,他
C再读本节,应该怎样读才能再现这样的苦呢? 读慢些。
D品味笑这笑里有什么?透过笑感受到什么?
E引读对话:同学们的描述仿佛让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千辛万苦。让我们再来回味回味师徒二人在月色下,在破败的'古寺中的这番谈话吧。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的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感受情怀:修订《本草》万民得福
F激情:为了修订《本草》,让万民得福,李时珍觉得.是值得的是值得的是值得的。再读李的话。
3、赶了一天的路,翻山越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本该好好休息才是,他们休息了吗?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较之上面,这些苦还算苦吗?)因此在这个月明这夜,李时珍开始记录自己的寻访所得。默读8-12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除了书上的这些中药你还知道哪些?
4、在8-12节中,哪一幕最让你感动?是药三分毒,有的药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李时珍作为一代名医,他难道不知道吗? 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啊。还有一次,李时珍为了试一试曼佗罗的药性,因为麻醉性太强,几天昏迷不醒,家人焦急万分。他为了什么,你能够看出什么?(引 严谨认真)
5、此时,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夜已经很深了,李时珍还在干什么
(三)畅说 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图片),此时,瞻仰着他的象,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三、总结
让我们永远记着这位为了人民,行程一万余里,倾注毕生心血和精力,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完成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齐读)
四年级《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书写:宿、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认真严谨的精神
二、学习任务: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三、导入新课:
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七课,又将认识一个人,他是——
李时珍(板书)
通过课前预习,你对他有什么了解呢?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
从同学们的介绍,我知道了李时珍同样是一个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手中的鲜花是——《本草纲目》。(这是一部怎样的.医学巨著?
四、任务一: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一)出示自渎提示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画出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并在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
(二)学生展示交流,教师指导
A、住宿药材师徒灰尘煮沸破庙修订砖头端详扯下
B、晓行夜宿断垣残壁若有所悟
C、多音字交流:饮宿蒙累
D、课后生字交流:
E、长句子朗读
指多名学生读、齐读课文,或者精彩句段。
任务二: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一)出示自渎提示
再次读文章,想想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从中你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二)学生展示交流,教师指导
A、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一心赶路飞鸟归林
断垣残壁枯枝杂草
月光皎洁笔墨纸砚
B、李时珍:不怕吃苦,严谨认真。
C、再次读文章。
五、检测导结:
本文写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不顾年岁大,为修好( ),住( ),啃( ),在月光下记载( ),从中我们感受到李时珍是个( )的人。
六、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不怕吃苦
严谨认真
文章
来源学科吧
课件
【微语】失败不是终点,而是成功的起点,勇敢前行吧。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