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前天晚上,中央二频道播出的《开学第一课 我爱你中国》,我们都观看了,相信每位同学在观看时都是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想说点什么?
是啊,中国是我们所有人的妈妈,我们理所当然像纪录片中的每一个人一样都爱她,让我们深情地告诉祖国(指板书生齐读)
不止我们深深爱我们的祖国,本文的作者亦是如此,让我们再和作者一起高喊出我们的心声(指板书生齐读)
作者还把她对祖国的热爱化做文字,写成诗歌。那么他从哪些方面表达了自己最祖国的热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心灵,投进祖国的怀抱共同去感受吧。
二、初读
1、结合预习自己读课文,读流利,读出你对祖国的热爱,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表达了自己最祖国的热爱呢?。
2、齐读课文。
3、检查生字词的学习。
4、交流:课文从哪些方面表达了自己最祖国的热爱呢?(师:板书【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品质高洁】)
三、组内互助交流
1、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共同交流自己的体会、理解。
2、每个小组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练习朗诵所选小节,我们进行朗诵比赛。
四、集体交流
1、就每个方面展开交流,教师适时补充。播放【幻灯片】
2、进行朗诵比赛。(配音乐)
五、课堂拓展
1、同学们,我们再来齐读一下课文,你们看看第2——6小节,有什么共同特点?(结构相同,首句都是“我们爱你啊,中国”,下面四句都是反应祖国可爱之处的一个方面)
2、其实对于我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大物博的中国而言,可爱之处数不胜数,作者只是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写了出来,你能不能仿照这几小节的格式,选取一个方面,试着写写祖国还有哪些可爱之处呢?(出示,老师的练笔范文)
【我们爱你——南方雪灾时的万众一心,汶川地震时的众志成城,北京奥运时的世界瞩目,“莫拉克”台风时的心手相连。】
你可以选择课文中描写的这几个方面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结合前天晚上观看的开学第一课,也可以选择其他方面比如古今中外有影响的作家、诗人;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都可以。
3、练笔交流。
六、回顾整体
我们对祖国的爱是一首永远都续不完的诗,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诗的韵律、爱的源头,付出爱,传递爱——爱让中国更美丽。我们再来朗诵全文“我们爱你啊,中国”。(配乐)
七、课后延伸
今年是我们祖国60岁的生日,举国上下,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为祖国庆祝。我们也要行动起来。国庆节前夕我们打算举办“我们爱你,中国”读书汇演,为饱经沧桑的祖国,为朝气蓬勃的祖国庆祝60岁华诞。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读书汇演准备工作一:1、试着搜集更多有关描写祖国的优美文章。
2、搜集一些爱国的故事。(播放我爱你中国)
板书:
我们爱你啊,中国
疆域河山的辽远壮阔,
民俗风物的闻名独特,
历史文化的悠久灿烂,
精神品质的伟岸高洁。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诵读,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特点,伟岸高洁的品质,开拓进取的精神。
课文解读:
全诗感情充沛,真挚热烈,从祖国东西南北各具特色的景色入手,展现了四幅形象鲜明的美丽画卷——东海日出、高原星空、北国风雪、南国春色,让读者从四幅画面中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秀美神奇。
接着,作者选择奇山秀水——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长江黄河,用简练传神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姿、富有变化的山水画卷。
龙井茶、茅台酒、江南丝绸、景德镇陶瓷、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大草原、戈壁滩……丰富的物产、各具风情的建筑、各具特色的风光,让读者心中升腾起一种自豪之情。
最后作者由祖国悠久的历史,看到充满希望的未来,用饱蘸激情的笔大声歌唱——我们爱你啊,中国!
教学过程:
谈话切入:
1、 幻灯打出中华民族的版图,老师介绍中国国土面积、东南西北各具特色的地理风貌。
2、 播放《配套光盘》中配乐朗诵,导入新课。
朗读感知:
1、 自由朗读全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畅,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2、 小组练读,交流问题,组内讨论解决一些问题。
3、 各小组汇报朗读情况,交流还未解决的问题。
4、 全班自由练读全诗。
5、 指名读、齐读全诗。
品读体味:
1、“我们爱你——”是全诗的一条情感主线,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
2、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炙热情怀,你有没有产生和作者一样的情怀?自由交流。
3、 再次练读,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4、 进行朗读比赛。
5、 老师做总结评价。
拓展探究:
1、 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收集祖国之最。(如最长的河、最高的山、最长的铁路线等。
2、 收集有关赞美祖国的古代、现代诗文,进行朗诵比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等词语说一段话。
2、过程与方法:自由阅读,课外从网上搜集材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诗歌语言进行反复地吟诵;观看相关的图片及影视片断,加强直观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复习检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请读课题,要求有深情。
2、课文中有几处写到了题目?(首尾直接写明,中间每一小节的开头都写了一半。)
3、齐读第一节。这一节写了什么?(幅员辽阔)
二、学习第二节。
过渡:第一节从时间差和季节差方面写出了我国幅员辽阔。在这个大面积的国土上,有什么让我们如此热爱呢?
1、指读第二节。思考:这一节中告诉我们,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有什么?(壮丽的山河或具体的内容: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庐山黄山云雾、长江黄河)
2、你最喜欢读哪一个句子?由这个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怎样把这个句子读好?读前老师先让大家看几幅照片。[出示图片]
3、指名读二小节。
有没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一小节的?(如分角色、接口读、表演读……)
齐读第二小节。欣赏央视“请您欣赏”栏目中的有关片断。
4、回顾学习过程。
三、学习第三——第六小节
1、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自由选择一个小节,用刚才的方法学习。
2、自学后全班交流。重点指导第三、四小节。如有小节没人学习,则简单介绍,指导朗读。
4、齐读第二——六小节。
5、小结:这五个小节,用相同的形式,从山河、特产、文化、精神几个方面介绍了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祖国,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更加激发了我们热情。
四、学习最后一节。
1、齐读。
2、你认为哪些词要读好?为什么?
3、结尾再一次点明了题目,是不是与第一节有重复的感觉?
(开头只为祖国的辽阔而感叹,现在想到祖国有着无比壮丽的山河、世界闻名的特产、迷人的民族风物、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展望未来将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怎能不激动万分,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五、作业:
1、自选一个内容,出一份手抄小报。
2、自选一个小节,另外搜集材料进行诗歌仿写。
板书设计:1、我们爱你啊,中国
山河无比壮丽
物产闻名世界
“我们爱你,中国”民族风物迷人“我们爱你,中国”
(幅员辽阔)文化古老灿烂(奋发开拓)
民族精神伟大
教后反思:
中国是诗的国度,小学生正是如诗如歌的年龄,学生容易对此产生兴趣。如果能巧用网络环境,把诗歌涉及的情境再现出来,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一、运用网络,显现情景。诗中对壮丽的山河有几处介绍,学生能亲身到达的了了无几。只有诗中的几个抽象的词语,学生无法体会江山如此多娇。借助网络,尤其是中央电视台“请您欣赏栏目”中,有大量对中国名胜的介绍,拍摄的角度,解说的语句优美生动而且通俗易懂,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欣赏这样的片断,真有走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感觉。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艺术与人生。
二、巧妙制作,活用诗歌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特产,无论是地理空间还是时间的跨度都是非常大的,要让学生在短短40分钟内完全领略诗歌的奥妙,感觉人民的伟大,光靠口说是不可能的。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技术整合,让物产、建筑与劳动的情景配合,让杰出的成就和与天地人斗争的画面交相映衬,把时空的跨度缩到最小,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震撼学生的心灵,也能直观地感悟到诗歌跳跃性的表现特点和震撼人心的感人力量。
三、拓展内容,激发创作。
诗歌教学,离不开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和情感、意境等等进行讲解分析,但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肯定感染不了学生的心灵。我们以课文为基础,拓展了表现的内容,让学生在美丽的画面中模仿写作,表达出心中的激情。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讨好诗歌,在读中体会、感受到祖国的伟大。
(2)运用一些音像、语言资料来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领略祖国的山河的壮丽、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教育学生树立从小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努力学习的思想。
重、难点与关键:
1、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简单说歌曲内容。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揭题、范读。请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小结: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
(2)交流。
第一段:写祖国幅员辽阔,总起全诗。
第二段:以“我们爱你”作为起句,从不同角度,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总结全文。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体味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
(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季节差)
(2)“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教学内容:
我们爱你啊,中国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7个生字,按要求写好这7个生字。
3.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等词语说一段话。
4. 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说一段话。
2.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突破重、难点的过程:
一.导入,揭题。
1. 教师示范背诵,并出示课件。
2. 提问:听了老师的朗诵,你有什么感受?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出示课题。
4. 提问: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爱你啊,中国”?
5. 提问:你有这样的感受吗?能具体说说吗?
6. 谈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体会,领悟。
二.初读,检查预习
1. 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交流朗读情况。
3.出示生字词。
4.交流字词的预习情况。
5.提问:在预习中,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6.提问:这些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7.当场描红习字。
8.齐读生字词。
9.再次轻声自读课文,思考:祖国的方方面面都值得我们去热爱。那么,课文着重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的呢?
10.小结: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土地富饶
历史悠久
精神高洁
1.听,看图片。
2.指名交流。
3.指名补充。
4.齐读课题。
5.指名回答。
6.指名回答。
7.指名补充。
1.按要求自读课文。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指名评议朗读。
4.指名读字词。
5.指名正音。
6.指名领读齐读。
7.指名交流。
8.指名补充。
9.齐读字词。
10.指名交流。
11.指名补充。
12.描红习字。
13.交流展示。
14.齐读。
15.轻声自读课文,思考。
16.指名回答。
17 指名补充。
精彩创意搜集信息
渺——左中右结构,各部件要紧凑,不宜太宽。
脊——上下结构,上面部分要收紧。“人”的两笔要宽大一些。罩住下面的“月”字。
恢 魄 拓——同为左右结构的字,比过天地后,就有了区别。“恢”左右平齐,左瘦;“魄”右小,左部件居中;“拓”是右小祖斜孙的结构。
作业设计实践活动
(1)熟读课文;
(2)默写生字词;
(3)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初学现代诗,侧重于读,在读中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的明朗节奏,感受祖国的疆域辽阔,祖国的灿烂文化,激发90后学生的爱国热情。设置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找答案、合作学习中找到答案。
学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自主合作学习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感受祖国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激起生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感。
3、锻炼朗读能力和朗读诗歌的节奏感,竞赛方式的读书比赛,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学习的热爱。
二、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诗歌,在文中划出生字词,利用工具书在小组内交流理解。
2、划分诗歌的节数,想想每节写了什么。
3、在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作标记。
(三)精读诗歌,品位语言,体会感情
1、诗文那些句子写得美?那些句子激起了你的自豪感?请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或体会。
2、你觉得诗歌分别从那些方面来赞颂我们伟大的祖国?
3、自由读读诗歌,你有什么发现?能仿照2-6节的诗歌样式自己来写写一两节吗?
(四)你觉得现代诗有什么特点?
(五)拓展
进行班级诗歌朗诵比赛。
方法:小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进行初赛,记录好每个同学的比赛成绩;每组的第一名在班级内进行复赛,值日组长挑选好主持人和评委进行分值记录,最后评出一二三名各一人进行奖励。
【微语】有些人达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却输掉了整个人生。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