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考试资料 > 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推荐19篇)

发布时间: 2024-08-12 14:24:48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上教材〈小数乘法〉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幻灯片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2×3= 5000×17=

20×3= 500×17=

200×3= 50×17=

20xx×3= 5×17=

口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

一、情境导入

1、天里,几位小朋友想一起去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来到商店买风筝。观察主题图,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自由说(鸟风筝3.5元/只……)(教师顺势板书)

3、如果你要买风筝,你准备买哪种形状的?买几个?(教师顺势板书)

类型单价数量

鸟风筝3.5

鱼风筝6.4

三角风筝4.6

半圆风筝7.8

4、如果他们三位小朋友想买3个鸟风筝需付多少元?怎样列式?

5、学生独立列式。

6、交流想法3.5×3或3.5+3.5+3.5。

7、教师适当小结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并揭示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计算

1、3.5×3等于多少呢?请你自己尝试计算出得数。(教师巡视,并要求部分学生在黑板上罗列不同的计算过程)

2、全班交流各种方法

3、教师指出重点研究以下方法

4、在学生的自主解释过程中教师顺势板书,并重点指出这样做的关键步骤是将3.5元转化成35角,实际上就是将小数转化成整数。

5、用这种方法尝试计算你自己的数学问题,买怎样的风筝,买几个,需付多少元?

6、同桌检查一下。

三、探究算理和计算方法

1、出示算式0.72×5=?,提问:“0.72不是钱数,怎样计算?”自主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指名说说算理?(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顺势板书)

3、同桌互说算理

4、请学生观察积3.60,提问:“与3.60相等的小数是多少?”(3.6)告诉学生,算出积以后,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5、计算3.15×8

6、小数乘整数是如何计算的,四人小组内讨论

7、全班交流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四、练习巩固

1、练习一 第2题、第3题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学习的,它将为后面继续学习小数乘法的应用及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在本课中,学生要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情境引入,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接着让学生体验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单位转化来初步感知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在第2页,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来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为铺垫,也有了较好的数感,这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正迁移的作用。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正在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学生要抽象的用两次转化的思想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他们的概括、归纳能力还处于薄弱阶段,所以不要求他们准确的用数学语言描述出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学会简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获得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新计算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具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提出问题(预计1—2分钟)

1、课件呈现,寻找信息

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呢?2。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说一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买3个3.5元的风筝多少元钱”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

二、尝试练习,探究算理(预计23—25分钟)

(一)探究算理

1、估算范围

(1)估一估:3.5×3大约是多少?

(2)算一算:学生估算,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结果:估算1:

3.5×3≈3×3=9比9多

估算2:3.5×3≈4×3=12比12少

估得3.5×3的积的范围大致在9和12之间

2、感知算理

(1)算一算:要想知道3.5×3精确值是多少,可以怎样计算?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巡视期间,师抽生板演板演展评

(2)说一说:抽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3个3.5就表示3个3.5的和,这就是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小数的和的运算。

把小数拆分成整数把3.5变成3元5角,先3元乘3,再5角乘3,最后把它加起来。

利用竖式的计算方法,把元转化成角来计算,即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来做。

引导:第三种方法中把小数转化成整数,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小结:3.5转化成35,也就是小数点向又移动了一位,即扩大到原来的10倍,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要使积不变,就要缩小到原来的1/10,所以结果就是10.5

3、明确算理

(1)想一想:现在老师手上只有一根4.6米长的线,老师放风筝需要5段这样长的线,你知道老师需要线的长度是多少米吗?先自己独立思考,如果无从下手的同学,可以向老师要准备题,如果还是有困难,可以自学课本,也可以向同学老师请教。

(2)算一算: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巡视期间,师抽生板演板演展评

引导:你是怎么想的呢?

(3)说一说:抽生说一说思考过程预设:

4。6扩大到原来的10倍X5X5缩小到原来的1/10230引导:横式上的积为什么是23呢?

小结:根据小数的性质,积的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二)概括算法

(1)观察:观察上面竖式,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2)想一想:小数乘整数应怎么计算?

(3)说一说:请同桌互相说说你的发现和计算方法。

小结:

1、看:把小数乘整数看做整数乘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2、数:数因数有几位小数

3、点: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把“0”去掉

三、拓展应用,巩固新知(预计13—15分钟)

(一)基本技能练习

1、计算

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用竖式计算

12.4×712.04×512.25×810.25×83。

1.7处方1.6处方×5×58.58.0

(二)计算方法应用

(1)下图是一块长方形菜地。如果宽扩大到原来的1.6倍,则菜地的面积会增加多少平方米?12米

(2)要下雨了,小丽看见远处的闪电,4秒后听到了雷声,闪电的地方离小丽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34千米/秒)。

(三)思维发展练习

四、课堂总结,深化新知(预计3—4分钟)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转化的思想

五、当堂检测,知识落实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2、计算下面各题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培养迁移类推能力,获得借助计算器和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住房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同学都住进了新房,聪聪家最近也换了套新房,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瞧!这就是聪聪家的客厅。(课件出示)通过观察平面图,你想知道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课件展示聪聪家的客厅平面图,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诱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驱力。)

2、生提问题。

3、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要求的聪聪家客厅的面积有多大,该怎样列式呢?(板书:4、8×3、6)观察算式的两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算式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

4、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设计意图:从计算房间的面积这一实际问题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数乘小数的重点是小数点的书写位置,让学生观察题中因数的特点,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积中小数的位数打基础。)

二、探究新知

1、推导笔算方法

①、提出估算要求,

师:计算之前我们先估算一下,聪聪家的客厅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生:把3、6看作4,把4、5看作5因此:3、6×4、8≈20

也就是说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不到20平方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使学生养成“先估算,在计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未确定竖式计算结果做铺垫。)

②、提出竖式计算的要求,讨论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怎么办?

教师板书:

4、8

× 3、6

1、回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提问: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怎么计算?可以转换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吗?

3、让学生说出算理,独立试一试,指名汇报答案。学生上台板演。

4、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问题讨论”是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过程,是理解算理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教学思维的过程。)

③、分析算理。

我们一起在原式上做一做。(边说边板书)、

思考:1、乘数中的两个因数是如何转化成整数计算的?

2、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8×36的积以后怎么办?

3、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4、小数点应该点到哪里呢?

教师小结:两个因数都乘10后,得到的数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1728除以100,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所以3、6×4、8的积是两位小数。

④(教师出示课件),显示算理的全过程。指名学生结合竖式,再次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选择学生非常熟悉的“超市购物”的事情,给出常见事物的单价,让学生来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分析: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的变化规律已掌握,并且本节课所选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起来会比较感兴趣,接受起来也应该会很快。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有探索新知的欲望和信心,能发现自己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教学具准备:

课本情景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到超市里买过东西啊?”生答。师:“现在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到一所超市里去转转看看那里有些什么?好不好啊?”生答。

二、新知传递:超市购物

师;呈现自动笔及挂面的物品和价格,让学生了解事物和价格信息。

(1)提出问题一:亮亮买三支铅笔花多少钱?(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交流学生个性化的算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师生列出1.8×3的算式和竖式,出示课题:小数乘整数(小黑板上)教师介绍用竖式计算得方法和过程。即,先把1.8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18,算出18×3=54,再把54缩小10倍变成5.4(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板书)

(3)让学使用计算器验算并交流计算的结果,使学生确信竖式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4)解决问题(2)。

师先提出问题(2),师生共同列出算式。让学生先估算,得出:买25包挂面不到25元。

教师写出25×0.95的竖式,分别提出:0.95有两位小数怎样把它变成整数?等问题,在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计算。

交流学生的竖式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学生板演。重点知道确定积中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把0.95扩大100倍,先算95×25=2375,再把2375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变成23.75。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超市的物品价格来引入课题,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到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深刻经历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及过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新知的自信力打下了基础。)

三、练一练。

第一题,鼓励学生利用“超市的信息自己提问题,并用竖式解答”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我觉得很好地锻炼了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本课的学习效果。)

第二题,勇夺计算小冠军。

3.2×340.46×18

16×0.841.5×71

第三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从王家庄到刘家湾共行了2.4小时。王家庄到刘家湾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5)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暑假生活交流

2.情境引入

师:暑假里天气炎热,为了消暑,人们通常会买一些水果吃。来看看(多媒体展示买卖水果情境)

师:从图里,你能获取什么信息?(西瓜每千克3.5元,苹果每千克2.6元)。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提出问题

师:这时,来了一位小朋友,她要买3千克西瓜(多媒体展示问题)

需要多少钱?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并说说估算的理由。

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同学们各自的理由很充分,思考问题也很有深度。那么到底花多少钱呢?你们能列出算式并计算出来吗?

2.尝试解决问题

师:谁把你的成果展示给我们大家看。

(教师收集学生的不同方法,在实物投影演示,并从中选择板书。)

竖式笔算35角×3=105角。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3.小结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3千克西瓜一共用多少钱时,老师注意到学用这种方法,(教师指板书),3千克西瓜花了10.5元,你们算得对吗?

师:你能说出理由,或者利用以前的知识来验证10.5元是对的吗?

师:请同学评价这种方法怎样?(学生各抒己见)

师:这些方法证明了我们大家算对了。

(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比较发现

师:观察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小数乘法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法)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即聪明又很会应用知识,能把没学的小数乘法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

2.尝试解决

出示0.72×5

师:这也是一道小数乘法的题,怎样写竖式呢?(师生共同写出来。)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那怎么办呢?

3.理解竖式笔算方法

①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想一想)

②小组交流计算方法。(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同学交流。)

③学生试算。(根据小组的意见,把这道题试着在小卷上算一算)

④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师:这样算你们同意吗?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⑤理解算理算法。

师: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板书,让学生质疑。如果没有,教师问:"在计算时,实际上算得是哪两个数相乘?","那么0.72×5=360吗?","横式的乘积怎么写?")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3点:怎样把小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小数点的位置如何确定;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指出把小数转化成整数的过程在笔算时可以不写。

4.练习巩固,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会计算小数乘法了吗?看老师这有一组算式,请同学们算一算,比一比。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第68页,例1和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二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计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板书竖式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集体交流、纠正。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还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指名交流

五、课堂作业

1、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一第1题。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学生在作业本上解题。

3、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学生读题。提问:这辆汽车的油箱里现在有多少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够这辆汽车行使多少千米?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讨论。

六、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P2例1、做一做,P3例2、做一做,P7练习题——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小数乘整数。

人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好时候,也是我们锻炼身体的好时节,同学们你们在春天常参加那些活动呢?喜欢放风筝吗?这不,有几位同学正在买风筝准备去放呢。

二、探究新知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请你当一回售货员,算一算这三个风筝的总价是多少?

师:谁来汇报你的结果?(根据学生回答,师逐一在屏幕上出示)

A: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师:你用学过的加法的知识解决了这一问题,这叫“学以致用”

B: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C: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35×3=105 105角=10元5角=10.5元

师:你其实是把小数先转化成了整数,再按照整数的乘法去做。这叫做“活学活用”很高明。

D:先不管小数点,用35×3=105再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师:她的意思也是先把小数变成整数来做的,和第三种做法还是不谋而合的!

师提问:

上面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的关键是什么?

我们再来看后两位同学的做法(指着背投)

师:把3.5变成35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另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新的积与原来的积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那么要得到原来的积要把新的积怎么样?小数点怎样移动?

总结思想:同学们,你知道吗?在我们刚才整个的研究过程中,不知不觉中运用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转化:把不熟悉的的小数乘法转化成小数加法,或者整数乘法来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这种方法,把新问题转化趁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巩固练习

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

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5

指名说是如何算的.(生描述,使用背投演示)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 7 2扩大100倍7 2× 5 × 5

3.6 0缩小到它的1/100 3 6 0

引导性提问:

0.72变成7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2×5算完了,再该怎么办?

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1/100?

(4)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练习

2.05×4 12.4×7

出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乘法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对,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小数乘整数”

师:想一想我们在做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①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看因数中的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背投出示)

巩固练习

l计算

7 ×4 25×7

0.7×4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①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小数位数与因数中的相同。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有0,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末尾的零是不能去掉的。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要注意些什么?(应明确:计算时要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有几位小数;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积中小数末尾的0.)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学习的,它将为后面继续学习小数乘法的应用及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在本课中,学生要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情境引入,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接着让学生体验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单位转化来初步感知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在第2页,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来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为铺垫,也有了较好的数感,这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正迁移的作用。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正在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学生要抽象的用两次转化的思想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他们的概括、归纳能力还处于薄弱阶段,所以不要求他们准确的用数学语言描述出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 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学会简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获得运用已学的知识解 决新计算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具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提出问题(预计1-2分钟)

1.课件呈现,寻找信息

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呢? 2.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说一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买3个3.5元的风筝多少元钱” 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

二、尝试练习,探究算理(预计23-25分钟)

(一)探究算理 1.估算范围

(1)估一估:3.5×3大约是多少?

(2)算一算:学生估算,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结果: 估算1:

3.5×3≈3×3=9 比9多

估算2: 3.5×3≈4×3=12 比12少

估得3.5×3的积的范围大致在9和12之间

2.感知算理

(1)算一算:要想知道3.5×3精确值是多少,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巡视期间,师抽生板演 板演展评

(2)说一说:抽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3个3.5就表示3个3.5的和,这就是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小数的和的运算。

把小数拆分成整数 把3.5变成3元5角,先3元乘3,再5角乘3,最后把它加起来 。

利用竖式的计算方法,把元转化成角来计算,即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来做。

引导:第三种方法中把小数转化成整数,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小结:3.5转化成35,也就是小数点向又移动了一位,即扩大到原来的10倍,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要使积不变,就要缩小到原来的1/10,所以结果就是10.5

3.明确算理

(1)想一想:现在老师手上只有一根4.6米长的线,老师放风筝需要5段这样长的线,你知道老师需要线的长度是多少米吗?先自己独立思考,如果无从下手的同学,可以向老师要准备题,,如果还是有困难,可以自学课本,也可以向同学老师请教。

(2)算一算: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巡视期间,师抽生板演 板演展评

引导:你是怎么想的呢?

(3)说一说:抽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预设:

4.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X5X5缩小到原来的1/10 2 3 0 引导:横式上的积为什么是23呢?

小结:根据小数的性质,积的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二)概括算法

(1)观察:观察上面竖式,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2)想一想:小数乘整数应怎么计算?

(3)说一说:请同桌互相说说你的发现和计算方法。

小结: 1.看:把小数乘整数看做整数乘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2.数:数因数有几位小数

3.点: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把“0”去掉

三、拓展应用,巩固新知(预计13-15分钟)

(一)基本技能练习

1.计算

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用竖式计算

12.4×7 12.04×5 12.25×8 10.25×8 3.森林医生

1.7处方 1.6 处方 × 5 × 5 8.5 8.0 (二)计算方法应用

(1)下图是一块长方形菜地。如果宽扩大到原来的.1.6倍,则菜地的面积会增加多少平方米? 12米

(2)要下雨了,小丽看见远处的闪电,4秒后听到了雷声,闪电的地方离小丽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34千米/秒 )。

(三)思维发展练习

四、课堂总结,深化新知(预计3-4分钟)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转化的思想 五、当堂检测,知识落实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2.计算下面各题

2 .60.4 70.9 5 10.4

X 5X 1 5X4 X 9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数学第86——87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五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计算。

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规律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例1小明房间的平面图。

提问: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以下问题:

(1)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3.6×2.8

(2)阳台的面积有多大?

2.8×1.15

提问:这两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2、揭示并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合作探究,掌握算法。

1、初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估算初步探索:

师:请你先估计一下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小组合作:先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

把3.6和2.8都看作3,3×3=9,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

把3.6看作4,2.8看作3,4×3=12,面积应该比12平方米小一点。

……

(2)笔算进行探索。

师:通过刚才的估算,我们已经知道了3.62.8的积大概在9的左右。那么实际的结果是多少呢?我们还应该学会计算的方法。通常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进一步启发:回想一下以前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我们是否可以先把这两个小数都看作整数来计算,这样你会做吗?

让学生先把这两个小数都看作整数来计算。

讨论:这样后,得到的积是不是原来的积?为什么不是?那主要的变化在哪里?

4人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再阅读课本86页,进一步弄清课本的竖式图示的意思:

原来两个小数都当作整数相当于都乘了10,积是原来的100倍,只要把现在得到的积除以100,就能得到正确的积。

问:正确的结果与我们估算的结果接近吗?能正确估算结果的同学真棒。

2、进一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试一试”

(1)根据刚才你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能计算出2.8×1.15的结果吗?你能借87页上的示意图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吗?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与同桌交流想法。

(2)全班交流。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相当于这两个因数乘了1000,得到的积就是原来积的1000倍。要使现在的积等于原来的积,只要用3220除于1000。

问:现在的积可以化简吗?结果是多少?

三、概括推理,总结方法。

1、引导学生比较例题与“试一试”的计算过程。

观察例1中的因数和积,你发现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再观察“试一试”中的因数和积,你发现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你能说一说因数与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小结:小数乘小数,两个小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2、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师:现在你能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了吗?

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在全班里交流你的想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

(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四、实际练习,内化理解。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练习,小组交流校对。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独立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五、反思总结,深化提高。

今天我们应用了以前原有的知识,

通过主动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经过这个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还有什么值得探讨的地方?

六、完成书面作业:练习十五1、2、3题。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说算理在我们计算的教学中是十分重视的。的确,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的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搞形式化说理,忽视学生对算理的感悟,则有害而无益,形式化说理,表面上看似乎有理有据,推理严密,但它不是建立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因而难以使学生对算理真正内化,难以使学生理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现行的教学中,一般是按教材的编排,采取如下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算式13.5

×0.5

2、引导学生观察和以前算式有什么不同。

3、讲算理:即13.5→扩大10倍→135

×0.5→扩大10倍→5

67.5→缩小100倍→675

然而教学效果令人十分失望。当我引导完上述的转化过程时,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大部分学生看着板书也说得清算理。但计算时,根本未按算理去做,尤其是中差生错误百出。课后我做了认真反思,上述推算我是严格按教材设计意图、教案要求,且很有条理去教学的,为什么还是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呢?那是因为教材的推算过程是为教者和学者提供一种借鉴的思路。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把教材的思路用教师所谓的“启发”灌输给学生,否则推算说理就成为了形式。为此,我就尝试了一种自己的教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在经历感悟的过程中增强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结果按我设计的教学方法学,班级学生不仅计算方法掌握快,算理也说的非常清楚,教学效果十分令人满意。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感悟到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探索并运用“因数是几位小数,积就要点出几位小数”的规律。

【教学设想】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与代数”的教学更加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探究和运用数学能力的发展,从而改变计算烦琐乏味的状况。基于这样的新课程理念,在设计“小数乘整数”的一课中,努力营造一种认知、生活、情感等协调互动、共同融合的,多层次、立体型的大课堂,从而使学生从中吸取一种理性精神,积淀一种数学文化。具体策略如下:

1、让计算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将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这是课改的亮点之一。让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计算,才能使他们感受到计算的需要,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计算的学习中去。教学伊始,创设了学生喜欢的“买风筝”的情景,得出“8×2,3.5×3,5.6×4”等算式,从而通过比较引出小数乘整数计算问题,激起学生自主计算的兴趣;在应用部分又创设了“旗鱼3秒钟游的路程和西瓜6千克要多少元”等问题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乘整数。

2、让已有经验成为突破难点的载体。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元、角”之间的进率,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乘整数乘整数,初步理解算理感受算法,感受转化策略;然后脱离具体的“元、角”依托,将小数乘整数“数学化”,利用学生已有的“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归纳出积的小数点定位的方法,从而有效构建起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让思维拓展成为计算教学的目标。计算教学的目标如果仍然停留在完成“双基“的层面上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计算教学应该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其一,通过寻求“因数是几位小数,积就要点出几位小数”的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验证,经历规律得出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其二,在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其三,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竖式是小数乘整数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不同的题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风筝店里放着哪些风筝,一起来看看。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出示销售的数量。

3、如果要知道每一种风筝卖出的价钱是多少元,该怎么列式?

4、观察这三个算式,哪个算式我们已经学过了?那剩下的这两个算式能不能给它们取个名字?(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展开

(一)依托“元、角”之间的关系理解算理、体验算法

1、分层尝试:3.5×3(板书),能做吗?

※你觉得自己能做的同学可以先独立做!

※暂时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进行研究。

2、反馈交流:请板演的同学依次来介绍自己的思路。

3、回顾体验:刚才我们是怎么来解决3.5×3的?

4、尝试练习:算一算企鹅风筝的总价是多少元。

(1)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交流:请板演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同桌检查竖式,并交流思路。

(3)感悟:小数乘小数可以怎么算?

(二)探索积的小数点定位

1、独立计算:7.3×50.73×5

2、反馈交流:说出你的计算过程。

3、比较体验: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得出:因数是几位小数,积要点出几位小数。

4、验证规律:这个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我们一起来进行验证。

先说说下面各题的积要点出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4.76×12=

2.8×53=

2.30022×3=

104×0.025=

三、巩固

竖式计算:12.4×72.05×41.2×23

(1)独立完成。

(2)反馈校对。

(3)自我反思:通过练习,你觉得小数乘整数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四、小结

1、回顾:今天这节课学习什么?小数乘整数可以怎么算?注意什么问题?

2、过渡:下面,我们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五、应用

解决问题

(1)世界上游泳速度最快的动物——旗鱼,每秒钟游泳的速度达29.48米,3秒钟能游多少米?能游90米吗?为什么?

(2)西瓜每千克4.25元,买6千克多少元?20元够吗?30元呢?

师:如果要知道准确答案,该怎么办?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选择学生非常熟悉的“超市购物”的事情,给出常见

事物的单价,让学生来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分析: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的变化规律已掌握,并且本节课所选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起来会比较感兴趣,接受起来也应该会很快。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有探索新知的欲望和信心,能发现自己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教学具准备:

课本情景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到超市里买过东西啊?”生答。师:“现在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到一所超市里去转转看看那里有些什么?好不好啊?”生答。

二、新知传递 :超市购物

师;呈现自动笔及挂面的物品和价格,让学生了解事物和价格信息。

(1)提出问题一:亮亮买三支铅笔花多少钱?(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交流学生个性化的算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师生列出1.8×3的算式和竖式,出示课题:小数乘整数 (小黑板上) 教师介绍用竖式计算得方法和过程。即,先把1.8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18,算出18×3=54,再把54缩小10倍变成5.4(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板书)

(3)让学使用计算器验算并交流计算的结果,使学生确信竖式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4)解决问题(2)。

师先提出问题(2),师生共同列出算式。让学生先估算,得出:买25包挂面不到25元。

教师写出25×0.95的竖式,分别提出:0.95有两位小数怎样把它变成整数?等问题,在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计算。

交流学生的竖式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学生板演。重点知道确定积中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把0.95扩大100倍,先算95×25=2375,再把2375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变成23.75。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超市的物品价格来引入课题,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到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深刻经历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及过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新知的自信力打下了基础。)

三、练一练。

第一题,鼓励学生利用“超市的信息自己提问题,并用竖式解答”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我觉得很好地锻炼了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本课的学习效果。)

第二题,勇夺计算小冠军。

3.2×34 0.46×18

16×0.84 1.5×71

第三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从王家庄到刘家湾共行了2.4小时。王家庄到刘家湾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扩大10倍

1 . 8-------------1 8

× 3 × 3

------------ ----------

5 . 4 ------------5 4

缩小10倍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式题.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三、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㈠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每位同学家里的生活条件都好了,住进了楼房。(课件出示)焦老师想采访一下,你家的住房面积有多大?

生:122平方米;116平方米……

师:你的小房间面积又有多大呢?

生:16平方米;48平方米(引导孩子想一想一平方米大约有多大,48平方米不太符合实际。)

2、师:我们看,这是小芳同学房间的平面图。(课件出示)

你能求出她房间的面积吗?

生:能。

师:怎样列式?

生:3.6×3板书:3.6×3

师:为什么用3.6×3?

生:因为小芳房间的平面图是一个长方形的图形,我们要求小芳房间的面积实际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师:说的真好。那怎样计算3.6×3呢?

生:把3.6看成36与3相乘,得到108。因为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有几位小数,3.6的因数是一位小数,积也应该是一位小数。所以要在108中点上小数点。

生:先按整数乘法来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师:说的.真好。所以小芳房间的面积是10.8平方米。

板书:3.6×3=10.8(平方米)

接着看,这是小明同学房间的平面图。(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小明房间是长是3.6米,宽是2.8米;阳台的宽是1.15米。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生:小明房间的面积是多少?

生:小明家阳台的面积是多少?

生:小明家房间和阳台的面积一共是多少?

师:要求小明家房间和阳台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小明房间的面积是多少?和小明家阳台的面积是多少?

师:求房间的面积有多大怎么样列式?(课件)

师:阳台的面积有多大怎么样列式?

生:板书:3.6×2.8=2.8×1.15=

4、师:观察一下;例1和复习题有什么区别?

生:复习题是小数乘整数,例题是小数乘小数。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乘小数。

㈡引导探究

1、师:你能估计一下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你是怎样估计的?房间的面积在什么范围内?

生:我估计房间的面积在12平方米左右。我把3.6看成4,把2.8看成3,用4×3=12(平方米)

师:那是12平方米吗?

生:不是,比12平方米要小。

师:有和他不一样的吗?

生:我把3.6看成3,2.8看成3,用3×3=9(平方米)。所以我估计面积是9平方米左右。

生:我根据3.6×3=10.8(平方米),我估计面积不到10.8平方米。

(如果学生答不出来,师:提示:和3.6×3比较一下,你觉得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为什么?

生:少一点,因为3.6×3=10.8,而我们要求的是3.6×2.8还不到3,所以积肯定比10.8要小。)

师:那么到底谁估计的比较准确呢?下面我们就来精确的算一算。

2、师:怎样计算3.6×2.8呢?会算吗?把你的想法说在小组里交流,在把讨论的过程写下来。(四人小组讨论)

生1:把3.6米换算成36分米,把2.8米换算成28分米,用36×28=1008(平方分米)再把1008平方分米换算成10.08平方米。板书:36×28

生2:我们已经学过小数乘整数,只要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与另一个因数去乘,在把积除以10倍就可以了。3.6不变,把2.8扩×10倍变成28,用3.6×28=100.8,在把积缩小10倍就是10.08。板书:3.6×2836×2.8

生3:用竖式计算:3.6×2.8。

师:用竖式计算,你是怎样算的?

生:先摆竖式,把3.6×10倍看作36,把2.8×10看作28,在计算36×28=1008,在把积除以100倍,点上小数点。

学生说的时候板书计算过程。

师:谁能再说一说,他是怎么做的?

生:把3.6×10=36,把2.8×10=28,用36×28。

师:那就和谁的想法一致啦?

师:接着说。

生:计算出36×28=1008,在除以100倍,得到10.08。

师:为什么要缩小100倍?

生:因为3.6×10,2.8×10倍,一共乘了100。要想得到原来3.6×2.8的积就要除以100倍。

师:说的`很好,我们一起来看把3.6×10,再看另一个因数2.8也乘10

两次一共扩乘了多少?

生:100。

师:1008是怎么来的?

生:把3.6×10变成36,2.8×10变成28,用36×28得到1008。

师:这是不是3.6×2.8的结果?

生:不是。

师:我们要得到3.6×2.8的积要怎么办?

生:把1008÷100倍。

师:说的真好,谁在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多请几个学生说)

生:把把3.6×10倍变成36,2.8×10倍变成28,用36×28得到1008。

我们要得到3.6×2.8的积要把1008÷100倍,就是10.08。

师:通过计算,我们得出3.6×2.8的积是多少?

生:通过计算,我们得出3.6×2.8的积是10.08平方米。

师:大家说的真棒!我们来看,这里的虚线框实际上是我们想的过程,一般我们不把它写出来,只写虚线框外面的部分。都算出小明房间的面积了吗?我们来看看那位同学估计的最准确?

生:估计10.8的同学。

㈢自主发现

1、师:刚才我们还想知道小明家阳台的面积,用竖式计算应该如何摆呢?

生:1.15×2.8或2.8×1.15

师:为什么要怎样摆?你觉那种摆法更好点?

生:因为我们是把1.15和2.8都看成整数来计算的,所以三位数写在上面,两位数写在下面更简便。

师:对了我们要学会选择合理的算法。会做吗?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算出来。打开书完成填空。写完的同学给我一个暗示。

师:你是怎样做的?

生:先看一个因数乘100倍,另一个因数乘10倍,积就乘100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

师:结果是3.220,为什么等号后面写3.22?怎样化简?为什么可以这样化简?

生:根据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把小数末尾的"0"化简。

小结:老师明白了,他是先看一个因数乘100倍,另一个因数乘10倍,积就乘100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是3.220。再把小数末尾的0舍去。这样比较简便,我说的对吗?我们来看,这里的虚线框实际上是我们想的过程,一般我们不把它写出来。你们知道该怎样写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

2.师:我们刚才都是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然后再把整数还原成小数。如果每题都这样去想是不是很麻烦?你能找到更简便的方法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出示讨论题)指名读题。

⑴例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⑵"试一试"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⑶通过比较,你发现上面两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师:小组讨论,依次回答.你的发现是什么?

生:我发现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就是积的小数位数。

生: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师:通过这三道讨论题,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

生: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来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师:说的很好,下面我来考考你们。

不计算你能准确判断出下面每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吗?

5.2×9.9=51.484.8×0.86=4.128

0.62×0.73=0.45268.65×4.8=41.52

最后一题出现要化简的情况。重点强调一下。

8.65×4.8的积应该是三位小数,可它的末尾有"0",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化简后就是两位小数了。

㈣巩固练习.

1、师:我已经按整数计算出它的积,要想得到原来的积,你能为它点上小数点吗?

生:第一题因数中一共有2位小数,积就因该有两位小数。

第二题因数中一共有3位小数,积就因该有三位小数。

第三题因数中二共有2位小数,积就因该有两位小数。但是要把小数末尾的"0"化简。积就是一位小数量

2、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我们来计算两道题。

87页练一练的第二题。

3.46×1.2=4.1521.8×4.5=8.1

第一题要注意因数中有三位小数,积就应该有三位小数。

第二题注意要先点上小数点在化简。第二题你是怎样算的?

全课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一、链接生活情境,激活相关经验

紧扣例题,教师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住房问题入手,使学生顺利进入本课的学习。通过对两个算式的比较,直截了当地进入本课的主题:小数乘小数。这样的导入,生动活泼,很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新理念 不难看出,新课导入时,教师就链接了生活情境,激活了学生相关的学习经验。通过1.2×4与1.2×4.5两个算式,既自然复习了旧知识(小数乘整数),又激活了新知识的生长点,给计算教学增添了浓郁的现实意义。

二、开放学习空间,自主探索实践

小学生的思维是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新授环节先后组织了两次有效的探究活动。

第一次:出示小明家的房间平面图,要求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并列出乘法算式。学生很快发现,可依次求出房间、小床、阳台的面积。

教师随机板书了3.6×2.8、1.95×1.1、1.15×2.8三个算式,先让学生进行估算。接着,启发思考:“你认为这些算式最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活动要求:利用工具(计算器)探究,可以两人合作,研究内容是积的小数位数的规律。

两次开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口算、笔算,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点亮了教材细节,帮助学生灵活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算理算法。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个内容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学习的,它将为后面继续学习小数乘法的应用及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在本课中,学生要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情境引入,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接着让学生体验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单位转化来初步感知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在第2页,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来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为铺垫,也有了较好的数感,这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正迁移的作用。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正在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学生要抽象的用两次转化的思想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他们的概括、归纳能力还处于薄弱阶段,所以不要求他们准确的用数学语言描述出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学会简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获得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新计算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提出问题(预计1-2分钟)

1.课件呈现,寻找信息

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呢?2.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说一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买3个3.5元的风筝多少元钱”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

二、尝试练习,探究算理(预计23-25分钟)

(一)探究算理1.估算范围

(1)估一估:3.5×3大约是多少?

2.感知算理

(1)算一算:要想知道3.5×3精确值是多少,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巡视期间,师抽生板演板演展评

(2)说一说:抽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引导:第三种方法中把小数转化成整数,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小结:3.5转化成35,也就是小数点向又移动了一位,即扩大到原来的10倍,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要使积不变,就要缩小到原来的。所以结果就是10.5 10

3.明确算理

(1)想一想:现在老师手上只有一根4.6米长的线,老师放风筝需要5段这样长的线,你知道老师需要线的长度是多少米吗?先自己独立思考,如果无从下手的同学,可以向老师要准备题,,如果还是有困难,可以自学课本,也可以向同学老师请教

(2)算一算: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巡视期间,师抽生板演板演展评

引导:你是怎么想的呢?

(3)说一说:抽生说一说思考过程预设:

引导:横式上的积为什么是23呢?

小结:根据小数的性质,积的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二)概括算法

(1)观察:观察上面竖式,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2)想一想:小数乘整数应怎么计算?

(3)说一说:请同桌互相说说你的发现和计算方法。

小结:1.看:把小数乘整数看做整数乘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2.数:数因数有几位小数

3.点: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若积的末尾有“0”,最后的“0”可去掉

三、拓展应用,巩固新知(预计13-15分钟)

(一)基本技能练习1.计算

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用竖式计算

3.森林医生

1.7× 51.6 ×5 8.08.5

(二)计算方法应用

(1)下图是一块长方形菜地。如果宽扩大到原来的1.6倍,则菜地的面积会增加多少平方米?

12米

2米

(2)要下雨了,小丽看见远处的闪电,4秒后听到了雷声,闪电的地方离小丽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34千米/秒)。

(三)思维发展练习

四、课堂总结,深化新知(预计3-4分钟)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转化的思想

板书:

小数乘整数

1看,2数,3点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感悟到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探索并运用“因数是几位小数,积就要点出几位小数”的规律。

【教学设想】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与代数”的教学更加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探究和运用数学能力的发展,从而改变计算烦琐乏味的状况。基于这样的新课程理念,在设计“小数乘整数”的一课中,努力营造一种认知、生活、情感等协调互动、共同融合的,多层次、立体型的大课堂,从而使学生从中吸取一种理性精神,积淀一种数学文化。具体策略如下:

1、让计算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将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这是课改的亮点之一。让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计算,才能使他们感受到计算的需要,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计算的学习中去。教学伊始,创设了学生喜欢的“买风筝”的情景,得出“8×2,3.5×3,5.6×4”等算式,从而通过比较引出小数乘整数计算问题,激起学生自主计算的兴趣;在应用部分又创设了“旗鱼3秒钟游的`路程和西瓜6千克要多少元”等问题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乘整数。

2、让已有经验成为突破难点的载体。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元、角”之间的进率,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乘整数乘整数,初步理解算理感受算法,感受转化策略;然后脱离具体的“元、角”依托,将小数乘整数“数学化”,利用学生已有的“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归纳出积的小数点定位的方法,从而有效构建起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让思维拓展成为计算教学的目标。计算教学的目标如果仍然停留在完成“双基“的层面上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计算教学应该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其一,通过寻求“因数是几位小数,积就要点出几位小数”的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验证,经历规律得出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其二,在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其三,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竖式是小数乘整数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不同的题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风筝店里放着哪些风筝,一起来看看。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出示销售的数量。

3、如果要知道每一种风筝卖出的价钱是多少元,该怎么列式?

4、观察这三个算式,哪个算式我们已经学过了?那剩下的这两个算式能不能给它们取个名字?(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展开

(一)依托“元、角”之间的关系理解算理、体验算法

1、分层尝试:3.5×3(板书),能做吗?

※你觉得自己能做的同学可以先独立做!

※暂时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进行研究。

2、反馈交流:请板演的同学依次来介绍自己的思路。

3、回顾体验:刚才我们是怎么来解决3.5×3的?

4、尝试练习:算一算企鹅风筝的总价是多少元。

(1)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交流:请板演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同桌检查竖式,并交流思路。

(3)感悟:小数乘小数可以怎么算?

(二)探索积的小数点定位

1、独立计算:7.3×50.73×5

2、反馈交流:说出你的计算过程。

3、比较体验: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得出:因数是几位小数,积要点出几位小数。

4、验证规律:这个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我们一起来进行验证。

先说说下面各题的积要点出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4.76×12=

2.8×53=

2.30022×3=

104×0.025=

三、巩固

竖式计算:12.4×72.05×41.2×23

(1)独立完成。

(2)反馈校对。

(3)自我反思:通过练习,你觉得小数乘整数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四、小结

1、回顾:今天这节课学习什么?小数乘整数可以怎么算?注意什么问题?

2、过渡:下面,我们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五、应用

解决问题

(1)世界上游泳速度最快的动物——旗鱼,每秒钟游泳的速度达29.48米,3秒钟能游多少米?能游90米吗?为什么?

(2)西瓜每千克4.25元,买6千克多少元?20元够吗?30元呢?

师:如果要知道准确答案,该怎么办?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选择学生非常熟悉的“超市购物”的事情,给出常见

事物的单价,让学生来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分析: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的变化规律已掌握,并且本节课所选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起来会比较感兴趣,接受起来也应该会很快。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有探索新知的欲望和信心,能发现自己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教学具准备:

课本情景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到超市里买过东西啊?”生答。师:“现在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到一所超市里去转转看看那里有些什么?好不好啊?”生答。

二、新知传递 :超市购物

师;呈现自动笔及挂面的物品和价格,让学生了解事物和价格信息。

(1)提出问题一:亮亮买三支铅笔花多少钱?(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交流学生个性化的算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师生列出1.8×3的算式和竖式,出示课题:小数乘整数 (小黑板上) 教师介绍用竖式计算得方法和过程。即,先把1.8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18,算出18×3=54,再把54缩小10倍变成5.4(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板书)

(3)让学使用计算器验算并交流计算的结果,使学生确信竖式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4)解决问题(2)。

师先提出问题(2),师生共同列出算式。让学生先估算,得出:买25包挂面不到25元。

教师写出25×0.95的竖式,分别提出:0.95有两位小数怎样把它变成整数?等问题,在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计算。

交流学生的竖式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学生板演。重点知道确定积中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把0.95扩大100倍,先算95×25=2375,再把2375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变成23.75。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超市的物品价格来引入课题,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到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深刻经历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及过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新知的自信力打下了基础。)

三、练一练。

第一题,鼓励学生利用“超市的信息自己提问题,并用竖式解答”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我觉得很好地锻炼了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本课的学习效果。)

第二题,勇夺计算小冠军。

3.2×34 0.46×18

16×0.84 1.5×71

第三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从王家庄到刘家湾共行了2.4小时。王家庄到刘家湾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扩大10倍

1 . 8-------------1 8

× 3 × 3

------------ ----------

5 . 4 ------------5 4

缩小10倍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基本算法。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分享一个小数点的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性。

2、复习一个数分别乘0.1、0.01、0.001得多少,

结论:一个非0的数乘0.1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倍,乘0.01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0倍乘0.001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00倍。

3、复习口算乘法。

4、复习整数乘小数笔算乘法及计算方法。

二、类比迁移,情境展开教学例3。

.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3)板书(或用PPT演示):2.4×0.8,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4)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板书:1.92×0.9,________

(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三、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

2.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3.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将教材第6页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整。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教学例4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

(2)板书(或用PPT演示):0.56×0.04,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2)师: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

(4)总结算理:乘、点、画、添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15)

002“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

特级教师 朱德江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的来源,一是来自数学外部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二是来自数学内部的矛盾,即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从这个角度出发,数学情境可以分为两种:生活情境,从生活中引入数学;问题情境,从数学知识本身的生长结构出发设置的情境。本节课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理解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5页例3、例4。

[学情与教材分析]

教材选择与“米、分米”有关的“换玻璃”的情境为学习背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乘法。当学生列出“1.2×0.8"的算式来求长方形玻璃面积时,问题油然而生:“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呢?”学生就会利用例2的计算经验,再一次用转化的方法把1.2米‘0.8米转化为12分米、8分米,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使学生又有了一次用转化的方法来学习新知的体验。同时为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中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教材安排了两个小朋友的对话:“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呢?”“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整数来计算吗?”引导学生再一次用转化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动态显示“1.2×0.8"的竖式计算过程。教材还组织学生应用交流的方式,按一定的顺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总结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当你走进学校,走进教室,你有没有新的发现?(学生回答)

师:对呀,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的校园变得更整洁了,教室的布置也更漂亮了(教师可以用课件展示一些图片,展示到教师的办公室时定格)o你们看,老师的办公室也焕然一新,学校在暑假里对办公室进行了装修,装修需要很多的材料,其中地板是必不可少的。

装修这样一间办公室需要多少地板呢?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会说校园里插了彩旗;有的学生会说我们有的科目的教师换了;有的学生会说我们班转来了新同学;当然会有学生说教室的布置更漂亮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入办公室的装修,非常自然。

1.出示问题。

师:需要地板的多少与什么有关(课件出示办公室的平面图)?是呀,我们的总务主任通过测量,知道了办公室的长和宽(在平面图上标出数据,长5.7米,宽3.2米)o

2.从图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求出什么?

3.要求办公室的面积,你认为算式怎样列?(5.7×3.2)请大家观察这个算式,它和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样?(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学情预设:五年级的学生对装修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很快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地板的多少与办公室的面积有关,并能根据数据列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算式。

设计意图:一般情况下,学校都会在暑假对校园里的各项设施进行维修,学生置身在这样美丽的校园,都会有新的发现。通过让学生自多寻找发现,不经意中转入教师办公室的装修,非常巧妙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说新发现的过程中,进入新知的领域,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小数提供条件。

一、引导探究,自主发现

1.师:5.7×3.2中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o(学生试着算一算,教师巡视,让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上一节课的转化思想,会有以下情况出现。生1:把5.7米换算成57分米,把3.2米换算成32分米,用57×32 =1824(平方分米),再把1824平方分米换算成18. 24平方米,板书:57 x320生2:我们已经学过小数乘整数,只要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积除以10就可以了0 5.7不变,把3.2乘10变成32,用5.7×32 =182.4,再把积缩小10倍就是18. 24,板书:5.7×320生3:用竖式计算5.7×3. 20

2.请板演的同学解释一下自己的方法,下面有疑问的同学可以提问。

3.老师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概括,并出示:

5.7扩大到它的10倍 5 7

×3.2扩大到它的10倍 ×3 2

1 1 41 1 4

1 7 11 7 1

1 8.2 4 缩小到它的1/1001 8 2 4

师:你有什么发现?算式中两个因数各有几位小数?积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讨论、笔算,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乘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学习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竖式笔算。

4.学习例4 0

(1)试着算一算:6.7x0.3= 0.56×0.04=

(2)指名板演。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请学生讲解6.7×0.30你是怎么算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呢?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6.7 …一位小数

×0.3 …一位小数

2. 0 1 …两位小数

4)在计算0.56×0.04时,大家遇到了什么问题?在遇到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么办呢?

0.5 6 … 两位小数

×0.0 4 … .两位小数

0.0 2 2 4 … .四位小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小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O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5.小结。

师:刚才我们一起完成了三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题,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这三道题目,看看积的小数位数是怎样确定的?通过对这三道题的讨论,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小数乘小数的题应该怎样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使学生自主获取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方法。

三、组织练习,巩固提高

1.帮帮小马虎。

师:说说下面的计算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7. 2

X 0. 3

2 1. 6

0. 7 2

x O. 0 3

0. 2 1 6

2.完成课本第7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核对,并交流自己完成此题的'体会。

3.等式变形。出示:已知482×73=35186,给因数加小数点,使482×73=351. 86成立。

师:如何让这个式子成立呢?

学情预设: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根据因数小数的位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反过来根据积的小数位数确定因数的小数位数,会出现以下几种等式: 48.2×7.3=351. 86;

4. 82×73=351. 86;

482×0.73=351. 860

师:在给因数加小数点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设计意图:根据整数乘法的积确定小数乘法的积的小数点是小数乘小数教学中的关键点,不过这次是根据积的小数位数确定因数的小数位数。在开放练习中,更加凸显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的位数之间的关系,是学生思维认识上的一次升华。

4.我做小判官。

(1)出示1.25×3.2=4,问:想一想,这一题有没有做错?

在学生展开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计算进行验证,引导大家观察计算出的结果,讨论:这个积的小数部分的三位小数到哪里去了?

(2)出示8.05 x1.2=4,这一题正确吗?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进行判断,接着用计算进行检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练习和讨论,使学生巩固对小数乘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设计时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总结反思

师:说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法或经验?

[设计思路]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刨设生活情境时要关注情境的有效性。所谓“有效”,就是情境创设应该能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为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不同的

情境。教学时,教师利用“面积模型”引入小数乘法,创设了“学校在暑假里对办公室进行了装修,装修一间办公室需要多少地板”的教学情境,既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本领,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2.设计多样的计算练习

怎样设计计算课的练习?本节课学生对基本计算已经掌握,关键是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单纯的计算训练,往往单调枯燥,索然无味,一些计算策略也无法有效形成。教师应善于剖析学生的错误思维,组织有层次,多形式,突出重点、难点、关键点的计算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设置思维的“陷阱”,激起心理和思维的震撼,从而有效形成计算的技能。

总之,本节课紧紧抓住积的变化规律来引导学生理解积的小数点的确定方法,摈弃了大题量训练的计算教学方式,努力使设计从更高层次上触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16)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

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辅垫

1.读题列式,并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4个13是多少?     18个2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课件1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一句话表示)

二、 设疑引喻

出示课件2

板书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三、 指导探索

1.出示图片1

2.组织讨论:

(1)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怎样列式?

(2)6.5×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你觉得哪个算式比较简便?

(4)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

3.提问:小数乘以整数该怎样计算呢?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提示:①能不能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②能不能用前面复习中得到的规律来解决呢?)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做法,交流这样做的依据。

4.出示课件3

提示:为什么要把325缩小10倍呢?

5.请学生看书学习今天的内容第1页,觉得重要的地方画下来。

四、质疑小结

1.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请同学概括一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提问:计算6.5×5时先算65×5,为什么算出的结果325还要缩小10倍呢?

3.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答疑)

五、反馈调节

1.完成P4第1题 注意学生叙述意义时的不同说法

2.完成第1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鼓励学生能勇敢地说一说自己错在哪儿?教师注意行间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调节。

3.完成第4页第2题。

集体订正。

提问:观察上面的习题积的小数位数与被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4.P4第4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5.根据149×23=3427填结果。

14.9×23=(    )        1.49×23=(    )

149×0.23=(    )        149×2.3=(    )

(    )×(   )=3.427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17)

《小数乘小数》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材第6页的例4及下面的做一做。练习一的第5--7题。

学习目标:

1、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并会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在积的前面补0。

教具: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数乘小数(2)。(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师:那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

1、 理解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会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在积的前面补0。

(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要想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同学们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5页的例4,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底色部分的内容。思考:小数乘小数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四、先学

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自学效果最好。

1、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不宜辅导学生)。

3、做一做

3.74.6= 0.481.5 =

0.290.07= 0.0560.15=

过渡: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 有信心挑战吗?

(1)师抽三名后进生上台板演第6页做一做,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写。(时间3分钟)(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大一些,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

(2)生独立完成,师在巡视过程中收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确保全部都做完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答案的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更正。(提示:用彩色粉笔把出错的部分划掉,再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2、讨论( 议一议)

过渡:下面我们共同来看一看板演的同学写的对不对,比一比,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师:认为对的请举手?并追问:

(1)小数乘小数时,首先我们应该怎样想?( 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都去掉,使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2)当把因数的小数点去掉,两个因数都扩大了一定的倍数,那乘出来的积发生了什么变化?(两个因数都扩大了一定的倍数,乘出来的积也扩大了两个因数扩大的倍数的积。)

(3)要想得到正确的积该怎么办?(再把扩大后的积缩小一定的倍数。)

(4)小数乘小数我们应该怎么算?(师板书: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4)评议板书和正确率,全对的打100分,书写好的'画小红旗。

(5)对照堂上答案,同桌互改,有错误的订正。

3、拓展练习(做一做2)。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

小结: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

下面的等式不成立。猜猜看,两个因数的小数点有可能各在什么地方?

73146=10.658 把所有的可能都写一写!

六、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谁想来说一说呢?(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列竖式计算。

6.70.25 3.50.3

2.560.32 0.372.9

0.560.18 0.182.5

过渡语:同学们在这节课中表现的真棒,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八、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2)

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18)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自主探索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说一说如果是你,想买哪种风筝?

学生自由回答。

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意图: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方法──竖式笔算。]

3、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2、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72 × 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更好地理解算理。)

(5)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板书。

[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实践应用

师:(出示主体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出课件)。

1、放飞第一个风筝。(点击第一个风筝)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70.712 1.2

×4 ×4 ×5×5

_____ _____ __________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 63.07×8

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放飞第二个风筝。(点击第二个风筝)出示:

(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

7.5 1.35

× 4× 3

__________

300 40.5

(2)解决问题:

小红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飞第三个风筝。(点击第三个风筝)出示:试试你的智力。

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

[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19)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P2~3例1、例2及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

(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运动……)

2.导入:是啊,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老师也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放风筝就是我的最爱。下课咱们一起去放风筝好吗?

3.提问: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所以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展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

指学生回答:3.5×3,教师板书:3.5×3。

4.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后回答: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

5.揭题: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的算式中却出现了小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互动新授

1.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学生可能想出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1:

连加。展示:3.5+3.5+3.5=10.5(元)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3.5×3就表示3个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师板书意义)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3元×3=9元,5角×3=1元5角,9元+1元5角=10元5角,即3.5×3=10.5(元)。

方法3:把3.5元看作35角,则35角×3=105角=10.5元。

(3)追问:刚才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如果要用竖式计算,你会算吗?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与同桌讨论:如何列竖式计算3.5×37

引导:出示(边说边演示):

强调:我们可以把3.5元转化成35角,用35角乘3得105角,再把105角转化成10.5元。注意在列竖式时因数的末尾要对齐。

2.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算式:0.72×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还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2)学生汇报演示。

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根据学生的汇报,展示这两种方法。

(3)比较:(见板书设计)

引导: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用乘法比较简便。

(4)追问: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

生:先把0.72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转化成72×5=360,得出结果后再把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3.6。

质疑:既然把所得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那这个积就应该是一个两位小数,为什么现在只有一位呢?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积末尾的0可以直接去掉。

(5)注意: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那么,谁能和大家说说小数乘整数应该怎样计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归纳出:计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要先把小数看作整数来乘,乘完以后,看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再把乘出的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当积的末尾有“O”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0”去掉。

师:(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顺利地买完了风筝,那就让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吧!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2题

同桌之间相互谈谈是怎样点小数点的。

3.指名板演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3题

4.不用计算,你能直接说出下面朗降慕峁吗?

148×23=3404

14.8×23=()1.48×23=()0.148×23=()()×()=34.04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作业:教材第4页练习练习一第1、2、3题。

【微语】这个世界,有两件事我们不能不做:一是赶路,二是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拥有一份好心态,好心态是一生的好伴侣,让人愉悦健康。

温馨提示:
本文【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推荐19篇)】由作者教育大笔记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