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初中学习 > 散文

三峡散文(优质7篇)

发布时间: 2024-08-12 22:40:07

三峡散文(1)

我们的出发地是万州港,登上“东方之珠”号游轮已是傍晚时分,伫立甲板,江风拂面,心旷神怡,此时的万州城华灯初上、流光溢彩,显得异常的美丽,我兴奋地拿出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万州夜景,晚9时许,伴随响亮深邃的汽笛声,游轮缓缓驶离万州港,迷人的万州夜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回到舱室只听轰隆隆的马达声与江涛声相互交织,似优美的交响曲陪伴我们前行,船行2小时后停靠“云阳港”,按旅行安排——夜游张飞庙。一下船就隐约听到《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主题曲,在音乐的召唤下步行约10分钟我们来到了“张飞庙”,该庙依山而建,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相映增辉,庙门的“江上风清”四个醒目大字显示着她非凡的气概,庙外的“张飞”大旗迎风猎猎。进入庙内,梵唱烛香、古璱阵阵。“张飞”、“桃园三结义”等雕像生动逼真,庙内收藏的历代“字、书、画”堪称“三绝”。临近深夜12点,我们拖着困乏的身体走出张飞庙,返回舱室休息。

第二天清晨,我们的游船抵达了长江边上又一美丽小城——奉节,在换乘一段车程后,位于岸边的“白帝城”景观映入眼帘,远远望去,它似一座孤岛矗立江中,在雾霭缭绕中时隐时现,显得十分神秘。在导游带领下我们徒步登上了白帝城。城内古木参天、曲径通幽。亭台长廊、假山池沼、古玩字画等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托孤堂”内刘备等历史人物形神兼备,在聆听完导游的讲述后,我的心灵备受震撼。

欣赏完“白帝城”的风景后,我们来到了三峡的第一个峡——瞿塘峡,该峡势如门,故又称“夔门峡”,夔门素有“天下雄”的美誉,著名诗人郭沫若写道:“若为风景异,夔门为此魁”,船入峡谷,浪高风急,两岸危崖壁立、直插云霄,游客纷纷拿出相机定格这大自然的雄伟奇观,过了雄伟险峻的“瞿塘峡”后,船驶入了“巫山港”,我们换乘一艘小游轮前往“小三峡”游览。小三峡因“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而得名,小三峡江窄水急,两岸层峦叠嶂、雄峰兀立、神态各异,给人以无尽遐想,仰望山顶、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令人神往。观山间,草木繁茂、苍翠欲滴,千年悬棺、栈道神奇叵测。岸边溶岩洞隙,潺潺流水、惊涛拍岸、颇为惬意,偶有猿猴出没,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给旅行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约晚6时许,带着对小三峡的余兴未尽,我们回到了游船上,此时夜幕降临,船驶入“巫峡”中,古人云:“巴东三峡巫峡长”巫峡以“秀”甲天下,“秀”是因为她拥有著名的十二峰。游船行走在峡谷中,月黑风高、水流湍急,两岸雄峰高耸入云、神态各异,酷似女人的“神女峰”矗立江边,挺拔俊俏,在灯光映照下显得美丽迷人。她仿佛在向游客们倾诉那段凄婉的爱情故事,她似钢铁卫士在守护者过往的船只。渐渐地,群峰被淹没在夜色之中。

第二天清晨醒来,船已停靠“九畹溪”,这里相传是屈原的故乡,我们换乘龙舟兴致勃勃地来到目的地——问天峡,峡江两岸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岸边的剧院正在演出历史剧《问天》,吸引无数游客驻足观看,剧中情节曲折感人、扣人心弦,剧中人物活灵活现,台上演员们的演出不时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精彩的演出不仅让我们大开眼界,而且还让我们再度领略到了一代伟人的风采。

游览完屈原故里,我们的游船来到了三峡的第二峡——西陵峡,历史上西陵峡以航道曲折、滩多水急闻名于世。如今的西陵峡千帆竞发、两岸橘林遍野、醉人心扉。约中午12点游船来到了三峡游的最后一站——三峡大坝,这个百年梦想、举世瞩目的千秋伟业豁然呈现在我们眼前,登上大坝的至高点——坛子岭,坝区所有风景一览无余。在导游的解说下,我们近距离观看了正在运行中的船闸,过往的船只依次经过五级船闸,尉为壮观。担当截留任务的三峡大坝长约300米,几十个泄洪槽似士兵整装待发,在世人面前将展现她的伟岸雄姿,展现她的强劲与奔腾不息,观看建筑机械陈列馆后,油然而生对建筑工人的崇敬,正是这千百万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才成就了“三峡工程”的百年梦想,正是这群默默无闻、勤劳奉献的劳动者才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自信、坚强……”在这儿得以淋漓尽致的诠释。此时此刻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美哉!三峡!壮哉!三峡!

“三峡云哟,三峡雨哟,如梦的景哟如痴的情,几时再登夔峡们……”三峡啊,我心中的峡,不知何时再与你相见?

三峡散文(2)

在三峡江边的崖岩下,礁石边,有用手网捕鱼的人。

虽然站在船上,人已缩小了许多,但他们的活动尚能看得清。

他们的网应该说是特制的,是三峡人专用的,却是十分简便,一根竹杆,前边叉开,成一个“丫”字,在叉开部装有网,这就是唯一也是全部的捕鱼工具。

捕鱼人手撑竹杆,顺水下网,在江水中划了一个不多大的弧线,网出水面,稍顿片刻,那是捕鱼人看是否网到鱼的时间,而恰恰这片刻停顿,使那动作富有了一种节奏,一种美感。

下网、划弧、提网,周而复始。三峡江边岩下、礁旁捕鱼人不厌其烦地进行着这单调重复的动作,正是这单调重复的动作,融在三峡诸多景观之中,又独自为一道自然景观,给这美丽的江峡增添了一道风景线。

这一道风景线或许是对船上的游客而言,对三峡捕鱼人讲,他们只是为生计,仅此而已。几百年,上千年,他们的先人就是这样生活,多少年多少年以后,他们的后人还会这样生活吗?

开始,我一直对捕鱼人顺水下网不解,这样较逆水行网是要省力不少,可能网到鱼吗?但三峡捕鱼人皆如此,一定有其道理。当我想到鱼时,茅塞顿开。逆水而行,鱼之习性也;顺水下网,三峡人之灵性也。

可我还是为捕鱼人担心,三峡水流如此湍急,行船则不易,小小鱼儿,则要逆流而上,行吗?也难怪只见捕鱼人如此划来划去,未见捕到鱼的.。船上的导游小姐解答了我的疑思。江峡中的鱼多着呢,你知道中华鲟吧,还有各种淡水鱼,可以说要有尽有,当然,江边用手网只能捞到小鱼,我家住在西陵峡口,用这种手网捕捞的人也多,位置选的好,一天能捞一二十斤,特别是一种叫麻花鱼,个头不大,肉却十分鲜美。

我发现,江峡捕鱼人有一人一网的,有一人两网的,还有一人三网的。当然捕捞时只能持一网,而另一网或二网,杆子插地网朝上,我想着,那是晒网?常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峡捕鱼人则是一边打鱼一边晒网。这怕是三峡捕鱼人的习惯,也许是他们从这急流东去的江水中,悟出了人生的真帝,更知道珍惜时间的缘故吧。

初夏,江上的风有些凉,站在船上的我们不少还穿着毛衣、毛背心。江边捕鱼的人却是有不少赤着背,只穿一件短裤头。有一位少年,身穿红色背心,手持网,站在江边的礁石上,江风吹乱了他的头发,样子是那样的潇洒,那样的英俊。

我忽地想起鲁迅《故乡》中,月下持叉时润土的形象。也是那样的潇洒,那样的英俊。润土以后的命运很是悲伤、凄凉。这持网的少年呢?

“呜!”船一声长鸣,左前方有一快艇驶来。将来……将来这少年不是可以当舵手,驾快艇,驾轮船?我想着,时代不同,命运不同。随着三峡大坝的建设,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三峡地区的经济建设也一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三峡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当我举起相机对着少年时,他举起手,摇动着。我也举起手,摆动着。

“再见!”捕鱼少年,“再见!”江峡捕鱼人,祝愿你们生活幸福美满,蒸蒸日上。

三峡散文(3)

桀骜不驯的黄河,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奔腾而下,一路浩浩荡荡、推涛作浪,到了小浪底却迥然有异地换了模样,变得温柔婉约起来,变得清丽妩媚起来。一座赫然而立、固若磐石的大坝锁住了黄河的暴烈秉性,锁住了黄河的泛滥成灾,同时也锁出了一幅“高峡出平湖、山川如彩图。港湾飘渔歌,绿树满坡岭”的秀丽画卷!

这画卷,山水一色,有漓江的神韵,又不失北方山水的雄健与阳刚。

说到小浪底,不能不说治水;说到治水,不能不说大禹。大禹治水到“丹阳”,见“丹阳”南、北、西三面是山,黄河流此阻滞不畅,两岸田园淹没,村舍倒塌,人畜漂没在洪流中。大禹忧心如焚,组织劳力凿开西山,让黄河水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丹阳”让大禹悲喜交加,铭诸肺腑。后来,大禹将“丹阳”之地赐名为“小浪底”,小浪底至此增添了一道神秘的光环。

小浪底有座神鳌山,山上有一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古柏。古柏身粗二抱,郁郁葱葱。传说这棵古柏是大禹治水莅临此地所植,明代嘉靖年间被雷殛,随后又神奇复生,枝繁叶茂。浅见寡闻的百姓将古柏称为神树,祈福不断。然而,祈福不断的百姓并没有祈福出黄河的安澜,横行无忌的黄河依旧泛滥成灾,水患不断。

千百年来,历代王朝为征服黄河,耗尽银两;堵堵疏疏、疏疏堵堵,方法用尽,却无法从根本上治理水害。直到今天,气贯长虹的当代“大禹”,用自己的智慧和胆量,采用以堵为主,疏堵结合的办法,真正使“悬河不悬,黄河不黄”变成了现实。毋庸置疑,小浪底综合枢纽工程的功绩,不单单是治理了黄河的泛滥成灾,而是将一方水利做成一方风景。

小浪底风景的精粹说到底,就在于用自己洋洋洒洒的浩瀚之水与气势磅礴的王屋山脉相交相融,孕育出了美丽的黄河三峡。黄河三峡像一位不谙世事的小家碧玉,静处一方,隐鳞藏彩;随着小浪底的名声大振和赫赫扬扬,黄河三峡也附骥名彰地享誉四方,在无数惊讶与感叹的目光中不卑不亢地张扬着自己的魅力。

我们拾阶而下,乘船河上,向黄河三峡缓缓前行。秀水明山扑面而来,把我的眼睛点亮了,把我的情绪点燃了。顷刻间,我的精神鲜活起来,思绪流动起来。我雍荣闲雅地伫立船头,面对爽心悦目的水影山姿,神摇意夺,不能自抑。

游船驶进号称“万里黄河第一峡”的八里峡,两岸怪石嶙峋,形销骨立,山、水、崖用自己卓尔不群的风格勾勒出天然巧趣。八里峡的.魅力,不单单是旖旎迷人的自然山水,而是附着在自然山水里的历史故事。鲧山禹斧、犀牛望月、孟良活地、京娘化凤、石人顶石山、章公背章婆等景观里的历史故事,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八里峡不但熠熠生辉而且充满传奇的色彩。蓄水前的八里峡,水流湍急,沿河有滚锅碛、盘马碛、硬石窝、乱滩花、夫人躔等急流险滩,航运不便;蓄水后的八里峡,河水坦荡如砥,碧绿如镜,青山、云影肆意地写意在水中,船行到此,仿佛驶进了梦幻的世界里。

龙凤峡峡长7.5公里,南北走向,曲曲弯弯,古称“九龙湾”,与峡内凤凰台相对,故名龙凤峡。龙凤峡分别有皇冠岛、情侣岛、相思瀑、龙凤潭、秋雨池、桃花洞、双龙瀑、同心树、凤凰台、吴家寨、卢家寨、兄弟岗、姊妹峰等景点组成,这些风格各异、相映成趣的景观,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述说着昔日的风花雪月和儿女情长。峡尾有宋时普救寺遗址,流传千年的《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传说就发生于此峡,此峡又有“爱情峡”之说。

群峰竞秀的孤山峡,峡长6公里,峡谷蜿蜒逶迤,山势跌宕起伏。峡内有犀牛望月、旗杆山、双轿峰、玉玺石、石狮守门,还有黄河大佛、孟良寨、焦赞坪、神仙洞、八角山、老禹洼、清河渡、翠屏峰、玄天洞、夫子堂、祖师庙、老君洞、娘娘洞等众多景观,真可谓三步一景,五步一观,为中原地区精典峡谷。

船驶离黄河三峡,眼前迷蒙恍惚起来,山和水,景和物,都变的飘飘渺渺、模模糊糊。尽管黄河三峡在我的顾盼中渐行渐去、转瞬即逝,但记忆的刻刀早已将那一幅幅精粹的山水画面雕刻在我的心底里,永远也拂之不去……

三峡散文(4)

三峡大坝前的初中记忆散文

连续两天在看高中同学写的爱情小说,现在刚刚得以看完,东海龙女的MS疏花水柏枝。

可惜,在她笔下反复描绘的那样一种专情不改的只生长在三峡海拔70-150米的疏花水柏枝,作为一个从小在三峡长大的我,却好象不认识。也许认识的,只是不知她的名字是这样奇怪。与作者有着相同经历的,是三峡大坝从修建到蓄水期间的那段看得见的沧海桑田

其实我的初中母校,是在一片葱葱郁郁的橘子园里的那个校园。而三峡大坝的具体地址,就是以前的初中教室隔了一条迂回的长江支流后的一个小岛,名叫中堡岛的地方,岛的内侧是一条浅浅的河流,岛的另外一侧就是浩浩荡荡的长江。

在初中的三年,每年都是新的变迁。

记得90年夏天刚入校时,那时的教室是分列在操场的两边隔着大大的操场相望。教室是青砖的老旧房屋,人字形的黑瓦屋脊,每幢建筑都是容纳了三个大大的教室,作为全镇的重点初中,全校总共就3个年级6个班。教室外有长长的拱形走廊,也是同教室墙壁一样的青砖砌成的四方形廊柱做着支撑,斑驳的砖面已剥落掉很多,走廊和教室里面都是磨得已经漏出很多泥土的水泥地面,有风的暴雨天屋顶既会下胡椒面还会下小雨。教室的尽头两边是去食堂的土路,路旁的土坎上有几株茂盛的刺槐树,每年有一串串的白色刺槐花飘扬着清香。学校的`条件很简陋,尽管供给学校的自来水有很浓烈的碱水的味道,烧出来的米饭也是出奇的坚硬和难吃,但是还是经常会停水而没水烧饭,这样的时候我们学生就被迫用洗衣服的水桶下到河滩,从电站流出的被上游造纸厂污染的黑色的河里提水交到食堂换来三四两米饭

91年的夏天初一结束后的暑假,学校推倒了东南边老的教学楼开始建造新的教学楼。我们有3个班级的学生就被塞进了临时租借的教室里,有一个是在操场南边高高领操台再上去的土台左边,而我们那个班被塞到了紧挨着食堂的一间小房间里,小房间的北边房门下去就是那条迂回的长江支流和一片狭长的河滩,那条支流本是从泗溪一路奔流出来,在入江的约500米地势高处被修建成一个小型水电站,随后再流入长江。所以在寂静的午休十分,电站的机器轰鸣声会清晰地传过来。而我们由于一次在早操出操时迟到被班主任处罚在长满野草的河滩上来来回回跑上了二十多圈而不给我们吃早饭和上第一节数学课(班主任是数学老师)。初二的那年是我们班最快乐的一年,课间我们就在教室外靠河的一小块空地上斗鸡,有时班上的调皮男生还会故意在年轻气盛的语文老师课上捣乱而引起一场激烈的师生打架

91年的秋天,我们初二年级曾在实习老师的组织下赤脚淌过浅浅的江水去到中堡岛野炊,那时岛上还没有开发。之后不久中堡岛就有大型的开采石油一样的大型钻机从几千米的地下深层挖出来坚硬的石柱,大大小小的摆在岛上供游人观看,当然那时岛上已经做了初步开发变成一个旅游景点了。因为太近,我们在那一年也是去过一回的,不过是从住在中堡村的堂哥的小姨家去的,小姨家就在江边上,呵呵,长江稍微涨点水的话就要淹到她家后门口的啦!

而同样是初二那年,新的县城在旧有的小镇南边的凤凰山上开始了建设。我们从九里到镇里初中去的公路也全部变成了没过小腿的泥浆路,厚厚的泥巴浆甚至在连续的晴天里也不会完全干结。而经过水电站的那块地势最高的悬崖树林中开凿出来的公路时,要千万小心避开开山的点炮时段避免大块的石头滚落下来砸中而受伤,很惊险哦!?

92年夏天后初三,我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2层新教学楼,仍旧是一层三个班级。我们班在教学楼的最东北端,站在教室的窗前就可以看见忙忙碌碌的三峡大坝工地,忙碌的大型工程车几十辆来来回回地运输,日夜不停歇

93年夏天我们毕业,我们的初中母校,才新建使用了一年的教学楼就被推倒了,河水很快涨了起来淹没了昔日的校园和橘子园,包括那个中心小镇。

更为可惜的是,自从96年高中毕业后到外乡求学、再到毕业后留在外乡工作和成家,我都没有机会再回去我的高中母校进行一些留恋。

三峡散文(5)

三峡人家游记网络散文

十一的时候去的三峡人家,那是人正多的时候,朋友说要来找我玩,定了10月3号到宜昌的票,于是决定那天一起去三峡人家玩玩再回家。 10月3号早上接到了朋友,看见火车站旁有很多拉客的旅行团,都是一些景点的一日游或者两日游,过去问了问说三峡人家一日游一个人是240,而且因为是十一期间,人很多,当天去的车已经没有了,我和朋友是属于不喜欢报团的人,去哪都喜欢自己定路线,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于是,我们直接去坐了旅游大巴,在夷陵广场周围有直达三峡人家的大巴车,15元一个人,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的路都是山路,弯曲狭窄,上坡下坡,一路七弯八绕走了很久,车上一个小伙子说,你们这车票只收15真是天地良心价啊。 走了很久终于到了,然后和朋友去买票,两人都是学生票,30元的船票+75的半价门票一共是105,买的时候觉得好贵来着,进去之后也不觉得了,哦,船票是必须要买的,因为去到正式的景点,只有坐船过去,朋友是第一次坐船,我们去了2层,可以看看景点,事实上大家基本都涌上了2层,座位都没什么人坐,水很清,看着两边的山,吹着凉爽的风,只觉得心情无限好。

大概坐了一小会儿船,就到对岸的景区了,景区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龙进溪,一部分是巴王寨。我们先游了龙进溪,挺长的,水特别清。 一进龙进溪就看见两个俊男靓女,男的吹笛子,女的站在船上,一路走过去还有很多这样的.人,才知道这是特意供我们拍照的。 再往前走走有一个地方停了好多人,都仰着头像在瞧什么,仔细一看,原来山上有好多野生的猴子,听说有游客带的香蕉被猴子抢走了,哈哈,所以以后大家去玩可别带香蕉。 夫妻过去的还可以体验一把这里的土家族的娶亲哦,一个小时一场。 出了龙进溪,我们去爬巴王寨,有电梯和索道都可以上去,价格是30一个人,索道排队要排很久,电梯不怎么划算,其实这寨子并不是很高,完全可以自己爬上去,上面也有表演可以看,巫师祭天,刀山火海什么的。还有逗猴子的,那人用了半方言半普通话,我在旁边听得哈哈大笑,朋友无感,我问,她说:“完全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下山之后,去码头等回去的船,人超级多,好多人带了小孩,还是挤挤攘攘的,我和朋友几乎是被挤上船的,完全不用自己走,回去的路大家都玩累了,我们坐在了1层的座位上。 坐在回去的大巴车上,朋友因为太累睡着了,我却一直毫无困意,睁着眼睛数前面的车辆,因为回去的时候堵车了!来的时候大概花了一个小时,回去居然用了两个多小时,好吧,交通状况堪忧啊。

三峡散文(6)

三峡的名家散文

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

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知道三峡也大多以白帝城开头的。李白那首名诗,在小学课本里就能读到。

我读此诗不到10岁,上来第一句就误解。“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这位帝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他既然穿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瘦削,神情忧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他没有随从和侍卫,独个儿起了一个大早,诗人远行的小船即将解缆,他还在握着手细细叮咛。他的声音也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但他的话语很难听得清楚,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就住在山头的小城里,管辖着这里的丛山和碧江。

多少年后,我早已知道童年的误解是多么可笑,但当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依然虔诚地抬着头,寻找着银袍与彩霞。船上的广播员正在吟诵着这首诗,口气激动地介绍几句,又放出了《白帝托孤》的乐曲。猛地,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全都涌成一团,把人震傻。

《白帝托孤》是京剧,说的是战败的刘备退到白帝城郁闷而死,把儿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给诸葛亮。抑扬有致的声腔飘浮在回旋的江面上,撞在湿漉漉的山岩间,悲忿而苍凉。纯银般的声音找不到了,一时也忘却了李白的轻捷与潇洒。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可怜的白帝城多么劳累,清晨,刚刚送走了李白们的轻舟,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只是,时间一长,这片山河对诗人们的庇佑力日渐减弱,他们的船楫时时搁浅,他们的衣带经常熏焦,他们由高迈走向苦吟,由苦吟走向无声。中国,还留下几个诗人?

幸好还留存了一些诗句,留存了一些记忆。幸好有那么多中国人还记得,有那么一个早晨,有那么一位诗人,在白帝城下悄然登舟。也说不清有多大的事由,也没有举行过欢送仪式,却终于被记住千年,而且还要被记下去,直至地老天荒。这里透露了一个民族的饥渴:他们本来应该拥有更多这样平静的早晨。

在李白的时代,中华民族还不太沉闷,这么些诗人在这块土地上来来去去,并不像今天那样觉得是件怪事。他们的身上并不带有政务和商情,只带着一双锐眼、一腔诗情,在山水间周旋,与大地结亲。写出了一排排毫无实用价值的诗句,在朋友间传观吟唱,已是心满意足。他们很把这种行端当作一件正事,为之而不怕风餐露宿,长途苦旅。结果,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军,而是这些诗人。余光中《寻李白》诗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几句,我一直看成是当代中国诗坛的罕见绝唱。

李白时代的诗人,既挚恋着四川的风土文物,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水在哪里,道路就在哪里。他们知道,长江行途的最险处无疑是三峡,但更知道,那里又是最湍急的诗的河床。他们的船太小,不能不时行时歇,一到白帝城,便振一振精神,准备着一次生命对自然的强力冲撞。只能请那些在黄卷青灯间搔首苦吟的人们不要写诗了,那模样本不属于诗人。诗人在三峡的小木船上,刚刚告别白帝城。

告别白帝城,便进入了长约200公里的三峡。在水路上,200公里可不算一个短距离。但是,你绝不会觉得造物主在作过于冗长的文章。这里所汇聚的力度和美色,铺排开去2000公里,也不会让人厌倦。

翟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连临照万里的太阳和月亮,在这里也挤捱不上。对此,1500年前的郦道元说得最好: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

他还用最省俭的字句刻划过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词章。

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嗖嗖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神来,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

僵寂的身边突然响起了一些“依哦”声,那是巫山的神女峰到了。神女在连峰间侧身而立,给惊吓住了的人类带来了一点宽慰。好像上天在铺排这个仪式时突然想到要补上一个代表,让蠕动于山川间的渺小生灵占据一角观礼。被选上的当然是女性,正当妙龄,风姿绰约,人类的真正杰作只能是她们。

人们在她身上倾注了最瑰丽的传说,好像下决心让她汲足世间的至美,好与自然精灵们争胜。说她帮助大禹治过水,说她夜夜与楚襄王幽会,说她在行走时有环佩鸣响,说她云雨归来时浑身异香。但是,传说归传说,她毕竟只是巨石一柱,险峰一座,只是自然力对人类的一个幽默安慰。

当李白们早已顺江而下,留下的人们只能把萎弱的`生命企求交付给她。“神女”一词终于由瑰丽走向淫邪,无论哪一种都与健全的个体生命相去遥遥。温热的肌体,无羁的畅笑,情爱的芳香,全都雕塑成一座远古的造型,留在这群山之间。一个人口亿众的民族,长久享用着几个残缺的神话。

又是诗人首先看破。儿年前,江船上仰望神女峰的无数旅客中,有一位女子突然掉泪。她悲哀,是因为她不经意地成了李白们的后裔。她终于走向船舱,写下了这些诗行: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舒婷:《神女峰》)

终于,人们看累了,回舱休息。

舱内聚集着一群早有先见之明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出过舱门,宁静端坐,自足而又安详。让山川在外面张牙舞爪吧,这儿有四壁,有舱顶,有卧床。据说三峡要造水库,最好,省得满耳喧闹。把广播关掉,别又让李白来烦吵。

历史在这儿终结,山川在这儿避退,诗人在这儿萎谢。不久,船舷上只剩下一些外国游客还在声声惊叫。

船外,王昭君的家乡过去了。也许是这里的激流把这位女子的心扉冲开了,顾盼生风,绝世艳丽,却放着宫女不做,甘心远嫁给草原匈奴,终逝他乡。她的惊人行动,使中国历史也疏通了一条三峡般的险峻通道。

船外,屈原故里过去了。也许是这里的奇峰交给他一副傲骨,这位比李白还老的疯诗人太不安分,长剑佩腰,满脑奇想,纵横中原,问天索地,最终投身汨罗江,一时把那里的江水,也搅起了三峡的波涛。

看来,从三峡出发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是怪异的。都会卷起一点旋涡,发起一些冲撞。他们都有点叛逆性,而且都叛逆得瑰丽而惊人。他们都不以家乡为终点,就像三峡的水拼着全力流注四方。

三峡,注定是一个不安宁的渊薮。凭它的力度,谁知道还会把承载它的土地奔泻成什么模样?

在船舷上惊叫的外国游客,以及向我探询中国第一名胜的外国朋友,你们终究不会真正了解三峡。

我们了解吗?我们的船在安安稳稳地行驶,客舱内谈笑从容,烟雾缭绕。

明早,它会抵达一个码头的,然后再缓缓启航。没有告别,没有激动,没有吟唱。

留下一个宁静给三峡,李白去远了。

还好,还有一位女诗人留下了金光菊和女贞子的许诺,让你在没有月光的夜晚,静静地做一个梦,殷殷地企盼着。

三峡散文(7)

三峡一日游散文

几年前就说要去三峡人家,年卡也已经连续办了三年,却总是没有去成。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五星景区,身为三峡人的我竟还没有去游览过,实在说不过去。于是,趁着我休息,孩子也放假,约了几个朋友,九人两车向三峡人家进发。

沿途风景虽然说不上很美,但却清新,青山绿树,白色小楼房。那房子里住着的人可是羡煞了梅,她不断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别墅呢,门前屋后都是天然的花园。我不禁暗笑,我们的童年不都是在这花园里扑蜻戏蝶度过的么。而闵说,他还是前石牌乡(三峡人家所在地)乡长的公子呢,这次可是故地重游。至于林,也是从小在三峡边上长大的,竟如我一般从未来过,对于那些山间零星小楼也是赞叹不已。是啊,小时的我们的住所,哪里有这般漂亮呢,而且挡风挡雨的效果不太好。所以童年对下雨总是记忆犹新,因为似乎总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家里桶啊盆啊什么的摆的到处都是,但总有一处还是没办法接住的。外面大雨倾盆,屋里泉水叮咚。上房补瓦是雨后的一个景观,但下次下雨时,还是有雨会漏进来。

好在是,苦尽甘来。今天一行出来的'孩子可是再也不会体会到那个盛况了。而今天要去的三峡人家也已是美丽非凡,已经用它天然赋予的丰姿和后天人们努力的雕琢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成为了一个旅游热地。

真正到达,开始游览后,并没有想象中美好,景区售票口游人小贩一片混乱,也许是时间不对。周末,暑假,本就是旅游旺季。

最是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是人多。出外旅行,遭遇人多时,总是见怪不怪,可没想到家门口的风景竟也如此吃俏,那真是人头攒动,盛况空前。看来确实景色不错,宣传到位。从一些个导游的嘴里听到,这些游客大多来自本省其他城市。

坐船过江,向景区靠近。与热闹繁华的旅游热不对称的是人们的旅游素质。上船不讲秩序,拼命拥挤。在船上乱丢垃圾,随地吐痰。诸如这些,有待改教。

我倚在船边,收起心神,看江水汹涌,看青山晒绿,看峰石显奇,心渐入佳境。

到的景区入口,又是一番拥挤后才上了岸。

进的景区,只见一道水坝筑起,截住了清澈的龙溪水,和外面浑黄的江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溪水两边林木苍翠,水里一条古帆船,船上立着一位着红衣撑红伞的少女,后上方就是跨溪而建的龙溪桥。上到龙溪桥,远看是波涛奔涌的长江,近看是如诗如画的溪水,恍如隔世。

沿着溪水边前行,寻找它的源头。沿途有打渔的老翁坐在船头抽着旱烟,有天真的少女在篷船上嬉戏,有几只鸬鹚在船头扇着翅膀,还有一张张晒挂着的渔网,都无不吸引着那些城里来的游客的目光。

而我们,一下子被溪水里的小鱼吸引了目光,清澈见底的溪水里,有无数的小鱼在扭摆着身子。孩子们捏碎手里的薯片,洒向溪水,马上会有一群小鱼聚集,然后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它清扫掉。换一个地方再撒,它们又会如箭一般游过去。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般迅疾而敏捷的鱼群。这次算又是开了眼。

两个小一点的孩子终于忍不住下了水,他们想捉一条鱼,可是那哪里捉的到呢。于是索性就玩起水来。水真凉啊,凉的我都不敢让他们在水里多待了。

再往前,看到了两只猴子在吃游人扔过去的花生,它们剥壳的技术很娴熟。有一只猴子好似受了惊,向山上跑去,我们追着它的身影,惊奇的发现,山上大大小小竟还有一大群猴子呢!更有一个人发出尖叫,原来,头顶的一棵树上,竟然还挂着两只小猴,对着游客挤眉弄眼,灵活的爪还跃跃欲试想挠一下游人呢,真是够胆。阳嚷嚷要买花生喂这些小猴,我便遂了他的意。

猴还没喂完,闵说婚俗表演要开始了,催大家快点去看。于是我们赶紧往前走。远远的就看见了传说中的吊脚楼,布置的喜气洋洋的。但表演不在这,在前面另一间吊脚楼前举行。可惜走上前去时,人群围了里外三层,踮着脚尖也看不到场地上在干什么,只听见大家都在哈哈大笑。我只能把一双眼瞅着楼上的新娘,她手里握着红绣球,眼睛在人群里搜寻,怕是在寻找她的心上人吧。虽是演戏,但神色竟也逼真。终于要抛绣球了,那女子好似认准了她的情人,把绣球抛了出去。人群爆发出欢呼声,接着就真的有一个小伙子被迎上了楼,然后换上了新郎装,要是这真是一对有情人,那真是一桩美事。我终于放弃了继续观看,因为什么也看不到了,有点遗憾。希望下次来时,人不会这么多。

景区的源头,就是瀑布了,不是那种一泻千里的飞瀑,是层层叠叠极有韵致的一首山谣。游人纷纷在瀑布前拍照留恋。我们倒是不着急,反正还会再来,不急于一时。

回转,到景区口,向右沿着江边向索道那边去。这一路比较远,本来可以坐船过去,但我们还是选择了步行游览。一路上看见了许多“滑竿”,嗨呀嗨呀的抬着一些游客下得山来。小子们想做,被我们大人集体制止,实在不忍心看到那个场面,一群黝黑的汉子,抬着一群骄傲的孩子。

沿途可以观景,看到了长江三峡第一湾,真的如一弯明月,静静的倒影在江水中。路经了天下第四泉,泉倒没有什么特别,一个大概一二十米进深的溶洞,但却是一个好似开着空调的所在。在那里歇息了好一会儿,吃了这里的人家自制的冰激凌。

到了灯影洞门口,却不让进,原来洞内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我们这儿是出口。所以必须坐索道上山,然后从洞里出来。只好继续前行,哪里知道到了索道口,又是人群攒动,排队还要一个多小时呢。天气实在太热,孩子大人都有些受不了。于是决定打道回府。到底是自家门口的风景,倒是一点也不觉得可惜。总想着还会再来的吧。

感谢闵,感谢梅,感谢林,感谢祥,感谢可爱的孩子们,陪我度过难忘的一天。

【微语】忙碌足以冲淡许多复杂的情绪。

温馨提示:
本文【三峡散文(优质7篇)】由作者教育那些事儿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