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初中学习 > 散文

新春散文(优质10篇)

发布时间: 2024-08-12 23:13:11

新春散文(1)

一年又一年春去春来,花开花落,落花有泪、流水无情,片片花瓣暗香遗留,甜蜜的回忆。流水岁月沉淀的是美好珍贵的往事,不曾忘记过,若隐若现相伴至今。“爷爷与我隔开了十五个春秋、奶奶二十个冬夏”,曾经耳濡目染的亲情慈爱在春潮中滚滚而来!

——题记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疾驰的年轮仿佛瞬间一跃,不知觉中人生三十九载、下一个春天我整整四十岁了!眼前2015春节的脚步越来越临近,每年春节总会想起儿时的祖父母,在心里像云雾般的缭绕。思念挟杂着淡淡的悠伤,忘不了祖父母在世时,一家人过春节的其乐融融……

在乡下,家家户户赶在冬至腌腊鱼腊肉等准备年货,喜气洋洋的年味早早的弥漫了整个乡村。用大人们的话说一年辛苦到头了,似乎没有比过年更期待的事情,盼漂泊在外的游子归家、一家团圆,合家欢度春节。热诚的亲情缱绻在迎春的气流中,这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心愿!

春节充满无比灿烂的光景镌刻在人们的心上,是人生中一个唯美、团聚、欢乐、思亲、念故、情感的代名词。蕴涵太多深邃的寓意,家的温馨,亲人的牵挂,幸福的祈望,美好的祝福……

当吃年饭的鞭炮,——噼啪啪啪的响起,坐在餐桌上的我默思着祖父母,脑海里闪现儿时一家人吃年饭的情景,今已变成珍贵的流年。在这家庭温馨、新年玉锦的时节,曾经暧暧的祖孙深情潜润心田,定格在新春的怀念中!

那亲情浓郁的朝夕相伴,爱家顾后的真挚无私,甚至老态龙钟仍然为家庭操劳不倦,即使能献出一点余力也竭尽身心。我无法用文字来表达出心里的感情与怀念,这段往事是我人生中经久不衰的歌谣……

那时一家人笑逐颜开围坐在八仙桌前吃年饭,摆满了一盘盘的美味佳肴,这是丰盛纯正的一桌农家菜。大人们疼惜的叫我多吃菜,吃不完的饭不能倒掉要存起来,吃完了坐在桌前待一家人一起下桌散席,母亲会拿出两无钱塞在我衣兜里,这便是我记忆中的压岁钱。那时还是孩子的我不懂这些习俗讲究,这淳厚的乡村民俗风情、赤诚的爱子之心,动感的摇曳时光中闪烁!

平日很少喝酒的爷爷,吃年饭前、把散装的白酒倒一个在小玻璃瓶里,放在开水中汤热,一口一口的慢慢抿起来,仿佛品味着家庭美满幸福的醇香!印象中最辛勤的是奶奶,过年也难得清闲下来,一日三餐都是她在灶台上操持。家里有亲朋好友来拜年,客人一来要把家里炖的汤,端上桌热情款待,这是我们家乡招待客人的新年礼仪,这些都是奶奶在忙乎着。

那时家里还没有电视,除夕晚上到邻居家里去看春节联欢晚会,一台最老式的黑白电视机,坐满了邻里乡亲,嘴里嗑着瓜子,有说有笑,脸上浸润在过年的喜悦之中。夜色中所有的房屋灯火通明,一晚照到天亮,一阵阵欢声笑语凑响在除夕夜,勾勒出乡村最璀璨欢乐的夜景。

八十年代初期的乡村,我最早的印象中,烟花炮、乃至当今盛行的国粹娱乐经典麻将,在乡下很少见,大人小孩主要是靠扑克牌娱乐。

时光转瞬即逝,想起我和弟弟妹妹,孩提时一起成长,被祖父母呵护疼爱的童年。那深沉的慈爱从旧岁中暗涌而来,在岁月的幽灵梦影中、天国里的祖父母依如往昔护爱着我们!

如今我们兄妹都已成家做父母了,离开了生养我们的故乡,关怀爱抚我们长大的老屋,分别在不同的异乡扎根安家,可春节再也没有过儿时的团聚,却是陈年旧岁暧心入骨的回忆。

美好难忘的事情总是弹指一挥间,今天一回眸三十多年了,真让人感觉光阴似箭,人生如痴如梦!当岁月勾起温情感念的回忆,不由而然会触景生情,心里、眼里、梦里,皆满了曾经儿时的朝朝暮暮。

按故乡的风情习俗,大年初一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给祖宗,离世的先辈上坟,在阴阳两个世界一起过春节。一捆冥钱,两根蜡烛,三根香,一卷鞭炮,在这最传统的祭典缅怀中凝思,曾一家亲依依相伴……

祖父母离世后,这一天我一直未到他们的坟前祭奠,此时我除了惭愧还是惭愧,又是多么的想回到故乡,走到他们的坟前,以此洗礼哀思,以最近的距离梦回儿时。

在坟头喊一声祖父母,双膝三磕头、双手对坟朝天三作仪!春节,我来到了他们的旁边,曾经——曾经——默默回想那慈祥的音容笑貌!

记得儿时有一年春节,爷爷带着我去给未见过的姥姥上坟,岁月的变迁坟早已不在了,但我清晰的记得那个地方。这苍凉伤残的时空在世间流转,如今我要给祖父母上坟尽孝,假如时光让我选择留在儿时,我宁可永远不长大,也不愿有今日!

儿时的年味是甜美的回忆,却又铭刻着对世故亲人的怀念。长大后历经一个又一个春节,已渐行渐远,然记忆中的春节如陈年的美酒,越酿越醇、历久浓香。心潮荡漾着那段悠悠岁月的情,犹如一曲清婉凄美的笙箫,低吟浅唱在美丽的春天里,此时百感交集!

时光向前飞奔不停,但儿时的春节在更新的年轮中回转不弃,辞旧不忘祖,不忘亲,不忘恩情。岁月无法从我心间带走祖父母,在故乡、在儿时、在老屋,曾共度春节的温馨惬意,一幅流年的印迹在温暧中情思……

新春散文(2)

掀开新春的第一页日历,就如打开一张崭新的图画,岁月的车轮在春的脚步中增长,生命也在风的呼吸中升华。

在我的体验里,新春不仅是季节的回声,更是一场力与智、健与美的创造。君不见,隆冬经燕子几回剪辑后,便成了隔年的记忆,大地开始了歌与诗的孕育。

草醒了,蘸着尖尖的翠绿,在春的封面上写下第一笔。给寻春者做了个索引。绿叶跟来了,像浪涌,像潮奔,漫山遍野追赶荒坡、秃岭,那身影摇曳着蓬勃的气息,那脚步印着的是一行严肃的文字,宣告生命对衰亡的永恒战胜。

想来,昔日的时光即使再美好,也只能储存在记忆的光盘中。而未来的时光就如一条无声的河流,在浩浩荡荡的、义无反顾的向后延伸。呵!岁月如歌,新春如苍穹的云朵那般轻盈,又如春天的原野那般美丽而恬静……谁说时光的飞速流逝总让人由衷的感叹青春的短暂?其实,人生之中的许多困难乃至失败,只能算是岁月之歌中一串不协调的音符。

通过勤奋和拼搏,仍然能奏出生命乐章中的最美弦音,你仍然会赢得热情的喝彩。

新春来临,一元复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百花竞妍、万木峥嵘的春天,每时每刻,都有崛起的奇景、拓展的宏图、登攀的风光在诱惑着我们,召唤着我们。只有敢于以一腔热血去进取,拼一躯勇力去追求,才能刻画春天的主题。

失去的`已永远失去,能把握的还有今日明朝。生命,给人以春天,松弛拖沓的旋律不宜作春天的交响,昏庸浪漫的败笔不配写青春的诗行。鲜花、赞歌、勋章只垂青于勤于春播的人。

朋友们,春天的帷幕已经拉开,在新岁托出的这个展示人生的大舞台上,我不知道你将以怎样的表演来叫响自己的角色。但我知道,只有勇敢地去创造,才能证明真正挽住了春天。

新春散文(3)

过年好,过年热闹,过年喜气洋洋,过年思念亲人,过年可以尽情地玩,但我总觉得对于女同胞来说,过年总是特别辛苦的,忙着准备很多东西,忙着做饭,忙着招待客人,忙得不可开交,真是辛苦!现在好一些了,因为我发现有些男同志也做家务啦,比如,本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我的师傅小杨老师说,做家务包括做饭,可以消磨时间,而且做出来的饭菜,看到家人或者亲朋好友吃得多,吃得津津有味,自己更加有成就感,更加开心呢!我深有同感!做饭烧菜也是一件有学问的事情,不仅仅要有悟性,更要有长期的实践,才能熟能生巧,才能把握好火候,嘿嘿!感恩小杨师傅!

每一年的春晚节目,总是热闹,我却总喜欢稍微离开一下,离开一段时间,在书房静静地看一会书,闹中取静,我欣赏不了太吵的东西,看书那种宁静的享受感是任何热闹不能相比的。热闹我也喜欢,但是我总感觉热闹的`东西太短暂,宁静致远的东西才长久一些,能够润物无声地滋润心灵,让内心获得真正的充实和感悟。毕竟,真正经典文字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是宁静致远润物无声却又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用心吟咏经典诗词,是一种与大智慧者进行心灵对话的绝美享受,可以令我们思接千载,悄然动容,令我们体味先哲那种深邃深沉的心灵感叹,从而思考当下,思考生命的本质,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感恩无数先哲,感恩他们留下了如此璀璨的智慧经典!

大年初一,我看到几位接到清洁工阿姨,在辛勤地清扫街道上的鞭炮纸屑,我总是感动!我们过年,吃着丰盛的事物,放鞭炮,放礼花,每一天制造很多垃圾,除了消费和制造垃圾,我又做了什么呢,真是好惭愧哦。总是有无数默默的劳动者,或者在守卫边疆,或者在服务行业坚守岗位,都在默默地做出无私的任劳任怨的奉献,深深感恩他们!我常常想,我每一天的饮食生活,都是无数人,无数素不相识的劳动者提供的,真的应该深深感恩社会,感恩一切劳动者,他们的默默奉献精神维系着社会的和谐,百姓的安宁,让我们可以享受平安温馨吉祥如意的生活。感恩所有劳动者!

值得感恩的事情太多了,让我们心怀感恩吧,感恩天地祖先,感恩一切劳动者,感恩一切奉献者,感恩创造者,感恩每一件事情,感恩每一个生命!深深感恩!

新春散文(4)

弘扬传统文化,新春咏古诵今。

在一年一度传统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聚艺斋和民乐学会的几十个文友齐聚大竹县美术馆,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新春雅集”,用传统的艺术形式,喜迎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追溯古典古风,朗诵古诗古文,演奏古筝古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时尚新春增添了一份传统古韵。

罗宇秘书长将我的军,叫我也出个节目,助助兴。在导演的安排下,我也兴奋地穿上了一套淡雅飘逸的长衫——古装汉服“曲裾”,一下子梦回汉唐,仿佛穿越到了千多年前。来自四合乡政府的文艺志愿者寇蔚然,非常可爱的一个小妹,手脚麻利地给我打理头发,在后脑勺给我编了一个小辫,上面插两朵粉红色的玫瑰花,还说给我脸上抹点腮红。我赶忙说,不用了,脸早已羞红。

对镜梳妆,心里美滋滋的,上上下下打量一番,穿上古装的自己还真的有些清秀。长袖曼舞,轻纱拂地,纤纤细腰,青丝垂肩,显然比平常文静了许多。只不过,穿古装,戴眼镜,似乎不太搭调,但取不下来,将就一下吧。盛情难却,表演什么好呢?虽然着的汉装,但我记不得汉朝作品的内容,没法表演。想想看,干脆即兴朗诵几年前在新华广场中秋诗会上,自我感觉不错的那个节目算了,先朗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再演唱一遍该首宋词,用邓丽君那个版本的旋律,超好听。我轻盈地走到舞台中间,开始了深情并茂的朗诵和演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特别感动和感谢的是,县民乐学会会长王光辉老师和一位乖巧的美女,现场用二胡和扬琴为我伴奏。优美的旋律让我一边诵唱,一边陶醉。

话说这15个节目,真可谓异彩纷呈,人才倍见,非同以往的`文艺表演形式。笛、阮、二胡、芦笙等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古琴合奏《卧龙吟》,古典舞《惊鸿》,琴箫合奏《平沙落雁》,歌伴舞《词话清照》,诗歌朗诵《关雎》,二胡《二泉映月》,古琴独奏《碧涧流泉》,琵琶独奏《琵琶语》,古筝《洞庭新歌》。那不是沈校长吗?平时严肃的他没想到还会民族乐器,葫芦丝吹奏的《瑶族舞曲》,那般儒雅,韵味悠长。风度翩翩的先云先生和苏仁政老师在《月满西楼》乐曲声中挥毫泼墨,现场进行书画创作。短短几分钟,一幅清逸的“国乐雅韵”书法和一幅山水国画呈现观众面前,真是叫绝。

儿子泽坤刚放寒假,也跟着我一起来看这个新春雅集到底什么个雅法。罗秘见他好奇的模样,也叫他换上汉服,表演一个节目。我以为他不会同意,没想到这小子思索了片刻,满口答应了演唱一首《鸿雁》。大大方方的登台,深情款款的演唱,着实赢得了阵阵喝彩,连我都沉醉在他的歌声里了。

人生最快乐的事,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人生最最快乐的事,就是有很多的朋友自远方来。非常高兴,许多在外地工作和放寒假的大学生也风尘仆仆地赶回竹乡,为本次活动增色不少。尤其是刚从北京飞回来的中国国家画院吴悦石工作室的书画名家陈十田先生,也应邀出席了活动,即兴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大竹的文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让大家备受鼓舞,还留下墨宝,为大家书写和赠送了对联,寄语了新年的美好祝愿。上联:辞旧岁事泰辉煌。下联:迎新春江山锦绣。横批:新春大吉。

年仅26岁的罗宇,小伙子长得眉清目秀,热心策划并精心筹备了这一活动,台上台下忙得不亦乐乎,细节之处尽显周全,真是后生可畏。他既擅长民族乐器、书法摄影,又工于国画花鸟、古体诗词等,在快餐式节奏的当下,还有这样一些静得下心来的年轻人,实属可贵。我常牵头筹备一些大型文化活动,深知里面的酸甜苦辣。从这个年轻人身上,我看到了大竹文艺事业的后继有人。

很开心,过了几十个春节,这回才算是真正饱尝了传统佳节的传统味道。

新春散文(5)

散文诗歌新春寄语

从明天开始

我们就要和马群告别

当一个快乐的牧羊人

放一首乐曲吧

在《套马杆》的旋律中

去一望无际的草原

感受

春天的另一种激情

快挪开那把扇子

我想采撷你的笑容

放在春天的第一个枝头

让早起的人们

披一身霓裳

在追赶幸福的`忙绿中

品味快乐

你的目光

是不是热情洋溢的鞭子

让蓝天上的白云和羊群一样

随你跳舞

一声声乐曲勾人魂魄

一朵朵祥云色彩缤纷

为即将开幕的四季

绣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壮锦

美好的一天

在音乐声中起航

舞出健康,舞出快乐

是姐妹们永远的追求

从明天开始

我们就要和马群告别

当一个快乐的牧羊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写一首诗歌吧

让青春永驻

无论蹒跚学步

还是步履蹒跚

你们都是快乐的年轻人

新春散文(6)

正月是新春散文

今年春节刚过一周就立春了,春天比任何一年来得早。加上去年就是个暖冬,几乎没怎么下雪,因此春节那些日子天气特别好,每天都暖洋洋的。接下来又下了两场春雪,虽然都不是太大,但毕竟让天气又凉下来。在这一热一凉之间,我们便深深地体会到春寒料峭的意味。

立春这天既是春季的第一天,也是古代的人日,还是正常上班第一天。经历一个祥和的春节,该放下的都放下,该整理的都整理,该启动的都启动了。那天下午上班坐在朝南的屋子里,坐在春光里,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蓬勃生长的植物上面,屋子显得生机勃勃。再看看窗外,天空可真蓝啊,像故乡的天空一样蓝。城市的天空回味着曾经的蓝色,把白云还给白天,把星星还给夜晚,让这段时间的'城市上空非常干净。正如现在的就餐,过年的时候,好多吃货都把食物又吃回来,放弃大鱼大肉,更加钟情那些小吃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好多事儿转来转去就又回来了,我知道这叫波浪式前进,或者叫螺旋式上升。但岁月好像不会这样,头发变白变稀,年纪再涨一岁,心愿还未了,人却已变老,叹窗前几度春光,晴空几度蓝澈。

办公桌前的一盆高个子绿色植物开花了。花苞盛开,花心叶蕊。到这间办公室已经三年了,从来没见过它开花的样子,真以为它只是观叶植物,谁料它也开出这样娇羞的花儿来。只是它的花期并不长,两天之后就闭合了,只好等待新的花苞开放。而家中年前购买的一盆萝卜海棠盛开得时间却很长,一直从深冬开到春天,过了春节又过立春,到现在还开着。每朵花都像一只彩蝶,翩翩起舞的样子又像一簇火焰,就盛开在家里的茶几上。那样的盛开让人在寒冬里想到春天,在寒凉中体会到温暖,在寂寥中想起热情,在懒惰中想起勤奋。在平实得不能再平实的日子,在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的岁月,海棠重新点燃盛开的希冀,看看花的样子,想起曾经的追寻。

就在人们惊呼今年可真热的时候,接连下了两场春雪。历代诗人赞美春雪的诗,莫过于韩愈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了,但这两场雪都不是太大。春天里的第一场雪,很小很细,几近乎无,但毕竟给这个城市带来清新和湿润。第二场雪也并非像柳絮,更多像盐粒,粉末儿状的细细的雪,密密地纷飞着,落英缤纷,迎风飞舞,如丝如麻,踩在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样的雪,虽然少了一份飘扬的舞姿,但到底让人领会到春雪的美好,湿润,柔软、温暖。给人们带来春的消息,如福音,如天使,如春汛。这么简单的降临让我体会到,许多物事最真实的一面竟然是质朴,质朴到恰好需要。就算再有诗意的句子,抵不过一丝温暖的关怀。许多作家写了那么多东西,但真正留在史册的又有几人?与其夸张式地吆喝,不如朴素地说说想说的话,写写那些自己喜欢的生活,记录一下心里的真实感受,如此而已。

根据最近几年的情况,倒春寒还要反复几次,这样的变化人们已经习惯了,正所谓忙着“脱秋裤穿秋裤”。该来的一切都会来,不该来的也许会来,也许永远也不会来,一切都在自然中。

新春散文(7)

新春笔记散文

周至是个戏窝子,逢年过节唱戏成了乡里人的一种习俗。我家所在的村子是个大村,由七个自然村堡组成,东西长度达五里之远。自我记事以来,每年春节的戏就没断过,只是分剧团的大小好坏而已,凑钱也由过去的硬摊派变成现在的自由捐资。

记得十几年前唱一台戏,每家每人摊一两元钱,大多数家庭要顺利地拿出都很困难,收很长时间都收不齐,没办法,村上只好把唱戏的钱一笼统摊在统筹提留款里,弄得怨声载道,既不符合国家政策,又影响干群关系。其实说到底一句话,只怪咱村里人穷,没钱啥事都难办。

现如今,唱戏摊款跟从前大不一样了,到了年关,只要有人组织,锣鼓家伙一敲,一两万元三天就收齐了,你要越了谁家的门,人家还要找到会长家里闹事哩,说你看不起人。这不,自从村上发展了猕猴桃产业以来,全村年收入过几百万,光是冷库就见了二三十座,家家户户的土房几年之内都换成了楼房、平房、大瓦房,彩电、手机、摩托、电动车家家都有,仅私家车就有几十辆,品位都不低。现在庄户人口袋里都有了钱,说话底气也足了,唱戏出个一二百的碎碎个事,要是当个会长、副会长什么的三百五百的也愿意出,庄稼人出钱要热闹,不就个是图在人前露个脸,能在乡亲们面前掌一回腰么。

村上这几年驻扎的私营企业也不少,什么砂石厂、承包园、小医院、牛场、蔬菜基地等,经济发展的一家比一家红火。村里要唱戏,闻着风声后,没等敲锣打鼓上门来吹,钱数早已公布在账上了,而且都不是小数目,占了集资一大股。钱多了自然要唱好戏,乱杂班、没名气还看不上,要唱就唱县剧团的,戏价虽然硬了些,戏到底硬朗,名声也好听,看戏的人与外的多。

过会唱戏只是古会主要部分,秧歌、腰鼓也没闲着,不光本村的半个月前就排练,到了过会这天,十里八乡的'秧歌、社火都来凑热闹,一时间,村部门前的大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政策好了,农民富了,他们不仅追求物质,更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这个古老的乡村,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美好,就像捋着胡须笑呵呵的二保爷说的那样:“咱庄稼汉赶上好时光了。”

新春散文(8)

辞旧岁,迎新春的散文

今天是大年三十,短信、微信、腾讯QQ,铺天盖地的拜年祝福信息,一条接一条向我涌来,新时期的高科技,替代了纯朴的拜年礼节。小时候拜年的风俗,属于我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藏在记忆深处。

每到快过年时,父母亲总会提前准备吃的、穿的、用的;扫尘除垢、剪窗花、贴春联;对我们的说话和礼节也提前训练。

“过年时,只能说吉祥话、祝福话,‘死’或‘屎’等谐音字都不许说。”

“拜年时,要有礼貌,见到长辈要问好和祝福。”

“姐弟之间,要和睦相处,不吵架、不哭闹。”

“去拜年做客,帮亲戚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摆放碗筷、扫地;靠墙壁的位置是‘上席’,邀请长辈位,自己坐‘下席’,或者坐位不够时,主动给大人让坐;席间,给各位长辈倒酒、盛饭;吃菜不去碗里挑选,夹到什么就吃什么,尽量夹离自己最近的菜。”母亲在年前礼节教育,想必希望把我打造成淑女形象。

除夕,是孩子们每年中最开心的一天,孩子们走东家、串西家,总会有婶妈伯母偶尔塞来几颗糖果饼干;夜晚,放肆地玩耍,放鞭炮、玩冲锋、扽国、跳房子,但不能玩老鹰抓小鸡,不许玩会说“死了”的游戏,直到深夜玩累到筋疲力尽才肯睡觉;男人们,忙碌完这一年,就在这一夜放松打牌、打扑克;母亲在我们玩累睡下后,洗涤脱下的脏衣服,再把新衣服叠放在我们各自的床头。弟弟衣服颜色单调的蓝和黑,母亲会为他做一对花袖套,用的是我和妹妹做衣服剩的花布料,姐弟仨就这样“统一战线”。大年初一,孩子们大多是被爆竹声吵醒。

“快起床,起床纳财了。”父亲来到床前,轻轻地叫着。

我揉揉朦胧的睡眼,握着拳头的小手,往被子外尽量伸展,舒服地伸了一个懒腰;张大嘴巴,侧过脸、脖子一伸、头朝后仰,打了一个哈欠;掀开被子,小声地叫醒弟弟妹妹。

“弟弟,快起床啰!我们一起去放爆竹。”

“妹妹,快点起床,看看你的花衣服好漂亮。”记起父亲昨天教我们姐弟的话,我的声音尽量地轻柔。

弟妹们的甜梦,被我轻轻呼唤的声音敲醒。姐弟仨跃下床来,比赛似的迅速穿好新衣服。蓬松的羊角辫,在妹妹的头上还未睡醒;弟弟的小圆脸,洋溢出幸福的红润,像可爱的小苹果。

堂屋中,薄烟飘散,弥漫着鞭炮的硫磺清香;门口,“大地红”抖落一地红色的衣服,偶有一个调皮的,冒个火星,还跳跃一下;远处,一个个烟囱上,弯弯曲曲的青烟,像一条青蛇,游向天际;近处的切菜刀的声音,铲炒菜的声音,锅碗瓢盘的声音,汇成“节日交响曲”。整个村子,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弟妹们跑去炮竹屑那儿,认真寻找,查看是否有哑鞭炮,遗落在地。若是有完整带引线,伸出胖嘟嘟的小手捏捏,食指和中指就是质检工具,拾到不干瘪又带引线的,弟弟笑得口水都流出来。竹节兜兜是装散炮竹的最佳工具,拾来的散爆竹或多或少,喜悦同样地爆满完美。记忆中,竹节兜兜装满的都是快乐。

我悄悄来到厨房。灶膛里,柴火燃得亮堂,父亲那张风吹日晒、黑里透红的脸,被闪闪的火光映得锃亮,眉宇间的皱纹被火光温暖熨烫,幸福挂在眼角。灶台上,两口锅里冒着白色的水蒸汽,时不时“扑嗤”一声,从锅盖上滴落蒸汽凝结的水珠;母亲在砧板上切着葱姜蒜,速度之快,耳朵只听到刀切的声音、眼睛只看到转换切菜的方向,砧板上便已完成“小山”;揭开锅盖,“呼、呼、呼。”吹开水蒸汽,用铲搅动,加入砧板上切好的调料翻炒。母亲从锅铲上尝尝,“喳喳”着,嘴角溢出甜蜜,然后把菜盛入大碗。厨房已装不下的香味,跑出房顶,与屋外的飘香汇合,飘逸在节日村里的上空。

忽然发现我来到厨房。

“闰儿起来了,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祝你健康成长、学习进步!”父亲从灶膛前,扯长脖子,笑着说。

“爸爸妈妈,我祝福你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本不想打扰那幸福的画面,可被父亲发现先送上祝福,我也笑着回敬。

“闰儿今年懂事了,快去擦桌摆碗筷,马上吃早餐。”母亲用赞许的目光,瞄了一眼,便催促道。

母亲早已准确好的团盘,摆放在桌子中央,团盘中间是香甜的糖果,单独一颗糖压着一条红纸;周围装着金黄的糯米根、虾片、薯片、米面角子,还有葵花籽和花生。父亲从酿酒的杂屋出来,手中提着一瓶黄灿灿的米酒,给我们每个人的小碗酙上一点点,然后揭开红纸条,给我们每人发一颗糖,就开始吃团盘,这是在家喝“挂红酒”。

象征性吃点土产零食,喝过“挂红酒”,父母把厨房灶台上的各类菜端上桌来。满桌飘香的美味佳肴,肉、鱼、鸡这“三生”必不可少;还要炒牛肉,预示“牛气冲天”;骨头炖白萝卜,传说皇帝御赐萝卜叫“来福”,中药的萝卜子叫“莱菔子”(谐音来福);素炒白菜,白菜谐音“百财”;炒生菜,谐音“生财”。

姐弟仨已管不了这么多,只觉能吃好玩好就开心。

吃过早餐,准备出行。

父亲把一个巨大的白萝卜,切成均匀的两截,把红蜡烛的竹签插到中间,原生态的两个烛台就成了;“三百响”的炮竹,剪成五小挂,这样最划算,但是,不能扯只能剪,以防引线松脱不响。我家在离村稍远的地方,独门独户,先从小家祭拜祖先。父亲取下祖先牌位前的蜡烛点燃,再点燃三根香,低头虔诚地作三个揖,到大门口,放一小挂爆竹,就领着全家,去往村里的祠堂。户族的长辈早已全聚在此,巨大的红烛,在祖先牌位前火光闪耀,时不时滴落一串幸福的烛泪;香案上,数百根香已点燃,袅袅青烟,弥漫出肃穆和庄严;案桌下的纸钱,灰色和黄色的交界处,一条红线在游动;祠堂内人多却安静;祠堂外的内晒谷场上,十名鼓队成员正敲着喜庆的锣鼓,节律整齐、鼓声喧天。

先对着红烛祭拜祖宗,然后,每人从香坛中拿出香,右手持三根香,左手拱手合揖,把捏香的双手,置于面前鼻子的高度,让焚烧的香,高过头顶,跟着族里的长辈,来到村里的水塘埂上,对着东方求财神;对着西方过贵人;对着南方求喜神;对着百方求福禄。此乃出天行,向天地拜年,祈求天佑黎民。出过天行后,再向各自的长辈拜年。

“初一崽、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拜官娘(干妈)。”我们这地方的风俗习惯,初一,儿子、儿媳带全家向爷爷奶奶拜年;初二,女儿女婿领着孩子去的向外公外婆拜年;初三初四,是干儿子干女儿向干爹干妈拜年。所有的爷爷奶奶,几乎都在本队,送上祝福和红包之后,喝开水吃瓜子,点到为止,因为马上就要开始全队的挂红酒。

“嘟——嘟——嘟。”随着一声声口哨尖叫,队长开始喊话。

“全队的各位乡亲们请注意啦!马上准备扯席(摆桌子)吃挂红酒,请各位速将桌子背出来,到内晒谷场集中,并摆放好。”

“请装好团盘,带上饭碗、筷子、凳子,摆放在自家饭桌周围。”

“放响‘千子砣’后,开始喝挂红酒。喝完酒就各自回家煮菜,再到听到口哨声,集中吃‘合龙宴’。”

队长连续喊话三遍,男人们迅速背上各家的饭桌,唯恐落后自家桌子派不上用场;团盘,由女人们端放在桌子中间,各色小糕点,尽情展示女主人的贤惠和能干;碗筷由女娃子摆放、凳子是男娃子的工作。全队挂红酒在爆竹响了之后开始。这是村里晒热闹的时刻,村民们谈笑风声,品头论足讨论,怎样制作糕点?谁家做得最好?孩子们开心在席间窜,笑声和幸福,都飘出村外。

“合龙宴”又叫“合拢宴”,是村子里的特产。大年初一这天,户户都把家里好吃的、最拿手的菜做好,等队长吹哨,“扯条桌”(把桌摆拢成长方形)后,集中全队菜肴于桌上,村民们结队吃流动席,随着人群缓缓前行,见到自己喜欢的菜,就尝尝;见到自己喜欢的饭、或者是喜欢某家女主人的手艺,就尝尝;这大概算那个时期的自助餐吧。走上两轮,所有的菜就吃了个底朝天。

“合龙宴”,吃是次要的,主要是全民参与、齐心合力,感受凝聚的力量和温馨的乡情。

吃饱喝足,两组锣鼓队的男人们,敲着鼓点、击出幸福,以超强的节奏继续排练。狮灯、龙灯和武灯,年前已换去旧灯袍,焕然一新地粉墨登场。尽情地,庆祝去年丰收的喜悦;欢快地,跳跃对今年希望的祈祷。

新春散文(9)

新春游园思年味现代散文

猴年正月初一,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吃完饺子,我们全家照例上街转转,品对联、赏美景,感受一番新春气息。

去哪儿呢?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人民公园。虽然它近在咫尺,大家却都由于平日忙忙碌碌而无空问津。新春时节,心闲意适,去那里沾沾猴年的鸿运,慰藉疲惫的心灵,感受变迁的年味。

走在街上,随处可见衬托喜气、彰显新春的红灯笼和红对联。还未到人民公园,便从回归的游人脸上捕捉到游玩的尽兴。

靠近公园,已是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我的鼻子开始“工作”起来,阵阵香气弥漫,肚子难抵诱惑,竟然咕咕咕地叫了起来。吃过羊肉饺子才片刻,怎么又到祭祀“五脏庙”的时刻了?

闻着酒肉香,神仙也跳墙。你看那些食客们,这个拿着羊肉串大快朵颐,那个吃着烤红薯热气腾腾,只顾享受美味,却不在乎斯文,勾引得我这个吃货变成了“馋猫”。

公园正门外搭建了一个彩虹门,装饰着美猴王的图案,大红的底色,金色的花纹,精美的造型,使人民公园装扮得更加喜庆。

原本人民公园内的正门并不在此处,而在西边二百米以外的铁栏门,上书西花园。这是公园的旧门,我小时候去西花园,一直走的就是那个门。那时候进西花园,可是需要买票的哦。

人民公园最早叫西花园,因为地处凤城之西而命名。还有一别称为溪花园,取清水碧渊、水流潺潺之意。别看它如今在小城是人人皆知,然而谁能想到它的前身竟“臭”名昭著,是一处污水汇集的臭水滩。一到夏天,这里苍蝇嗡嗡叫,蚊虫满天飞,臭水遍地流,人皆掩鼻走。

为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市建设,1975年,地、县两级领导决定建设西花园,全城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挖湖堆山,植树建亭。历经四年辛苦,于1979年3月正式建成开园。废物利用巧修建,变丑为美西花园。凤城新添一美景,休闲娱乐游人欢。

2005年,市委市政府又斥资四千多万元,对西花园进行全面改造,更名为人民公园,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如今的人民公园,是一所综合性文化娱乐休闲公园,规模比原来更大,占地240亩,可容纳游人3万多人。绿树成荫、花草遍地,亭阁相映、曲径通幽,小桥流水、湖里泛舟,真可谓是“楼台亭榭藏绿树,湖光山色相映照”。

“恭喜你发财,恭喜你发财……”

步入园内,人们就被喜庆的音乐温暖了。一处玩押彩游戏的商家为了吸引游客,放起了刘德华的《恭喜发财》的歌曲。春节是赚小孩子钱的大好时机,商家们有的玩套圈游戏,有的玩碰碰车,有的玩过山车……

套圈游戏就是商家用绳子拉了一个圈子,里面摆满种种玩具,然后由圈外的小朋友拿从商家手里买的竹环,往圈子里扔,套中哪个,那个玩具便归你。记得我童年时每次过年来到西花园,都要过过套圈的瘾。每次都是冲着玩具去的.,可惜一次都没套中过。后来才知晓那只是商家捞金的把戏,商家给的竹环一般不大,很难套中所摆的玩具,如果都能套中的话,那么商家岂不是亏本了么?虽然如今我明白商家的“猫腻”,但却不觉得有多可恨,毕竟这是一种游戏和娱乐活动,它承载了我不少童年的记忆和欢乐。

看着孩子们坐在碰碰车上欢快的表情,好像他们得到了全世界。时而有小朋友因为时间到了竟耍起了赖皮,哭闹着不肯离开,家长只好无奈地再掏出些钞票给孩子“买”快乐。我有些好笑,因为那孩子便是我小时候的缩影。

但我也有游戏过后并不快乐的时候。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和妈妈坐摩天轮,当摩天轮升到高空,看着地面的建筑越来越小时,我的心竟十分恐惧,下来之后竟不由自主地大哭起来……

对西花园的记忆,除了儿时的游乐之外,还有一次印象最为深刻。那是我五岁那年春节,随父母和堂哥一家去西花园游玩。那年是虎年,那时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见有老虎的模型,便要去“打虎”。也正是那一次旅游,我和堂哥一家合了张影,也是我和堂哥唯一的合影。后来堂哥因故已不在人世,而那张发黄的老照片常常勾起我对他的思念。

小时候,我特别期待过年,年味是爸爸带回来的“旺旺雪饼”,是妈妈做的油炸虾片,是能赚到不少的压岁钱……记得每每除夕那晚,我把爸妈给的压岁钱压在枕头下,在脑海里想象着买什么玩具,便在盼望中睡着了。

我还喜欢看烟花,尽管由于胆小,总在父亲除夕放鞭炮时关住门躲在房里,却喜欢在正月十五那晚在广场看烟花。那绚丽多彩的烟花,虽然昙花一现,但那种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却能长时间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年味是抹不去的乡愁。近段时间,不知是哪个邻居家竟养了一只公鸡。初一的早上,父亲听到邻居家鸡叫,说这是乡愁的声音。他说他小时在农村,就是靠着鸡叫声起来上学的。

我这才想起,由于世事变迁、奔波忙碌,我们一家已经好久没在过年时回老家走亲戚了。在那时,我期盼过年的由头便是初三走亲戚。并非单纯为了挣压岁钱,而是觉得每年一次的老家之行热闹非凡,令我无限向往、时常难忘。

高中之后由于学习压力加大,过年时最高兴的事便是玩电脑游戏。尽管在虚拟的世界里翱翔本身就很空虚,但至少那时感到很快乐。那三年,年味已然成了电脑游戏,浮华且无聊。

对于今天的我来说,过年除了买件时尚的衣服还有短暂的欢喜外,只觉得这年味越来越淡,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或许是长大了,开始为生计发愁,为生活烦恼;或许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天天都像过年,少了许多盼头;或许是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身心疲惫,精神麻木;或许是……我不得而知,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味越来越淡,乡愁越来越远。这一点,人们普遍都有同感。

我们一家三口走累了,便在靠湖边的一处长凳上坐下小憩。此时已是正午,阳光暖洋洋,湖面水潋滟,游船如织穿梭,游人好不快乐。不远处的小广场,一群大妈正随着音乐跳广场舞,她们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那么投入、那么忘情、那么自信,幸福洋溢在脸上,激情展现在舞姿中。

百善孝为先。人群中,有年轻的情侣秀恩爱,有一家三口照合影,也有老夫老妻结伴游……这时,我看到一幅温馨的画面,只见一个五十开外的男人,领着一位应该是他老母亲模样的人在游玩。他拿着相机,频频给母亲拍照。对年老的父母而言,陪伴是最长久的幸福。那位母亲虽然年迈,腿脚不便,但却一脸幸福。我从心底为那个男人点赞。

如今,小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广场、公园、小游园如雨后春笋,不断增多,东西南北四城都建起了公园,不少街头巷尾也因地制宜建起了小游园,极大地方便了市民们的休闲和锻炼,也为城市增添了几分亮丽的风景。

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组织开展“四城联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文明和谐城市)活动,力争用三年时间,全力打造卫生整洁、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美丽运城。我相信,通过全市上下的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务求实效、共同努力,运城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如今,人民公园在小城已不是一枝独秀了,也许在规模上、基础设施上也比不上新建的公园,但它位居凤城之中的地理优势,它与城市同步发展的历史,很受生活在小城的人们的青睐和钟情,让人们从中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体会到美丽的乡愁。

这次游园,又让我找到了那久违的浓浓年味。

新春散文(10)

新春小聚散文

马年春节过得甚是不悦,这不仅去年的一些不顺所带来的坏情绪累积的影响,而且也因住了几年的老屋,在新春过后面临搬出去的选择。房主虽是至亲,但如此想着法子暗示与催逼,把我攒了几年的感激与感恩,一下子击落得所剩无几。然而正当我愁绪满面的时候,却收到同学们为恭贺一位女同学的老公去外地市长履新而小聚的邀请信。

当时我实在没有那个心情,但到了初七的中午,我还是如约赴宴了。在H城的同学,共13位,皆系原省立商校的同班的学子。我是去年才与他们联系上的,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外地漂泊,直到去年因30年的欢聚活动才接触上。但自接触上后,我们便有了较频繁的联系,这不仅因为我们在那样的年月里同窗几载所结下的友情,亦可能是我们的人生起点在客观上较低,少了一些“文人相轻”而多了一些质朴的缘故吧。所以,类似的小聚即便是在我心情不太好的时候,我还一直还是颇为珍惜的。但那天的小聚,却是与平常的不同,使我有了一丝格外的温馨,更感受到了那种平等友善的氛围,一扫寄人篱下的沮丧与愤懑之绪。

13位同学,有的已经升为副厅长,有的成为房地产或银行的大老板了,有的为一大型国企里的资金调度处长,有的是大专院校里的高级行政人员,有的成为财务公司的所长;当然也有曾经为大公司的财务总监而后来又重新开始的,也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的,如我等只在出版社里做些平常的事务的,等等,不一而足。然而,不论我们处于何种岗位,我总感到只要同学们一回到聚会的餐桌上,大家便丢开了各种职业或职位的外衣,变成了普普通通的同学而显得平等起来,这一如大家在公共澡堂里彼此已脱去外衣而全身赤裸地相见一般。当然,这也许仅是我的一种感觉。不过,已经足够了。

是日,天阴沉沉的,显得格外地冷,屋外下着小雨,那雨中仿佛还夹着一些细小的雪霰。快到中午时,我撑着一把旧雨伞,乘公交车来到预定的酒店。酒店在两条不宽敞的.街道交叉处,其规格也是极普通的那种,没有高档设施或酒菜,有的只是清雅的环境,清淡的酒水与食物。到达时,老班长随后也到了。然见他时,却有些疲惫之态,聊了几句,大约过年也有说不出的不悦,可能是老家有什么事情之故。之后,同学们便陆续来到,其中有一位已是银行行长的女同学,携着女儿并陪同她的即将正式赴外地履新的市长老公来了,当然,他们一行是今天的主角了。于是,众人一一寒暄后入座。酒过三巡,大家便更加热闹起来,纷纷离席来到市长身边或其一家身旁敬酒。那位市长大人,身高一米七不到,胖乎乎地,话不算多,但始终微笑着,看上去实是平常的一位普通人,甚至还不如一位做了“土豪”(不知何时,中国人都时兴这样地称有钱人了——那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前被打倒的对象呀!)的同学有“派”。有时我想,人其实是非常可笑的,因为倘没有职位的光环在其头上,那么他或她走在路上,或置于在公共场所中,其实与一般草根百姓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因而从某种角度来说,譬如,在物理方面抑或是社会方面,其实人是生而平等的,只是后来的社会分工不同而导致了层次级别的不同。当然,这种不同的方面,在中国显得更加突出罢了。不过,那日新春小聚的宴会上,这种区别似乎是看不到的,尤其是市长大人,他也离席纷纷一一回敬大家的酒,喜笑颜开,可亲可爱的。同学的女儿,是90后的,亦微胖,极象其父,在酒席间似乎更随意,她并不吃多少菜,只是一心一意地盯着一部硕大的手机,自顾娱乐。老班长大约几杯酒过后,情绪明显地高涨起来,不似来时的状态了,话语特别地多了起来,到最后竟要求同学的女儿离席几分钟,以便按中国人酒席间的潜规则,讲点笑话或“荤段子”。果然,“笑话”一出,席间更加活跃,市长大人亦眉开眼笑,甚至也跟着说起一二来。彼时,大家笑语喧喧,根本忘记了自己是何角色了。我置于其间,当然也暂时抛开了自已所有的烦忧与不悦了,一丝暖意顿然拥上心头。多么融和的氛围呵,多么众生平等的环境呀!如此,还是同学相聚更好,更何况在这新春期间的小聚。

其实,同学也好,市长也罢,我以为只要曾经在某个时候,大家的起跑点是在一个水平线上时,不论今后各人跑得如何,当脚力快不济或根本就没有脚力而小憩一会儿时,彼此平等交流,相互尊重,心身是会得到极大的放松的。那是一种温馨的宽慰与理解,是一种平等的满足与快意,而这种满足是除此之外的东西无法替代的。

新春小聚,虽已散去,但我这几日仍沉静在其中。它没有排出什么大场合,有的只是小小的、平平淡淡的相聚。但这一新春的小聚,却聚出了一次平和与甜美,聚出了一种感悟与回味,还有那一丝温暖与珍爱。

【微语】天冷了,许多同学围上围巾,戴上帽子,还是觉得冷:跑步的同学,有的半弓着背,缩着脖子,有的不时哈气暖手,从嘴里吐出团团白气。

温馨提示:
本文【新春散文(优质10篇)】由作者学习工坊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