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词义。
①从流飘荡( )
②猛浪若奔( )
③横柯上蔽( )
④窥谷忘反( )
2.翻译下面句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最能表达作者志趣和情怀,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顺、随
②这里指飞奔的马
③树木的枝干
④通“返”,返回
2、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可以从积极方面或消极方面来谈,但要求观点要鲜明,言之成理即可,不要偏激。)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任意东西( )
②从流飘荡( )
③天山共色( )
④争高直指( )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百许里 杂然相许
B、猿则百叫无绝 天下独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见余,大喜曰
D、在昼犹昏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富春江山“奇”水“异”的特点。
山“奇”水“异”______________
5、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B、通过写景,作者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厌恶的情感。
C、本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鲜明、强烈。
D、该文与《答谢中书书》,可谓一去一往,一唱一和,都是书札中的精品,亦是写景文的佳作,共同表达出与知音共赏美景,传情达意的高雅志趣。
[参考答案]
1、①任凭,听凭;②随着(跟随);③同样,一样;④向上
2、C
3、①(那些山)凭依(高峻的)地势竞相向上,(好像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延伸。
②(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4、高、险(峻);清、急
5、D
文言文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沿溯阻绝( )
(2)猛浪若奔( )
(3)故渔者歌曰( )
(4)经纶世务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甲、乙两文中所使用的通假字各1个,并写出其意思。
(1)甲文中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言文语句中常常省略了一些部分。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部分。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急湍甚()箭
5.甲、乙两文都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_____________,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____________;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突出_____________,乙文以“有时见日”来突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逆流而上(2)飞奔的马(3)所以(4)筹划
2.(1)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2)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3.(1)“阙”通“缺”,中断
(2)“反”通“返”,归,回去。(另有:“转”通“啭”等,只要找到两个即可。)
4.(1)负势竞上,(山峦)互相轩邈(2)急湍胜(于)箭
5.疾或快 急或猛 山之高 树之密
风停,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的晴空和山峰是一样的颜色。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淡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泉水拍打在山石上,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千百遍地啼叫不绝。像老鹰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粗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
B.鸢飞戾天
C.互相轩邈
D.天下独绝
2.下列加粗字不是虚指的一项是( )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本文有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的,也有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请分别找出两方面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他们的表达效果。
(1)视觉上的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觉上的.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对富春江山水景物特点进行概括描写的语句是什么?全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3)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与朱元思书 》原文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①.《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字__________,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_______”
⑸.概括文章各段大意。(6分)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⑹.请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一句中找出两个有词类活用情况的词,并解释其含义。(3分)
⑺.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⑻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赞叹富春江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请说说文段中作者的观察角度是如何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⑽.作者在文段中所流露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课外练笔
请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
提示:不必局限于课文本身,也不必像古文翻译那样字字落实,可以加入一些有关富春江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人文背景等方面的材料。也可以查找一些关于富春江的诗文,最好能将风物介绍和风景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与朱元思书》阅读题目及答案
【原文】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忘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问题】
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猛浪若【奔】( )
②泠泠【作】响( )
③【经纶】世务者( )
④横【柯】上蔽( )
15、下列加点词意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天山共色——则色愈恭,礼愈至
B.一百许里——遂许先帝以驱驰
C.风烟俱净——俱为一体
D.猿则百叫无绝——绝处逢生
16、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17、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描写山水,从动与静、声与色、明与暗等多方面进行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旺盛生命活力的大自然的图景;
B.文章寓情于景,字间行间流露出作者热爱自然、鄙弃功名利禄、厌倦官场政务的.思想情绪。
C.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分”的部分先写山后写水,详写水略写山,但都围绕“独绝”二字展开;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对水进行动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水的激越壮观之美。
【参考答案】
14、(4分,各1分)①(马一般)飞奔;②发出;③筹划,治理;④树木的枝干
15、(2分)C;
16、(6分,每句各3分)①(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任凭船儿东西往来。
②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17、(3分)C;
【微语】是花自然香,是爱自然长,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将永远忠于自己。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