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读教材:
《商的变化规律》一课属于比较传统的知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乘法、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与旧教材相比,教材对本知识点作了适当调整:旧教材中只研究了商不变的规律,而新教材中却改为了商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探讨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变化的规律和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变化的规律,提升了学生自由探究数学问题的空间,因此颇具挑战性。那么老师怎样做到“老课新上”?做到在“主动教育”模式下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小主人,怎样在自主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主动优化,努力实现数学课堂的真正高效?基于以上几点,我们的教学策略定为:扶放结合、引导探索、自主参与、学会学习、培养能力。
二、课堂呈现:
在课堂呈现上余老师紧紧地把握住了以下三点:
1、“问题生成单”是主动教育课堂的“魂”。
我校的“主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石是“问题生成单”,我们在设计本节课之处就始终用“问题生成单”作为课堂的主线,经历试教之处的时间不够用、教学环节不够精简、课堂探究不够深入、课堂效率不够高效等问题后,我们对预习生成单进行了再次设计,将教材中简单、静态、结果性的文本,设计成为丰富、生动、过程化的“问题生成单”,让问题生成单成为整堂课的“魂”。在整堂课中,“问题生成单”分三次呈现。
第一次呈现:在开课环节,教师设计了第一层次的旧知复习,用积的变化规律旧知为新知搭桥铺垫,为探讨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起到了方法上的迁移。
第二次呈现: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问题生成单研究当被除数不变时,研讨除数变商会怎样?除数不变,商会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发生怎样的变化,起到了为学生分散难点的目的。
第三次呈现:老师要求学生根据第二次的呈现,对被除数、除数都变,商会怎样变进行合理猜想。
一张小小的问题生成单凝聚着老师课前精心解读教材的心血,三次精彩的呈现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间,使学生为完成一定任务而进行设想、预见、磋商、探究、讨论、辩解,思维发生碰撞,构筑了课堂上有活力、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成为了主动教育的“魂”,进而促进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里获得了最高效的主动发展。
2、“学生自主探究”成为了主动教育课堂的“根”。
“让过程和方法进课堂”可谓余老师上课的特色。整节课余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和教师的主导,师生和谐共荣,极符学生的认知规律、新课程标准和我校主动教育模式要求。课堂上我们看到教师始终把激励学生学习、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作为教学的主线,让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在宽松的氛围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求知、好学向上的状态,奠定了学好数学信心的基础;同时重视合作、探究,使得学生愿意与伙伴交流,敢于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课堂上一次次探究活动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自主,有了发扬个性、施展才能的空间,成为了主动教学的“根”。
3、“学生自主构建、归纳、总结、提炼”,成为主动教育课堂新的增长点!
课堂中余老师紧紧抓住探究三条规律的过程,注重让学生构建思考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有序观察,多角度、多方向去挖掘思路,引导学生参与到发现规律、探究规律、总结规律的过程中。在学生发现商的变化有某种规律的萌动时,余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发现的规律。”并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尝试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活了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整节课教师下放“教学”,只作点拔,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他们的解题思路,既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又重视发挥集体的智慧,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流的机会。学生在静思、合作、商讨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学的境界。
本课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亦学亦练,注重了知识的生成与巩固,学与练相得益彰。同时教师非常注重总结性的语言,能适时地把学生表达的变化规律的用语,加以提炼并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全面了解商的变化规律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规律能力。
三、不足之处:
1、“积”、“商”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学生极易混淆,建议可先复习乘法、除法的概念及算式各部分名称,做好知识储备,便于学生表述规律。
2、教师还应加强指导学生表述完整的练习,同时要适时引导、及时纠正,比如学生总结第一个规律时,说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主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策略,教育艺术,教育境界。教师大胆地把舞台和空间让给学生,把自己隐蔽起来,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这样,课堂就绽放出空灵之美。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模式的创新、思维的转变,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我们也从这节课中看到了自身许多的不足。
创新终归出于实践,期待在以后的实践中与我们的孩子们共同转变、携手同行!正如我校“主动教育”教学理念中提出的“关注学生兴趣,兴趣焕发生命精彩;关注学生习惯,习惯影响学生未来;关注学生质疑,质疑引发智慧觉醒。”
说教材
我讲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商的变化规律”,这是一节新授课,“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新的数学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的基础。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铺垫和思想孕伏。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商不变的性质,会用商不变的性质对口算除法进行简便运算。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同时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启蒙教育。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由此我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通过计算,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观察比较,探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掌握规律。
教学方法:探究法,合作法,观察法,比较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题卡、小黑板
我们的校本研修主题是:在数学课堂中如何使用激励性语言。我在本节课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抓住适当的时机,适时,适当,适量的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以达到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和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动脑去想,抽象出“变”的规律;动口去说,概括出商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而学生也在创设的情景中,围绕中心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观察、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说教学设计
在整堂课中,始终围绕着观察算式、找出规律、表述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大环节进行的。
第一环节谈话引入,有利于吸引孩子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我把例题用投影展示,既直观形象,又节省时间,快速达到目标。在这一环节当中有三个变化规律要探讨,第一个规律是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因为被除数不变时,商和除数是成反比例的,这对学生来讲可能较难理解,所以我采取帮扶的方法,一来减缓知识梯度,二来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为第二个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探究,奠定了自学的基础,再放手让学生自学这一规律,就很容易了。第三个规律,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化,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因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广泛经验。这样既培养的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又充分体现了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第三环节是运用规律。采取了由易到难的设计方案,首先完成练习十七的四题,直接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规律;第二完成五题,虽然也是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但是题型稍有变化,练习题不是成组出现的提高了一点难度。
第四环节,拓展训练。难度在此基础上又加大了一点,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对商不变规律的进一步理解。反馈练习加深巩固,进一步熟悉商的变化规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价值。
第五环节,归纳总结,启发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让学生根据板书了解本节课知识重点,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六、板书设计、
这样设计的板书简洁明了,使学生对本课的重点一目了然。在对比下,便于学生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笔算除法中的《商的变化规律》一课。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商不变的规律。
2、分析学生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小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探求欲强。对于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本学期又学了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但是本班的学生口算能力普遍差。所以,本节课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填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及商不变的规律,训练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进行除法的计算。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商的变化规律,在除法中①被除数不变除数逐渐扩大商逐渐缩小;除数不变被除数逐渐扩大商也逐渐扩大②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除法的简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放手探讨商不变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通过复习旧知、引出新知。既巩固积的变化规律,又能为新知识用铺垫课。
2、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在讲例5时,利用雷台比躌勇闯三关,第一关:创设学校决定期末用200元钱买下面的奖品奖励给学习表现优秀的同学,买下面其中一样,可以分别买多少个?(钢笔2元、20元)第二关:学校准备冬季运动会举行趣味的“定点投篮”项目比赛,每8人一组,那么16人可以分成多少组?160人呢?320人呢?将计算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在设计练习题时,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由易到难。共有三组题,每组题中三个算式都有联系。学生可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熟练地口算出结果,完了以后出示“算一算”。这组题目中,各小题之间都没有联系,比前一题要有难度,重点训练学生熟练地口算,这样设计也是为了有效地达成目标。最后出示猴王分桃的故事进行拓展练习,提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的同时,能灵活运用,因为上课已接近尾声,利用猴王分桃的故事,同时也能渗透思想教育,今后要学习好数学,不要像小猴子那样被猴王玩弄了。
四、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完以后,我认为有成功之处,也有需改进的地方,首先,我感觉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1、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整节课中,以发现规律、探究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为线索,通过老师的引导,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学生自始至终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同时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交流的过程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本节课学习了商的变化规律,每一条规律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总结——应用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的,使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得以锻炼。
本节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学生回答问题语言不流利,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有欠缺,需加强对这方面的训练。
2、整个课堂教学中,各环节衔接不够紧凑。
3、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较少,课堂气氛不太活跃。
《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比较、探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和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用眼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动脑去想,抽象出“变与不变”的规律;动口去说,概括出商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
而学生也在创设的情境中,围绕中心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四、教学设计
一开始我选择这一个内容,还以为只学习“商不变的性质”这一条规律,可是经过仔细阅读教材之后,才发现这节课要解决的是商的三条规律,这样一来,这节课的内容就很多,从量上来讲就很足,一堂课要完成这么多的内容,这给我上好这堂课出了一个大难题。于是,思考过后,要同时完成这些内容,那么这节课就只能定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且能应用这些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材编排的时候,把被除数不变时,商随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放在最前面,接着是除数不变时,商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最后是商不变的`性质。因为我们知道被除数不变时,商和除数是成反比例的,这对学生来讲可能较难理解,于是,我把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放在第一个,这样在正比例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反比例,学生想度来说较容易理解。
在整堂课中,始终围绕着观察算式、得出规律、表述规律和应用规律来进行教学。当然学生在学习这三条规律时,也是一条比一条轻松。第一条规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的得出,第二条第三条规律就放手让学生学生自己去观察算式,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这里我要感谢那些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听我试讲,不断帮我改教案、帮我指点的老师,真的感谢你们!另外,在我的课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在场的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希望你们能给我多提一些宝贵的建议。
商的变化规律的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5商的变化规律第三个商不变的规律。
二、教材分析
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裴老师教学的这一课,是在学生刚刚学习了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和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在语言表述和思维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困难,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探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同步性,商不变时,被除数和除数相同的变化情况。
四、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探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两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完善了三个规律,使商的变化规律更完整,也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规律、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紧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将学生知识、能力有效延伸
本课通过研究商不变的规律,在学生初步感知到被除数、除数、商之间存在着变化的规律基础上,抓住学生这个知识的生长点,从单纯的算式计算延伸到算式内部、算式之间的`联系上,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进而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研究,经历数学规律产生或发现的一般过程。
3、尝试猜测验证总结结论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会辨证的分析问题
本课使学生在平常的口算练习中,根据思考,得出一个初步的推测,这个推测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普遍性都需要进行严格的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不仅仅使学生学会从广泛的正面举例中证明自己的推测,还要全面的分析,从相反方面思考举出反例,使得出的结论更加全面、正确。举反例对学生来说是个突破,能用逆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整节课就在学生不断的猜测验证总结结论中,参与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尝试了这种数学学习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90025=?=36 6000125=? = 48 让学生口算结果,后面的这道题目由于难度较大,所以学生算不出来,而教师轻易的算了出来,给学生留下悬念。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初步发现规律
口算一组:
142=7 56080=7
14020=7 5600800=7
28040=7
观察这组算式。
得出:被除数乘10,2,除以2, 除数也跟着变化,而商不变
2、逐步完善,让学生举例验证我们刚发现的规律
询问学生还有别的发现吗?所有的数都符合这一规律吗?
突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是不可以的。
(三)反馈练习,应用规律
这一部分分四个层次进行学习。
1、规律的直接应用:第94页第4题:从上到下,根据第1题的商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729= 363= 804=
72090= 36030= 80040=
7200900= 3600300= 8000400=
2、规律的运用增加了难度,让学生体会到应用规律计算的方便:1400000200000=
3、通过判断哪个算式的结果与4812=4的商相等,说说理由的练习,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① (484)(124)
② (485)(125)
③ (483)(123)
④ (483)(124)
4、考查学生对规律的灵活掌握情况,通过90025的题目,让学生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然后化难为易。
在这几个巩固反馈中,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规律。而学生也在创设的情境中,围绕中心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商变化规律说课稿
我教学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5“商的变化规律”。
一、教材分析
“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比较、探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和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用眼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动脑去想,抽象出“变与不变”的规律;动口去说,概括出商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
而学生也在创设的情境中,围绕中心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四、教学设计
一开始我选择这一个内容,还以为只学习“商不变的性质”这一条规律,可是经过仔细阅读教材之后,才发现这节课要解决的是商的三条规律,这样一来,这节课的内容就很多,从量上来讲就很足,一堂课要完成这么多的内容,这给我上好这堂课出了一个大难题。于是,思考过后,要同时完成这些内容,那么这节课就只能定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且能应用这些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材编排的时候,把被除数不变时,商随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放在最前面,接着是除数不变时,商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最后是商不变的性质。因为我们知道被除数不变时,商和除数是成反比例的,这对学生来讲可能较难理解,于是,我把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放在第一个,这样在正比例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反比例,学生想度来说较容易理解。
在整堂课中,始终围绕着观察算式、得出规律、表述规律和应用规律来进行教学。当然学生在学习这三条规律时,也是一条比一条轻松。第一条规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的得出,第二条第三条规律就放手让学生学生自己去观察算式,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这里我要感谢那些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听我试讲,不断帮我改教案、帮我指点的老师,真的感谢你们!另外,在我的课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在场的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希望你们能给我多提一些宝贵的建议。
四年级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5“商的变化规律”第三个“商不变的规律”。
二、教材分析“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裴老师教学的这一课,是在学生刚刚学习了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和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在语言表述和思维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困难,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探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同步性,商不变时,被除数和除数相同的变化情况。
四、教学设想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探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两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完善了三个规律,使商的变化规律更完整,也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规律、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紧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将学生知识、能力有效延伸
本课通过研究商不变的规律,在学生初步感知到被除数、除数、商之间存在着变化的规律基础上,抓住学生这个知识的生长点,从单纯的算式计算延伸到算式内部、算式之间的联系上,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进而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研究,经历数学规律产生或发现的一般过程。
3、尝试猜测—验证—总结结论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会辨证的分析问题
本课使学生在平常的口算练习中,根据思考,得出一个初步的推测,这个推测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普遍性都需要进行严格的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不仅仅使学生学会从广泛的正面举例中证明自己的推测,还要全面的分析,从相反方面思考举出反例,使得出的结论更加全面、正确。举反例对学生来说是个突破,能用逆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整节课就在学生不断的猜测—验证—总结结论中,参与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尝试了这种数学学习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900÷25=?=36 6000÷125=? = 48 让学生口算结果,后面的这道题目由于难度较大,所以学生算不出来,而教师轻易的算了出来,给学生留下悬念。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初步发现规律
口算一组:
14÷2=7 560÷80=7
140÷20=7 5600÷800=7
280÷40=7
观察这组算式。
得出:被除数乘10,2,除以2, 除数也跟着变化,而商不变
2、逐步完善,让学生举例验证我们刚发现的规律
询问学生还有别的发现吗?所有的数都符合这一规律吗?
突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是不可以的。[ — xxjxSJ。 —更多数学说课]
(三)反馈练习,应用规律
这一部分分四个层次进行学习。
1、规律的直接应用:第94页第4题:从上到下,根据第1题的商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72÷9= 36÷3= 80÷4=
720÷90= 360÷30= 800÷40=
7200÷900= 3600÷300= 8000÷400=
2、规律的运用增加了难度,让学生体会到应用规律计算的方便:1400000÷200000=
3、通过判断哪个算式的结果与48÷12=4的商相等,说说理由的练习,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① (48÷4)÷(12÷4) ② (48×5)÷(12×5)
③ (48×3)÷(12÷3) ④ (48÷3)÷(12÷4)
4、考查学生对规律的灵活掌握情况,通过900÷25的题目,让学生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然后化难为易。
在这几个巩固反馈中,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规律”。而学生也在创设的情境中,围绕中心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商的变化规律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5“商的变化规律”第三个“商不变的规律”。
二、教材分析
“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裴老师教学的这一课,是在学生刚刚学习了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和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在语言表述和思维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困难,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探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同步性,商不变时,被除数和除数相同的变化情况。
四、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探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两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完善了三个规律,使商的变化规律更完整,也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规律、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紧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将学生知识、能力有效延伸
本课通过研究商不变的规律,在学生初步感知到被除数、除数、商之间存在着变化的规律基础上,抓住学生这个知识的生长点,从单纯的算式计算延伸到算式内部、算式之间的联系上,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进而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研究,经历数学规律产生或发现的'一般过程。
3、尝试猜测—验证—总结结论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会辨证的分析问题
本课使学生在平常的口算练习中,根据思考,得出一个初步的推测,这个推测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普遍性都需要进行严格的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不仅仅使学生学会从广泛的正面举例中证明自己的推测,还要全面的分析,从相反方面思考举出反例,使得出的结论更加全面、正确。举反例对学生来说是个突破,能用逆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整节课就在学生不断的猜测—验证—总结结论中,参与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尝试了这种数学学习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900÷25=?=36 6000÷125=? = 48 让学生口算结果,后面的这道题目由于难度较大,所以学生算不出来,而教师轻易的算了出来,给学生留下悬念。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初步发现规律
口算一组:
14÷2=7 560÷80=7
140÷20=7 5600÷800=7
280÷40=7
观察这组算式。
得出:被除数乘10,2,除以2, 除数也跟着变化,而商不变
2、逐步完善,让学生举例验证我们刚发现的规律
询问学生还有别的发现吗?所有的数都符合这一规律吗?
突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是不可以的。[--更多数学说课]
(三)反馈练习,应用规律
这一部分分四个层次进行学习。
1、规律的直接应用:第94页第4题:从上到下,根据第1题的商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72÷9= 36÷3= 80÷4=
720÷90= 360÷30= 800÷40=
7200÷900= 3600÷300= 8000÷400=
2、规律的运用增加了难度,让学生体会到应用规律计算的方便:1400000÷200000=
3、通过判断哪个算式的结果与48÷12=4的商相等,说说理由的练习,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① (48÷4)÷(12÷4) ② (48×5)÷(12×5)
③ (48×3)÷(12÷3) ④ (48÷3)÷(12÷4)
4、考查学生对规律的灵活掌握情况,通过900÷25的题目,让学生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然后化难为易。
在这几个巩固反馈中,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规律”。而学生也在创设的情境中,围绕中心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商的变化规律简要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比较、探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和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用眼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动脑去想,抽象出“变与不变”的规律;动口去说,概括出商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
而学生也在创设的情境中,围绕中心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四、教学设计
一开始我选择这一个内容,还以为只学习“商不变的性质”这一条规律,可是经过仔细阅读教材之后,才发现这节课要解决的是商的三条规律,这样一来,这节课的内容就很多,从量上来讲就很足,一堂课要完成这么多的内容,这给我上好这堂课出了一个大难题。于是,思考过后,要同时完成这些内容,那么这节课就只能定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且能应用这些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材编排的时候,把被除数不变时,商随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放在最前面,接着是除数不变时,商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最后是商不变的性质。因为我们知道被除数不变时,商和除数是成反比例的,这对学生来讲可能较难理解,于是,我把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放在第一个,这样在正比例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反比例,学生想度来说较容易理解。
在整堂课中,始终围绕着观察算式、得出规律、表述规律和应用规律来进行教学。当然学生在学习这三条规律时,也是一条比一条轻松。第一条规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的得出,第二条第三条规律就放手让学生学生自己去观察算式,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我的课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在场的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希望你们能给我多提一些宝贵的建议。
【微语】希望我们,都会遇见那个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