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释】呼延:匈奴贵族,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①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应该反映但是戍边抵抗匈奴的将领)。
问题: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战事的严酷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虽然写的是一场败仗,但却处处显出英雄豪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分) 百战写战事频繁,(1分)碎写出战事的惨烈,(1分)数重围和突写面临重重包围的困境,(1分)残兵写出只有少量人突围的悲惨结局。(2分)
2.(6分) 首句写英雄历战之久;(1分)第二句以敌军数重围侧面表现英雄的临危不惧;(2分)第三句 以一突字写出英雄英勇无畏,勇往直前;(1分)第四句以一独字,写出了孤军奋战、力压千军的豪迈气概,败中见豪气。(2分)
问题:
1.诗中哪些词语反映了眼前这场战事的严酷?(3分)
2.一个碎字和一个独字刻画出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3分)
3.有人说这首诗是败中见出了豪气,为何这样说,请作简要分析。
4.试简要分析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
5.有人说,诗中写的是一场败仗,这与李白的豪放诗风不同。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试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3.数重围、残兵千骑 独(领) (3分)
4.碎、独两字刻画了-位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骁勇无比的悲壮英雄形象。(意思相近即可) (3分)
5.这位将军身经百战,铁甲已经破烂了,在这次战斗中已被敌人层层围住,陷入困境。将军却冲向敌营,射死敌将,趁敌慌乱之际,率部杀出重围。可见将军及其部属都是从血泊中拼杀出来的英雄。所以说这首诗是败中见出了豪气。
6.塑造了一位身经百战、英勇刚强、临危不惧随机应变的边防战将的形象 。
7.不同意。虽是一场败仗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豪气。第一句碎铁衣明写破碎的铁衣,实写铮铮铁汉,想象奇特;第四句中的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李白通过想象、夸张等手法把一个败军之将塑造成一个伟大形象,体现了李白诗歌潇洒豪迈的诗风。(如答同意,则不给分)
课文翻译:
将军戎马一生,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这次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将军急中生智,下令突围,在突围的关键时刻,将军将敌方大将一击射杀。敌军一时陷于慌乱,将军率残部乘机杀开重围,夺路而出,一骑绝尘,千余(虚数)共拼杀而回。
赏析:
《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是李白的作品,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2]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
诗歌 从军行 杨炯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B. 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现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
C. 颔联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
D. 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B
14.(2)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卫国立功的豪情壮志。
【阅读试题及答案】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参考答案】
1.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近即可)。
2.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 。
3.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 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 ______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______ 的修辞方法。
4.全诗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_______ 的写法,先交代____;中间两联采用_____ 的写法,描写 ________ ;尾联采用______ 的写法,表达 ________。全诗富有_____主义色彩。
参考答案:
3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借代的修辞方法。
4实写;赴边缘由及心中所感;虚写;描写想象之境,反映军威战况;实写,表达从军赴边的强烈愿望;浪漫。
(5)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作简要分析。
答:三个动词描写了三幅典型的画面。一个照字写出了敌军入侵之急,这激起了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一个辞字写出了书生辞别朝廷,告别家人,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的情景。一个绕字,写出唐朝的军队把入侵的敌军紧紧地包围起来,一场激战就在眼前的情景,也表现了英雄的气概。三个动词高度概括,生动地描写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语言准确、凝炼。
(6)第三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的?试作简要赏析。
答: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战斗的激烈,而是从侧面,采用景物描写和气氛烘托的艺术手法来描写一场激战。雪暗凋旗画从人的视觉出发,写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天昏地暗,大雪弥漫,遮天蔽日,连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从侧面衬托出了将士们的昂扬斗志,表现了战斗的残酷。风多杂鼓声,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烘托出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注:牙璋,指代携皇命出征的军队。
(7)牙璋凤阙铁骑龙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答:借代的修辞手法。
牙璋凤阕铁骑龙城都是借代。
牙璋代指奉命出征的将帅。
凤阕代指长安宫阙。
铁骑代指精锐的唐军。
龙城代指敌人的要塞。
(8)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忠君报国和建国立业的思想。
9.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首尾两联作具体分析。(5分)
答:抒发了诗人保边卫国、欲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1 分)首联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 而是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由烽火自然引发诗人心中不平之志和保家卫国之情。(2 分)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 生。直接抒发为国献身的愿望。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 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2 分)
10.第三联两句写得十分传神,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答:这两句描绘了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的艰苦、壮烈的景象;(2 分)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和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2 分)表现了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2 分)
【作者简介】
杨炯:(650-693?),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
②烽火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长安。
③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指长安宫阙。《史记封禅》:(建章宫)其东二十余丈。
④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⑥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译文】
报警的烽火已经传到了长安,军情危急。壮士的心里难以平静。带着用兵的符信离开了都城,精锐的军队开赴敌人的巢穴。战斗正是激烈的时候,大雪纷飞,军旗上的彩画都凋残了,急风杂着鼓声呼啸着。宁愿作一名普通的百夫长浴血杀敌,也胜过作一个百无用处的书生啊?
【赏析】
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首联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颈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从军行七首(选二)——王昌龄
其三
关城①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②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③。
其六
胡瓶④落膊紫薄汗⑤,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⑥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
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③龙荒:荒原。
④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
⑤紫薄汗:骏马名。这里指将军骑的马。
⑥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5分)
A、“关城榆叶早疏黄”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
B、“日暮云沙古战场”用意象“日暮云沙”,比喻古战场的暗淡无光与破败。
C、“碎叶城西秋月团”通过营造和烘托战场的气氛,暗示将军关注边塞安危。
D、“辞君一夜取楼兰”写出了将军率兵奔赴边关杀敌的神速和气势。
E、两首边塞诗均运用情景交融的方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
15、这两首边塞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异同?(6分)
答案:
(14)BE
(15)同:都通过对边塞战场荒凉景象的描绘,赞颂了边关将士英勇无畏、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2分)
异:第三首还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特别是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爱护与同情;第六首则通过描绘将士们英勇无畏为国出征的豪情,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强大国势与军力的自信与自豪之情。(4分)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B、“比喻”错,这里直接凸显出战士为国捐躯;E、并不是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其三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其六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故选BE。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其三通过“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战士沙场,表明对战士们的深切同情;其六则是通过“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战士们英勇杀敌,不畏强权,突出反映对家国壮大的自信豪情。
译文:
「其三」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其六」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赏析:
「其三」
第三首诗通过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也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诗的开头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次句暗示有不少战士在这场战斗中为国捐躯。后两句写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骨运回安葬,表明了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此诗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战场作为背景,“黄叶”“暮云”等边塞景象更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给人以满目萧然、凄凉悲怆之感。最后两句感情真挚,造句沉痛,更增悲怆之气。全诗读来颇令人感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支部队有这样体恤、爱护士卒的统帅,士卒没有不卖命的道路,由此亦可以想象这支部队战斗力量的强大。
「其六」
第六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
诗的首句写这位将军的战时装束和勇武雄姿,次句转写边塞之景,意在营造和烘托气氛,暗示将军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时时准备奔赴边塞,保境安民。这两句着力铺陈将军的装束和边地景色,既衬托出将军的神武之姿,又意在蓄势,在如水秋月的广阔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装的将军的剪影,威风凛凛,一位勇武的将军形象就被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的后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既写出了部队攻城拔寨的神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唐朝强大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和自豪心理。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
诗词中,在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能创设新的画面,加深诗的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
16.(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重点字:神、圣)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重点字:鹜)
此题考查了名句默写。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3题。(13分)
张祜
少年金紫①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②飞。
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
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
白首汉廷刀笔吏③,丈夫功业本相依。
【注】①金紫:金鱼袋及紫衣,是唐朝官员的佩饰和官服,亦借指贵官。②虎翼:古战阵名。③刀笔吏:掌文书的小吏。
1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虎翼”既指战阵,又在直觉上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威猛凌厉的感受。
B、黄云横断边塞,仿佛找寻高翔的苍鹰,此景展现了边塞的雄奇壮丽。
C、尾联流露出不屑做文书小吏度此一生,而应以征战建功立业的思想。
D、整首诗歌节奏明快。笔力雄劲,气势磅礴,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12、颔联展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赏析。(6分)’
答案:
11、B12、示例一:颔联展现了一个胆略过人(或威震敌胆、战功卓著)、武艺高强的英雄形象。(2分);上句写少年仅凭一面卷起的旌旗,极少的兵力。就使上千敌骑投降(或理解成一挥旗就使上千敌骑投降)。“一”与“千”相对举,突出了他胆略过人(或威震敌胆、战功卓著)。(2分)下句写少年杀出敌军重围,毫发无伤,“万全”与“百重”相对,突出了他武艺高强,万夫莫当。(2分)
示例二:颔联展现了一个英勇胆大、武艺高强的英雄形象;(2分)“千骑虏”“百重围”写出敌人的强大,战事的激烈,以反衬少年的胆大艺高。(2分)“收”“出”一字表现了少年收服上千敌骑、冲出百重包围的高超武艺。(2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从军行①
骆宾王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②,唯当死报君。
【注】①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②“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2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感情深沉;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B.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
C.乙诗“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全军将士的高昂斗志和英雄气概。
D.乙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象、兵器交相映衬的描写,表现出唐军出征时昼夜兼程、气冲云霄的威武。
26.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甲、乙两诗尾联在抒情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两首诗分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5.D(2分)
26.这两个字动感极强,“抱”字是说将士们拉开弓弦就像怀抱着明月,“践”字是写将士们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这两句诗描写了大军直插敌腹、锐不可当的战斗画面(或: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写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情。(3分)
27.都是直抒胸臆。甲诗表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不屈的昂扬斗志。乙诗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血洒疆场的精神气概。(3分)
【甲】使至塞上(唐·王维) 【乙】从军行(唐·王昌龄)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乙诗中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内容上看,两首都是________诗,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联系背景与诗句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前两句渲染西北边疆的空旷凄凉、艰苦险恶,衬托出戍边将士战胜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2分)
9、边塞 《使至塞上》表达了诗人对受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和孤寂思乡的情怀;而《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则表现了守边将士立誓破敌、决战到底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情怀。(4分)
(唐)李白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①
笛奏梅花曲②,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③。
[注]①金微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阿尔山。于此,唐代置金傲都督府。②梅花曲:即古乐府曲《梅花落》。③铁关,今新程焉专西库尔勒附近。
12、下列对本诗体裁、题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乐府诗B、古体诗C、边塞诗D、咏史诗
1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军行”为乐府古题,本诗的内容恰与题合。
B、本诗的地名、乐曲名、刀环形状都是重要意象。
C、本诗以兴起首,颈联用比,情感喷涌气势磅礴。
D、本诗属于浪漫主义作品,俊逸豪放,境界开阔。
14、联系全诗,赏析“拥”“思”“静”三个动词的运用。(5分)
答案:
12、(1分)C
13、(2分)C
解说:12、13题的考虑是,有课文王昌龄《从军行》,有该课的课后注释及课后练习,有关文化常识属于“课文相关的文化常识”。13题A,课后注释;B是想考诗歌意象这一关键知识;C赋比兴D的浪漫主义,都是是核心知识、核心素养。
14、(5分)
答案示例:“拥”呼应“鸣”,用比拟、夸张写壮阔场景,渲染唐军惊天动地的气氛和气概。“愿”直抒胸臆,表达从军的崇高理想是杀敌卫国、边疆安宁,这使全诗格调高迈主题高尚。“静”的使动用法增加了力度、程度,把“愿”具体化,凸显靖边之志的豪迈自信。
评分说明:从词义、手法、结构、表达对象特点、情境(意境)、情思诸方面评分,但不必面面俱到;能赏析三个方面,且正确即可满分;夸张、比拟写出其一即可。鼓励有独特发现;三个动词都提到且无错,某一动词赏析特别精彩,即可满分。若从三个动词有层次的进行分析,即给2分;若能写出两个词的手法,即给2分;比拟夸张写出其一即可。
阅读王昌龄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①金闺万里愁。
[注释]①: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二)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关山月》是乐府曲辞的一种,多写离别。“总是关山旧别情”中的“关山”,即“关山渡若飞”中的“关山”,古代地名。
B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一句,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思乡之情,也抒发了对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C 第一首诗中的“独坐”两字透露了戍卒的孤独和思绪,而“伤别离”的乐府歌曲《关山月》,则传递了思乡念妻的浓烈情绪。
D 第二首诗末句以绵亘的长城、高悬的秋月为背景,借苍凉景色来衬托乐曲的离别之思,渲染了征夫怀念亲人、思恋故乡的感情。
(2)这两首诗在“情”与“景”关系的处理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3)这两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1)A(2)第一首诗前三句是叙事,描写环境,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先写景后抒情,第二首诗前三句借音乐声抒情,后一句写景。先抒情后写景。(3)这两首诗都抒写了征人思念亲人、怀念乡土的感情。
从军行
[隋]明余庆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注]明余庆(约公元588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平原鬲人,明克让之子。生卒年均不祥,约陈末隋初间在世。常山阵: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笳:胡笳军乐,隋军中也用,主要用来助攻,提振士气。朔方城:汉武帝时,汉军曾攻占淮南一带,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胜利之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边庭紧急,烽火四起,敌人来势汹汹,十万隋军奔赴边疆,浩浩荡荡,威武雄壮。
B.颔联写隋军摆出“常山阵”,以风卷残云之势打败来犯之敌,军营中响起了胜利的笳声。
C.颈联运用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表现隋军战士不畏严寒、彻夜未眠地守卫边关的战斗精神。
D.尾联巧用典故,想象隋军也能像当年汉军攻取淮南那样所向披靡,并且建立纪念胜利之城。
15.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14.B(曲解诗意。“打败来犯之敌”“军营中响起了胜利的笳声”错。颔联描述的是隋军同仇敌忾,奋力抗击敌人的壮烈场面,悲壮雄浑的胡笳军乐如同当年细柳营中的军乐一样响起。)
15.示例:表现隋军军容强盛、军纪严明及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的壮志豪情。从“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等描写,可见其雄浑气势和战斗精神。尾联用典抒情,希望隋军能够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诗人想象着像当年汉军攻取淮南一样,取胜之后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之城”。全诗格调昂扬向上,表现了作为大一统帝国隋朝的边塞诗的“大国之气”“强国之音”。(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从军行》阅读答案附赏析
诗歌 从军行 杨炯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B. 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现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
C. 颔联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
D. 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B
14.(2)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卫国立功的豪情壮志。
【阅读试题及答案】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参考答案】
1.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近即可)。
2.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 。
3.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 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 ______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______ 的修辞方法。
4.全诗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_______ 的写法,先交代____;中间两联采用_____ 的写法,描写 ________ ;尾联采用______ 的写法,表达 ________。全诗富有_____主义色彩。
参考答案:
3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借代的修辞方法。
4实写;赴边缘由及心中所感;虚写;描写想象之境,反映军威战况;实写,表达从军赴边的强烈愿望;浪漫。
(5)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作简要分析。
答:三个动词描写了三幅典型的画面。一个照字写出了敌军入侵之急,这激起了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一个辞字写出了书生辞别朝廷,告别家人,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的情景。一个绕字,写出唐朝的军队把入侵的敌军紧紧地包围起来,一场激战就在眼前的情景,也表现了英雄的气概。三个动词高度概括,生动地描写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语言准确、凝炼。
(6)第三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的?试作简要赏析。
答: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战斗的激烈,而是从侧面,采用景物描写和气氛烘托的艺术手法来描写一场激战。雪暗凋旗画从人的视觉出发,写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天昏地暗,大雪弥漫,遮天蔽日,连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从侧面衬托出了将士们的昂扬斗志,表现了战斗的残酷。风多杂鼓声,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烘托出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注:牙璋,指代携皇命出征的军队。
(7)牙璋凤阙铁骑龙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答:借代的修辞手法。
牙璋凤阕铁骑龙城都是借代。
牙璋代指奉命出征的将帅。
凤阕代指长安宫阙。
铁骑代指精锐的唐军。
龙城代指敌人的要塞。
(8)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忠君报国和建国立业的思想。
9.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首尾两联作具体分析。(5分)
答:抒发了诗人保边卫国、欲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1 分)首联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 而是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由烽火自然引发诗人心中不平之志和保家卫国之情。(2 分)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 生。直接抒发为国献身的愿望。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 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2 分)
10.第三联两句写得十分传神,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答:这两句描绘了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的.艰苦、壮烈的景象;(2 分)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和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2 分)表现了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2 分)
【作者简介】
杨炯:(650-693?),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
②烽火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长安。
③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指长安宫阙。《史记封禅》:(建章宫)其东二十余丈。
④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⑥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译文】
报警的烽火已经传到了长安,军情危急。壮士的心里难以平静。带着用兵的符信离开了都城,精锐的军队开赴敌人的巢穴。战斗正是激烈的时候,大雪纷飞,军旗上的彩画都凋残了,急风杂着鼓声呼啸着。宁愿作一名普通的百夫长浴血杀敌,也胜过作一个百无用处的书生啊?
【赏析】
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首联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颈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从军行两首诗歌阅读及答案
阅读王昌龄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①金闺万里愁。
[注释]①: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二)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关山月》是乐府曲辞的一种,多写离别。“总是关山旧别情”中的“关山”,即“关山渡若飞”中的`“关山”,古代地名。
B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一句,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思乡之情,也抒发了对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C 第一首诗中的“独坐”两字透露了戍卒的孤独和思绪,而“伤别离”的乐府歌曲《关山月》,则传递了思乡念妻的浓烈情绪。
D 第二首诗末句以绵亘的长城、高悬的秋月为背景,借苍凉景色来衬托乐曲的离别之思,渲染了征夫怀念亲人、思恋故乡的感情。
(2)这两首诗在“情”与“景”关系的处理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3)这两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1)A(2)第一首诗前三句是叙事,描写环境,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先写景后抒情,第二首诗前三句借音乐声抒情,后一句写景。先抒情后写景。(3)这两首诗都抒写了征人思念亲人、怀念乡土的感情。
王昌龄《从军行》阅读答案及赏析
从军行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①。
前军②夜战洮河③北,已报生擒土谷浑④。
【注】①辕门:军营之门。②前军:大军的前锋。③洮河:发源于甘肃碌曲县西南,流至永靖县注入黄河。④土谷浑:鲜卑族的'一支。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6分)
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5分)
参考答案
1.“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2分)“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2分)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2分)
2.因为军队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5分)
简析
《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为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诗人当时身处边塞,作战前方传来捷报,活捉了外族入侵者首领。军队士气大振,于是诗人作此诗来纪念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首诗以白描的笔法,记述了边防士兵奋勇出击,前军捷报飞传的动人情景。表现出出征将士的乐观振奋。情调昂扬,气势雄壮。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的阅读答案附赏析
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①一、二句不妨设想为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请简要描述一下:
答:在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对岸,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那雪山,是矗立在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与孤城遥遥相望的玉门关了。
②前两句在写景的同时还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请简要说明一下:
答:边塞生活虽艰苦,思乡之情尤深重;但却磨灭不掉戍边将士心中那杀敌报国的雄心大志。景色的格调是: 迷茫、黯淡,悲壮、辽阔。
③请谈谈你对三、四句的理解:将士们身经百战,盔甲都已被磨破,但仍无法消磨掉他们心中那“不彻底消灭敌人决不归乡”的信念。
4、请将一、二句设想成次第展开的广阔画面。
[答案]:青海湖上空,浓云弥漫,绵延千里的雪花显得苍茫暗淡,越过雪山,是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走,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注释】
① 首句意谓:青海湖上的层层浓云使雪山晦暗无光。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② 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是汉朝边塞的一个重要关口。
③ 穿金甲:磨穿铁甲。
④ 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前往破之,斩其王。事见《汉书·傅介子传》。这里以“楼兰”指敌人。
【赏析】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延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在同一幅画面上出现,这里不妨设想为次第展开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要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还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 “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盛唐优秀的边塞诗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是因为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陈羽与王昌龄的《从军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
(1)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2)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⑴陈羽的《从军行》刻画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2分)
⑵请指出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4分)
⑶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⑴《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⑵陈诗中的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万丈,积极乐观;王诗中的征人背井离乡,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恨。
⑶都运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陈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用环境的恶劣来衬托戍边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等意象烘托征人们的壮志和豪情,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王诗不直接抒写征人的离愁别恨,而是通过琵琶曲声、凄清的“秋月”等景物来烘托感情,深沉感人。(答映衬或衬托也可)
对比赏析
陈诗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试想,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又怎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呢?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 “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突入人们的眼帘之中。
这首《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王诗
从题材看,这是一首格调沉郁的边塞诗。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域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以此将征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的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和李攀龙塞上曲送元美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和李攀龙塞上曲送元美阅读答案对比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从军行七首(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上曲送元美
(明)李攀龙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1)从题材上来看,这两首诗都属于边塞诗;两首诗都是以意象 月 来表情达意的。(2分)
(2)请将要分析这两首诗各自在抒情方式上的特点。(6分)
答案:王昌龄的诗以直接抒情为主,前三句就乐声抒情,写出了“别情”“边愁”的深重;末句以景结情,融情入景,将征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得入木三分。李攀龙的诗间接抒情,融情于叙,诗人用征人马上看月的情景表达出将士们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以及大丈夫上战场万死不辞的信念和决心。
赏析
王诗意: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但是,“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没有一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的。“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强调别情之“旧”,但这乐曲也并不是太乏味。“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或是怨,或是叹,或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塞上曲送元美》是作者送友人王世贞(字元美)赴边塞之作。诗韵铿锵,气势雄强,颇得唐人边塞诗之遗响。诗中虽未明言元美此行的具体任务,但透过诗句传达的气氛,足令人感受到他肩负的重大使命。
李诗大意:
元美手持插着白羽的军事文书,冒着霜冻的寒气出行塞外。东北边境的异族侵扰边关,那报警的狼烟在相连不断的烽火台上一个个燃起,直抵京城。元美出行之时,正当拂晓,城头上斜挂一弯西垂的冷月。天明以后,一场恶战又会在前线爆发。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人未卸衣,马未卸鞍,他们正焦急地翘首等待着京城的决策到来。
从军行阅读答案
【原文】
从军行
[唐]陈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海:湖泊
【问题】
13.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从军行》相近的一首,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3分)
A
B
C
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塞下曲六首(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参考答案】
13.C
理由:(1)两首诗都以战争为题材(或:都是边塞诗);(2)两首诗都写出出环境的`恶劣;(3)两首诗都有“雪”这个意象;(4)两首诗都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昂扬坚定的精神风貌;(5)两首诗都表现了将士们必胜的英雄气槪。
评分标准:共3分,选择1分,理由2分,两点理由即可。
从军行的阅读答案
从军行
[隋]明余庆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注]明余庆(约公元588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平原鬲人,明克让之子。生卒年均不祥,约陈末隋初间在世。常山阵: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笳:胡笳军乐,隋军中也用,主要用来助攻,提振士气。朔方城:汉武帝时,汉军曾攻占淮南一带,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胜利之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边庭紧急,烽火四起,敌人来势汹汹,十万隋军奔赴边疆,浩浩荡荡,威武雄壮。
B.颔联写隋军摆出“常山阵”,以风卷残云之势打败来犯之敌,军营中响起了胜利的笳声。
C.颈联运用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表现隋军战士不畏严寒、彻夜未眠地守卫边关的战斗精神。
D.尾联巧用典故,想象隋军也能像当年汉军攻取淮南那样所向披靡,并且建立纪念胜利之城。
15.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14.B(曲解诗意。“打败来犯之敌”“军营中响起了胜利的笳声”错。颔联描述的'是隋军同仇敌忾,奋力抗击敌人的壮烈场面,悲壮雄浑的胡笳军乐如同当年细柳营中的军乐一样响起。)
15.示例:表现隋军军容强盛、军纪严明及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的壮志豪情。从“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等描写,可见其雄浑气势和战斗精神。尾联用典抒情,希望隋军能够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诗人想象着像当年汉军攻取淮南一样,取胜之后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之城”。全诗格调昂扬向上,表现了作为大一统帝国隋朝的边塞诗的“大国之气”“强国之音”。(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选二)》阅读答案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一起来看看阅读答案,欢迎读者参考!
从军行七首(选二)——王昌龄
其三
关城①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②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③。
其六
胡瓶④落膊紫薄汗⑤,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⑥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
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③龙荒:荒原。
④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
⑤紫薄汗:骏马名。这里指将军骑的马。
⑥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5分)
A、“关城榆叶早疏黄”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
B、“日暮云沙古战场”用意象“日暮云沙”,比喻古战场的暗淡无光与破败。
C、“碎叶城西秋月团”通过营造和烘托战场的气氛,暗示将军关注边塞安危。
D、“辞君一夜取楼兰”写出了将军率兵奔赴边关杀敌的神速和气势。
E、两首边塞诗均运用情景交融的方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
15、这两首边塞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异同?(6分)
答案:
(14)BE
(15)同:都通过对边塞战场荒凉景象的描绘,赞颂了边关将士英勇无畏、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2分)
异:第三首还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特别是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爱护与同情;第六首则通过描绘将士们英勇无畏为国出征的豪情,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强大国势与军力的自信与自豪之情。(4分)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B、“比喻”错,这里直接凸显出战士为国捐躯;E、并不是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其三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其六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故选BE。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其三通过“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战士沙场,表明对战士们的深切同情;其六则是通过“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战士们英勇杀敌,不畏强权,突出反映对家国壮大的自信豪情。
译文:
【其三】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其六】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赏析:
【其三】
第三首诗通过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也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诗的'开头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次句暗示有不少战士在这场战斗中为国捐躯。后两句写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骨运回安葬,表明了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此诗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战场作为背景,“黄叶”“暮云”等边塞景象更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给人以满目萧然、凄凉悲怆之感。最后两句感情真挚,造句沉痛,更增悲怆之气。全诗读来颇令人感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支部队有这样体恤、爱护士卒的统帅,士卒没有不卖命的道路,由此亦可以想象这支部队战斗力量的强大。
【其六】
第六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
诗的首句写这位将军的战时装束和勇武雄姿,次句转写边塞之景,意在营造和烘托气氛,暗示将军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时时准备奔赴边塞,保境安民。这两句着力铺陈将军的装束和边地景色,既衬托出将军的神武之姿,又意在蓄势,在如水秋月的广阔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装的将军的剪影,威风凛凛,一位勇武的将军形象就被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的后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既写出了部队攻城拔寨的神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唐朝强大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和自豪心理。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
诗词中,在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能创设新的画面,加深诗的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
16.(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重点字:神、圣)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重点字:鹜)
此题考查了名句默写。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的阅读答案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昌龄《从军行其二》的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新声:新的歌曲。
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下文的“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2)从写法上看,“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4分)
参考答案:
(1)①不矛盾。(1分)随着舞蹈的变换,琵琶又改弹新曲,但内容总是“旧别情”。(1分)②运用对比写法,更能表现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任何新曲都无法排遣戍边将士内心的思乡之情。(2分)(如围绕琵琶的异域情调、边关的别离内涵来讲,也可适当给分)
(2)①前三句叙事抒情,最后一句写景。(1分)②以景结情(借景抒情)。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以景作结,寓情于景,渲染了凄凉的意境,将将士们浓浓的愁绪与凄清的秋夜月光和荒凉的边塞风光融为一体。(3分)
【微语】你要成为一个让每个人都乐意认识你的人,而不是让别人讨厌的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