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考试资料 > 教学设计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精品8篇)

发布时间: 2024-08-13 09:57:16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1)

知识要点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整式方程叫做~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适合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由几个一次方程组成并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适合二元一次方程组里各个方程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方程组里各个方程的公共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组的解(注意:①书写方程组的解时,必需用“”把各个未知数的值连在一起,即写成的形式;②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但是方程组的解只能叫解,不能叫根)

5、解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或确定方程组没有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组

6、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是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简称代入法和加减法)

(1)代入法解题步骤:把方程组里的一个方程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把这个代数式代替另一个方程中相应的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可先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把求得的这个未知数的值代入第一步所得的式子中,可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这样就得到了方程的解

(2)加减法解题步骤:把方程组里一个(或两个)方程的两边都乘以适当的数,使两个方程里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把所得到的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以下步骤与代入法相同)

一、例题精讲

分别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方程组

解:代入法:由方程②得:③

将方程③代入方程①得:

解得x=2

将x=2代入方程②得:4-3y=1

解得y=1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加减法:

例2.从少先队夏令营到学校,先下山再走平路,一少先队员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下山,以每小时9公里的速度通过平路,到学校共用了55分钟,回来时,通过平路速度不变,但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上山,回到营地共花去了1小时10分钟,问夏令营到学校有多少公里?

分析:路程分为两段,平路和坡路,来回路程不变,只是上山和下山的转变导致时间的不同,所以设平路长为x公里,坡路长为y公里,表示时间,利用两个不同的过程列两个方程,组成方程组

解:设平路长为x公里,坡路长为y公里

依题意列方程组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经检验,符合题意

x+y=9

答:夏令营到学校有9公里二、课堂小结:

回顾本章内容,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应用。

三、作业布置:

P25A组习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用加减法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进一步理解解方程组的消元思想,渗透转化思想。

3.增强克服困难的勇力,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把方程组变形后用加减法消元。

教学难点

根据方程组特点对方程组变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二、新课。

1.思考如何解方程组(用加减法)。

先观察方程组中每个方程x的系数,y的系数,是否有一个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能否通过变形化成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怎样变形。

学生解方程组。

2.例1.解方程组

思考:能否使两个方程中x(或y)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呢?

学生讨论,小组合作解方程组。

提问: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有哪些基本步骤?

三、练习。

1.P40练习题(3)、(5)、(6)。

2.分别用加减法,代入法解方程组。

四、小结。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加减法,代入法有何异同?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3)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方程及方程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类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会在实际问题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重点、 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二、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

四、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构建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方程是本节课深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x+y=22

2x+y=40

表示: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22

2x+y=40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4)

一、内容分析

1.1学习任务分析: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它既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延续,又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

1.2学生情况分析:就方程而言,初一学生已有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所以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新的方程并尝试通过类比“发现”有关新概念,使学生逐步建立方程的知识体系。但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表达形式是陌生的,对他们来说正确写出解并理解其含义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习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能辨别那些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正确的写出他们的解

能力目标:通过尝试命名新方程、尝试“发明”有关概念,培养学生知识移的能力,并从初一开始养成建立知识体系的习惯。通过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发现中的快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

重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 理解、判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并能用正确的'形式表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三、课堂结构设计

动手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课题)、尝试命名和定义

练习反馈

结合实验,引导学生设计问题并发现方程组

练习反馈

引导学生在小结巩固中更好的理解概念

分层练习,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回归实验,学生完善自己的设计

四、教学媒体设计

充分利用PPT演示文稿的高效性、板书的实效性和可留性以及事物演示的直观性,将它们有机结合,各取其长。

五、教学过程设计

5.1动手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课题)、尝试命名和定义。

实验情境:请学生将手中40厘米长的绳子绷成一个长方形。(课前结已打好,所占长度忽略不计)

相互交流:学生相互交流所绷成的长方形是否完全相同,有何异同之处。

(异:各自的长和宽不同;同:周长都是40厘米。)得出实验结论:周长为40厘米的长方形有无数个。(同时借助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与结论)

引出课题:如果宽设为x厘米,长设为y厘米,你能发现x和y的关系么?(x+y=20)。学生会感觉这个式子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是个方程,陌生的是它是什么方程。引导学生将它与已学的一元一次方程作比较,(未知数的个数不同),进而请学生尝试给这样的方程命名,并给出命名的理由。(二元一次方程)。引出课题。并且由学生仿照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尝试定义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请学生说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强调是两个未知数的值。

就x+y=20这个方程而言,它的解是多少呢?学生发现有无数个,如x=1,y=19;x=2,y=18;通过设问x=1时,y还能取什么值?让学生理解虽有无数个解,但x和y是相互制约的,所以前面要加 , x=1 这y=19一对值就是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并请学生规范的写出一些解。

这无数个解都适合这个长方形问题么?学生讨论后可得出,负数不行,小数可以,所以长方形问题仍然是无数个解,从而用方程解的知识解释了实验的结论。

最终用数学知识解释了实验的结论。

设计说明:实验与二元一次方程相对应,实验的结果与二元一次方程的无数个解相对应。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用心感受x、y间的关系,激发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并且这个实验将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

学生自己发现、命名二元一次方程以及概念的知识基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迁移的要求不高,具有可行性。

练习1:下列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哪些不是?

① ②

③ ④

学生回答,并紧扣定义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牢抓二元、一次、方程三个关键词,设计问题,及时巩固定义。

请学生小结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和联系。

练习2:写出二元一次方程 y-x=10 的一些解。

设计说明:在讲解解的问题中有三个关键点:

1、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

2、每一个解由x和y这一对相互制约的值组成;

3、解的书写格式。并通过练习反馈掌握情况。

5.2结合实验,引导学生设计问题并发现方程组。

5.2.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周长为40厘米的长方形有无数个,若希望这道题的答案是一个而不是无数个,请学生想办法满足我的要求。(小组讨论)

从学生设计出的众多问题中选一个讲解,若加条件:长比宽长10厘米。

此时长y宽x需要同时满足x+y=20和y-x=10,如何在书写上体现“同时”呢?

x+y=20

前面加上 , 请学生给 y-x=10 命名。(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给出定义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说明:仍通过原来的实验,自然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练习3: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

(1) (2) (3) (4)

学生分析前三个,对第(4)个展开讨论

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但二元一次方程组不一

定都是这样,如第(4)个方程组中共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它也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强调是方程组中的未知数共2个)

练习4:判断下列方程组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x=2 x+y=5

y=-1 2y-3z=1

设计意图:因为书上给出的定义是描述性定义,为了避免学生理解上产生偏差,特设计这一组练习,以强调所谓二元即指整个方程组中共含有两个未知数。

5.2.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研究方程组 x+y=20 的解。

y-x=10

在分别研究了这两个方程解的基础上,请学生对它们所组成方程组的解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称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并发现找公共解麻烦, 下课前告诉学生有快速求解的方法。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5.3学会小结,引导学生在小结巩固中更好的理解概念。

至此长方形问题圆满解决,满足这个条件的长方形只有一个:长15厘米,宽5厘米。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了一些新的知识,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练习5:方程组 的解是( )

(强调公共解)

练习6:写一个解为 的二元一次方程。

变: 写一个解为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练习7:就实验中的长方形问题,每位学生完整的写出设计的题目,并解答。

设计说明:练习5 巩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

练习6 锻炼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练习7 由于在刚刚设计中只采纳了一位学生的设计,现在给大家展示自我的机会,并且通过这个问题巩固全课的知识,前后呼应。

5.4课后作业:

必做题:94页 练习、95页1、2。

选做题:95页 综合运用3、4;

探索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设计

考虑本节课概念多的特点,所以在每个概念的给出后都设立了一个小练习,以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设置的练习中除了检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同时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通过开放题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消元思想”和“化未知数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3.通过对方程中未知数特点的观察和分析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路 是 “消元思想”和“化二元为一元”的化归思想.

教学重难点

1.熟练的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探索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引入新课

1.问题1: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0场比赛中得到38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解:设胜场数是x则负的场数是20-x 列方程为:2x+(20-x)=38.解得x=18,则负的场数为

20-x=20-18=2

2.问题2:在上述问题中,我们可以设出两个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若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则

x+y=20

2x+y=38

那么怎样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同一问题分别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引导学生对两者关联认识,为后续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作铺垫。

二、学生探索,尝试解决

交流问题2:可以发现,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第一个方程x+y=20可的到y=20-x,将第2个方程2x+y=38中y换为20-x,这个方程就化为一元一次方程2x+(20-x)=38.

归纳: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就可以先解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设法求另一个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方法,叫做消元思想.

归纳小结:上面的解法,是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问题2,引导学生将心中所想显现出来,代入消元法的步骤和功效逐步显现出来。

三、典例交流,揭示规律

例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x=y+3(1)

3x-8y=14(2)

解:把①代入②,得3(y+3)-8y=14,解得y=-1.把y=-1代人①,解得x=2,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 x=2,

y=-1

思考下列问题

(1)选择哪个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能代入?目的达到了吗?

(3)只求出 y=-1 ,方程组解完了吗? 把y=-1 代入哪个方程求x的值较简单?

(4)怎样知道你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反思:需检验,将 x=2,y=-1分别代入方程①②,看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可以口算,也可以在 草稿纸上验算.【例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x-y=3(1)

3x-8y=14(2)

思考:

(1)例1与例2有什么不同?(例1是用①直接代入②的,而例2的两个方程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2)如何变形?(把其中一个方程变形为例1中①的形式.)

(3)选择哪个方程变形较简单?(方程①中的x的系数为1,故可以将方程①变形得x=3+y.)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完成)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1)从方程组中选取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把其中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变)

(2)把(1)中所得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代)

(3)解所得到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求)

(4)把所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1)中求得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确定方程组的解.(解)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强利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逐步抽象出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变式训练,深化提高

用代入法解下面方程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演练展示,帮助学生巩固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五、师生共进,反思小结1、本节主要学习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主要的解题思想方法是消元思想。

3、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需要注意的问题.

(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常选用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变形,这有利于正确、简捷地消元.

(2)由一个方程变形得到的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必须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去,否则会出现一个恒等式.

(3)方程组解的表示方法,应该用大括号把一对未知数的值连在一起,表示同时成立,不要写成x=?y=?

六、布置作业:

习题8.2 1,2题

七、板书设计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6)

初中代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索,逐步发现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化二元——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

2.使学生了解“代人消元法”,并掌握直接代入消元法。

3.通过代入消元,使学生初步理解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和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用代入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2.难点:用代入法求出一个未知数值后,把它代入哪个方程求另一个未知数值较简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把3x+y=7改写成用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

二、新授

回顾上一节课的问题2。

在问题2中,如果设应拆除旧校舍xm2,建新校舍ym2,那么根据

题意可列出方程组。

y-x=20000×30% ①

y=4x     ②

怎样求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呢?

方程②表明,可以把y看作4x,因此,方程①中的y也可以看着

4x,即将②代人①(得到一元一次方程,实际上此方程就是设应拆除旧校舍xm2,所列的一元一次方程)。

这样就二元转化为一元,把“未知”转化为“已知”。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解问题1中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吗?

让学生自己概括上面解法的`思路,然后试着解方程组。对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加以引导。并总结出解方程的步骤。

1.选取一个方程,将它写成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记作方程③。

2.把③代人另一个方程,得一元一次方程。

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得一个未知数的值。

4.把这个未知数的值代人③,求出另一个未知数值,从而得到方程组的解。

以上解法是通过“代人”消去一个未知数,将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的,这种解法叫做代人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29页,练习。

四、小结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

2.掌握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五、作业

1.教科书第34页习题7.2题第1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7)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二元一次方程组

安阳县马家乡一中 袁智敏

2017-03-29

二元一次方程组

安阳县马家乡一中 袁智敏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下学期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间隔了许久,很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遗忘,后进生更甚,故此讲解前要花一定的时间来复习回顾等式、方程的概念,循序渐进地启发诱导学生思维,进而自然而然顺利成章地接受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实现思维质的飞跃。

【学法与教法】

学法:自学,小组交流,认真聆听感悟相结合。

教法:感受式教学法——启发诱导,让学生从中感悟,找出答案。

【教具准备】

黑板,白板,多媒体教学机1台,投影仪1台;

自制PPT 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概念: A、二元一次方程

B、二元一次方程组(重难点)

2、辨别真假: A、二元一次方程

B、二元一次方程组(重难点)

3、正确理解: A、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B、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重难点)

4、会建数学模型: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重难点)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小组探究与自我聆听的过程中感悟:

1、二元一次组的概念(定义)

2、建模的精髓——找出实际问题中隐含的等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模,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乐趣,并喜欢用数学思维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掌握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

2、辨别真假:二元一次方程组

3 、正确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会建数学模型: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1、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区别;

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过程】

Step 1 温故知新 学概念

1、数 →算式→等式

2、一元一次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

4、一元 N次方程(N≥3)

5、二元一次方程

6、二元二次方程

7、二元 N次方程(N≥3)

Step 2明确定义打基础

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而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指数都是1的方程就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Step 3 火眼金睛? 辨方程

1、2+3=5 1、方程

2、x + 3 =7 2、一元一次方程

3、3xy+7 =20 3、一元二次方程

4、x+3y =9? 4、一元 N次方程(N≥3)

5、二元一次方程

6、二元二次方程

7、xy+3x-5y=9? 7、二元 N次方程(N≥3)?

8、ax + by = c ?? 8、等式

(a、b字母系数,c代表已知数 )

Step 4 拨云见日  理概念

例:已知?? 关于?

的二元一次方程,求 的值。

Step 5   细微之处看分明

二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差别

【注】概念模糊点,对后进生需要耐心诱导启发)

Step 6仔细辨真假? 二元一次方程组(做判断题)

Step 7 建模解运用题 (课本例题)

【注】1、难点,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建模方法与喜悦。

2、举一反三

Step 8小试牛刀做练习

加工某产品需经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每人每天可完成900件,第二道每人每天可完成1200件.现有7位工人参加这两道工序,应怎样安排人力,才能使每天第一第二道工序所完成的件数相等?

【注】让小组分成2组,指定未知数建模。更换未知数重新建模。看最后实际结果,让学生悟出建数学模型真谛。

Step 9真枪实弹见中考

【注】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

Step 10 畅所欲言谈收获

【注】让学生在说与听中获取更大的收获。

Step 11见缝插针做练习(机动练习)

Step 12 布置作业,宣布下课。

【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数学功底良莠不齐,所以接受能力强弱不同,在把握复习旧知识,掌握新知识的时间掌控上有很大的难度。

为了能使100%的学生都有尽可能大的收益,采用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实现先进生帮带中等生、后进生,中等生帮带后进生,后进生促进中等生,先进生,中等生促进先等生,优等生激励优等生的友好模式与氛围。

为了照顾优等生也能吃饱,穿插了一些高难度的例题,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提醒中等生与后进生此乃以后学习的内容,即使没有完全掌握也不必有心里负担。

采用自助餐的感受式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自我挑选自己所需要的“菜”以及数量,效果比较好。

1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8)

七年级数学下册《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消元思想”和“化未知数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3.通过对方程中未知数特点的观察和分析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路 是 “消元思想”和“化二元为一元”的化归思想.

教学重难点

1.熟练的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探索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引入新课

1.问题1: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0场比赛中得到38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解:设胜场数是x则负的场数是20-x 列方程为:2x+(20-x)=38.解得x=18,则负的场数为

20-x=20-18=2

2.问题2:在上述问题中,我们可以设出两个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若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则

x+y=20

2x+y=38

那么怎样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同一问题分别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引导学生对两者关联认识,为后续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作铺垫。

二、学生探索,尝试解决

交流问题2:可以发现,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第一个方程x+y=20可的到y=20-x,将第2个方程2x+y=38中y换为20-x,这个方程就化为一元一次方程2x+(20-x)=38.

归纳: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就可以先解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设法求另一个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方法,叫做消元思想.

归纳小结:上面的解法,是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问题2,引导学生将心中所想显现出来,代入消元法的步骤和功效逐步显现出来。

三、典例交流,揭示规律

例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x=y+3(1)

3x-8y=14(2)

解:把①代入②,得3(y+3)-8y=14,解得y=-1.把y=-1代人①,解得x=2,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 x=2,

y=-1

思考下列问题

(1)选择哪个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能代入?目的达到了吗?

(3)只求出 y=-1 ,方程组解完了吗? 把y=-1 代入哪个方程求x的值较简单?

(4)怎样知道你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反思:需检验,将 x=2,y=-1分别代入方程①②,看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可以口算,也可以在 草稿纸上验算.【例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x-y=3(1)

3x-8y=14(2)

思考:

(1)例1与例2有什么不同?(例1是用①直接代入②的,而例2的两个方程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2)如何变形?(把其中一个方程变形为例1中①的形式.)

(3)选择哪个方程变形较简单?(方程①中的x的系数为1,故可以将方程①变形得x=3+y.)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完成)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1)从方程组中选取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把其中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变)

(2)把(1)中所得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代)

(3)解所得到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求)

(4)把所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1)中求得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确定方程组的解.(解)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强利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逐步抽象出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变式训练,深化提高

用代入法解下面方程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演练展示,帮助学生巩固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五、师生共进,反思小结1、本节主要学习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主要的解题思想方法是消元思想。

3、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需要注意的问题.

(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常选用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变形,这有利于正确、简捷地消元.

(2)由一个方程变形得到的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必须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去,否则会出现一个恒等式.

(3)方程组解的表示方法,应该用大括号把一对未知数的值连在一起,表示同时成立,不要写成x=?y=?

六、布置作业:

习题8.2 1,2题

七、板书设计

【微语】人情,人情,人之常情,要乐善好施,长于交往,“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所以,“人的情绪要储存”,就像银行存款,存的越多,时间越长,红利就越大。

温馨提示:
本文【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精品8篇)】由作者学习有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