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战国策》)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朝服衣冠 (2)孰视之 (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B.臣之妾畏臣 能以径寸之木
C.皆以美于徐公 或以钱币乞之
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所欲有甚于生者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邹忌之智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1.(1)早晨
(2)仔细,周详
(3)确实,的确
2.B
3.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意思符合即可)
4.对别人的褒贬能理智判断和冷静思考。讲究说理的方法,善于用生活小事设喻。(写出一点即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2分。共6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公来,孰视之孰:仔细
B.徐公何能及君也及:赶得上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D.能谤讥于市朝谤:诽谤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呜呼!其真无马邪
C燕、赵、韩、魏闻之 孔子云:何陋之有。 D欲有求于我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小题3: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邹忌从与徐公比美受蒙蔽的遭遇中敏锐地感觉到齐王受蒙蔽的程度比自己更深。
B.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数月之后,前来进谏的人让朝庭门庭若市。
C.邹忌向他的妻、妾、客询问他与城北徐公谁更美,三人都认为他比徐公美,但措辞上有细微的差别,由此体现三人与他有亲疏远近之别。
D.邹忌将治国安邦的道理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中,有着高超的进谏艺术;同时,齐王也有勇于纳谏的胆识和气度。二人共同促成了齐国内政修明,不用兵就战胜敌国的局面。
小题4:把第1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2分)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B
小题4:(1)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再次问他的妾。
(2)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的原因是偏爱我。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词语解释一般立意于考查重点实词词义、一词多义现象、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五种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词词义和一词多义现象是此类题型考察的重点。近几年也出现了对虚词的解释。中考文言文往往从课内出题,所以,题目前面的选文,实际上是良好的提示,学生不仅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对词语的语境义进行筛选,而且,还可以通过熟悉的文章直接回忆起词语的意义,这样问题的难度实际上已经降低了。D项中谤:公开批评别人的过错,不是诽谤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题型。一词多义词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归类记忆。A项中虽均为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即使;B项中其前者是代词,他的,后者表反问语气;C项中之前者是代词,后者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D项中于前者是介词,介进对象,后者是介词,表比较。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对文言文内容、文言文语言、人物形象综合考虑的题型,需要对每一个选项进行一一分析,不能急躁,要细致。选项B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数月之后,前来进谏的人让朝庭门庭若市,在文章中的表述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应将数月之后改为令初下。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再有考生要特别留意。平时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积累语感。(1)句翻译时要注意宾语前置,(2)句注意私译为偏爱。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B.门庭若市欲信大义于天下愿为市鞍马
C.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
D.何以战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皆以美于徐公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反映了乡人的目光短浅,同时也反衬了曹刿的爱国精神。
B.甲文中曹刿经过与庄公的一番对话,知道庄公忠实于自己的下属,凭借这点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C.乙文中邹忌采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
D.甲乙两文都是臣子提出正确的意见,统治者虚心纳谏而成功,二者虽然方法不同,但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1)这只是小的信用,不能令人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赐福)的。(共2分。“孚”“福”各1分)(2)能在公共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让我听到的人接受下等的奖赏。(共3分。“谤讥”“市朝”“闻”各1分)
小题3:B(“忠之属也”意思理解有误。)
小题2:试题分析:(1)“孚”是“为人信服”的意思,“福”是“赐福”的意思;(2)“谤”是“议论”的意思,“于”是“在”的意思,“闻”是“使----听到”的意思。除了注意这几个关键词,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时保持完整性与流畅性。
小题3:试题分析:B“忠之属也”的意思为“尽忠做了本职一类的事,意思理解有误。
阅读文言,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粗的词语。
(1 )臣之妻私( )臣
(2 )今齐地方( )千里
(3 )闻( )寡人之耳者
(4 )时时而间( )进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1.(1)偏爱(2)方圆(3)使……听到(4)间或,偶然
2.从这里可以看出,大王受蒙蔽很深啊。
3.例:我欣赏邹忌,理由是邹忌能够从家庭小事想到国家大事,现身说法并且委婉地劝谏。我欣赏齐威王,理由是齐威王能够善于听取臣下的意见,并且马上进行改革。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巨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本文选自《 》,由 (朝代)的刘向编订而成。 (2分)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能冷静思考,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段强调齐威王从善如流,善于纳谏,使国内政治修明,体现本文主旨。
D.本文第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参考答案:
9.《战国策》西汉(2分)
10.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得上等奖赏。(3分)
11.C(3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题。
(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
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④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⑤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节选自《新序》)
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侍御:侍从妃子。④被:穿上。⑤谄谀:奉承拍马。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1)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齐威王和宋昭公的周围同样有谄谀者,然而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宋昭公却不得不“出亡”,结合语段说说造成这样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上面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偏爱
(2)当面
2.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深了
3.①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
②使用排比的方式,增强语势,有力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③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
④处处为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言之成理即可。)
4.齐国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齐威王也善于纳谏。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道谏言
5.示例: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阿谀奉承者蒙蔽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耒,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忌不自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朝服衣冠 有时朝发白帝
C.闻寡人之耳者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批注。
示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
(1)暮寝而思之。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1)由此看来,大王你受蒙蔽很深了。
(2)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的奖赏。
3.选(1),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真是一个善于自省的君子。
选(2),进谏的人真多,齐国的积弊也真多!君主只要广开言路,官吏百姓就敢于说真话,国家政治就会清明。
阅读甲乙两则古文。完成16—19题。(共12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主管养鸟之事)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日:“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谏杀烛邹》)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 (4)勿杀,寡人闻命矣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
18.乙文中晏子想救烛邹,却先列数其罪,并“请杀之”。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甲文第二段中的一句话来回答。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
19.邹忌、晏子进谏说理时,在方法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6.(l) 仔细 (2) 受蒙蔽 (3) 丢失(让……逃跑) (4) 听从,接受
(2分;答对2个得1分,答对4个得2分)
17.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2分)
(2)让我们的君主因为鸟的缘故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2分)
18.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1分) 高压、权力面前不敢说真话(或:说真话不容易;直言不易)
(1分,大意对即可)
19.邹忌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晏子运用正话反说(以退为进、反语、说反话),直接陈述利害,使景公明白后果的严重。(4分,特色各1分,分析各1分,意思对即可)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理解及答案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耒,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忌不自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朝服衣冠 有时朝发白帝
C.闻寡人之耳者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批注。
示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
(1)暮寝而思之。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1)由此看来,大王你受蒙蔽很深了。
(2)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的奖赏。
3.选(1),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真是一个善于自省的君子。
选(2),进谏的人真多,齐国的积弊也真多!君主只要广开言路,官吏百姓就敢于说真话,国家政治就会清明。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2分。共6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公来,孰视之孰:仔细
B.徐公何能及君也及:赶得上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D.能谤讥于市朝谤:诽谤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呜呼!其真无马邪
C燕、赵、韩、魏闻之 孔子云:何陋之有。 D欲有求于我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小题3: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邹忌从与徐公比美受蒙蔽的遭遇中敏锐地感觉到齐王受蒙蔽的程度比自己更深。
B.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数月之后,前来进谏的人让朝庭门庭若市。
C.邹忌向他的妻、妾、客询问他与城北徐公谁更美,三人都认为他比徐公美,但措辞上有细微的差别,由此体现三人与他有亲疏远近之别。
D.邹忌将治国安邦的道理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中,有着高超的进谏艺术;同时,齐王也有勇于纳谏的胆识和气度。二人共同促成了齐国内政修明,不用兵就战胜敌国的局面。
小题4:把第1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2分)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B
小题4:(1)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再次问他的妾。
(2)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的原因是偏爱我。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词语解释一般立意于考查重点实词词义、一词多义现象、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五种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词词义和一词多义现象是此类题型考察的重点。近几年也出现了对虚词的解释。中考文言文往往从课内出题,所以,题目前面的选文,实际上是良好的提示,学生不仅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对词语的语境义进行筛选,而且,还可以通过熟悉的文章直接回忆起词语的意义,这样问题的难度实际上已经降低了。D项中谤:公开批评别人的过错,不是诽谤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题型。一词多义词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归类记忆。A项中虽均为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即使;B项中其前者是代词,他的,后者表反问语气;C项中之前者是代词,后者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D项中于前者是介词,介进对象,后者是介词,表比较。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对文言文内容、文言文语言、人物形象综合考虑的题型,需要对每一个选项进行一一分析,不能急躁,要细致。选项B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数月之后,前来进谏的人让朝庭门庭若市,在文章中的表述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应将数月之后改为令初下。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再有考生要特别留意。平时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积累语感。(1)句翻译时要注意宾语前置,(2)句注意私译为偏爱。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 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今齐地方千里: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2分)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小题3】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用这个成语造句。( 2分)
【小题4】“王”下令颁布了什么命令?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命令?( 2分)
【小题5】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2分)
答案
【小题1】的确、实在;土地方圆;当面;偶尔。 ( 4分)
【小题2】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2分)
【小题3】门庭若市;造句略。 ( 2分)
【小题4】颁布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的命令,让人们敢于说真话,实现剤国治国安民、繁荣富强。( 2分)
【小题5】那句俗语没有错。我们可以有新的理解。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诫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2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诚在这里是的确、实在的意思。诚还有表示假设的用法,译为“如果”“假如”,如《陈涉世家》中的“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燕”。注意“地方”是两个词,地是土地,方是方圆的意思。面是当面,时时是偶尔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小题2】试题分析:注意谤议的翻译,批评议论,市朝是公共场所,闻是使……听到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小题3】试题分析:出自这段选文的成语是门庭若市。要造句必须先弄清这个成语的意思。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考点:本题考查成语解释及运用。
点评: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些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做题时既要知道成语的原意,又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
【小题4】试题分析:从原文“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可得到第一问的答案。齐王下达这个命令的目的是让人们敢于说真话,科学地治理国家,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点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出选段的主要内容,再根据题干的要求用原文的语句进行回答。
【小题5】试题分析:先指出那句俗语有没有错,再分析没有错的原因。主要从劝诫别人要注意对象、注意方法技巧、说话的语气的角度去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探究能力。
点评:解答矛盾与否的题目,先定性,说矛盾不矛盾再进行具体的分析。如此题分析时说话上要看对象、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说话的语气。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附答案
阅读(11分)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臣之妻私臣私:____________ (2)皆以美于徐公以:__________
(3)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_________ (4)卒得反国反:__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1分)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B.①于是入朝见威王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C.①时时而间进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①内外不闻吾过②及鲁肃过浔阳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知所以亡矣。
【小题4】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2分)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4分,每处l分,意思对即给分)(1)偏爱(2)认为(3)当面指责(4)通“返”,返回
【小题1】(2分)B拜见)
【小题1】(6分,每句2分,重点词语翻译准确,句子翻译通顺即可)(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孰与”l分疑问句l分) (2)我知道国家灭亡的原因了。(“所以”“亡”各1分)
【小题1】(3分)原因(2分)齐威王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自己也善于纳谏;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启发(1分)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方法。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虚心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解析【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A长,身高 / 整治,治理C偶尔 / 私自,偷着D错误 / 到。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启示合理即可。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理解和答案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选出对加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
B.皆以美于徐公(于:比)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之:结构助词的)
D.乃下令(乃:于是,就)
2.选出对加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A.吾妻之美我者(美:美丽)
B.时时而间进(间:偶然)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讽刺)
D.闻寡人之耳者(闻:听到)
3.将“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一自然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________的道理。第二自然段写邹忌巧妙运用________的方法,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第三自然段写齐王纳谏及纳谏的结果。
参考答案:
1.A
2.B
3.(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意对即可)
4.直言不易 设喻说理(类比说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加粗的`词语。
窥镜:___________________
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_________
朝服衣冠: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对待这种赞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照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早晨
2.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俊美。
3.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4.示例: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言之有理即可)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
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面问题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朝服衣冠 _______________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
B、窥镜而自视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皆朝于齐朝而往,暮而归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_____________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____________及其结果。
5、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穿戴
⑵偏爱
2、B
3、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或: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4、切身经历 齐王纳谏
5、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意对即可)
邹忌讽齐王纳谏 阅读训练及答案
甲 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7.解释下列词语。(2分)
(1)门庭若市: (2)面刺: (3)期年:
(4)不相说: (5)走: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5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3分)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 】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20.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3分)
参考答案:
17.(1)门口和庭院像市场一样(热闹),或形容很热闹; / (2)当面指责、当面挑刺; / (3)满一年,或一年; / (4)不喜欢对方,关系不好,感情不和; / (5)跑、逃走、逃跑、出逃。(共2分。对2~3个得1分,对4~5个得2分。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有小毛病,如写了1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
18.(1)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 (2)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共5分,第一句2分,第二句3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
19.C(2分)
20.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乙文中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将领,被邹忌、公孙闬所骗而逼走了大将田忌,暴露出偏听偏信的糊涂一面。(3分。答清楚一点得2分,答清楚两点再得1分。如果有学生将重点放在说明齐王性格差异的原因上的,最高给2分。而如果只分析邹忌的行为的,判为审题错误,0分。其它合理分析酌情给分。意对即可)
【微语】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关键在于是否有勇气去探索、去尝试、去突破自我。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