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考试资料 > 答案

金溪民方仲永阅读答案(汇集3篇)

发布时间: 2024-08-13 10:58:53

金溪民方仲永阅读答案(1)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板桥居士,姓郑氏,名燮,扬州兴化人。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①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②,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③,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④古人之奥区⑤,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食具、羹匙和筷子,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注释】①寝:丑陋。②竖立:同“树立”,自竖立,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③屈曲委蛇(yí):指书中曲折难尽的深意。④赴:探求。⑤奥区:奥妙的境界,指难攻的古代学术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字。

(1)未尝识书具( )

(2)从先人还家( )

(3)少长,虽长大( )

(4)或对客不听其语( )

2.下面句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并自为其名 有仙则名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数千言不肯休

C.即书诗四句 板桥每读一书

D.还自扬州并自忘其所语

3.翻译下面句子。

(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仲永和郑板桥幼时在天资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请从文中各找出一个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至少使用一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曾经(2)跟随(3)但是(4)有时

2.B

3.(1)让他作诗,不能符合以前的好名声了。

(2)人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不知道(他)不是善于记忆,是善于背诵罢了。

4.仲永特点:天资聪颖,是个神童。依据: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板桥特点:资质平常。依据:幼时殊无异人之处。

5.示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郑板桥虽资质平常,但正是靠着自己勤奋刻苦的精神,终于取得成功。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像郑板桥那样,努力学习,使自己学有所成。

金溪民方仲永阅读答案(2)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义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指出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父异焉____________

(2)其诗以……为意____________

(3)稍稍宾客其父____________

(4)令作诗____________

2.选文中有一个通假字,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划出下句的句中停顿。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4.翻译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泯然众人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异焉”“邑人奇之”皆因仲永本身的“异”。仲永自身的.“异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略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对……感到诧异;(2)内容;(3)把……当作宾客;(4)让

2.“扳”通“攀” 牵,引

3.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4.(1)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2)他的才华已经消失,成为一个普通人了。

5.一异在五岁时忽啼求书具,二异在不学而能书,三异在不学而解诗,四异在方仲永决不是偶而能写诗,而是“指物作诗立就”,并且“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意对即可)

金溪民方仲永阅读答案(3)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2)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加粗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即书诗四句 孤常读书

B.立有间 遂与外人间隔

C.蒙辞以军中多务 停数日,辞去。

D.不可不学 不使学

2.翻译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文段都在写人的变化,第(1)段方仲永从“指物作诗立就”最终落得__________(原文),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原文);第(2)段中鲁肃的赞叹从侧面反映出__________,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①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②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奇,渐渐请他(仲永)父亲到家中做客,或者用钱求取仲永的诗。

3.泯然众人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吕蒙学习进步很大;孙权劝学的效果显著或者孙权善劝

【微语】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

温馨提示:
本文【金溪民方仲永阅读答案(汇集3篇)】由作者学习公社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