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考试资料 > 教学设计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

发布时间: 2024-08-13 11:29:20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将相和》一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从故事中我们可知,两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品质: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等,廉颇的知错就改等;共性品质: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个性的品质学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质学生把握还是有一定难度。为此,我把丰满人物形象作为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摒弃对课文内容、故事情节的繁琐分析,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悟、演,去丰满人物形象,领悟人物的个性品质和共性品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主体参与性和创造性原则。

【教学过程】

一、在反复读课文,读通、读熟、读好的基础上,借助成语游戏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1、填空练习:

“将”→(廉颇)→(大将军)→(元帅)“相”→(蔺相如)→(宰相)→(总理)“和”→(同心协力)

2、“人物开花”成语游戏:

(填出可以用在这两个人物身上的成语——课内、课外的成语都可。)

以上这两个练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两位人物的形象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课文内容也有个基本了解。所以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给足时间让学生自读、自学课文,找出有关的词语填写。通过递等式形式和游戏方式,学习了词语,积累了成语,也了解了课文,充分体现语文的趣味性原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借助过渡句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基本关系

1、学习单元提示,学生通读课文找到文章过渡句,结合上面对“和”的理解,引出了哪三个故事?

这一环节侧重读的训练,以读懂为基础,向读深、读透发展。把学会读书作为一个训练训点来抓:因为读书能力是语文素养基本内容之一。

2、细读三个故事,自学讨论,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学生参与板书。

3、在找到三个故事各自因果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朗读,领会每个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

三、借助名言丰满人物形象

1、出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名句,围绕这句话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展开讨论。

2、出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句,围绕这句话对廉颇这个人物形象展开讨论。

以上的讨论与练习旨在使这两个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凝聚,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形象。通过练习,学生不仅看到了蔺相如和廉颇的个性品质,而且悟出他们的共性品质,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名言、成语的运用,亦能提高语文知识的积累,开拓学生思维,充分体现语文的开放性。

3、根据课文内容对对子:如: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负荆。

填空练习:因为蔺相如(顾全大局)、廉颇(知错能改),更因为他们都有(精忠报国)的精神,所以他们能化干戈为玉帛,(同心协力)保卫赵国,他们文武双全,真是赵国的(无价之宝)。

四、借助课剧形式,展现人物形象

通过上面三方面的学习,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大胆地请同学自编、自演课本剧,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进行表演,不必强求要达到什么效果,学生理解的深浅也可以不一。因为作为表演的同学来说,实践了一次,本身就多一次体验;对于观演的同学来说,又有了一次很真切,很实在的感悟。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点】

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预习提示】

本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情节并不难懂,语句也不难读,历史故事也为学生喜闻乐见,预习时要能理解字词,熟练地读通课文,并考虑课后作业问题。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要重点用于概括人物特点和搞清联系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②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形成的板书:

22.将相和

5.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考虑)

④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抓人物特点)。

四、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五、作业

继续阅读二、三两段,并思考学习第一大段结束时的设疑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仔细阅读第二、三两大段;搞清三个故事间的联系及三个故事与整篇的关系。

教学步骤:

一、复习检查

1.学习本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内容及蔺相如的特点。

二、讲读第二大段

1.说出本段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写谁的。

2.默读,并理清故事情节,抓人物特点。

3.讨论:渑池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蔺相如是如何斗争的?表现了蔺相如什么品质?赵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思考,暂不作答。这个故事还是写蔺相如,与其他故事有什么联系,与“将相和”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三大段,先小声朗读后讨论

①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主要写谁,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

②从蔺相如对廉颇的步步退让中,进一步看出他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③廉颇为什么能负荆请罪,廉颇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④故事的结果怎样。

四、讨论(搞清联系)

1.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2.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3.练习归纳中心思想。

4.形成板书:

22.将相和

一、完璧归赵 抓人物特点

蔺相如 勇敢机智 忠贞爱国 抓线索、联系

二、渑池之会 ↓

蔺相如 不顾个人安危 和的重要

三、负荆请罪 失和的原因

廉颇 知错就改 言和的基础

五、作业

1.熟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

2.复习生字,练习要求听写的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上两节课内容,朗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巩固字词。

教学步骤:

一、复习各部分内容及小标题,进一步明确各部分间,各部分与整篇的关系

二、通读全文,准确归纳中心思想及人物特点

1.中心思想:课文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以及他们从国家利益出发,加强团结的精神。

2.人物特点:

三、字词练习

1.讲讲对“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两个成语的理解,练习造句。

2.听写词语。(见课后作业3)

将相和教学反思

本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故事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根据文章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学的时候,我的思路是,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再精读各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作出评价之后,我让学生给三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我都给于了肯定,关键是要求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在让学生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只要他们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没有过高的要求,目的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学生精读课文时,我结合课后“思考·练习”,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先分小组讨论交流,再由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学生的积极性高,学习兴趣很浓。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对于那些跟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启发学生课外去研究。这样真正达到了课堂效果。

本课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思考·练习”让学生说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见解说具体,说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质。

回顾这一课的教学,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了学生。

但细想过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上缺乏频率,当时有些忽略;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师包办代替的话语有些多,应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学自悟,在教师重难点指拨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3)

一、谈话导入,理解课题

师:和,一个简单的汉字,不仅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处事智慧,更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课件:①奥运会开幕式“和”字部分的精彩镜头)

两千多年前,孔子曾沿黄河奔波,把“和为贵”的信条四处传播。他经常以“和”训导自己的弟子:立身处世要“克己”,要由“人和”推及“政和”,甚至延续到整个人类,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和”的故事-—题目是《将相和》。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完璧归赵、无价之宝”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三、检查预习:聊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课前预习课文了,那我们聊聊吧!课文中“将、相”分别指的是谁?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师:回答正确,看来你预习的很认真。

四、学习新课

师:题目是《将相和》,那肯定有不和的时候,为什么不和呢?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廉颇是怎么说的?

师:同学们找的很准确,那你能把它给大家读一读吗?

师:你知道廉颇为什么这么说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史记》中描写的蔺相如和廉颇的片断。

课件②出示: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师: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感觉?师:是啊,廉颇是上卿,而蔺相如出身低微,他只是赵国宦官缪贤家的一个门客,而这样的人最后职位却比廉颇还要高,你是不是也会为廉颇抱不平呢?来,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送到句中。

师:从读的课文中,老师能看出廉颇的不满。

师:在廉颇的心目中,自己是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大功臣。而蔺相如只会耍嘴皮子,那么蔺相如的嘴到底是不是只会耍嘴皮子?官到底该不该升?

板块二:紧扣人物语言,丰满人物形象

师:我们先来看看“完璧归赵”课件③图片这个故事。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到描写蔺相如面见秦王说的话做上记号。

课件④出示: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师:我们来看第一句话课件⑤,你觉得璧有毛病吗?你能找到相关的证据吗?

师:既然璧这么珍贵,那就是蔺相如在说谎了?到底是不是这样?来让我们找到当时的背景来谈一谈。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说蔺相如说璧有毛病,这是在说谎吗?你能体会出什么?

师:是的蔺相如是机智、聪明的??

师:让我们机智聪明地读出“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师:课件⑥出示第二句蔺相如是怎样说这句话的?理“直”在哪里?

师:请大家默读2到8自然段,划出重点句,组织好语言,替蔺相如来摆摆这个理。

师:是啊,拿城换璧是你秦王提出来的,我把和氏璧给你送来了,你却不交城。理由充分,说话才有气势。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师:有理有据,所以蔺相如面对的虽然是虎狼之国的秦王,却仍然毫无惧色,言语中字字掷地有声。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师:蔺相如真的撞吗?

师:除了金蝉脱壳之计,蔺相如还用了几个计。请大家接着读书,看看谁能读出来?

师: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所以到了举行典礼的那一天,他进宫见了秦王才会怎样说?

出示课件⑦:蔺相如大大方方地说——

师:蔺相如难道不怕秦王杀他吗?这可是欺君之罪呀!请大家再读蔺相如的话,揣摩一下秦王当时的心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蔺相如已经摸透了秦王的心理,知道秦王不会杀他,所以才会大大方方地说——

师:你们读出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来?

师: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也被秦王客客气气地送回了赵国。咱们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来了。让我们静下心来想想:蔺相如决定接受赵王让他带璧入秦的使命时,他心里有把握吗?请大家读书,找出文中的句子来。

师:你们又读出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来?

师:“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切尽在掌握。这就是大智大勇的蔺相如。正是有了这样的(大智大勇)板书,才敢带璧入秦,最终完璧归赵,这个“完”是什么意思?那你说还有什么也完好无损地带回了赵国,是啊!是赵国的尊严,蔺相如凭着过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识,用他的那张嘴和秦王针锋相对。不仅“完璧归赵”,还让秦国没有理由对赵国动兵。你们说说,他这张嘴是耍嘴皮子吗?

板块三:深入人物角色,提升人物精神

师:接着,让我们走进第二个小故事“渑池之会”和第三个小故事“负荆请罪”

师:总结学习“完璧归赵”的学习方法,课件⑧出示:抓住蔺相如的嘴说的什么话来学习。

师:小组讨论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表现。

师: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蔺相如呢?他再一次维护了什么?

师:而这样的蔺相如却被廉颇误解,如果你是蔺相如会怎么做呢?来让我们看看蔺相如究竟是怎么做的?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廉颇,现在面对这样一个“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爱国的人才,你还会不服气吗?那会怎么做?怎么说呢?他们两人最后的结果样?结合插图表演“负荆请罪”这一部分。

师:通过同学们的表演,你体会到了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知师:同学们,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上立了大功,官职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两人不和,最后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二人和好,塑造了大智大勇,宽容大度的蔺相如和知错就改的廉颇,二人和好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二人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多么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这就是《史记》给我们带来的精彩人物,课后,你可以走进《史记》,来认识更多这样的人??

(课件⑩出示:《史记》封面和作者司马迁)

五、课堂小结

中国文学浩如烟海,它正等着我们去亲近、去感受、去品味,正如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让我们再回到奥运会的开幕式课件⑾出示,“和”字是不是带给我们更深的体会,它表达了我们国家共建和谐社会的的愿望,寄托着中国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崇高理想,让我们一起努力,记住这个并不复杂的字:“和”。(题目中“和”字改成红色)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揭课题,晓背景。

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聊聊一本书《史记》,把书翻到95页的“资料袋”。史记是由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其中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峙,战火频繁。而秦国又数七雄之中最强悍,常常侵犯别的国家,被其他诸国称为“虎狼之国”。我们来看看春秋战国的形势图。大家可以看到,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处于两大强国之间。当时秦国全力进攻楚国,不能集中兵力对付赵国,主要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始于较强势的秦国和较弱势的赵国之间。(课件:战国形势图)

2、出示课题:(课件:课题)将相和(板书),齐读课题,解释课题:“将”是谁?“相”是谁?“和”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

1、现在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老师这有几个词语,在我初读课文的时候也觉得有几个字比较容易读错,你们能正确地读出来吗?(课件:生字新词)允诺胆怯拒绝乘机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

3、词语会读了,课文你们读懂了吗?课文有几个故事组成?找出每个小故事的起止,并用适当的小标题概括每个故事的内容。(指名说一说)

4、其实这篇课文有个特点,每个故事结束之后,都有个小结段,快速地浏览课文,这出这几个小结段。(指名说,出示课件)

5、同学们把这几个小结段齐读一遍,边读边思考:能不能从中找出关键词以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这几个故事吗?(齐读句子)好,谁能来说一说?(指名说)

(渑池之会:这是一次在渑池的会见,文言文中“之”有“的”的意思,你可以把“之”加进去再说一说吗?)

6、板书小标题,强调“璧”的写法。

7、我们再来看前两个小结段,前一句话总结了上文的故事,后一句话引出了下面的故事,我们把这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段叫做——过渡段。对,过渡段能更便于我们了解课文内容。

8、再读故事,明晰每个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人物形象。

1、弄清将相和的前因后果。通过课题我们就能知道蔺相如和廉颇最后和好了,这也说明他们之前不和。不和的原因是由什么引起来的?和的原因又是什么?(也可以用小故事的标题来回答)

2、你觉得赵王应该升蔺相如为上卿吗?蔺相如是靠什么升为上卿的?再读三个小故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体会蔺相如的过人之处。

A抓住”骗”完成完璧归赵。

1讨论完璧归赵的起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秦国作为当时最强的国家,以城换璧是诚心诚意的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蔺相如识破了秦国的骗局,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讨论,演一演。

总结: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

B抓住”逼”完成渑池之会。完璧归赵后,秦国两次打败赵国,在这种情况下,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渑池会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是什么?秦王是如何侮辱赵王的?蔺相如何反应的?为什么逼?如何逼?结果怎样?,(抓住蔺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C抓住”避”完成负荆请罪。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对敌人寸步不让,相反,对于居功自傲的廉颇老将军的态度又怎样?

(1)如何避开廉颇,不跟廉颇见面?(2)手下如何看待?(3)怎样说明原因的?

你这一事件中,你又读出了蔺相如身上怎样的品质?

总结:同样是语言描写,人物的个性不同,语言也不一样,以后在描写人物时,必须体会人物的个性。

三、总结

(一)、这三个小故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二)理清文章条理: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是怎样的?最后咱们想一想:蔺相如为什么能机智勇敢,胸怀开阔?廉颇为什么勇于改过?因为爱国。

四、结尾。

最终,廉颇和蔺相如和好了!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如此说来,赵国本应更加强大,可是最后还是秦国统一了六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史记》中写的清清楚楚,同学们可以详细地读一读《龙门灵秀》中《廉颇》。而且《史记》中写人的艺术课远不止“品其言,知其人”而已,(出示课件)希望同学们能在历史长河中尽情遨游,在《史记》中认识更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

拓展:读《硬脖子的洛阳令》,思考《硬脖子的洛阳令》:硬脖子指的是什么性格特点?本文是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他的这个性格特征?这几件事是什么关系?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附:板书设计

将相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6)

设计理念:

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我有这样的体会,无论是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还是叙述的事情怎么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语言文字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新课程明确指出:要把读书变成一种自主的行为。因此,我在学习前设计了一个小情境,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走进文本之中,培养学生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由课文的旁观者变为当事者,让学生自主、有目的的读书,教师适时的点拨,这样就提高了学生读书的自觉性,从而对读书产生极大的兴趣,能够在阅读中产生真实的情感流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自主研究”的方法读懂课文,抓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他们美好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重点理解蔺相如的胸怀宽广。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走进蔺相如和廉颇的内心世界,体会“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一、激情导入:

《将相和》是一段流传千古的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走进这个故事之中,共同体味这个故事的精彩感人之处。

1、复习:这篇文章共讲了那几个小故事?

2、创设情境:老师还有个业余爱好,那就是考古。最近,老师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文物。他是一张赵王给蔺相如颁发的嘉奖令。同学们请看:出示

嘉奖令

蔺相如:

你在我国与秦国的交往中立下了大功,并且还能与廉将军和睦相处,可见你是一个( )的人。特发此令,以表鼓励。望你以后,更好地为我国出力,把我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公元前279年

可是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同学们能帮老师填上吗?

二、品读感悟

1、进行读书前的指导。

要想把这个内容填好,你有什么建议?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要补充的准确、恰当。应从课文的具体语句中去寻找,找出最有说服力的语句,进行深入地研究,因此,要先仔细的读读课文,再一起讨论。画出感触最深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当然,还可以用其他适合自己的方法去研究。在此基础上,再把内容补充完整。

2、学生自读课文。

三、回报交流

1、学生汇报所填的内容(各种填法),教师总结(机智勇敢、胸怀宽广)。板书

师:下面我们进行一个研讨会。我们请一个同学说明他这样填的理由,其他同学如果与发言的同学意思相同,也可以对他的发言进行补充。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重点点拨:

1)、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主要表现在假摔璧、从小路送回、逼秦王击缶等方面。引导学生重点抓住蔺相如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进行体会,并重点指导“逼秦王击缶”这段的朗读,进而理解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在学生汇报到蔺相如逼秦王击缶时,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之后,为了加深对蔺相如这个人物的认识,教师适时向学生叙述《史记》当中对这一段的描写。并用一句名言“为什么我的双眼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来总结这一部分。

在学生汇报蔺相如支持赵王去渑池赴约时,教师创设情境:教师就是赵王,正在犹豫不决时。同学们就是蔺相如,你会怎样对赵王说。

2)、蔺相如的胸怀宽广主要体现在不与廉颇计较,躲避廉颇。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读廉颇和蔺相如的话语,指导学生表演,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文章的结尾写到:他俩“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时,教师适时讲解他俩是怎样辅佐赵王,使赵国强大起来的,以此向学生渗透团结的重要性。

四、升华情感

1、解题。学到此处,你能理解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吗?

2、总结:《将相和》向我们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集体,只有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学习写法。

1、学生通读整篇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三个故事巧妙地连接起来,是文章脉络清楚。

2、走进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展示人物的个性品质。

总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记得一句话说得好,文学使人全面,历史使人明智。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多读读关于历史的名著,使自己成为一个多能的人。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情感、知识、技能):

1、认识过度句与过渡段,初步了解过渡句(段)的作用

2、学会8个生字,理解32个词语的意思能说出其中5个成语意思

3、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理解课文,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

4、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顾全大局的品质,以廉颇勇于改过的品德,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

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活动,概括人物特点

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廉颇

教学准备:

战国末期七国草图,录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推敲课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为学习过渡句、段打好基础

2、学习推敲言行理解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才智超群维护国家利益的斗争精神

4、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查阅资料(3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将相和》,一起把课题念一下。生齐读课题:13、《将相和》这是一个历史故事,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是很熟悉。因此呢,上星期,老师布置大家认认真真地去预习了这一课,同时呢,也可以上网去查寻一些有关将相和的资料。今天,老师先给大家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请大家把自己查到的资料上来交流一下,好不好?(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

二、揭题、审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分

1、课题中“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从“和”字可以看出什么?

2、那么我们想象一下,他们是什么原因是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呢?我们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读一下,想象一下这个问题?

(整体感知课文)

三、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24分

1、推敲小标题,联系课文第3小节,朗读你发现了什么?(任务难,看出蔺相如才智超群)小结学法:联系上下文

2、听录音第8小节

要求:边听边想,你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把你认为最能反映蔺相如品质的句子划出来。(言行为主)

3、交流

出示重点句:

(1)齐读,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可围绕“理直气壮”词提问(“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蔺相如骗回了和氏璧,为什么还理直气壮?)

(2)联系上下文读一读,说一说

(3)用“理直气壮”的语气读一读

(4)蔺相如要把璧撞碎,真会撞吗?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怎样?秦王会让他撞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5)、朗读

4、听录音第9节

出示重点句: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送蔺相如回国

(1)重点讨论:

①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了,后果会怎样?那蔺相如为什么还大大方方?对比秦王态度

②重点段意思讨论

如果有诚意—先交城

不然无诚意—不交城

杀了我也没用不讲信用

得不到璧

(2)朗读指导

(3)小组方法,口答段意

(4)人物评论: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长处)

三、课堂练习。5分

1、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骗回和氏璧是因为。

2、用“之所以是因为”联系第二个故事,进行说话训练

四、布置作业。6分

1《作业本》1、2、4。

2、预习另外两个故事。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8)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二

杜卫忠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骗”、“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4、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新课,审清题目。

1、板书课题:11 将相和

2、出示课题练习,让学生板演:

(1)“将”的读音有( )( )。这里应读( ),“将”指的是( )。

(2)“相”的读音有( )( )。这里应读( ),“相”指的是( )。

(3)“和”的读音有( )( )。这里应读( )。既然讲“和”,说明他们原来( )。

二、设疑激趣、理清文脉,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由题目里的“和”引出不“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失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言归于好的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同桌讨论完成填空:

将相不“和”的原因是( ),后来“和”了,“和”的原因是( )。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三、抓住“骗”字教学“完璧归赵”:

1、自由读课文1——10自然段,讨论完璧归赵的起因是什么?(以城换璧、秦国骗璧``````)结果怎样?(完璧归赵)要求答案的内容用四字加以概括。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教学。

★秦国作为当时最强的国家,以城换璧是诚心诚意的吗?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秦国骗璧”,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蔺相如识破了秦国的骗局,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深谋远虑``````)对于这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上前一步、后退几步,靠着柱子站定。),神态(理直气壮、大大方方),语言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指导学生演一演。

四、课时总结:

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第二、第三个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进一步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步骤 :

一、抓住“逼”字教学“渑池之会”。

1、“完璧归赵”之后,秦国两次打败赵国,在这种情况之下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渑池之会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么呢?

2、默读课文,相互讨论,答案用四个词语概括。(侮辱赵王、没占便宜``````)

★ 秦王是如何侮辱赵王的?(逼赵王鼓瑟)对于秦王的侮辱,蔺相如是如何反应的?(逼秦王击)蔺相如为什么逼?如何逼?(出示句子: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指导朗读。)逼的结果怎样?

★ 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蔺相如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理由。(突出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对敌人寸步不让。)

二、抓住“避”字教学“负荆请罪”:

1、过渡: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国家的利益,对敌人寸步不让,相反,对于居功自傲的廉颇老将军,他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个故事,找出关键词“避”,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并体会蔺相如的为人。(为了国家的利益,对友宽容大度)和廉颇的性格特点。

(1)蔺相如是如何设法避开廉颇,不跟廉颇见面的?

(2)蔺相如的手下是怎样看待他的避让态度的?

(3)蔺相如是怎样向手下人说明避让原因的

三、品读赏析,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这三个故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进一步分清事情的因和果)

四、布置作业 :

1、引导课外阅读:既然将相和同心协力保赵国,最终赵国为什么还是被秦国灭亡了?

2、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的故事,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二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9)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将相和》教学设计谈

浙江 陈建红

设计理念

《将相和》一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从故事中我们可知,两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品质: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等,廉颇的知错就改等;共性品质: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个性的品质学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质学生把握还是有一定难度。为此,我把丰满人物形象作为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摒弃对课文内容、故事情节的繁琐分析,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悟、演,去丰满人物形象,领悟人物的个性品质和共性品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主体参与性和创造性原则。

教学过程

一、在反复读课文,读通、读熟、读好的基础上,借助成语游戏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1.填空练习:“将”→(廉颇)→(大将军)→(元帅)

“相”→(蔺相如)→(宰相)→(总理)“和”→(同心协力)

2.“人物开花”成语游戏。(填出可以用在这两个人物身上的成语——课内、课外的成语都可。)

(以上这两个练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两位人物的形象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课文内容也有个基本了解。所以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给足时间让学生自读、自学课文,找出有关的'词语填写。通过递等式形式和游戏方式,学习了词语,积累了成语,也了解了课文,充分体现语文的趣味性原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借助过渡句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基本关系。

1.学习单元提示,学生通读课文找到文章过渡句,结合上面对“和”的理解,引出了哪三个故事?

(这一环节侧重读的训练,以读懂为基础,向读深、读透发展。把学会读书作为一个训练训点来抓:因为读书能力是语文素养基本内容之一。)

2.细读三个故事,自学讨论,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学生参与板书。

3.在找到三个故事各自因果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朗读,领会每个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

三、借助名言丰满人物形象。

1.出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名句,围绕这句话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展开讨论。

2.出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句,围绕这句话对廉颇这个人物形象展开讨论。

(以上的讨论与练习旨在使这两个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凝聚,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形象。通过练习,学生不仅看到了蔺相如和廉颇的个性品质,而且悟出他们的共性品质,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名言、成语的运用,亦能提高语文知识的积累,开拓学生思维,充分体现语文的开放性。)

3.根据课文内容对对子:如: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负荆。

填空练习:因为蔺相如(顾全大局)、廉颇(知错能改),更因为他们都有(精忠报国)的精神,所以他们能化干戈为玉帛,(同心协力)保卫赵国,他们文武双全,真是赵国的(无价之宝)。

四、借助课剧形式,展现人物形象

通过上面三方面的学习,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大胆地请同学自编、自演课本剧,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进行表演,不必强求要达到什么效果,学生理解的深浅也可以不一。因为作为表演的同学来说,实践了一次,本身就多一次体验;对于观演的同学来说,又有了一次很真切,很实在的感悟。◆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将相和》教学设计谈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10)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五

王丽萍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璧、允、廉、颇、侮辱、拒。

2.新词:理屈、示弱、抵御、推辞、侮辱、拒绝、无价之宝、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

3.重点句、段: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二)能力训练点

1.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蔺相如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本文的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主要通过默读分析、讨论、交流解决。

(二)本文的难点是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三)本文的疑点是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解决这个疑点的办法是先解决本文的重、难点,再达到水到渠成解决疑点的目的。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课后思考题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集中交流。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复述课文。

4.课堂口头、笔头练习。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加点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4.分析第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课前同学们齐唱《黄河颂》。听到同学们雄壮有力、气壮山河的歌声,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历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将相和》,就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3.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解词: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诚意:真心。

绝口:因回避而不说。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

抵御:抵挡,抵抗。

推辞:谦让不干。

理屈:理由不足或不合道理。屈,理亏。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物归原主。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3)质疑问难,教师巡视、点拨。

4.初读课文,学生自悟。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

(2)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①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②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5.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6.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整理: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7.看图讲述,训练表达。

打出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1,发挥想象,说说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故事能力。进一步了解蔺相如是个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人。

8.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11)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六

佚名

一、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个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赞扬了蔺相如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思想。

二、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抓住人物特点,搞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一故事。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 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四、 教时安排:三课时

五、 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布置学生预习

课前预习:

1、 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课后第4题中带点的词;

2、 按“预习”弄清题意,给课文分段,起小标题;

3、 再读课文,思考课后第1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分段,讲读第一大段。

教学过程 :

一、 板书课题提问分析检查预习情况

1、 将相和:廉颇和蔺相如同心协力。比喻文官武将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

2、 简介导入  :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静,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写了三个小故事。哪三个小故事呢?

二、 学生默读课文(自学)

1、 掌握生字词;

2、 给课文分段,弄清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

三、 检查自学情况

1、 生字:指导读准“允”“yun”不念“run”;要与“充”区别;

指导书写“廉”“广”部,剩10画,不是8画。

2、 课后第4题的词,理解带点的词。

3、 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

4、 提问分段(按故事分三大段)

四、 学习第一段:完璧归赵

1、 齐读第一节,思考:这节与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静。三个故事都是在这样的历史背静下发生的。)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

赵国处在秦齐两大国之间,因此军事、外交方面的措施,关系国家兴旺的重大意义。

2、 指名读2、3节,解释“和氏璧”;

思考回答:赵王接到信为什么非常着急?

3、齐读4、5节

蔺相如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6节

4、 蔺相如是怎样造成秦国理屈,完璧归赵的?

(1)出示挂图,学生自渎8、9节,把画中蔺相如的动作词打点;

(2)指名口述过程

(3)这表明蔺相如有怎样的精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5、 结果怎样?齐读第10节

(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

大夫:官职,分上、中、下三等,上大夫为最高一级的大夫。

五、小结“完璧归赵”的前因后果

(起因是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结果由于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而完璧归赵。)

六、 自学下两个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第二、三大段,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搞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及三个故事与整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

一、 指名说说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的前因后果。

二、 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阅读思考:(小黑板)

1、 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2、 弄清每个小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3、 蔺相如、廉颇是怎样的人?

三、 学习第二段

1、 学生默读、思考

2、 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质疑解难:瑟——古时候的一种弹奏乐器。

缶——瓦制的器皿。(瓦罐)

我们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为几个重点讨论。(出示小黑板)

(1) 谁为什么提出渑池会?

(2) 赵王决定怎样?

(3) 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4) 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把赵王怎么样?”

3、 逐问题讨论

答(1):指名读11节,此时将相关系怎样?(和)

答(2):指名说(秦王叫赵王鼓瑟并叫人记录,表示秦赵地位不平等,以此侮辱赵国。蔺相如逼秦王击缶,也叫人记录,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答(3):指名读14节(蔺相如逼秦王击缶是为了维护赵国尊严。)

答(4):(因为秦王知道了赵国文官蔺相如的厉害,所以他不敢把赵王怎么样。)

4、 弄清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齐读第15节蔺相如立了什么功?(他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赵王封他为上卿。

四、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个故事。

1、 学生小声自渎,思考总要求。

2、 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互问)

归纳问题(出示小黑板)

(1) 廉颇为什么不服气?

(2) 蔺相如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避着廉颇?

(3) 廉颇为什么负荆请罪?

3、 小组讨论

4、 逐问题讨论

答(1):指名说读第16节(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

答(2):指名说(蔺相如避着廉颇)为什么?指导读蔺相如说的一段话,体会他是为了赵国,心胸开阔。

答(3):(出示挂图)指名读第18节(诚意和好、勇于改过)

5、 说一说故事的前因后果

结果中哪个词点了题意?(同心协力)

6、 说说蔺相如、廉颇是怎样的人?(见板书)

蔺相如为什么会机智勇敢、心胸开阔?(爱国)

廉颇为什么会勇于改过?(爱国)

7、 思想教育:我们平时,只有全班同学团结一心,才能把班级工作搞好。

五、练习:指名说原因、结果,然后同桌互说。

板书设计 :

11、将相和

廉颇 蔺相如(齐心协力)爱国

完璧归赵 立功 机智勇敢

渑池会见 再立功 心胸开阔

居功自傲 负荆请罪 勇于改过

(原因) (结果) (品质)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六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12)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杜卫忠

教学目标 (情感、知识、技能):

1、认识过度句与过渡段,初步了解过渡句(段)的作用

2、学会8个生字,理解32个词语的意思能说出其中5个成语意思

3、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理解课文,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

4、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顾全大局的品质,以廉颇勇于改过的品德,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

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活动,概括人物特点

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廉颇

教学准备:

战国末期七国草图,录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推敲课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为学习过渡句、段打好基础

2、学习推敲言行理解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才智超群,不胃强暴,维护国家利益的斗争精神

4、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

一、查阅资料(3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将相和》,一起把课题念一下。生齐读课题:13、《将相和》这是一个历史故事,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是很熟悉。因此呢,上星期,老师布置大家认认真真地去预习了这一课,同时呢,也可以上网去查寻一些有关将相和的资料。今天,老师先给大家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请大家把自己查到的资料上来交流一下,好不好?(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

二、揭题、审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分

1、课题中“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从“和”字可以看出什么?

2、那么我们想象一下,他们是什么原因是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呢?我们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读一下,想象一下这个问题?

(整体感知课文)

三、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24分

1、推敲小标题,联系课文第3小节,朗读你发现了什么?(任务难,看出蔺相如才智超群)小结学法:联系上下文

2、听录音第8小节

要求:边听边想,你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把你认为最能反映蔺相如品质的句子划出来。(言行为主)

3、交流

出示重点句:

他理直气壮地说:“......”

(1)齐读,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可围绕“理直气壮”词提问(“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蔺相如骗回了和氏璧,为什么还理直气壮?)

(2)联系上下文读一读,说一说

(3)用“理直气壮”的语气读一读

(4)蔺相如要把璧撞碎,真会撞吗?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怎样?秦王会让他撞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5)、朗读

4、听录音第9节

出示重点句: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送蔺相如回国

(1)重点讨论:

①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了,后果会怎样?那蔺相如为什么还大大方方?对比秦王态度

②重点段意思讨论

如果有诚意-先交城

不然无诚意-不交城

杀了我也没用不讲信用

得不到璧

(2)朗读指导

(3)小组方法,口答段意

(4)人物评论: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长处)

三、课堂练习。5分

1、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骗回和氏璧是因为———。

2、用“之所以.....是因为......”联系第二个故事,进行说话训练

四、布置作业 。6分

1《作业 本》1、2、4

2、预习另外两个故事

板书:

学习方法:

1、抓住重点词句

2、联系上下文

以将相和,完璧归赵

蔺相如语言

{行动机智勇敢

教后感:

《将相和》一课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课前教师先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的情况,并做到适当摘录,以丰富学生知识,为学文作好铺垫。学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教师课堂又给他们创设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在课前短短几分钟里,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信息,这样,既为顺利地读懂课文打下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14)

将相和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六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教学设计。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权,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15)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小六语文 将相和 教学设计2。掌握“隆重、典礼、丝毫、抵御、侮辱、拒绝、和氏壁、完璧归赵”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成语故事的来历,理解它们的含义并能使用。

(二)能力训练点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精神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好品质中到启示和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民族文化的语言美和顾全大局、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谈话法,导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将”和“相”从“和”到“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的原因。

(二)难点

理解三个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结果以及这三个故事之间的相互因果联系。

(三)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采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1.从检查预习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的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和内在的联系。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知道文章写的是哪三个故事,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也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检查练习

1.齐读课题:课下我们已经进行了预习,谁知道“将、相”分别指谁?

板书:蔺相如 廉颇

2.这篇文章写了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什么事呢?

(写了他们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事)

3.那么这件事是分几个小故事来写的?

(三个。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哪些自然段是写完璧归赵的?(1一10自然段)

哪些自然段是写渑池之会的?(11一15自然段)

哪些自然段是写负荆请罪的?(16-18自然段)

4.分别朗读每一部分,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教师相机纠正其中的错误。

教师小结:这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六语文 将相和 教学设计2》。

(二)了解时代背景

1.齐读第一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2.教师介绍时代背景:《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他六国进攻。赵国的东面是比较富强的齐国,西面是最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因此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今天我们要学的“将相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三)你在预习中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简单的直接解决,一些重点的问题归纳后留作以后讨论。

(四)学习课文,交流体会

默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并用具体事例来说明。

第二课时

(-)小结上节课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知道这篇课文通过讲“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记叙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地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自学情况(引导学生讨论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

1.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为国家的利益着想,深谋远虑。

板书:机智勇敢 不畏强暴

2.喜欢廉颇。他知错就改。

教师总结:这两个人物都具有美好的品质,大家都喜欢。但为了交流方便,下面我们就“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先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具体说明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

(l)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蔺相如不仅愿意铤而走险,而且还分析了两种可能,想出两种对策。目的就是造成秦国理屈的局面,让秦王“没有动兵的理由”,使赵国化被动为主动。可见蔺相如不仅勇敢,而且是个深谋远虑,才智过人的人)

(2)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善于察颜观色,能洞察对方的心理,随机应变,果断地想出了对策。这又表现出了他的机智。)

(3)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不想交换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理解“理直气壮”从中体会蔺相如的勇敢。

“撞”可以看出蔺相如的勇敢。为什么?

(撞的力量是很大的。这说明蔺相如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用“撞”更能突出蔺相如的勇敢。)

那么你们想一想,蔺相如真的要连头和璧一起撞碎吗?(不是的)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蔺相如答应赵王,如果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就把璧送回来。)

那蔺相如为什么这样说?(他在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他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

从哪可以看出他特别喜欢这块璧?(当秦王还没有看到璧的时候,就想用十五座城来换这块无价之宝,当他亲手拿到这块璧时又是那样的爱不释手。这些都足以说明秦王非常喜欢这块璧。因此,他是肯定不会叫他去撞的。)

(蔺相如就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才这样说,这样做的,我们可以看出他才智过人)

看图,抓住蔺相如的动作、神态、语言描绘一下。

我们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就要把蔺相如的大义凛然和勇敢的机智的精神读出来。自由读,指读。

(4)“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典礼的日期。”

(在秦王假意答应给城后,蔺相如又提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既赢得把璧送回赵国的时间,又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王以城换壁的事是真是假,他说话是不是算数。由此看出蔺相如非常的机智。)

(5)从“大大方方”这个词可以看出蔺相如勇敢。结合第九自然段,讲讲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蔺相如非常聪明,先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假如秦王一生气,真杀了他,参加授璧典礼的人就知道秦国不讲信誉,在这种场合,秦王根本不敢杀他,就把他送回赵国)

师:其实,蔺相如说这话是在保护自己,使秦国处于被动局面,可见他非常聪明。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16)

将相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下列8个生字词:和氏璧、召集、大臣、允诺、完璧归赵、蔺相如、理直气壮、丝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蔺相如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蔺相如的爱国之情,并从他的美好品质中获得启示和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思路,读懂故事内容。

难点:领悟蔺相如的性格特征,感受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

展示玉的图片,同学们看这些图片,大家都发出了小声的惊呼声。这些图片是不是很美,对这就是对我们身体有好处的玉,那大家知道吗?这些价值连城的美玉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都非常受欢迎。那么在春秋战国有这么一块和氏璧,它不仅价值连城,而且影响两个国家的命运,大家一定非常好奇吧?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块和氏璧如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品读课文,初步感知

听课文录音朗读,带着下面的两个问题。

1,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文中标音的字词不认识的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式来学习。)

2,请同学们简单讲一下“完璧归赵”的故事。(请这位同学给大家讲一下,恩,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完璧归赵的主人公蔺相如安全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识破秦王的骗局,完成任务的这么个故事。同学们可以互相之间再讲一下。)既然文中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那么我们就一起具体看看这是个怎样的'故事?

(三)、研读赏析,突破重点

1、自由读课文

1——10自然段,讨论完璧归赵的起因是什么?(以城换璧、秦国骗璧)结果怎样?(完璧归赵)要求答案的内容用四字加以概括。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教学。

★秦国作为当时最强的国家,以城换璧是诚心诚意的吗?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秦国骗璧”,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经过

第一步,面对这么严峻的形势,是谁帮助赵王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对,是蔺相如。

(课文第4—6段)勇敢 挺身而出 自愿带和氏璧去秦国

第二步, 蔺相如识破了秦国的骗局,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课文第8段)聪明 临危不乱 沉着冷静 骗回和氏璧

小机智

(课文第8段)语言、动作、神态, 后退、站定、理直气壮、据理力争、大义凛然和勇敢机智的精神。

(课文9段)举行隆重典礼 大大方方 。

大智慧

对于这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上前一步、后退几步,靠着柱子站定。),神态(理直气壮、大大方方),语言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指导学生演一演。

3、结果。

和氏璧安全回到秦国。蔺相如完成了护璧使命。

(四)、课时总结,拓展延伸

你喜欢蔺相如?为什么?

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识大体的性格。

与晏子使楚比较阅读,看看二人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五)、小结作业

完璧归赵后秦王会善罢甘休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蔺相如又是如何应对的,带着这个问题,预习下一个小故事:渑池之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四、板书设计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17)

将相和教学设计模板

《将相和》是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将相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璧、允、廉、颇、侮辱、拒。

2、新词:理屈、示弱、抵御、推辞、侮辱、拒绝、无价之宝、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

3、重点句、段: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二)能力训练点

1、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蔺相如对敌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本文的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主要通过默读分析、讨论、交流解决。

(二)本文的难点是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三)本文的疑点是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解决这个疑点的办法是先解决本文的重、难点,再达到水到渠成解决疑点的目的。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课后思考题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集中交流。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复述课文。

4、课堂口头、笔头练习。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加点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4、分析第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课前同学们齐唱《黄河颂》。听到同学们雄壮有力、气壮山河的歌声,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历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将相和》,就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3、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解词: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诚意:真心。

绝口:因回避而不说。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

抵御:抵挡,抵抗。

推辞:谦让不干。

理屈:理由不足或不合道理。屈,理亏。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物归原主。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3)质疑问难,教师巡视、点拨。

4、初读课文,学生自悟。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

(2)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①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②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5、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6、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整理: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机智勇敢。)

7、看图讲述,训练表达。

打出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1,发挥想象,说说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故事能力。进一步了解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的人。

8、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扩展:蔺相如、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五)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过渡:蔺相如完璧归赵后,被赵王封为上大夫,那么,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三个小故事。

(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故事。

自学提纲:

①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讨论、交流、整理: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②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a、画出人物言行。

(语言:“请您为赵王击缶。”;“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行动:他走到秦王面前,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人记录下来。)

b、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讨论、交流、点拨:

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击缶,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际上是秦王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秦王击缶后,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廉颇大将军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只好放赵王回去。)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小结过渡:在渑池会上,蔺相如、机智勇敢、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秦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蔺相如维护了赵国、赵王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很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上去的,而且职位还在自己之上,于是将相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个小故事。

(2)学习第三个小故事。

①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画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点拨:

①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②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

(语言:“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表现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行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③再读蔺相如的语言,深化理解、挖掘。打出幻灯片,阅读思考: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a、蔺相如这样说,是不是自我吹嘘?为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不是自我吹嘘,因为这是在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他的情况下说的。)

b、这段话包括几层意思?

(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对国家安危的重大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品质。)

c、“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句话说得对吗?文中什么地方证明他说的话是对的?

(说得对。从渑池会见之后,秦王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廉颇已经在边境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说明廉颇在保卫赵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

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

①画出人物的语言、行动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格特点。

(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

(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②出示幻灯片,观察第二幅插图,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学生可以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见,只要合文章情理即可。)

③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讨论、交流、点拨:

(因为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说明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廉颇的语言、行动,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总结、扩展

1、通过学习,你了解到蔺相如、廉颇各有哪些高尚品质?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蔺相如有、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是爱国。喜欢谁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说明理由。)

2、思考: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四)课堂练习

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三个故事间联系,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二)重点、难点、疑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教师点拨,突破难点、解决疑虑:

(1)分角色朗读全课,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表现了蔺相如、廉颇的什么品质?

(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品质。)

(2)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谁和谁的矛盾?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这些矛盾可以归纳为哪两种矛盾?

(讨论、交流、点拨:叙述了秦国与赵国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敌我矛盾;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矛盾是个人矛盾。)

(3)贯穿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蔺相如)蔺相如在这两个不同的矛盾面前分别采取了怎样不同的解决办法?

(讨论、交流、点拨:对秦国敌我矛盾采取坚决斗争、针锋相对的解决办法;对同廉颇的内部矛盾采取顾全大局、求和、团结的解决办法。)

(4)三个小故事间有什么联系?

(讨论、交流、点拨:师:三个小故事都各有中心,合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蔺相如有完璧归赵之功,才会有渑池之会的随行。因此,哪是因,哪是果?生:前是因,后是果。师:而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两次奇功却是廉颇与他失和之因,因此,哪是因,哪是果?生:“负荆请罪”是果,前两件事均是因。)

(5)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下面的三个故事是因果关系。第一自然段是下面三个故事的总的起因,如果没有这个原因,也就不会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而最后蔺相如忍辱退让,廉颇受感化,负荆请罪,主要是由于他们看到了大敌当前,有共同抗秦的爱国之心,这是促成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爱国的好品质。)

(三)总结、扩展

本文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作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布置作业

1、形近字组词:

2、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3、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可根据将相的高尚品质来谈感想,如果在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都能向将相学习,以班级利益、学校利益、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那么,我们一定会把国家建设得更好,成为真正的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微语】同吃一条鱼,我让你吃大身,我自已吃鱼头。

温馨提示:
本文【将相和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由作者学习点知识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