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古诗词鉴赏村舍(村舍古诗蔡羽这首诗看到怎样的画面)

发布时间: 2022-10-01 03:12:01

1.村舍古诗蔡羽这首诗看到怎样的画面

村舍

【明】蔡羽

春水明沙鸟,斜阳铺绿茸。

墟远笛声乱,峰高霞影重。

饮谋青涧竹,坐记碧坛松。

莫道山中静,莺啼树树浓。

白话译文:

一池春水沐浴着沙滩鸟儿的明净羽翼,一道斜阳平铺在纤细繁密的绿草中,万绿从中一点红。

村舍渐行渐远,笛音声声萦心乱,山峰高不可攀,天边红霞愈来愈浓。

独行取下青溪竹瓢渴饮青溪碧水, 悠悠然地打坐着,犹记村舍碧坛的颗颗青松。

莫说山中多么静谧,黄莺儿欢歌的时候,树树都飘扬着悠飏的歌声。

解析:这首诗作者以《村舍》为题,却着重着墨于村舍外的优美风光,以村舍为曼妙风景陪衬和渲染,别具匠心,别出心裁,描绘了一幅自然幽美的山林独行图,别具一番“清幽之美”的喜人景色。

2.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下列各题

(1)题干要求“赏析诗歌的颈联”,这是考查考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要从意象、意境、手法、情感几个角度考虑,“催风笋作低头竹,倾日葵开卫足花.”活化出竹子和向日葵的形象特点.暖风吹拂,竹笋一天天长大,变成嫩竹子,嫩竹子的笋箨尚未完全脱落,顶部枝叶未完全散开,竹子迎风作低头之状;向日葵花盘很大,似乎俯视根部.写了初夏村舍周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避祸保全自身的感情“低头”“卫足” 运用鲍庄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避祸全身、在生活中宁愿“低头”“卫足”以求保全自己的感情.(2)题干问的是“这首诗的诗眼是 ‘闲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题型为一词领全诗,也称为“诗眼”题.本题“诗眼”为闲澹,然后结合诗句一句一句分析,首联写山峰倒映水中、水色衬托山光,村舍像若耶一样,处在山光水色之中,借优美风景,表现了闲澹之情.②颔联“垂老渐能分菽麦”,写快到老年才能分得清豆子和麦子,倘在他人也许会被讥笑为“五谷不分”,而就诗人说来,天真老实,应该也是诗人隐居的一大收获,表现了闲澹之情.③颔联“住烟霞”三字,既写景色,又显出心头自得之乐.景色烟笼雾锁,朝晖夕阴,淡而有致;“烟霞”往往指高人隐者之居,合家住在这样的地方,可见心中怡然闲澹.④尾联:雨中的山,烟雾空濛;晴夜的月,清幽悄悄.在淡远朦胧的美景中,诗人“闲澹送生涯”.答案:(1)①拟人:活化出竹子和向日葵的形象特点.暖风吹拂,竹笋一天天长大,变成嫩竹子,嫩竹子的笋箨尚未完全脱落,顶部枝叶未完全散开,竹子迎风作低头之状;向日葵花盘很大,似乎俯视根部.②用典:运用鲍庄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避祸全身、在生活中宁愿“低头”“卫足”以求保全自己的感情.③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写了初夏村舍周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避祸保全自身的感情(2)①首联写山峰倒映水中、水色衬托山光,村舍像若耶一样,处在山光水色之中,借优美风景,表现了闲澹之情.②颔联“垂老渐能分菽麦”,写快到老年才能分得清豆子和麦子,倘在他人也许会被讥笑为“五谷不分”,而就诗人说来,天真老实,应该也是诗人隐居的一大收获,表现了闲澹之情.③颔联“住烟霞”三字,既写景色,又显出心头自得之乐.景色烟笼雾锁,朝晖夕阴,淡而有致;“烟霞”往往指高人隐者之居,合家住在这样的地方,可见心中怡然闲澹.④尾联:雨中的山,烟雾空濛;晴夜的月,清幽悄悄.在淡远朦胧的美景中,诗人“闲澹送生涯”.解析:题中“村舍”,指诗人修建于故乡山东博山城东五十里的“红叶山楼”.这诗是他接近五十岁时所作.诗的第二句说“村舍依稀在若耶”,若耶居浙江绍兴之南,是著名的风景胜地.“依稀”即“仿佛”之意.诗人说,他的红叶山庄虽地处山东博山,风景之优美则仿佛如绍兴的若耶一样.古人说:“吴长洲兮越若耶,芙蓉城兮菡萏花”,可知若耶多水.诗人既把他红叶山楼的风景比之若耶,可见这里富于山光水色.诗的第一句“乱峰重迭水横斜”,写的便是山峰倒映水中的景象.“乱峰”映在水中,故呈“重迭”之象,乃有横斜之美.这句以水色衬托山光,把山峰种种姿态尽收于渌水清溪之中,诗一上来先对“村舍”风光作了极优美的总体描绘,给读者一个深刻的“第一印象”.倘若把这一句理解为峰峦重迭,水流横斜,固无不可;但空中山峰,远不如映在水中峰影之美;且前解把山水融为一体,后解把山水分裂为二;结合下一句“村舍依稀在若耶”看,前解似更近诗人原意.不管对第一句如何理解,这首诗的诗眼在末句“闲澹”二字,这大概不会有异议.“闲澹”是有条件的.第一,要有物质生活保障;第二,要心态安详.诗人能在风景如此优美的地方建造“红叶山楼”,这“村舍”定然不是真正的农民房舍.“垂老渐能分菽麦,全家合得住烟霞”:快到老年才能分清豆类和麦子,倘在他人,也许会被嗤笑为“五谷不分”,但诗人说来,天真老实,而且隐然以此为村居的一大收获.“住烟霞”三字特佳.既写景色,又显出心头自得之乐.作为景色,烟笼雾锁,朝晖夕阴,用“烟霞”二字概括,淡而有致.“烟霞”又往往指高人隐者之居,用之则不仅说物境清幽,而且表明所居者多品节高尚,风神俊朗、不同凡俗之辈.现在诗人全家住在这种地方,他能不怡然自得其乐吗?“合得”二字,把诗人的心情完全表露无遗了.第三联进一步写心情,写他的自处之道:“催风笋作低头竹,倾日葵开卫足花”这两句最堪玩味.从字面看,无非写初夏村舍周围的景色.暖风吹拂,竹笋一天天长大,变成了嫩竹子.嫩竹子的笋箨尚未完全脱落,顶部枝叶也没有完全散开,因此迎风作低头之状.向日葵开了,那花很大,似乎俯视根部,自护其足.据《左传•武王十七年》记:齐大夫鲍庄子,为人所谗,被齐君处以刖足(断足)之刑.孔子说:“鲍庄子之知(智)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诗中“卫足花”用了这个典故.笋变成竹子,向日葵开花,诗人何独着眼于竹之“低头”,葵之“卫足”呢?这自然象征了诗人一种心态:他自从二十八岁削职还乡,心中纵有许多牢骚,在康熙文网极密的时代,是不敢贸然发泄的,这个正直的诗人愈老而愈懂得避祸全身.他从忤世、傲世。

3.古诗赏析 急

戴复古《宿农家》:“门巷规模古,田园气味长。

小桃红破萼,大麦绿衔芒。稚犬迎来客,归牛带夕阳。

儒衣愧漂泊,相就说农桑。”诗中明确提出了“田园气味”一词,所谓“田园气味”,指的就是田园景象给人带来的一种诗意、祥和的精神享受,意味着自然、静谧、和谐、闲适、无争。

这种“气味”主要表现在宋代田园诗的意象、格调两个方面。宋代田园诗的意象大致可分为自然意象与人文意象两种,自然意象包括山野、河流、草木、鸟兽等自然界原初存在的事物,人文意象包括村舍、农作物、蓄养的牲畜等经由人的行为作用的事物,另外还有野老、农妇、稚子等人物形象。

与旷远静美的乡村风物和诗人闲适自得的心境相适应,宋代田园诗也大多呈现出一种淡远平和的风格韵味。

4.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及中心思想

《过故人庄》 孟浩然是唐代诗坛上负有盛名的诗人。

“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其中,五律的成就更高一些,此篇又恰是五律中的佳作。

不过,他的作品乍一看去,好处往往不太显眼。如果说诗应该是醇酒的话,孟浩然的作品或许可以说像清泉,要品尝它的色和香,还需要多用一些吟咏的功夫。

其所以这样,跟孟浩然风格上的特点“淡”有密切关系。《过故人庄》在孟诗中不一定是最淡的,但它用省净的语言,平平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没有一个使人兴奋的词语,也已经可算是“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的程度了。

那么,它的诗味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读孟浩然的诗,应该透过它淡淡的外表,去体会内在的韵味。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似乎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

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意。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

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这种“鸡黍”宴,直至今天,仍然是中国农村中一种最亲切的招待。

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甚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 ,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

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奥孤僻。

元人马致远也许是从这里翻出了一段散曲:“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曲子贵露,往往把它的内容挑在竹竿尖上让人看,但我们却可以借助于这种露,去进一步挖掘孟浩然这两句诗的内涵,因为它有点像是用电影“分镜头”的办法,来展现孟诗那种浑括的意境。

不过,孟浩然和马致远所处的时代毕竟不一样,马致远是处在“闹嚷嚷蚁争血”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元代,他通过所描绘的境界,表现了对外间的“红尘”的厌烦和逃避的态度;而孟诗并不把“不惹红尘”看得重要,反倒把城郭引来作为“故人庄”的陪衬。这是由于处在盛唐那样一个升平时代,周围的事物在人们心目中显得亲切美好的缘故。

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显得格外畅快。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顾无杂言”,忘情在农事上了,诚然不错。

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你感到是田园,从而引起对农作的关怀,分享收获的愉快。

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季节的特征。有了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

它不同于近乎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彩。他所描绘的这种境界,所创造的艺术美,似乎和生活距离更近,联系更紧,能够引起人们许多关于农村的美好的回忆。

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从他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似乎不难想见,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

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孟浩然是因为求仕失望才不得已归隐的。虽然置身于“岩扉松径长寂寥”的环境,但仕与隐的矛盾一直在思想中纠缠着,现在“故人庄”的这种农家生活似乎使他暂时得到了解脱,并且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皈依的表现,就是这样在临走时直截了当、毫不掩饰地宣告他不久还要再来。

这种直率的表示,是从一个受到健康生活的洗礼,几乎恢复了童真的灵魂中迸发出来的动人的语言。诗人之来是出于故人的邀请,去时却不顾虑主人将要赔上鸡黍饭而预约重来。

前后对照,这个天地对他的吸引,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这不禁又使人联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杜诗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诗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之郁结与孟之恬淡之别,从这里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消息吧。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自由和灵便了。

你只觉得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他描写的对象朴实。

5.郑谷《旅寓洛南村舍》写了哪些景致

原文

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

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

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

幽栖虽自适,交友在京华。

诗歌的首先描绘出一幅富有浓郁乡村情趣的画图,本来四处飞扬的柳絮,在春天阴湿天气里却没有办法轻便地飘荡,而在无月的春夜,依旧可以看到白色的梨花,诗人通过村落、秋千、柳絮、梨花、白鸟、鱼网、青帘等景致,展示了一幅清明时节浓郁的乡野情调的风俗画。最后,诗人才直接表露了心迹,远离了尘嚣与纷扰,自然会感到心境恬适,但是仍然时时想念着在京中的至交好友。

诗歌的首联即画出一幅富有浓郁乡村情趣的画图。临近清明时节,万物复苏,在村落的空地上,一群少女在秋千上荡的正欢,其中一个正是诗人的小女儿,她正洋洋自得地向她的父亲夸耀自己荡秋千的本领呢。诗歌的首联就给人以真实、亲切、欢乐的感觉,也让人想到杜甫《长安清明》中的诗句:“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交映画秋千。”春天的乡村,给诗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当然不仅仅有这些,本来四处飞扬的柳絮,在春天阴湿天气里却没有办法轻便地飘荡;而在无月的春夜,依旧可以看到白色的梨花。这里作者的诗笔很是细腻,观察极为仔细,表明诗人正在倾心地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写到这,诗人并没有住笔,在诗人的眼中,乡村给他留下美好印象的还有那喜好吃鱼的白鸟站在树枝上正窥视着鱼网,路旁的青帘酒幌正迎风招展,似向行人招呼进店喝一杯杏花村酒,边喝边欣赏这乡村的田园风光。“白鸟”,俗称鹭鸶,居水边,喜吃鱼。从首联至此,读者似乎可以看到一个在乡村的前前后后边散步边忘情欣赏的诗人形象。同时,诗人也通过村落、秋千、柳絮、梨花、白鸟、鱼网、青帘等景致,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清明时节浓郁的乡野情调的风俗画。诗歌至此,诗人似都在作静态、客观的描述,但通过“夸”、“妨”、“见”、“窥”、“认”等字词的运用,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诗人对这乡村生活的一草一木的热爱,并深深地沉醉其中。

最后,诗人才直接表露了心迹,“幽栖”在这景致宜人的乡村,远离了尘嚣与纷扰,自然会感到心境恬适,但是心中仍然时时想念着在京中的至交好友。“虽”字表明诗人觉得洛南的风光如此之美,自己实在不能专美,而应该让在京城中的朋友也来此享受一番。

温馨提示:
本文【古诗词鉴赏村舍(村舍古诗蔡羽这首诗看到怎样的画面)】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