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古诗词高山流水情依依流水谈古今

发布时间: 2022-09-30 13:36:01

1.古诗词高山流水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一夜风:一夜春风.唐 王涯《春游曲》.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一夜风:一夜春风.唐 王涯《春游曲》.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2.高山流水 古诗词

高山流水 古诗词: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原文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作者】顾太清 【朝代】清

群山万壑引长风,透林皋、晓日玲珑。

楼外绿阴深,凭栏指点偏东。

浑河水、一线如虹。

清凉极,满谷幽禽啼啸,冷雾溟濛。

任海天寥阔,飞跃此身中。

云容。

看白云苍狗,无心者、变化虚空。

细草络危岩,岩花秀媚日承红。

清风阁,高凌霄汉,列岫如童。

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赏析

这首词境界开阔,它不仅写了一处楼阁,作者还注意到了它的群山环抱的气势。

词一开始,就以“群山万壑引长风”为引领,表现出清风阁所在的西山一带的雄浑气势。它群山环抱,沟壑纵横,清风阁居高临下,境界开阔。“透林皋、晓日玲珑”,在这里,可以东迎日出。透过茂密的树林,迎来一轮缓缓升起的朝日。“楼外绿阴深,凭栏指点偏东”,是依山面东的朝向。“浑河水、一线如虹。清凉极,满谷幽禽啼啸,冷雾溟濛。”作者登楼眺望,心旷神怡,颇有“任海天寥阔,飞跃此身中”之感。

下片承上片的描写,但从远眺转入仰望,词人说:“云容。看白衣苍狗”,蓝天白云,组成各种形状,变化莫测,“无心者、变化虚空”,它不受驱遣地在虚空中开阖组分。作者再睇视清风阁的四周,“细草络危岩,岩花秀媚日承红”,绝壁巉岩上攀缘着细草,山崖上的秀丽山花承受着阳光照射,现出一派红色。登临阁上,有“高临霄汉”之感,周围的群山,突出云层之上,一座座山巅好像不同形态的童子。这一总的感受,表现了词人审美愉悦达到了顶点,因而最后托出“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就感到异常自然了。词人说,这里不仅是生前登临览胜的好去处,也希望他年夫妇共同长眠于此,继续着生前的“谈笑各争雄”的闺房之乐。

这首词,融叙景抒情于一体。它虽然说到了“待何年归去”,带来某种凄凉沧桑之感,但全词充满了登山临水的欢悦,而且气势开阔,在顾太清词中别具特色。

作者介绍

顾太清

顾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顾太清)”之语。

顾太清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3.有关于高山流水的古诗古文

中华古韵,向有十大名曲一说。这十大古代名曲分别为《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郑国人列御寇在《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无论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领会其意。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一会琴。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并无伯牙因钟子期离世而从此不再鼓琴的内容。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在《本味篇》中也做了类似的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吕氏春秋》的记述与《列子》的记述大致相当,但交代了结局:钟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吕氏春秋》虽非信史,但有《列子》记述在前,其内容也并非毫无根据。于是伯牙不复鼓琴一说被当作佳话流传下来。伯牙在当时应该很知名,荀况在《劝学》篇里也曾提到他:“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虽然语近夸张,但大音乐家伯牙的琴技之高是毫无疑问的。

《列子》和《吕氏春秋》之后,西汉的《韩诗外传》、《淮南子》、《说苑》,东汉的《风俗通义》、《琴操》、《乐府解题》等等众多古籍纷纷援引。这些作品里,有关伯牙的描述,在内容上更为丰富。例如东汉蔡邕的《琴操》中还记载了伯牙向音乐家成连拜师学习古琴“移情”之法的逸事。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开卷第一篇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在这篇小说中伯牙成了乐官俞伯牙,钟子期却成了汉阳的樵夫,上古的一小段百来字的典故此时完全变成了人物、地点、情节样样俱全的话本小说。

《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钟子期这一段千古佳话,之所以能在两千多年里广为流传,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文化精神在这段佳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明代朱权成的《神奇秘谱》对此做了精当的诠释:“《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蕴涵天地之浩远、山水之灵韵,诚可谓中国古乐主题表现的最高境界。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并没有流传于世,后人无从领略伯牙所弹之曲的绝妙之处。所以,后人虽不断传颂《高山流水》的故事,完全是“心向往之”,对音乐并无切身体会。

因而这个佳话得以流传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伯牙与钟子期之间那种相知相交的知音之情。当知音已杳,伯牙毅然断弦绝音。岳飞在《小重山》一词中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正是伯牙当时心境的准确反映。伯牙的绝琴明志,一者做为对亡友的纪念,再者为自己的绝学在当世再也无人能洞悉领会而表现出深深的苦闷和无奈。想那伯牙也必是恃才傲物、卓尔不群之人,他的琴曲曲高和寡,凡夫俗子自然难以领会其乐曲的精妙。所以伯牙才会感到孤独,才会发出知音难觅的感慨。

《高山流水》之所以能被春秋战国的诸子典籍多次记录转载,是与当时“士文化”的背景分不开的。先秦时代百家争鸣,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国家观念淡薄,并不忠于所在的诸侯国。这些恃才之士在各国间流动频繁,他们莫不企盼明主知遇。他们希望能遇见象知音一般理解自己的诸侯王公,从而一展胸中所学。这几乎是几千年来所有读书人的梦想。然而能达到此目标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一生怀才不遇而汲汲无名,有的或隐身市肆,有的则终老山林。由此可见,《高山流水》在先秦时代就广为流传,是因为这个故事背后的寓意是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所以千百年来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当在情理之中了。

这么说来,友谊倒在其次了。所以本篇称,《高山流水》为千百年来被善意地无限夸大了的友谊。能引起人们无限向往的乐曲和友谊,也许并非故事的本味所在。

4.古诗词 高山流水觅

《杜少府之任蜀洲》唐·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唐:贾岛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

《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回首三十余载,坎坷曲折曾经。千辛万苦度人生。南窗人不寐,秋夜独沉吟。写就诗文无数,读来满纸真情。从来难觅是知音。今宵离别后,何日再追寻。--《临江仙》樊南

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布衣之交不可忘。-(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鲍溶

不求有容华富贵的待遇,只求能得到高山流水一样的知音

5.高山流水 古诗词

高山流水 古诗词: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原文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作者】顾太清 【朝代】清群山万壑引长风,透林皋、晓日玲珑。

楼外绿阴深,凭栏指点偏东。浑河水、一线如虹。

清凉极,满谷幽禽啼啸,冷雾溟濛。任海天寥阔,飞跃此身中。

云容。看白云苍狗,无心者、变化虚空。

细草络危岩,岩花秀媚日承红。清风阁,高凌霄汉,列岫如童。

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赏析这首词境界开阔,它不仅写了一处楼阁,作者还注意到了它的群山环抱的气势。

词一开始,就以“群山万壑引长风”为引领,表现出清风阁所在的西山一带的雄浑气势。它群山环抱,沟壑纵横,清风阁居高临下,境界开阔。

“透林皋、晓日玲珑”,在这里,可以东迎日出。透过茂密的树林,迎来一轮缓缓升起的朝日。

“楼外绿阴深,凭栏指点偏东”,是依山面东的朝向。“浑河水、一线如虹。

清凉极,满谷幽禽啼啸,冷雾溟濛。”作者登楼眺望,心旷神怡,颇有“任海天寥阔,飞跃此身中”之感。

下片承上片的描写,但从远眺转入仰望,词人说:“云容。看白衣苍狗”,蓝天白云,组成各种形状,变化莫测,“无心者、变化虚空”,它不受驱遣地在虚空中开阖组分。

作者再睇视清风阁的四周,“细草络危岩,岩花秀媚日承红”,绝壁巉岩上攀缘着细草,山崖上的秀丽山花承受着阳光照射,现出一派红色。登临阁上,有“高临霄汉”之感,周围的群山,突出云层之上,一座座山巅好像不同形态的童子。

这一总的感受,表现了词人审美愉悦达到了顶点,因而最后托出“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就感到异常自然了。词人说,这里不仅是生前登临览胜的好去处,也希望他年夫妇共同长眠于此,继续着生前的“谈笑各争雄”的闺房之乐。

这首词,融叙景抒情于一体。它虽然说到了“待何年归去”,带来某种凄凉沧桑之感,但全词充满了登山临水的欢悦,而且气势开阔,在顾太清词中别具特色。

作者介绍顾太清顾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

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

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顾太清)”之语。

顾太清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

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6.高山流水的古诗

1、《石州慢·天迥楼高》

年代: 宋 作者: 王之道

天迥楼高,日长院静,琴声幽咽。昵昵恩情,切切言语,似伤离别。子期何处,漫高山流水,又逐新声彻。仿佛江上移舟,听琵琶凄切。休说。春寒料峭,夜来花柳,弄风摇雪。大错因谁,算不翅六州铁。波下双鱼,云中乘雁,嗣音无计,空叹初谋拙。但愿相逢,同心再绾重结。

2、《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张孝祥

玉节珠幢出翰林。诗书谋帅眷方深。威声虎啸复龙吟。我是先生门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3、《婆罗门引·龙泉佳处》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龙泉佳处,种花满县却东归。腰间玉若金累。须信功名富贵,长与少年期。怅高山流水,古调今悲。

卧龙暂而。算天上、有人知。最好五十学易,三百遍诗。男儿事业,看一日、须有致君时。端的了、休更寻思。

4、《雨霖铃 鸣鹤余音卷一》

年代: 元 作者: 宋德方

高山流水。叹知音者,世间能几。终南万里,烟霞归去也,岁云暮矣。拄杖药炉经卷,除此外、有何行李。乐恬淡、清静家风,一片灵台莹如洗。就中妙处因师指。下工夫、战退无常鬼。匣藏三尺神剑,霹雳响、火龙飞起。天下升平无事,白云间、笑傲而已。名利客,不信长生,奔走红

5、《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高山流水意无穷,三尺空弦膝上桐。

默默此时谁会得,坐凭江阁看飞鸿。

温馨提示:
本文【古诗词高山流水情依依流水谈古今】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