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
>: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
羌村三首(之三)
杜甫
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 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 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 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 四座泪纵横
---------------------------------------------------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别云间
夏完敦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从军行】(杨炯"唐)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月下独酌】(李白 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羌村三首】(杜甫 唐)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登楼】(杜甫 唐)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 唐)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望月有感】(白居易唐)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宋)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别云间】(夏完淳"明)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一、愁绪 1、离别之愁: ①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⑤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2、相思之愁: ①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经关雎》 ②《诗经蒹葭》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望江南》 ⑤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思乡、思亲之愁: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④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夏完淳《别云间》 ⑤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⑦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范仲淹《苏幕遮》 ⑧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⑨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⑩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11)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1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1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1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无法建功立业,实现理想抱负的悲愤: ①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③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⑦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行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 ⑧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二、抒发雄心壮志、远大的理想抱负: 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⑦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行路难其一》 三、高尚/优秀的品格: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⑤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⑦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的爱国激情: A、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C、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⑧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优秀品格: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D、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E、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 F、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G、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四、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③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④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⑤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五、蕴涵着哲理意味: 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③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羌村三首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望月有感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九九九九年级年级年级年级下下下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册课外古诗词赏析册课外古诗词赏析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1、、、、从军行从军行从军行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导读】 这首诗描写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全过程。
写战斗,激烈悲壮,有声有色;写感慨,情真意切,出自内心。行文明快流畅,风格刚健雄浑。
【注释】 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2.西京:长安。
3.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4.凤阙:皇宫。
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5.龙城:汉代匈奴聚会祭天之处,此处指匈奴汇聚处。
6.凋:暗淡,模糊。7.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译文】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 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 谁还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作者简介】 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律,其边塞诗写得雄浑刚健,有《盈川集》。
唐汝询曰:“此盈川抱才不遇而发愤于从军也,不平之感者,正以朝廷尊宠武臣,使穷深入,虽未免风雪之苦,而有茅士之封,是百夫之长胜吾辈矣。”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
他的诗也如“四杰”其他诗一样,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诗篇不多,所写《从军行》等几首边塞诗,均表现出了雄健风格。
【赏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
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
“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
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
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
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
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
是唐诗的亮点。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本有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