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 辛弃疾
原文 译文对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④鸣蝉:蝉叫声。
⑤旧时:往日。
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⑦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⑧见:同“现”,显现,出现。
【赏析】
这是词人记自己夜里在乡村赶路时见到的景物以及心中所感,写得轻快活泼。
词人用清新明快的笔调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农村月夜图:夏天的傍晚,天上缀着几颗星星,月亮从树梢间升起。一片稻花香里农夫们快活地说着丰收的年景。走在小路上的词人耳边还不时传来蛙声蝉鸣。
“明月别枝惊鹊”,说的是皎洁的月光惊起了栖宿的乌鹊。这一场景不仅细致,而且非常写实,因为乌鹊对光线极其敏感,日蚀和月落时都会乱飞乱啼,只有亲眼见过这一场景的人才能体会出这句的妙处。而且“惊鹊”常常会啼叫,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又可以避免与“鸣蝉”形成单调的重复。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点明时间是在夏季,并且属于农村特有的典型环节。这两句将农村夏夜的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写得极为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