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彼襛矣,唐棣之华!
曷不肃雝?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
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团锦簇?是棠棣花盛开。怎么不整肃和谐?那是王姬的坐车。
锦簇?是桃李花盛开。是平王孙女出嫁,齐侯儿子迎娶。
么线?用的是精美丝纶。是齐侯儿子迎亲,平王孙女出嫁。《何彼襛矣》,美王姬也。虽则王姬亦下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雝之德也。
《诗集传》:王姬下嫁于诸侯,车服之盛如此,而不敢挟贵以骄其夫家,故见其车者知其能敬且和以执妇道,于是作诗以美之曰,何彼戎戎而盛乎,乃唐棣之华也,此何不肃肃而敬雍雍而和乎,乃王姬之车也。此乃武王以后之诗,不可知其何王之世。然文王大姒之教久而不衰,亦可见矣。
《诗经原始》:刺王姬车服渐侈也。
【散淡书生按】“不可知其何王之世”——《春秋》载:齐襄公五年(周庄王四年),“王姬归于齐”;齐桓公三年(周庄王十四年)“王姬归于齐”。此当指后者。
当与《桃夭》、《鹊巢》参照。《桃夭》、《何彼襛矣》,美;《鹊巢》,刺。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雝?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齐侯之子,平王之孙。团锦簇?是棠棣花盛开。
怎么不整肃和谐?那是王姬的坐车。锦簇?是桃李花盛开。
是平王孙女出嫁,齐侯儿子迎娶。么线?用的是精美丝纶。
是齐侯儿子迎亲,平王孙女出嫁。《何彼襛矣》,美王姬也。
虽则王姬亦下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雝之德也。《诗集传》:王姬下嫁于诸侯,车服之盛如此,而不敢挟贵以骄其夫家,故见其车者知其能敬且和以执妇道,于是作诗以美之曰,何彼戎戎而盛乎,乃唐棣之华也,此何不肃肃而敬雍雍而和乎,乃王姬之车也。
此乃武王以后之诗,不可知其何王之世。然文王大姒之教久而不衰,亦可见矣。
《诗经原始》:刺王姬车服渐侈也。【散淡书生按】“不可知其何王之世”——《春秋》载:齐襄公五年(周庄王四年),“王姬归于齐”;齐桓公三年(周庄王十四年)“王姬归于齐”。
此当指后者。当与《桃夭》、《鹊巢》参照。
《桃夭》、《何彼襛矣》,美;《鹊巢》,刺。
草虫喓喓在鸣叫,
蚱蜢四处在蹦跳。
久未见到心上人,
心中忧愁不安宁。
已经见到心上人,
终于相遇在这时,
心里安宁不忧愁。
登上高高南山坡,
采摘鲜嫩的蕨菜。
没有见到心上人,
心中忧愁真难熬。
已经见到心上人,
终于相遇在这时,
心里喜悦乐陶陶。
登上高高南山坡,
采摘青青的嶶菜。
没有见到心上人,
心中悲伤难言说。
已经见到心上人,
终于相遇在这时,
心里平静又欣慰。
1.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维:发语词。
鹊有巢:比兴男子已造家室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百两御之:用百两大车迎娶她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2.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注:蘩:水草名。沚,音止,水中沙洲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音皮,古代妇女发式。僮僮:高而蓬松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祁祁:众多3.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喓,音要,虫鸣。草虫:一种能叫蝗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趯,音梯,昆虫跳跃之状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陟彼南山,言采其蕨;仲春采蕨,正是男女求爱季节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惙,音戳,愁苦的样子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4.采苹苹,水草名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行潦:水流。潦:音涝于以盛之?维筐及筥;筥,音举,圆形的筐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錡,音奇,有足锅。釜:无足锅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尸:主持祭祀之事。齐:音斋,斋之省借5.甘棠甘棠:杜梨,枝干高大,常植于社前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芾音费,浓荫。召音绍。
茇:音拔,居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6.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浥,音怡。
厌浥:湿淋淋的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女:汝,你虽速我狱,室家不足!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墉:音拥,墙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7.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紽,音驼,丝结,丝钮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食音四。
委蛇:大摇大摆洋洋自得羔羊之革,素丝五緎;緎,音迂,同纟它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缝,素丝五緫;总:音宗,纽结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8.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殷:声也。
雷:喻车声何斯违斯,莫敢或遑?遑:闲暇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9.摽有梅摽,音漂或抛,古抛字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迨:音代,同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塈,音气,乞的借字求我庶士,迨其谓之!10.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嘒,音慧,微光闪烁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寔命不同! 寔,音实,实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
寔命不犹!裯,音仇,被单11.江有汜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12.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麇:獐子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樕,音诉,灌木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帨,音税,佩巾。尨,长毛狗13.何彼襛矣襛,音浓,衣饰颜色美丽何彼襛矣,唐棣之华!唐棣:指车帷曷不肃雝?王姬之车。
雝,音拥,和乐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缗:合股丝绳,喻男女合婚齐侯之子,平王之孙。14.驺虞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豝,音巴,小母猪驺虞:音邹于,古牧猎官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豵,音纵,小母猪。
国风·召南
一、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
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注释
位卑职微的小吏,对自己日夜奔忙的命运,发出不平的浩叹。
嘒(音慧):微光闪烁。
三五:一说参三星,昴五星,指参昴。一说举天上星的数。
肃肃:疾行貌。
宵:夜。
征:行。
寔:实的异体字。
是,此。
参(音申):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昴(音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抱:一说当读抛。抛弃。
衾(音钦):被子。
裯(音绸):被单。
犹:若,如,同。
《小星》
嘒彼小星(1),
三五在东(2)。
肃肃宵征(3),
夙夜在公,
寔命不同(4)。
嘒彼小星,
维参与昻(5)。
肃肃宵征,
抱衾与裯(6),
寔命不犹(7)。
【注释】
(1)嘒(hui):暗淡的样子。(2)三五:用数字表示星星的稀少。(3)肃肃:奔走忙碌的样子。宵:夜晚。征:行走。(4)寔:即“实”,确实,实在。(5)维:语气助词,没有实义。参(sheng) 、昻:都是星名。(6)抱:抛弃。衾(qin):被子。裯(chou):被单。(7)犹:同,一样。
【译文】
微光闪闪小星星,
三三五五在东方。
匆匆忙忙连夜走,
早晚奔忙为官家,
只因命运不相同。
微光闪闪小星星,
还有参星和昂星。
匆匆忙忙连夜走,
跑开被子和床单,
都因命运不相同。
【读解】
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官吏,形同草芥,绝不会引人注目,多一个少一个也绝不会对官僚机构的运转有丝毫影响。他们的出现、存在、消失,全都悄无声息,上天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这样的小人物,是社会旋涡中真正的边缘人,边缘得不能再边缘。
本意是讲那些形色匆匆的官场小人物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名称】《国风·召南·小星》 【年代】先秦 【作者】无名氏 【体裁】四言诗 【出处】《诗经》 《毛诗序》云:“《小星》,惠及下也。
夫人无妬忌之行,惠及贱妾,进御于君,知其命有贵贱,能尽其心矣。”韩诗说与毛异,《韩诗外传》卷一引“曾子仕于莒”以说诗,谓“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引诗曰:“夙夜在公,实命不同。”
《容斋随笔》以为此诗是“咏使者远适,夙夜征行,不敢慢君命”之意,用韩说也。《白帖》引“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入“奉使类”。
姚际恒《诗经通论》云:“章俊卿以为‘小臣行役之作’,是也。”并驳毛传郑笺,以为诗中情景,于毛传不类者三,于郑笺不通者三。
魏源《诗古微·召南答问·小星》总结各家,更加详说。郑笺孔疏附会毛传者非,不如申韩各家之说。
申韩各家中引诗《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解释《小星》之“寔命不同”,更合诗义。
但谓“抱衾与裯”一句,指行人所携之“襆被”,或役夫所携之“行帐”,则似是而实非。他们注意了句中“衾裯”两字,在“衾裯”两字上做文章,不知道“抱”即古“抛”字。
钱大昕《声类》:“抱,古抛字。《史记·三代世表》:‘抱之山中,山者养之。
’《集解》:‘抱音普茅反’。”(详见《声类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诗言“抱衾与裯”者,说征人役夫“肃肃宵征”,抛却室家之乐,夫妻之爱也。唐人李商隐诗云:“为有云屏无限娇,风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孤负香衾事早朝”。说李诗是从《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蜕化而来,可。
说李诗从《小星》“抱衾与裯,寔命不犹”发展而来,亦可。因居者言之,则妻子怨早朝之孤负香衾;因行者言之,则自伤其“抛却衾裯”也。
诗凡两章,每章的前两句主要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后三句主要是言情,但情中也复叙事,所谓情景交融也。第一章之前两句云:“嚖彼小星,三五在东。”
姚际恒所谓:“山川原隰之间,仰头见星,东西历历可指,所谓戴星而行也。” 征人奔走,为赶行程,凌晨上道。
忽见小星,三五在天,睡眼惺忪,初亦不知其星何名也。言在东者,东字与公、同趁韵,不必定指东方。
第二章云:“嚖彼小星,维参与昴。”征人睡梦才醒,故初见晨星,不知何名。
继而察以时日,然后知其为参星与柳星。第一章只言小星,三五在东,不言星名;第二章既说小星,又说乃参乃柳,这就是诗分章次的道理。
诗虽写景,而情亦隐见其中。诗之每章后三句主要言情者,第一章云:“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寔命不同。”“夙夜”旧释“早夜”,“日未出,夜未尽,曰早夜”。
夙夜或早夜都不是两字平列,而是上字形容下字的偏正结构。征人天不明即行,可见其不暇启处,忙于王事。
《北山》诗云:“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可见同为“王臣”,同为“职司”,工作并不相等,遭遇并不相同。第二章后三句云:“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改第一章的“夙夜在公”为“抱衾与裯”。又改“同”为“犹”。
改“同”为“犹”者换字叶韵。改言“抱衾与裯”者,则由于上章之“夙夜在公”,凌晨上道,弃室家之好,“抛衾与裯”也。
“夙夜在公”是“抛衾与裯”之因,“抛衾与裯”是“夙夜在公”之果。文心极细,章序分明。
征人之“不已于行”,较之“息偃在床”者,是“寔命不犹”。写役夫之悲,真是词情并茂。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