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学习方法

小学教资笔试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情分析

发布时间: 2024-06-28 15:44:06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分150分,折合分数120分。卷面分达到96分为合格。

卷面构成及分值包括:

1、单选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

2、简答题3道,每题10分,共30分。

3、材料分析题2道,每题20分,共40分。

4、教学设计1道,每题40分,共40分。

就分数构成来看,每种题型所占比例均衡,在备考时简答及材料分析为备考重点。

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教育知识部分及教学知识技能部分。

教育部分又分为: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其中教育基础部分为考试重点,占分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各种题型均有。

教学部分分为: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四部分。其中教学知识与教学设计集中以教学设计进行考察。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考情分析:

小学教师资格科目二考试题型题量分布为:单选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小学科目二分为教育基础知识、小学课程、小学教学、小学生学习心理、小学生发展心理、小学生心理学辅导等几部分内容。首先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教育基础知识的部分考点。

知识点1:常见的教学方法

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有教育性,在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国教学的这一原则体现了*学校教学的根本方向。

贯彻教育性原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有机地渗透思想

2.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以教师自身的形象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以下要求:

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

2.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3.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4.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主动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实物、模型、图表、语言的形象描述,使学生对要学习的事物形成清晰的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学生形成新概念、掌握规律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1. 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正确选用直观教具

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

①实物直观。这是通过实物进行的,直接将对象呈现在学生面前。

②模象直观。是运用各种手段对实物的模拟,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

③语言直观。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喻描述,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效果。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不同及学生年龄特征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手段要服从目的、任务的需要。

2. 善于引导学生观察

3. 重视技术性细节

循序渐进性原则

循序渐进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各门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

进行,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教材的序,循教材的序教学

教材的序,就是教材的系统,包括知识系统、技能和能力训练系统等方面。

2.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调整

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当需要的时候,能准确地再现出来,加以运用。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保证巩固的科学性,让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方法

3.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

可接受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贯彻可接受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2.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

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八)及时反馈原则

及时反馈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教与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贯彻及时反馈原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善于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地获得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反馈信息

教师获得学生学习中的反馈信息,其渠道是很多的,但最主要的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

(1)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信息

(2)课余、课间的反馈信息

(3)课外作业中的反馈信息

(4)各种测验和考试中的反馈信息

(5)其他方面的信息

2. 对获得的反馈信息要及时评价,并对教学活动做出恰当的调节

3. 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调节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九)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有以下一些要求:

1.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

2.把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

3.尊重学生的差异

4.针对学生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当前我国小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违反教学原则的做法,这些做法主要有:

第一,单纯应付考试

第二,教师满堂灌

第三,滥用各种惩罚性的措施

第四,增加学生负担

【考题再现】

1.教师进行教学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

A.教学规律 B.教学原则 C.教学规范 D.教育规律

【答案】B

【解析】根据教学原则的概念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规律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正确和灵活运用教学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此题选B

2.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 )的思想相一致。

A.学不躐等 B.长善救失 C.温故而知新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答案】D

【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又叫做问答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的也是启发性原则。

3.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

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A

4.《学记》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

一致的。

A.循序渐进 B.巩固性 C.因材施教 D.直观性

【答案】A

【解析】施教者如果杂乱无章的教,一旦打破顺序便无法收拾,所以体现教学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

5.“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学原则。

A.系统性 B 启发性 C.思想性 D.巩固性

【答案】D

【解析】温故而知新强调学习结束后的复习和整理,体现巩固性原则

教学原则在考试中出题的频率很高,主要在单选和材料题都会涉及到,同学们应该着重掌握每种方法的实际使用方式,。了解每种方法所代表的意义,读清题干方可答对本部分知识点。

教资科目二考什么

教资科二,是指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的第二场考试科目。小学教资科二是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资科目二是《教育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教师资格笔试的科目二是《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中学、幼儿园不同学段的科目二考试题型题量不同。幼儿园科二《保教知识与能力》客观选择题少,只有10道,主观题目6个,题量相对少些。小学教资科二有20道客观题,6道主观题。中学教资科目二有21道客观题,总体有31道题目,题量相对多些,难度相对大些。

简介:

幼儿园教资证科目二《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型分值:单选题10题,共30分;简答题2题,共30分;论述题1题,共20分;材料分析题2题,共40分,活动设计题1题,共30分。

小学教资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20个,共40分;简答题3个,共30分;材料分析题2个,共40分;教学设计题1个,共40分。

初级中学及高级中学教资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单选题21个,共42分;辨析题4个,共32分;简答题4个,共40分;材料分析题2个,共36分。

温馨提示:
本文【小学教资笔试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情分析】由作者学历教育大本营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