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出自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黄几复:黄庭坚少年时的朋友,写这首诗时,两人已经阔别十年。这两句大意是:想当年我们曾在桃李芬芳的春天举杯共饮,如今漂泊江湖,在夜雨中挑灯相思,已经度过了十年光阴。
这两句诗在当时就很有名,被张耒评为“奇语”,其中文字均属常见,奇在意境。则一'句追叙城相聚的欢乐,后一句抒写别后思念的深沉。
“桃李春风”,景物何其美好,在这阳春季节临风举杯,谈心论文,展望前程,何等痛快!其中的“春风”还暗喻年轻人春风得意的神情,”一杯”又包含了欢聚时间短暂的意思。“江湖夜雨”,景物何其凄清,在漂泊江湖之际,夜雨声声之中挑灯思旧,何等怅恨!其中的“江湖”寄托了仕途不遇之慨,“十年”又喻示了流转江湖之时久,相互思忆之情长。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对比鲜明,不著一个动词,纯用景物表情达意,而情长意深,余味无穷,这正是其“奇”之所在。
这是黄庭坚《寄黄几复》中的一联。原诗为: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瘅溪藤。
[集评]:
宋.张耒:“黄九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真奇语。”(《王直方诗话》)
近.陈衍:“次句语妙,化臭腐为神奇也。三四句为此老最合时宜语,五六则狂奴故态矣。”(《宋诗精华录》)
今.程千帆:“这篇诗前半写昔日之交情,今天的怀想;后半称赞黄几复不但清贫好学,而且干练有为,然而垂暮之年,还只在海滨作一县令。怜才之意,不平之鸣,都于言外见之。”(《古诗今选》)
今.霍松林:“温庭筠《商山早行》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句不用一动词,而早行境界全出,此诗吸取了温诗的句法,创造了独特的意境。"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快意与失望,暂聚与久别,往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令人回味无穷。张耒评为奇语,确有见地。总之,此诗善用典实,内蕴丰富,以故为新,拗折波峭,很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宋诗鉴赏辞典》)
[风一样的读后感]:
霍松林的评点,仔细研究,深入阐发,让人感慨,山谷此诗得他读后无悔矣。霍之所言甚是,此诗几乎囊括了山谷诗的重要特点,可为学习借鉴。读此诗感受最深的有以下两点,一是首、颈二联四用典故,但不见繁杂晦涩之处,特别是首联及颈联的第一句,用典不着痕迹,善用典故,化为己有之故也。用典的方法有很多,我喜欢这种用法,看不懂典的人也能会意理解,看得懂典的人又能更加深入一层进行理解。二是首、颈二联运散入律。运散入律极易造成苍劲洒脱的劲力,给诗以特别之貌。但此诗也不全是以散入律,中间夹以颔、尾联的普通语句,与首、颈二联形成调剂和缓冲,形成了全诗拗折波峭的风格。山谷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在网上常听人一说及江西诗派,不是诋毁,便是表示不屑,认为他们故作矫情,故意晦涩,喜欢翻故纸堆。我觉得这是一种极为片面的看法,是吃不到葡萄的狐狸。读诗懒惰的人,喜欢找一些写得白话的、好理解的诗来读也是可以的,但不能因为自己不能理解一首诗就斥之为晦涩,斥之为故作矫情。学术有专攻,各人的理解力也有片面,有的诗一下子看不懂是很自然的事。另外,让人看懂并不是诗的必要条件,诗本是极为蕴籍之物,不与其神通,不用心,达不到那种需要的理解力,都可能造成读不懂,或者懂也不全面,这个很自然。所以我觉得言诗不能以懂不懂去判断一首诗的优与劣,而是要在懂的基础上,再找其不足之处,这才是阅读的正理。
虽然你分给的这么少,不过我还是帮你解释下 以前有款叫的网游,在游戏中有把武器的名字叫:夜雨十年灯 来源:黄庭坚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这首诗首联“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当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他的朋友黄介(字几复)任四会(今属广东)知县。他们都居住在滨海地区。
前句化用《左传》中楚子对齐桓公所说的“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说明海天茫茫相距辽远。后句是说通信颇为不易。
古人有雁足传书之说,但又说鸿雁南飞止于衡阳,而四会在衡阳之南。所以,想托鸿雁捎封信去也被谢绝。
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
这两句所描绘情景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强烈对比,从而更加凸现了思念之情。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称赞友人为官清廉、从政有方。
尾联“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瘅溪藤”赞美友人认真读书、好学不倦。诗人想象友人如今已白发萧萧,伴随着他的读书声的,是那从隔着瘴气弥漫的溪水边野藤上传来的悲苦猿啼。
这里颇有为博学多才的友人偏居荒蛮之地不得重用鸣不平的意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
寄黄几复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原文: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译文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注释
(1)此作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
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
(2)“我居”句:《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作者在“跋”中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3)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4)四立壁:《史记·司马相如传》:“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5)蕲:祈求。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
(6)瘴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
不知道你对这句诗有什么疑问,我暂且当作寻出处吧。
这是出自北宋黄庭坚的《寄黄几复》其中的一句,全诗是: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黄庭坚与黄几复交情很深,为他写过不少诗,如《留几复饮》、《再留几复饮》、《赠别几复》等等。这首《寄黄几复》,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此句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
诗人这样的遣词入诗,创造出如此清新隽永的意境,真的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此诗几乎囊括了山谷诗的重要特点,可为学习借鉴。读此诗感受最深的有以下两点,一是首、颈二联四用典故,但不见繁杂晦涩之处,特别是首联及颈联的第一句,用典不着痕迹,善用典故,化为己有之故也。用典的方法有很多,我喜欢这种用法,看不懂典的人也能会意理解,看得懂典的人又能更加深入一层进行理解。二是首、颈二联运散入律。运散入律极易造成苍劲洒脱的劲力,给诗以特别之貌。但此诗也不全是以散入律,中间夹以颔、尾联的普通语句,与首、颈二联形成调剂和缓冲,形成了全诗拗折波峭的风格。山谷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在网上常听人一说及江西诗派,不是诋毁,便是表示不屑,认为他们故作矫情,故意晦涩,喜欢翻故纸堆。我觉得这是一种极为片面的看法,是吃不到葡萄的狐狸。读诗懒惰的人,喜欢找一些写得白话的、好理解的诗来读也是可以的,但不能因为自己不能理解一首诗就斥之为晦涩,斥之为故作矫情。学术有专攻,各人的理解力也有片面,有的诗一下子看不懂是很自然的事。另外,让人看懂并不是诗的必要条件,诗本是极为蕴籍之物,不与其神通,不用心,达不到那种需要的理解力,都可能造成读不懂,或者懂也不全面,这个很自然。所以我觉得言诗不能以懂不懂去判断一首诗的优与劣,而是要在懂的基础上,再找其不足之处,这才是阅读的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