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某一外部特征找出不同的一个。
2.学会用“一样”“不一样”等词来回答。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找不同》课件。
《有趣的数学》操作用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师:胖胖猪带来了两张钓鱼时拍的照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这张照片上都有什么?
(教师先出示另一半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快看,这只小狗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狗睡觉的样子!
师:这还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上的小狗在做什么?我们一起坐在小椅子上,学一学小狗是怎么跑的。
师:这两张照片里的小狗做的事情一样吗?
二、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挂图,并学会做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张挂图,看看里面都有什么。
(从上往下引导幼儿观察)
师:我们看完胖胖猪钓鱼的照片,再来看看它家里还有谁的照片?
这里有四张图片,哪一张是不一样的,把它圈出来。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引导不会画圈的小朋友画圈。
活动延伸:
1.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类的东西。
2.教师准备了一套“找不同”的卡片,放在区域活动中,小朋友可以在区域活动的时候继续“找不同”。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物体进行排除分类,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使幼儿能够从许多物体中找出不同类的物体。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板一套,自制小鸡头饰一个。
2、思维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在演示板上摆放思维卡片:第一排为小鸭子、小猫、铅笔、小兔子;第二排为小轿车、自行车、飞机、玫瑰花;第三排为菠萝、萝卜、梨、西瓜。
2、教师播放律动音乐,幼儿有序取思维学具入座。
二、游戏导入
教师戴上小鸡头饰:“小鸡宝宝今天要宴请许多家族的朋友。可是小鸡宝宝却发现,来做客的每一个家族的成员都有问题。小朋友,我们快来看看怎么回事吧!”
三、操作探索
游戏一:请出去(一)
教师请幼儿看演示板第一排:“动物类家族成员最先到来。小鸡宝宝大声叫:‘叽叽叽,叽叽叽,动物类家族有问题。’动物类成员瞪大眼,你瞧我,我瞧你。咱们同属动物类,应该把谁请出去?”
幼儿:“应该把铅笔请出去!”
教师把铅笔卡片拿下来,并问幼儿:“我们为什么把它请出去?”
引导幼儿回答铅笔是文具类家族的成员,不应该跟动物类家族在一起。
游戏二:请出去(二)
教师:“接着到来的是交通类家族。小鸡宝宝大声叫:‘叽叽叽,叽叽叽,交通类家族有问题。’交通类成员瞪大眼,你瞧我,我瞧你。咱们同属交通类,应该把谁请出去?”
幼儿:“应该把玫瑰花请出去。”
教师把玫瑰花卡片拿下来,并问幼儿:“我们为什么把它请出去?”
引导幼儿回答玫瑰花是植物类家族的成员,不应该跟交通类家族在一起。
游戏三:请出去(三)
教师:“最后到来的是水果类家族。小鸡宝宝大声叫:‘叽叽叽,叽叽叽,水果类家族有问题。’水果类成员瞪大眼,你瞧我,我瞧你。咱们同属水果类,应该把谁请出去?”
幼儿:“应该把萝卜请出去。”
教师把萝卜卡片拿下来,并问幼儿:“我们为什么把它请出去?”
引导幼儿回答萝卜是蔬菜类家族的成员,不应该跟水果类家族在一起。
经验提升:
练习《课堂用书》P5。
延伸训练:
1、整理教室里的玩具箱,先规定一个箱子里装木制玩具,另一个箱子里装塑料玩具(教师事先把木玩具和塑料玩具分别装到两个箱子里,再混入一些其他材料的玩具),让幼儿分别从两个箱子里把不同类的挑出来,放到空箱子里。
2、练习《家庭辅导用书》P5。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小百科:分类,汉语词语,拼音是fēn lèi,意思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并找出上下两幅图中8个不同之处。
2、巩固按一定顺序和区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习惯。
3、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找不同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展示图片。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52、
活动过程:
1、简单的找不同,为后面复杂找不同积累经验。
2、通过找不同,巩固幼儿按一定顺序和区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习惯。
(1)打开幼儿用书页面,请找出上下两幅图中8个不同之处,全出来并说一说哪里不同?
(2)观察室,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再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观察,不要这边看一下,那边看一下,那样找得慢而且容易遗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幼儿找到或完全找出来后不要说出答案,以免干扰同伴答题。
(4)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并纠正。
(5)集体验证答案。
3、请幼儿互相分享找不同的经验。
(1)你是怎么很快找到答案的?你的技巧是什么?
(2)找不同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3)你觉得谁的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4)你想学习谁?为什么?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物体进行排除分类,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使幼儿能够从许多物体中找出不同类的物体。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板一套,自制小鸡头饰一个。
2.思维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在演示板上摆放思维卡片:第一排为小鸭子、小猫、铅笔、小兔子;第二排为小轿车、自行车、飞机、玫瑰花;第三排为菠萝、萝卜、梨、西瓜。
2.教师播放律动音乐,幼儿有序取思维学具入座。
二、游戏导入
教师戴上小鸡头饰:“小鸡宝宝今天要宴请许多家族的朋友。可是小鸡宝宝却发现,来做客的每一个家族的成员都有问题。小朋友,我们快来看看怎么回事吧!”
三、操作探索
游戏一:请出去(一)
教师请幼儿看演示板第一排:“动物类家族成员最先到来。小鸡宝宝大声叫:‘叽叽叽,叽叽叽,动物类家族有问题。’动物类成员瞪大眼,你瞧我,我瞧你。咱们同属动物类,应该把谁请出去?”
幼儿:“应该把铅笔请出去!”
教师把铅笔卡片拿下来,并问幼儿:“我们为什么把它请出去?”
引导幼儿回答铅笔是文具类家族的成员,不应该跟动物类家族在一起。
游戏二:请出去(二)
教师:“接着到来的是交通类家族。小鸡宝宝大声叫:‘叽叽叽,叽叽叽,交通类家族有问题。’交通类成员瞪大眼,你瞧我,我瞧你。咱们同属交通类,应该把谁请出去?”
幼儿:“应该把玫瑰花请出去。”
教师把玫瑰花卡片拿下来,并问幼儿:“我们为什么把它请出去?”
引导幼儿回答玫瑰花是植物类家族的成员,不应该跟交通类家族在一起。
游戏三:请出去(三)
教师:“最后到来的是水果类家族。小鸡宝宝大声叫:‘叽叽叽,叽叽叽,水果类家族有问题。’水果类成员瞪大眼,你瞧我,我瞧你。咱们同属水果类,应该把谁请出去?”
幼儿:“应该把萝卜请出去。”
教师把萝卜卡片拿下来,并问幼儿:“我们为什么把它请出去?”
引导幼儿回答萝卜是蔬菜类家族的成员,不应该跟水果类家族在一起。
经验提升:
练习《课堂用书》P5。
延伸训练:
1.整理教室里的玩具箱,先规定一个箱子里装木制玩具,另一个箱子里装塑料玩具(教师事先把木玩具和塑料玩具分别装到两个箱子里,再混入一些其他材料的玩具),让幼儿分别从两个箱子里把不同类的挑出来,放到空箱子里。
2.练习《家庭辅导用书》P5。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第一、二组加减题,能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题。
2.理解互换规律,在活动中能体现一定的思维敏捷性。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关于夏天的水果图片(包含2种不同的.特征)
2.算式题的卡片:8十1=9 、9-1=8、1十8=9、9-8=1、7十2=9 、9-2=7 2十7=9、9-7=2
3.《主题数学》练习P16-17页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碰球游戏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的球和小朋友的球,合起来是9。(出示数字9)小朋友,听仔细,我的2球碰几球?
X老师,告诉你,我的2球碰7球。
(速度由慢到快,集体、小组、个别)
二、情境感知出示图片,请幼儿找不同:
有哪些夏天的水果呢?它们有什么不同:(要求讲述完整)
三、体验理解
1.今天,我们就看这些水果图片,来学编9的应用题,在编的时候,要说清楚,你是按照什么来编的,并列式。
(幼儿编题、列算式,老师出示算式题)8十1=9 9-1=81十8=9 9-8=17十2=9 9-2=72十7=9 9-7=2
2.小朋友编的真好,我们一齐来念一遍。
3.看到这些算式题,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 8+1=9,1+8=9。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8十=9,马上就想到1 +8=9。同样看到9-1=8,马上就想到9-8=1。
四、内化迁移我们学了新本领,该练本领了。
请你找出他们的不同,并列出算式题目。《幼儿学数学》P16--17五、延伸游戏:造皮球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边走边念儿歌:"大皮球,小皮球,圆圆的皮球哪里来?工人叔叔造出来。"然后,老师出示算式题:7+2=,幼儿迅速按指定的答案拉成9个人数的小圆圈,老师检查.游戏重复进行。
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熟悉的情景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减法来解决。
活动目标:
1.认识“找不同”游戏,讨论“找不同”游戏的玩法。
2.进行“认识新朋友”游戏和“小小设计师”游戏,寻找快速完成游戏的方法并尝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游戏。
3.乐意参与游戏,并对创设新游戏有积极性和持续性,体验完成游戏的愉快和合作完成游戏的趣味。
活动准备:
“认识新朋友”图卡10张;教学课件“找不同”;水彩笔一盒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图片,幼儿讨论发现,教师自然引入主题。
1、师:哇,这是谁呀?(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玩区角)你发现了什么(有两幅不一样的图)
2、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游戏,这是一个关于“不同”的游戏,请你和我一起来看看游戏是怎么玩的?
二、幼儿观看视频,进行“擦除”操作,认识新游戏的名字“找不同”并讨论新游戏的玩法。
1、幼儿举手发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2、教师请部分幼儿配合进行“找不同”游戏,其他幼儿小声讨论游戏的玩法。
3、教师小结:原来这个游戏叫做“找不同”,找不同游戏是要规定的时间内找出左右两幅图中不一样的地方,并用笔圈出来,时间结束,游戏就结束了。
三、幼儿进行新游戏“认识新朋友”,在游戏中巩固对“找不同”游戏玩法的操作,并体验计时游戏与合作游戏的乐趣。
1、师:有一个小男生和一个小女生,他们想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谁来邀请小女生?(幼儿用橡皮檫擦出小女生的图片,开始第一轮游戏)
2、师:小女生已经准备好了,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男生准备的怎么样了?(幼儿观察图片,开始第二轮游戏)
3、师:他们开始出门了,可是天气怎么样了?(幼儿画面情况讨论画面内容,开始第三轮游戏)
4、师:小男生和小女生,他们现在怎么样?当他们相遇了,又会有什么情况?(幼儿想象画面并讲述猜想,开始第四轮游戏
5、教师出示图卡,请幼儿开始第五轮的操作游戏。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用笔圈出左右两幅图中不一样的地方,并能用语言讲述不一样在哪里。
师:小男生和小女生成为了好朋友,他们十分感谢小朋友的帮助,谢谢你们。
四、完成擦除作业,探讨“小小设计师”的任务内容,并进行新游戏的合作和挑战。
1、请一个幼儿上台擦除蒙层,其他幼儿讲解设计“找不同”游戏的元素,教师总结幼儿发现的设计因素:形状、颜色、多少、一样的和不一样的
2、幼儿进行新游戏的合作和挑战。
教师引入“倒计时”,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难度。
五.游戏活动结束,幼儿延伸创造自己的新“找不同”游戏。
师:十分感谢小朋友们的认真游戏,小朋友们现在想自己创设一个“找不同”游戏吗?让我们想一想再一起创造新的“找不同”小游戏吧!
活动目标:
1、 仔细观察并找出上下两幅图中8个不同之处。
2、 巩固按一定顺序和区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习惯。
3、 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找不同的经验。
活动准备:
1、 展示图片。
2、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52.
活动过程:
1、 简单的找不同,为后面复杂找不同积累经验。
2、 通过找不同,巩固幼儿按一定顺序和区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习惯。
(1) 打开幼儿用书页面,请找出上下两幅图中8个不同之处,全出来并说一说哪里不同?
(2) 观察室,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再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观察,不要这边看一
下,那边看一下,那样找得慢而且容易遗漏。
(3)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幼儿找到或完全找出来后不要说出答案,以免干扰同伴答
题。
(4) 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并纠正。
(5) 集体验证答案。
3、 请幼儿互相分享找不同的经验。
(1) 你是怎么很快找到答案的?你的技巧是什么?
(2) 找不同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3) 你觉得谁的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4) 你想学习谁?为什么?
教师小结并表扬今天表现积极或其他方面取得进步的幼儿。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第一、二组加减题,能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题。
2、理解互换规律,在活动中能体现一定的思维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关于夏天的水果图片(包含2种不同的特征)
2、算式题的卡片:8十1=9 、9—1=8、1十8=9、9—8=1、7十2=9 、9—2=7 2十7=9、9—7=2。
3、《主题数学》练习p16—17页。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
碰球游戏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的球和小朋友的球,合起来是9。(出示数字9)小朋友,听仔细,我的2球碰几球?
x老师,告诉你,我的2球碰7球。
(速度由慢到快,集体、小组、个别)
二、情境感知出示图片。
请幼儿找不同:有哪些夏天的水果呢?它们有什么不同:(要求讲述完整)
三、体验理解。
1、今天,我们就看这些水果图片,来学编9的应用题,在编的时候,要说清楚,你是按照什么来编的,并列式。
(幼儿编题、列算式,老师出示算式题)8十1=9 9—1=81十8=9 9—8=17十2=9 9—2=72十7=9 9—7=2。
2、小朋友编的真好,我们一齐来念一遍。
3、看到这些算式题,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 8+1=9,1+8=9。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8十=9,马上就想到1 +8=9。同样看到9—1=8,马上就想到9—8=1。
四、内化迁移。
我们学了新本领,该练本领了。请你找出他们的不同,并列出算式题目。《幼儿学数学》p16——17。
延伸游戏:
造皮球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边走边念儿歌:"大皮球,小皮球,圆圆的皮球哪里来?工人叔叔造出来。"然后,老师出示算式题:7+2=,幼儿迅速按指定的答案拉成9个人数的小圆圈,老师检查.游戏重复进行。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第一、二组加减题,能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题。
2、理解互换规律,在活动中能体现一定的思维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关于夏天的水果图片(包含2种不同的特征)
2、算式题的卡片:8十1=9 、9—1=8、1十8=9、9—8=1、7十2=9 、9—2=7 2十7=9、9—7=2。
3、《主题数学》练习p16—17页。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
碰球游戏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的球和小朋友的球,合起来是9。(出示数字9)小朋友,听仔细,我的2球碰几球?
老师,告诉你,我的2球碰7球。
(速度由慢到快,集体、小组、个别)
二、情境感知出示图片。
请幼儿找不同:有哪些夏天的水果呢?它们有什么不同:(要求讲述完整)
三、体验理解。
1、今天,我们就看这些水果图片,来学编9的应用题,在编的时候,要说清楚,你是按照什么来编的,并列式。
(幼儿编题、列算式,老师出示算式题)8十1=9 9—1=81十8=9 9—8=17十2=9 9—2=72十7=9 9—7=2。
2、小朋友编的真好,我们一齐来念一遍。
3、看到这些算式题,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 8+1=9,1+8=9。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8十=9,马上就想到1 +8=9。同样看到9—1=8,马上就想到9—8=1。
四、内化迁移。
我们学了新本领,该练本领了。请你找出他们的不同,并列出算式题目。《幼儿学数学》p16——17。
延伸游戏:
造皮球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边走边念儿歌:"大皮球,小皮球,圆圆的皮球哪里来?工人叔叔造出来。"然后,老师出示算式题:7+2=,幼儿迅速按指定的答案拉成9个人数的小圆圈,老师检查.游戏重复进行。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托班《找不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某一外部特征找出不同的一个。
2.学会用“一样”“不一样”等词来回答。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找不同》课件。
《有趣的数学》操作用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师:胖胖猪带来了两张钓鱼时拍的照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这张照片上都有什么?
(教师先出示另一半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快看,这只小狗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狗睡觉的样子!
师:这还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上的小狗在做什么?我们一起坐在小椅子上,学一学小狗是怎么跑的。
师:这两张照片里的小狗做的事情一样吗?
二、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挂图,并学会做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张挂图,看看里面都有什么。
(从上往下引导幼儿观察)
师:我们看完胖胖猪钓鱼的照片,再来看看它家里还有谁的照片?
这里有四张图片,哪一张是不一样的,把它圈出来。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引导不会画圈的小朋友画圈。
活动延伸:
1.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类的东西。
2.教师准备了一套“找不同”的卡片,放在区域活动中,小朋友可以在区域活动的时候继续“找不同”。
幼儿园小班找不同教案
胖胖猪带来了两张钓鱼时拍的照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这张照片上都有什么?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找不同教案,欢迎参考!
幼儿园小班找不同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某一外部特征找出不同的一个。
2.学会用“一样”“不一样”等词来回答。
活动准备:
《找不同》课件。
《有趣的数学》操作用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师:胖胖猪带来了两张钓鱼时拍的照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这张照片上都有什么?
(教师先出示另一半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快看,这只小狗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狗睡觉的样子!
师:这还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上的小狗在做什么?我们一起坐在小椅子上,学一学小狗是怎么跑的.。
师:这两张照片里的小狗做的事情一样吗?
二、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挂图,并学会做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张挂图,看看里面都有什么。
(从上往下引导幼儿观察)
师:我们看完胖胖猪钓鱼的照片,再来看看它家里还有谁的照片?
这里有四张图片,哪一张是不一样的,把它圈出来。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引导不会画圈的小朋友画圈。
活动延伸:
1.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类的东西。
2.教师准备了一套“找不同”的卡片,放在区域活动中,小朋友可以在区域活动的时候继续“找不同”。
一年级科学上册《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科学探究。
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
3、科学态度。
勇于尝试新的比较方法。逐步形成仔细比较,如实描述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块,轻重、软硬、材料不同的小球(小皮球、玻璃球、乒乓球、小铁球、球状药丸盒等),白纸,笔。
2、教师准备:体重秤,米尺或软尺,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棒等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猜一猜:哪根棒更长?
教师两手分别握着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棒,让学生判断哪根棒更长?
2、怎么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两根木棒并排放在一起,对齐一端,观察另一端;也可以用直尺为标准分别量长度)渗透比较时需要统一标准的意识。
(二)新课学习。
1、用眼睛观察比较物品。
(1)提供颜色相同但形状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4块积木。
思考:这4块积木颜色都相同吗?形状都相同吗?你怎么知道的?
(2)提供同色(绿色)、同形状积木2块,同色(红色)不同形状积木2块。
思考:这4块积木颜色都相同吗?形状都相同吗?你怎么知道的?
(3)提供更多的积木块,增加比较的灵活性。
2、借助多个感官观察比较物品。
(1)提供两个有较多不同点(包括轻重)的玩具球,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
思考:这2个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你怎么知道的?
(2)提供两个有较多不同点的玩具球和积木块,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
思考:这2个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你怎么知道的?
3、总结(重点总结比较方法)。
4、找我们自己的不同和相同。
(1)学生两人一组,先借助感官找不同(例如高矮、胖瘦、说话声音等),再找相同(例如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人的共同特征等)。
(2)借助工具进行观察比较(例如用笔画出脚的轮廓,用电子秤称量)
(三)整理材料、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