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考试资料 > 教案

秋兴八首教案(汇编5篇)

发布时间: 2024-06-29 17:18:19

秋兴八首教案(1)

教材分析:

《秋兴八首》是必修3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的第二篇《杜甫诗三首》的第一首,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的以想望长安为主题的一组七言律诗,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在此之前已介绍过唐诗的有关知识,以及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本课可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之中,在合作探究中理解知识、把握知识、运用知识。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教法设想:

本课设计,意在以杜甫的《秋兴八首》为例,讲解赏析诗词的方法,帮助学生赏析古诗词作一点有益尝试。赏析古代诗歌,要注重平时积累,从题目和关键句入手,把握意象兼顾表达技巧,努力进行整体赏析。具体地说,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注重平时积累和把握已提供的信息;②从标题入手,体会诗歌的情感;③从诗歌意象赏析,悟出诗情;④从诗眼入手,抓诗歌中的关键词句;⑤兼顾表现手法,体会多姿多彩的诗歌技巧。

学法指导:

⒈吟诵法。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节奏,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⒉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歌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而美国著名学者皮尔斯曾经说过后现代时代最缺乏的是注意力,体会和领悟诗歌的音乐美。针对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可进行默读,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⒊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五柳先生传》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其实就是采取粗读的方法,整体感知。但《登高》意蕴极深,还应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读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⒈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⒉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把握诗歌意象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核心任务:鉴赏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媒体:多媒体课件音频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今天,向我们走来的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人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闻一多先生认为他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他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现在,让我们通过《秋兴八首(其一)》,走近这“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二、背景介绍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不被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三、吟诵感知

(1)教师范读。听清读音,把握停顿、重音。

师:注意这节课是鉴赏课,所以你们是主人,所以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因为古人说“诗无达诂”。首先,由我来朗诵,这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

同学自己带着感情,带着你对这首诗的初步感受,自由地朗诵一下本诗。朗诵的同时请你结合注释,去思考一下自己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或者说你有哪些感受。接下来大家开始自由地朗诵。

(2)自由朗读。

(3)指生朗读。校正读音,明确节奏。

(4)齐读全诗。

(5)合作译诗。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秋霜伤害枫树凋谢了木叶丛林,

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峡中的江水波涛翻滚汹涌连天,

塞上的风云漫卷密布大地阴沉。

从菊已开两次回想他日要落泪,

孤舟永远系住游子的归乡之心。

寒冷季节处处都在催赶制冬衣,

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捶衣的声音。

四、涵咏赏析

提问:接下来就请同学来谈谈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或者你在朗诵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明确:秋的萧杀,人的忧伤与孤独、凄凉、悲伤、凄苦等等。这些情感可以从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景物中体现出来。

提问:也就是说,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情感。“情感”加上“景物”就成了诗歌的一个要素,是什么呢?

明确:意象。

过渡:所以说,我们在读诗歌时一定要把握住意象。接下来,让我们齐声诵读一下这首诗,读完以后,选取意象进行思考、交流,这些意象带给你怎样的联想?接下来就一起朗读一下。

提问:请发表看法与见解。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做补充。

㈠玉露凋伤枫树林

⒈提问:“玉露”用在这里合适么?

明确:白露(whitedews)——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白露”,八月份的,八月份有中秋节,秋天,因此有想家的感觉。

⒉提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把“伤”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这两个字换一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出来?

明确: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

⒊提问:那我们说这里的枫树林会不会是杜牧《山行》里的枫树林呢?这里的“红”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红色呢?

明确: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

⒋提问:这样的红与后面一句“巫山巫峡气萧森”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颓废、凄清、甚至是缺乏生命力的一种气氛。

㈡巫山巫峡气萧森

提问:你认为诗中的“气萧森”指什么?

明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小结: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㈢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⒈提问:第二联是作者归家途中看到的风景。这风景又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想念故乡的急切。

⒉提问:这两联中的意象能反映出诗人想念故乡的急切吗?朱光潜不是说过:文字上推敲就是在思想情感上进行推敲。你从这些意象中能推敲出这样的思想情感吗?

明确:波浪很大,也体现了作者心情的起伏不定。

⒊提问:也就说波浪在涌,他的心情也有涌动。那他的心情为何起伏不定?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进行想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阴暗、阴凉的气氛,不是很平静,山被云雾围绕,这里反映出作者的心情是很悲伤的,也是很沉重的。

⒋提问:结合背景的话,会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明确:这首写于公元766年归家的途中,但是之后的几年他都没有回到家,诗人在外流浪了好几年。

此刻,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势的危急。

㈣丛菊两开他日泪

提问:他是不是不能回去啊?要不然为什么在这里发感慨而不回去?让我们来看下一联。

明确:杜甫的晚年正好处于动荡的藩镇割据的时代,我们学过历史应该知道。所以说环境十分的恶劣,阻碍着他回家的路途。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情感,一方面也是对当时环境的暗示。

提问:接下来我们看第三句,这一句是这首诗里的名句。看看我们同学能从这句诗中体会出什么来。

明确:“泪”的意象,这“泪”应该是“丛菊”掉的眼泪。这让我们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诗“感时花溅泪”,人在很悲伤时景物带给人的感受。那实际上不是景物在流泪,而是诗人自己。

提问:诗人为什么不选择“残菊”而选“丛菊”呢?我觉得应该把“丛菊”改成“残菊”,你以为呢?说说看,要讲出理由的。

明确:菊花开得这么茂盛,相较于诗人的身世飘零,就显示出他的凄苦之感。而且“感时花溅泪”,花得这么茂盛,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在掉眼泪的,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诗人一种心境。而且白露时节,菊花是开得十分茂盛的。

㈤孤舟一系故园心

提问:哪个字特别能体现出他急切地想回家?

明确:“系”。这里的“系”有双重含义,虽然这里说“系”的是舟,但实际上这个“系”牵念的是自己的“故园”。也就是说,自己的“心”牵念的是“故园”,而能让自己回家的舟却是“系”在岸边,舟在此,心在故乡,形成了一种反差。

提问:那么“孤舟”是个怎么样的意象,你能否想象一下它处在怎么样的环境中?

明确:一只小船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

提问:这一只孤舟处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凄凉,而且飘零,一条小船在波涛之间起伏,有时甚至有被波涛吞没的感觉。

小结:兼天涌的波浪不是更能突出孤舟的渺小与脆弱?江面是如此的波涛起伏,又是如此的宽广,一条孤舟系于岸边,是不是更能给人一种脆弱、萧条、残败的感觉?大家一定要拓宽想像的思路与空间。

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提问:我们进入下一句。这一句有一点难度,谁来说说?

明确:“暮”即“黄昏”,太阳落山了,虽然当时的社会不安,加上天气寒冷,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做衣服,心里还是很温暖的。这样子的一种感觉更能和作者那种不能回家的悲凉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结:就是说,大家都在为冬天做准备,做寒衣,而作者只有一个人,而且身上穿得很单薄。这种单薄更能显示出“凄凉”的心境。

提问:刚才讲到秋天,起风了,大家都在做衣服,而诗人衣着单薄,显得分外凄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暮砧”啊?我们在《说木叶》中有一句“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是不是?那么,这个“寒砧”与“暮砧”都带有什么样的寓意啊?

大家想想看“白帝城高急暮砧”是个怎么样的情景:夜晚到了,敲打洗衣石的声音一声急过一声,慢慢地由慢到快,这样的场景带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山城这样高,但作者能清楚地听到敲打洗衣石的声音,四周很安静,而一声声的捣衣声,在这凄清的夜晚,敲击在空中也敲击在诗人的心中。

小结: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五、反复诵读,加深体会

指导学生朗读,在反复吟诵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反复诵读,加深体会,引导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注重朗读吟诵。

六、作业

今天我们这节课是读《秋兴八首(其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点感受,或多或少而已。我们就把“《秋兴八首(其一)》有感”当作副标题,请大家给它一个正标题,要求能体现你对整首诗的感悟,或者说是你从这首诗中感觉出来的思想感情。请大家用散文性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首诗,字数不少于200字,同时背诵全诗。

秋兴八首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把握诗歌中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学会抓住意象解读古诗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3、学会如何赏析一首古诗。

4、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情感与态度:

5、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国之思。

教学重点:目标1、2、5。

教学难点:目标3、4。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一起走进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的关注之中。

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然后完成:

1、从诗体上说,这是一首什么诗?(律诗,并回顾唐诗体裁特点)

2、这首诗的韵脚是哪几个字?(林、森、阴、心、砧)

3、用笔画出诗中的意象。

三、鉴赏诗歌

接下来,我们鉴赏这首古典诗歌。那么,如何鉴赏一首古诗呢?

第一步,抓住题目。题目即诗眼,解读了题目,诗歌就理解了一半。

第二步,解读诗句的意思。

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看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基本鉴赏规律,安排学生活动:自读、讨论

课堂活动过程:

提问1:题目是什么意思?

提问2:诗句的字面意思

提问3:诗中出现的意象。

提问4: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提问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

1、学生发表讨论后得出的意见,教师随机给予恰当点评;

2、教师明确:

题目意思: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诗句意思: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1)、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4)、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艺术技巧:

1)、对偶,颔联,颈联。具体:[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丛菊]对[孤舟];[两开]对[一系]

2)、结合上述鉴赏,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四、小结主题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秋兴八首教案(3)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诗人简介

1.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在内容主旨上,杜甫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2.作品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岳阳楼》等。

二、关于《秋兴》组诗

1.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伴同家族,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2.题解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三、赏析课文

1.理解词语

①玉露:白露。

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

③萧森:萧瑟阴森。

④兼天:连天。“兼”,连的意思。

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⑥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

⑦接地阴:风云盖地。

⑧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⑨系(jì):系舟上岸。

⑩寒衣:冬天的衣服。

⑾催刀尺:赶裁新冬衣。

⑿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砧(zhēn),捣衣石。

2.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

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

3.诗歌评析

①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②颔联用互文手法,紧承首联“气萧森”语意,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阴云匝地。这里老杜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实写老杜对时局的担忧: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可谓一石二鸟,巧妙之至。

③颈联转入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倾诉思乡衷曲。借一个“泪”字托出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用一个“孤”字传说出漂泊无依的苦况。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④尾联写户户捣布声,家家催刀尺,赶制棉衣已成必然。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古时候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戌边的将士制作寒衣,因此捣衣(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

四、总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

1.主旨意境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2.艺术技巧

①情景相生,融汇无间,情因景生,景因情活。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全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绾合景色人事,缝合之细密,结构之谨严,无以复加。

②语言练达,句法奇异,对偶工稳,文气流荡。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该诗更是如此,如:

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

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

最为突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盼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一语双关:“丛菊两开”既谓花开有时,又见出时光流走;“一系”既伤归乡无期;又见出人迹滞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五、背诵全诗。

秋兴八首教案(4)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把握诗歌中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 学会抓住意象解读古诗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3、学会如何赏析一首古诗。

4、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情感与态度:

5、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国之思。

教学重点:目标1、2、5。

教学难点:目标3、4。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一起走进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的关注之中。

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然后完成:

1、从诗体上说,这是一首什么诗?(律诗,并回顾唐诗体裁特点)

2、这首诗的韵脚是哪几个字?(林、森、阴、心、砧)

3、用笔画出诗中的意象。

三、鉴赏诗歌

接下来,我们鉴赏这首古典诗歌。那么,如何鉴赏一首古诗呢?

第一步,抓住题目。题目即诗眼,解读了题目,诗歌就理解了一半。

第二步,解读诗句的意思。

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看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基本鉴赏规律,安排学生活动:自读、讨论

课堂活动过程:

提问1:题目是什么意思?

提问2:诗句的字面意思

提问3:诗中出现的意象。

提问4: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提问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

1、学生发表讨论后得出的意见,教师随机给予恰当点评;

2、教师明确:

题目意思: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诗句意思: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1)、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 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4)、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艺术技巧:

1)、对偶 颔联 颈联。具体:[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丛菊]对[孤舟];[两开]对[一系]

2)、结合上述鉴赏,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四、小结主题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秋兴八首教案(5)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诗人简介

1.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在内容主旨上,杜甫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2.作品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岳阳楼》等。

二、关于《秋兴》组诗

1.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伴同家族,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2.题解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三、赏析课文

1.理解词语

①玉露:白露。

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

③萧森:萧瑟阴森。

④兼天:连天。“兼”,连的意思。

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⑥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

⑦接地阴:风云盖地。

⑧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⑨系(jì):系舟上岸。

⑩寒衣:冬天的衣服。

⑾催刀尺:赶裁新冬衣。

⑿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砧(zhēn),捣衣石。

2.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

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

3.诗歌评析

①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②颔联用互文手法,紧承首联“气萧森”语意,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阴云匝地。这里老杜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实写老杜对时局的'担忧: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可谓一石二鸟,巧妙之至。

③颈联转入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倾诉思乡衷曲。借一个“泪”字托出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用一个“孤”字传说出漂泊无依的苦况。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④尾联写户户捣布声,家家催刀尺,赶制棉衣已成必然。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古时候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戌边的将士制作寒衣,因此捣衣(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

四、总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

1.主旨意境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2.艺术技巧

①情景相生,融汇无间,情因景生,景因情活。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全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绾合景色人事,缝合之细密,结构之谨严,无以复加。

②语言练达,句法奇异,对偶工稳,文气流荡。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该诗更是如此,如:

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

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

最为突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盼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一语双关:“丛菊两开”既谓花开有时,又见出时光流走;“一系”既伤归乡无期;又见出人迹滞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五、背诵全诗。

温馨提示:
本文【秋兴八首教案(汇编5篇)】由作者教育大学园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