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考试资料 > 教学反思

温度计教学反思(热门16篇)

发布时间: 2024-06-30 02:24:10

温度计教学反思(1)

我讲的课题是《温度计》,通过本节课的讲授,和听其它教师的讲课,本人对自己的这堂课有如下的一些想法。

1、利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调动课堂气氛

在课题导入部分,我在学生桌子上放上两杯水,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物体的冷和热,这样就引出了“温度”。全过程耗时少,过渡自然,课堂气氛也活跃。

2、大胆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教材安排了“自制温度计”的演示实验来说明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我考虑到我们物理教学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必定会发现自制温度计的不足,自然地想到怎样改进自制的温度计等许多深层次问题,这正是科学探究的具体应用。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想办法解决,正是我们物理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其效果是不进行教材特殊处理时所无法达到的,我自认为这是本堂课的亮点之一。

再就是在学生用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完水的温度后,自然地引导到我们的晨检,因为甲流,体温计脱销,价格上涨很厉害,能不能用实验用温度计测体温呢?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如何改进?由此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很自然地进入了体温计的学习。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又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3、控制实验器材,集中学生注意力

这堂课上,桌上实验器材比较多,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课堂纪律很难保证。我课前先把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秘密地放在学生的课桌内,然后一件件的拿出,让学生有新鲜感,就会认真仔细地观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有效的预防了学生走神。

4、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为4人的合作小组进行学习。它以小组内组员之间的合作研究为主要学习手段。通过同学们在小组有序地开展实验活动,更加明确了实验的目的,使实验效果十分明显。做到了人人动手参与实验,并在互相和谐合作的前提下达到了实验效果的最优化。从一开始的温度的引出,学生们在疑问、在思考、在讨论、在实践、在验证、在总结??学生们的在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我只是整个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了学生。

5、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整堂课教学效率高,思路清晰明了,重点突出。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达成。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

6、摄氏温标教学草率

对于摄氏温标定标这一内容处理草率,直接通过视频“灌”给了学生,学生没有动手操作。

7、普通话不够标准

在引导学生观察过程中,指示不够明确,以致学生观察太过发散,对于重要细节:体温计“缩口”反而没有注意到。

8、时间分配有些不好,以致“我们收获了什么?”这个环节显得有点草率。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同组教师的帮助下,我将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温度计教学反思(2)

本节课课程标准有四项要求:

(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2)了解温度计工作原理。

(3)会测量温度。

(4)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

本节课容量较大,但要求都不太高,学生对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有一定的认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所以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作为本节的重点。现针对这节课的教学,谈一些反思。

一、有待改进的方面

1、表达不够精炼

在引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炼,指示不够明确,以致有些学生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没有想想测量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直接就记录数据。另外在谈及体温计的特点时,语言条理性也有待提高。

2、语言不够科学准确

在引入新课时,我提到“水还可以转化成水蒸气,例如我们平时看到烧开水时冒白气”,但是白气其实是小水珠,所以这里不科学准确。

3、小结过于简单

在小结时,我只提到了温度计的原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忽略了这节课其他的重要知识点。

4、不善于引导

新课程更加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这样教学活动才能步步深入,富有活力。在这节课中,我成了教学的主体,而学生的思维没能充分拓展。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学生设计温度计,这样学生通过动脑,再利用幻灯展示这个设计过程,相信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二、较好的方面

1、引用当地天气预报。

在课堂中,为了说明℃的读法,播放了一段自己录制的中山港口天气预报,起到了调动课堂气氛的作用。

2、学生先动手使用温度计测量再归纳它的使用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是先讲解温度计使用前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测量待测液体的温度,而我在这节课中是先讲了使用前的注意事项,然后就让学生估测液体温度,接着测量,最后再根据我看到的刚才学生测量时犯的错误,大家一起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才得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这样做学生印象更深刻。

温度计教学反思(3)

《温度和温度计》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我认真研读了教科书及教学用书,比照了初中一年级的《温度计》一课的教学目标,将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成四个层次:一是比较水的冷与热;二是观察温度计,认识其结构及原理;三是摄氏温度的读和写;四是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教学中,我先做了一个魔术:老师双手戴着白色线手套,右手捏着青霉素瓶这时塑料管中的红色液柱上升,换左手捏着青霉素瓶塑料管中的红色液柱下降。然后设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知道是为什么吗?当学生讲不清楚时教师就此打住并告知学生到上完课以后再来解决。这样的开头方式一下子吊起了学生的胃口,学生情绪高昂,兴趣很浓。

我用一张冰天雪地图片和一张炼钢车间图片让学生们说出感受并引出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然后,再通过这种感觉来比较三杯冷热不同的水(其中1号杯是热水,2号杯是冷水,3号杯是温水,要求是让浸在热水杯中的手指和浸在冷水杯中的手指同时浸入3号杯,叫学生说出感受),引出如何准确测量物体温度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都想上去试试。接着引出温度计的教学,我先让学生观察温度计,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让他们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进行汇报、交流,总结出温度计的结构,对刻度的由来、刻度线的几种类型都进行了分析,学生学得较为轻松。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没有学过有关“热胀冷缩”的知识,所以我是有意回避了温度计的设计原理。

利用课件形式教学摄氏温度的读写时,我先教学0摄氏度、6摄氏度、零下1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并提醒:零下的温度越往下数字越大,但温度越低。同时结合FALSH模型来认读,比较形象和直观,学生掌握得较好。

在怎样正确的读出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手中的温度计,然后汇报读数。教师在学生汇报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告知学生是因为读的方法上有问题,然后出示了从仰视、平视和俯视三个角度来读数的ppt,让学生来判断哪种认读方法是正确的,分析了仰视、俯视两种读数方法的错误性,让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记住只有在平视时读出的数字才是正确的,同时还强调了手和口的要求,最后在小组内每人都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温度,互相评价读数方法是否正确,以加深印象。

最后结束时又回到魔术揭秘上来,教师首先说明这个装置:青霉素瓶内滴上几点红墨水,橡皮盖上插上塑料管,塑料管要插入红墨水中。同时让一学生捏一捏手套,让学生来道破真相:原来一只手套是干的,一只手套是湿的。这时老师告诉学生老师右手戴着干手套,捏着青霉素瓶时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将红墨水压入塑料管,并逐渐上升;老师左手戴着湿手套,捏着青霉素瓶时瓶中的空气受冷收缩,红墨水又慢慢回到瓶底,我们看到塑料管中的红色液柱下降,所以温度计就是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我觉得此时来得出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是比较合理且整节课在结构上也表现得紧凑、连贯。

反思本课的教学,还是有许多不足。一是在教学结构方面。在引出温度概念的时候,用手不能准确的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只有一个学生到台上演示,其他同学学生体会不透,教师也没深挖,没有激起学生前概念与现实现象的矛盾冲突。二是在教学理念上方面。在刻度的认识和0摄氏度以下的读写时,教学难点解决的过于生硬,教师没有充分利用矛盾推进教学过程,尤其是在零度一下读的时候应是从零度开始往下读,当时有的学生能够准确的读出来,但由于我没有追问,“你是怎么读的”,错过教学时机,最后是我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准确的读出来。教师重预设,轻生成。

温度计教学反思(4)

一是以比较水的温度,引出了温度计和温度的概念。

二是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构造,比较出各种温度计的相同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使用温度计前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是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其中,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零下温度的读写是这节课教学的难点。开始让学生通过手去感知冷水和热水,让学生用手指去触摸、感觉不同温度的水温。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同样一杯水,有时我们感觉到的冷热却是不一样的。手指的不同感觉,说明了什么呢?只靠身体的感受是无法定量的衡量冷热的。教材设计本身目的是突出用身体感官去感受物体冷热是不可靠的,为本课学习温度计及温度计的使用做了铺垫。对于温度计的使用,我重点强化了对温度计的读数、尤其是零下温度的读数,我用图示的方法对温度计的读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让学生以0摄氏度为界限,在温度计示意图上读出正确的读数,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在学生读数出现问题时及时加以纠正。进过训练,学生绝大部分能完成正确的读写。在教学温度计的'使用时时,我先让学生读出的温度计的读数,然后汇报读数。然后让学生演示他是怎么读数的,学生演示后,我给学生边示范边演示,从仰视、平视和俯视三个角度来读数,再用PPT文件让学生来判断哪种认读方法是正确的,分析了仰视、俯视两种读数方法的错误性,让学生记住只有平视读出的数字才是正确的,同时和学生一起分析了温度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最后在让学生在小组内每人都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温度,小组间相互评价读数方法是否正确,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温度计教学反思(5)

《温度和温度计》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的第一课。该课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摄氏温度的读和写。其中如何读数,在温度计上找准刻度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我执教三年级共四个班的科学,四个班的学生对老师带来的新鲜玩意水温计都十分感兴趣。我一拿出来,教室里就热闹了。

三(2)班是第一个学习该课的班级。我介绍完温度计以后,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书中“使用温度计前需弄清楚的问题”,然后发放温度计,要求学生观察温度计并解决这三个问题。但是在巡堂中,我发现学生拿到温度计并没有思考书中的问题,而是好奇地用手握住玻璃泡,看液面的升降。有的同学甚至将温度计放入衣服内,当体温计使用。

我真是哭笑不得。这真是天性显露啊。我看到有的教案中写到,为了防止学生偏离观察主题,要求学生将温度计放在桌上静静观察,不用手摸。我觉得那样学生一定忍得很辛苦。于是,我只好穿插在十个组之间,督促他们思考书中的三个问题。

为了防止后面的班级重蹈覆辙,我事先叮嘱各小组的组长组织好同学解决书中三个问题,然后才能进行其他的探究活动。打过预防针之后,加上我的不断巡视,第一环节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但是第二环节,温度计的读和写是难点,零下温度的识别同学存在误区。我将温度计刻度画在黑板上,特意拉大了刻度间的间隔,好让后面的学生也能清楚看到。

轮到第四个班上课时已经是下午最后一节课了。最后一节课学生们通常是归心似箭。课堂组织难上加难。没办法,也只能硬着头皮上。终于到了最难理解的温度读和写了。为了提醒学生从上一个活动中抽离出来,集中注意力。我特别强调了一句:“现在到了最难的问题了,前几个班有一些同学没弄懂,我看看我们三(1)班的同学是不是最聪明的,所有同学全学懂了!”学生们听到老师要看最聪明的学生,一下子来了精神。

我首先示范了一遍10℃的读和写,其实只要认真听,谁都能懂。然后再出一个5℃,请学生上来写。很多同学都举手了,我特意选了一个一定能写对的同学,他写对后,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大的勾。有了他的示范和勾的鼓励,学生们更兴奋了,因为大家都想当聪明的孩子,都想得到老师的肯定。我再出一个8℃,并且说:“第二难的问题来了,不仅要写对,还要在黑板上的温度模型中找到8℃的正确位置。谁能来?!”举手的人更多了。上来的同学又得到了一个大大的勾,得意地走下台去。

我问:“那2℃在哪呢?”这个问题是为了和后面零下温度的学习做准备的。我看到李芷游这个平时上课没啥精神的学生也拼命举手,身子都快站了起来。叫他,怕他答错了在全班同学前丢脸;不叫更怕挫伤他积极性。就在这左右为难间,我充满矛盾地叫了他的名字。没想到他居然三下五除二就找完写完下去了。当时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说:“我们班的学生真聪明,一点没犹豫就找对了。”没想到,学生不乐意了,说我的问题太简单。

我说:“那零下温度你们能写对吗?”“能!”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写—5℃,也对了。“最难的问题来了!—3℃是在—5℃的上面还是下面呢?”这时候我听到了下面犹豫的声音,有的同学说在下面,有的说在上面。但他们的积极性不减,谁都想解决这个最难的问题,看刘俣卓十分肯定的样子,我叫她上来标,她毫不犹豫地把—3℃划在正确的地方,我告诉全班:“零下摄氏度我们就要从零度开始往下数,全班和老师一起三下,找到—3℃。刘俣卓答对了吗?”“答对了!”“零下温度,数字越大,温度越冷。—5℃就比—3℃更冷!”

这节课在热闹声中结束了,但这是我喜欢的热闹,是全班学生都投入的热闹。如果每节课都能有这样的效果,我就算把嗓子说哑也愿意。

温度计教学反思(6)

关于温度计,学生一定听说过,也曾用体温计测量过体温,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过物体温度的学生估计极少。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

我设置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温度的意义;

二、温度计的结构与原理与使用;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四、认识体温计。

在讲解温度计的原理这一部分,我自制了一个温度计,让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热水中,观察液柱,再拿出来。学生就能直观的体会到玻璃管内的液柱随着温度变化上升和下降。这样讲温度计的原理就容易多了。

学习摄氏温度的读和写时我重点讲解零下温度的认读,让学生完成巩固练习,举一反一。

不足的地方:

1、 在观察温度计这一块,我设计了两次观察活动,一次是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一次是观察温度计上的刻度,数字,每一格代表多少。这样一来,虽然看起来细致,但是老师太多条条框框的东西难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这里可以放开来,不要给学生定太多要求,目标,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成为活动的主体。

2、在课堂时间的把握方面也稍显不够。在本课中,我设置的教学重点是: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所以在时间分配上,应该倾向于这一块。但是我花了近20分钟在这一块,以至于原定的教学任务来不及完成,最后拖堂几分钟。在时间分配上,今后还要继续努力。

3、我在读出温度计上指示的温度时要注意视线与液面水平时,没有注意再讲一下“仰视”和“俯视的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准备。

4、关于温度这一概念的出示,可以再找一个更为合适的时机,最好让学生自己体验,自己理解。在学完本课后,学生要说得出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我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有点生硬,感觉是老师自说自话的把概念塞给学生。

5、现在我们提倡的学会学习,就是要求教少学多,老师说的要少,留给学生做的时间要多。我在本课中还是犯了教师语言多,课件多,指导多的问题。教师在使用课件时需要以适度,适用为主。否则难免有被课件牵着鼻子走之势。

最后,我想科学课不仅是教授科学知识,传授实验技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且还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点滴积累的过程。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也会继续严格要求自己,上好每一节课。

温度计教学反思(7)

《温度和温度计》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的第一课。该课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摄氏温度的读和写。其中如何读数,在温度计上找准刻度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我执教三年级共四个班的科学,四个班的学生对老师带来的新鲜玩意水温计都十分感兴趣。我一拿出来,教室里就热闹了。

三(2)班是第一个学习该课的班级。我介绍完温度计以后,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书中“使用温度计前需弄清楚的问题”,然后发放温度计,要求学生观察温度计并解决这三个问题。但是在巡堂中,我发现学生拿到温度计并没有思考书中的问题,而是好奇地用手握住玻璃泡,看液面的升降。有的同学甚至将温度计放入衣服内,当体温计使用。我真是哭笑不得。这真是天性显露啊。我看到有的教案中写到,为了防止学生偏离观察主题,要求学生将温度计放在桌上静静观察,不用手摸。我觉得那样学生一定忍得很辛苦。于是,我只好穿插在十个组之间,督促他们思考书中的三个问题。

为了防止后面的班级重蹈覆辙,我事先叮嘱各小组的组长组织好同学解决书中三个问题,然后才能进行其他的探究活动。打过预防针之后,加上我的不断巡视,第一环节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但是第二环节,温度计的读和写是难点,零下温度的识别同学存在误区。我将温度计刻度画在黑板上,特意拉大了刻度间的间隔,好让后面的学生也能清楚看到。

轮到第四个班上课时已经是下午最后一节课了。最后一节课学生们通常是归心似箭。课堂组织难上加难。没办法,也只能硬着头皮上。终于到了最难理解的温度读和写了。为了提醒学生从上一个活动中抽离出来,集中注意力。我特别强调了一句:“现在到了最难的问题了,前几个班有一些同学没弄懂,我看看我们三(1)班的同学是不是最聪明的,所有同学全学懂了!”学生们听到老师要看最聪明的学生,一下子来了精神。

我首先示范了一遍10℃的读和写,其实只要认真听,谁都能懂。然后再出一个5℃,请学生上来写。很多同学都举手了,我特意选了一个一定能写对的同学,他写对后,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大的勾。有了他的示范和勾的鼓励,学生们更兴奋了,因为大家都想当聪明的孩子,都想得到老师的肯定。我再出一个8℃,并且说:“第二难的问题来了,不仅要写对,还要在黑板上的温度模型中找到8℃的正确位置。谁能来?”举手的人更多了。上来的同学又得到了一个大大的勾,得意地走下台去。我问:“那2℃在哪呢?”这个问题是为了和后面零下温度的'学习做准备的。我看到李芷游这个平时上课没啥精神的学生也拼命举手,身子都快站了起来。叫他,怕他答错了在全班同学前丢脸;不叫更怕挫伤他积极性。就在这左右为难间,我充满矛盾地叫了他的名字。没想到他居然三下五除二就找完写完下去了。当时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说:“我们班的学生真聪明,一点没犹豫就找对了。”没想到,学生不乐意了说我的问题太简单。我说:“那零下温度你们能写对吗?”“能!”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写—5℃,也对了。“最难的问题来了!—3℃是在—5℃的上面还是下面呢?这时候我听到了下面犹豫的声音,有的同学说在下面,有的说在上面。但他们的积极性不减,谁都想解决这个最难的问题,看刘俣卓十分肯定的样子,我叫她上来标,她毫不犹豫地把—3℃划在正确的地方,我告诉全班:“零下摄氏度我们就要从零度开始往下数,全班和老师一起三下,找到—3℃。刘俣卓答对了吗?”“答对了!”“零下温度,数字越大,温度越冷。—5℃就比—3℃更冷!”

这节课在热闹声中结束了,但这是我喜欢的热闹,是全班学生都投入的热闹。如果每节课都能有这样的效果,我就算把嗓子说哑也愿意。

温度计教学反思(8)

《温度和温度计》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我认真研读了教科书及教学用书,比照了初中一年级的《温度计》一课的教学目标,将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成四个层次:一是比较水的冷与热;二是观察温度计,认识其结构及原理;三是摄氏温度的读和写;四是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教学中,我先做了一个魔术:老师双手戴着白色线手套,右手捏着青霉素瓶这时塑料管中的红色液柱上升,换左手捏着青霉素瓶塑料管中的红色液柱下降。然后设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知道是为什么吗?当学生讲不清楚时教师就此打住并告知学生到上完课以后再来解决。这样的开头方式一下子吊起了学生的胃口,学生情绪高昂,兴趣很浓。

我用一张冰天雪地图片和一张炼钢车间图片让学生们说出感受并引出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然后,再通过这种感觉来比较三杯冷热不同的水(其中1号杯是热水,2号杯是冷水,3号杯是温水,要求是让浸在热水杯中的手指和浸在冷水杯中的手指同时浸入3号杯,叫学生说出感受),引出如何准确测量物体温度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都想上去试试。接着引出温度计的教学,我先让学生观察温度计,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让他们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进行汇报、交流,总结出温度计的结构,对刻度的由来、刻度线的几种类型都进行了分析,学生学得较为轻松。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没有学过有关“热胀冷缩”的知识,所以我是有意回避了温度计的设计原理。

利用课件形式教学摄氏温度的读写时,我先教学0摄氏度、6摄氏度、零下1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并提醒:零下的温度越往下数字越大,但温度越低。同时结合FALSH模型来认读,比较形象和直观,学生掌握得较好。

在怎样正确的读出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手中的温度计,然后汇报读数。教师在学生汇报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告知学生是因为读的方法上有问题,然后出示了从仰视、平视和俯视三个角度来读数的ppt,让学生来判断哪种认读方法是正确的,分析了仰视、俯视两种读数方法的错误性,让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记住只有在平视时读出的数字才是正确的`,同时还强调了手和口的要求,最后在小组内每人都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温度,互相评价读数方法是否正确,以加深印象。

最后结束时又回到魔术揭秘上来,教师首先说明这个装置:青霉素瓶内滴上几点红墨水,橡皮盖上插上塑料管,塑料管要插入红墨水中。同时让一学生捏一捏手套,让学生来道破真相:原来一只手套是干的,一只手套是湿的。这时老师告诉学生老师右手戴着干手套,捏着青霉素瓶时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将红墨水压入塑料管,并逐渐上升;老师左手戴着湿手套,捏着青霉素瓶时瓶中的空气受冷收缩,红墨水又慢慢回到瓶底,我们看到塑料管中的红色液柱下降,所以温度计就是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我觉得此时来得出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是比较合理且整节课在结构上也表现得紧凑、连贯。

反思本课的教学,还是有许多不足。一是在教学结构方面。在引出温度概念的时候,用手不能准确的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只有一个学生到台上演示,其他同学学生体会不透,教师也没深挖,没有激起学生前概念与现实现象的矛盾冲突。二是在教学理念上方面。在刻度的认识和0摄氏度以下的读写时,教学难点解决的过于生硬,教师没有充分利用矛盾推进教学过程,尤其是在零度一下读的时候应是从零度开始往下读,当时有的学生能够准确的读出来,但由于我没有追问,“你是怎么读的”,错过教学时机,最后是我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准确的读出来。教师重预设,轻生成。

温度计教学反思(9)

温度计是探究自然事物和现象的常用测量器具。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发给每个学生一个温度计,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测一测等方法研究温度计的用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亲自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机会。

希望使学生通过经历科学的“探究—发现—运用”的过程,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诸方面都得到协调和谐的提高和发展。通过实践我发现,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温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真切的体会使用温度计认识事物特征的价值,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温度计造成了一些损坏,这是我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教育的后果,前车之鉴,后面再给三年级其他班级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的教育中还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教学补充。

温度计教学反思(10)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学生实验器材

每4人一组。每组:盛有不同温度水的烧林两个,自制温度计1个,实验用温度计一个。

教学过程

请学生欣赏章首图──雾淞。

师:面对这样美丽的风景,你想知道哪些有关它的知识?

学生提问:例如,它是怎么形成的?雾淞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这种风景?

师: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探知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第四章《物态变化》.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都与温度有关,我们的探究就从温度开始。

师:关于温度,你了解哪些?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应该可以说出温度的定义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温度值,如沸水的温度,人体正常体温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进一步介绍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法、写法。

请学生观察教材第71页“自然界的一些温度”,使学生对自然界中常见的温度值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表中的空白,可以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温度值处于这个温度的范围,对于具体的数值可以让学生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再填上。

师:今天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学生回答出大致的.温度值即可)

师:你是凭什么知道今天的气温的?(凭感觉)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但这种判断每次都是正确的吗?有没有哪位同学有过凭感觉判断温度不准确的经历?(学生举例说明,感觉不一定可靠。)

师:要准确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请每组同学观察温度计。

师:对于温度计,你想知道有关它的哪些知识?(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板书在黑板上。)

师:(教师出示自制温度计)我这里有一只小瓶,大家讨论一下,能用这只小瓶分辨出每组桌面上的两杯水哪杯温度高?哪杯温度低?并认真观察它是如何辨别出两杯水温度高低的。

学生实验、观察,并得出:这只小瓶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你能将小瓶进行改进,使它能测出具体的温度值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只要刻上刻度就可以了。

师:怎样刻上刻度?

生:……

师:刻上刻度的自制温度计虽然可以测出温度,但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学生自由讨论)对自制温度计进行修改。(如小瓶太大了,不方便,可以缩小为玻璃泡,并将其中的液体改为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将吸管换成封闭的玻璃管,并将内径变细等。

师:把我们自己设计的温度计与真正的实验用温度计进行比较,找一找有什么不同?让每一小组的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相互讨论提出有哪些错误的操作。

教师总结归纳。

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有关温度计的问题。

教师布置课后探究: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是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温度计。请大家课后思考一下,体温计与我们今天用的实验用温度计在设计上应该有什么不同?并将你思考的结果与教材对照一下,你的思考是否正确。

温度计教学反思(11)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反思范文

今天我讲得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课前看教科书、教学用书感觉挺简单得,只要把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会认读温度计以及零下温度就行。可是一堂课下来,时间感觉还很紧,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读还是有些困难,也就是说我上了一节失败的课。失败的原因在哪,校长主任给与点评,我也深思。纵观这节课,从两个方面查找原因。

一是在教学结构方面。

1、在比较水的冷热活动,设计意图是学生分两次感知四杯不同温度的水,但由于顺序不同出现不同的'结果,最后让他们感觉到用手不能准确的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体会的不透,教师也没深挖,没有激起学生前概念与现实现象的矛盾冲突,这是一大败笔。

2、在观察温度计时,没有给足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3、在摄氏度的读和写时,教学难点解决的过于生硬,尤其是在零度一下读的时候应是从零度开始往下读,当时有的学生能够准确的读出来,但由于我没有追问,“你是怎么读的”,错过的教学时机,最后我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准确的读出来。

二是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

1、教师语言啰嗦,不精练,逻辑性不强。

2、教师在教学时缺乏和学生一起探究的激情,没有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局面。

3、对教学时机的把握不够。

温度计教学反思(12)

《温度计》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运用了ppt课件,Ppt课件可以形象直观的帮助幼儿学会看温度计的刻度,同时帮助幼儿总结梳理对温度计的认知经验。在活动开始通过对热天的人和冷天的人,让幼儿初步感知冷热。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现在是多少度?同时出示温度计,请幼儿观察。让幼儿对温度计的.作用有初步的认识。本次活动的难点是:让幼儿学会用温度计测量。为了攻客这个难题,我利用ppt,采用图片比较法,让幼儿了解观察刻度时,要眼睛与刻度齐平,仰视和俯视都是错误的。我还增加了一个环节:迁移经验,丰富知识。科学源于生活,让幼儿从科学的认识温度计,到从生活中发现温度计的运用,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科学知识原理对幼儿来说是相对抽象的,在科学活动中就是要把抽象化为形象。ppt的运用能将我们口头无法解释,幼儿也无法理解的现象原理展示出来。正如活动中学会正确看刻度,在此环节采用ppt,利用图片比较法,让幼儿了解观察刻度时,要眼睛与刻度齐平,仰视和俯视都是错误的。实际操作,这个方法很好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科学源于生活,让幼儿从科学的认识温度计,到从生活中发现温度计的运用,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反思经过此活动后,通过测查,所有的幼儿都认识了温度计,知道了温度计遇热水银柱会上升,遇冷水银柱会下降的科学性,知道了合理使用温度计能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激发了幼儿探究科学的兴趣。此活动能运用感官探究问题,动手动脑,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由于教师的积极指导,所有的幼儿均能积极参加操作和探究活动,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提高,能正确读出温度计的度数。

但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我发消息时没有强调一定要带温度计和水温计,家长带来的大多是体温计,体温计上的刻度很小,小朋友看起来很费力,所以有的小朋友还没有学会看温度的方法。还有就是体温计上的刻度不容易数,所以记录过程中小朋友也有定困难,应该拿大的温度计和水温计看起来更容易一些。

温度计教学反思(13)

四年级科学《温度计的秘密》教案及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科学《温度计的秘密》教案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使学生理解液体都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

3、学会合作与交流、反思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使学生理解液体都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装有酱油、酒精的模拟温度计各一支,水槽2个。演示用温度计1支,每实验小组摄氏温度计1支。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温度计的科学。你知道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度吗?

二、猜设假象

认识水和其它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提问:出示模拟温度计与演示温度计,比较它们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它们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液柱有什么变化?

三、制定方案: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四、实施探究:

学生分组实验:把模拟温度计分别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水槽中,观察液柱的变化。

五、展示交流

讨论:瓶中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液柱却上升或下降,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讨论、汇报。

小结:水受热体积会膨胀,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体积缩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这种性质,我们把它叫“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提问:其它的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学生实验并讨论、汇报。

师生小结: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六、拓展创新

1、指导学生了解摄氏温度计的发明。(课外资料)

2、你还见过哪些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加热或冷却可使液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即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温度计教学反思(14)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温度计》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温度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其用途,获得初步经验。

2、帮助幼儿获取温度计指示温度的粗浅知识,初步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及测量、记录的简单技能。

活动准备:

1、体温计3支,记录卡,笔。

2、温度计图片,指导要点。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常见温度计的名称及用途,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活动难点:对测温活动感兴趣,能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指导要点:通过经验调动、对比观察,引导幼儿了解各种温度计的名称及用途,并指导幼儿在简单的测量实验中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和记录温度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认识温度计。

1、认识体温计、气温计和水温计。

提问:如果有人身体不舒服,我们用什么办法知道他有没有发烧?我们怎么知道今天的温度是几度?怎么知道杯子里的水是几度?

2、出示气温计和水温计图片以及温度计实物认识这些温度计。

3、讨论拿温度计的方法。

提问:温度计是由什么材料做的?我们应该怎样拿温度计呢?(教师示范拿温度计的正确方法)

小结:这些东西都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温度计。大多温度计都是玻璃做的,而玻璃一不小心就会被碰碎,所以我们要轻拿轻放,保护好温度计。

二、观察、比较温度计。

1、通过图片观察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找出相同之处。

提问:你在这些温度计上发现了什么?(每个温度计上都有刻度和红线)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认读、记录温度。

出示实物体温计,提问:温度计里的这条神奇的线和数字有什么用?它们是怎么表示温度的?

小结:这条神奇的线对应的数字就是温度,与红线顶头平齐的刻度线指示的是该温度的读数,我们可以用摄氏几度来表示。

三、分组实验。

1、实验:测量体温。操作要求:分别请幼儿用体温计测量身体温度,并记录下来。

2、完成幼儿用书第10页。

四、分享与交流。

每组请一位幼儿在大家面前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运用了ppt课件,Ppt课件可以形象直观的帮助幼儿学会看温度计的刻度,同时帮助幼儿总结梳理对温度计的认知经验。在活动开始通过对热天的人和冷天的人,让幼儿初步感知冷热。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现在是多少度?同时出示温度计,请幼儿观察。让幼儿对温度计的作用有初步的认识。本次活动的难点是:让幼儿学会用温度计测量。为了攻客这个难题,我利用ppt,采用图片比较法,让幼儿了解观察刻度时,要眼睛与刻度齐平,仰视和俯视都是错误的。我还增加了一个环节:迁移经验,丰富知识。科学源于生活,让幼儿从科学的认识温度计,到从生活中发现温度计的运用,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科学知识原理对幼儿来说是相对抽象的,在科学活动中就是要把抽象化为形象。ppt的运用能将我们口头无法解释,幼儿也无法理解的现象原理展示出来。正如活动中学会正确看刻度,在此环节采用ppt,利用图片比较法,让幼儿了解观察刻度时,要眼睛与刻度齐平,仰视和俯视都是错误的。实际操作,这个方法很好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科学源于生活,让幼儿从科学的认识温度计,到从生活中发现温度计的运用,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反思经过此活动后,通过测查,所有的幼儿都认识了温度计,知道了温度计遇热水银柱会上升,遇冷水银柱会下降的科学性,知道了合理使用温度计能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激发了幼儿探究科学的兴趣。此活动能运用感官探究问题,动手动脑,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由于教师的积极指导,所有的幼儿均能积极参加操作和探究活动,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提高,能正确读出温度计的度数。

但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我发消息时没有强调一定要带温度计和水温计,家长带来的大多是体温计,体温计上的刻度很小,小朋友看起来很费力,所以有的小朋友还没有学会看温度的方法。还有就是体温计上的刻度不容易数,所以记录过程中小朋友也有定困难,应该拿大的温度计和水温计看起来更容易一些。

温度计教学反思(15)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温度计和温度测量》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温度计和温度测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温度,培养幼儿测量温度的兴趣。

2、教幼儿学习观察、测量温度的简单技能。

教学时间:

2教时

第一教时

活动准备:

1、每组一支气温计,其他温度计(如体温计)若干。

2、温度记录表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幼儿认识温度计。

"你们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现在是多少度呢?""我们看到桌上的东西就是测量温度的,叫温度计。它能告诉我们气温的变化,比如今天×度,昨天×度……""你们看看这些温度计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2、教幼儿学习怎样测量气温。

"你们知道温度计里的红柱子和数字是干什么用的吗?"请幼儿观察,红柱子指到的数字就是温度。

"现在我们来用温度计测量活动室里是多少温度"。幼儿学习观察测量温度,教师个别指导,帮助幼儿正确使用温度计和读数。

"你们测出来现在温度是多少?"幼儿交流。

"我们再把温度计放到外面一会儿,测一测外面的温度是多少,好不好"?

幼儿继续学习测量,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你们发现温度计有什么变化?外面的温度是多少?"幼儿表达、交流。

3、介绍其他的温度计。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温度计测量房间和外面的温度的方法。老师这里还有别的温度计,你们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吗?"出示体温计,水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的体温,看他有没有发烧;水温计用于测量水的温度,了解热水瓶是否保暖,用在实验室测量水的温度等等)幼儿表达、交流。

活动延伸:

1、在室内外各安装一支温度计,供幼儿日常观察。

2、让幼儿在一天种不同时间观察、记录气温的变化。

课后小记:

据我了解,多数幼儿家里没有温度计,对温度计的了解很少,但对温度变化很感兴趣。在活动中由于教师的积极指导,幼儿均能积极参加操作和探究活动,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提高,但他们需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正确读出温度计的度数。

第二教时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支温度计,一杯冷水,一杯热水,自制温度计教具一件。字卡:"上升"、"下降"记录符号"↑"、"↓"。

活动过程:

1、迷语导入主题。

"一根红线墙上挂,能变长来能变短,天冷天热去问它。"幼儿猜出后,让他们讨论:温度计是做什么用的。

2、出示温度计教具指导幼儿观察温度计,着重了解温度计中水银柱为什么会上升和下降。

3、幼儿探究活动让幼儿各自把温度计放在自己的冷水杯和热水杯中,观察水银柱的升降变化,说出为什么。教师有针对性地启发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同时教幼儿掌握词汇:上升和下降,学习用符号"↑"和"↓"记录温度上升和下降。

4、老师规纳幼儿的'发现把温度计插入热水杯中,水银柱就上升;插入冷水杯中,水银柱就下降。

5、扩散思维训练让幼儿想一想,除放进热水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让水银柱上升。幼儿通过尝试,知道用手捂、嘴呵气、太阳晒等都可使水银柱上升。

6、学习看度数,知道它的意思

(1)让幼儿看温度计,读出度数。教师随机指导。

(2)向幼儿讲解0℃以上和以下表示什么意思,各有什么读法。强调标准读法,如5℃应读5摄氏度,—6℃应读零下6摄氏度。

(3)教师操作教具,幼儿读出度数。先请能力强的,再请能力差的。

(4)让幼儿再次把温度计放进冷、热水杯中,自己读度数,同桌幼儿相互观察纠正,教师指导帮助认识度数有困难的孩子。

7、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温度计的用途,它跟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地方需要用温度计?这些地方为什么要用它?

8、让幼儿感受在同一时间里,不同的地点也会有不同的温度。幼儿自由选择地点测量温度。如:室内、室外、阳光下、阴凉处、厨房里等,发现差别,讲述差别并知道为什么。

活动延伸:

让幼儿记录一周自己家中客厅里早、晚的温度。并从中发现规律。

课后反思:

在此活动之前,我班大部份幼儿对温度计了解甚少,更不会标准认读温度计的度数,经过此活动后,教师再次测查,全班幼儿都认识了温度计,知道了温度计遇热水银柱会上升,遇冷水银柱会下降的科学性,知道了合理使用温度计能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激发了幼儿探究科学的兴趣。此活动能运用感官探究问题,动手动脑,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温度计教学反思(16)

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情绪温度计》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情绪温度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 对情绪有初步的认识,知道人的情绪会变化,会用情绪温度计记录自己的情绪。

2. 懂得保持良好的情绪对身体的好处。

活动准备:

1. 气温温度计一个

2. 脸谱图:兴奋、高兴、伤心。

3. 可调式情绪温度计若干。

4. 磁带:《快乐舞》、《小熊的葬礼》音乐

活动过程:

1. 提问:“气温的变化用什么表示?”教师出示气温温度计,让幼儿知道气温的变化可以用温度计来表示。

2. 认识情绪,知道人的情绪也会变化。

(1) 请幼儿分别欣赏《快乐舞》和《小熊的葬礼》的音乐,感受自己的情绪的变化。

(2) 出示不同的情绪脸谱并认识:兴奋、高兴、伤心,让幼儿说说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情绪。

(3) 认识情绪温度计:知道情绪同气温一样会变化,可以用情绪温度计来记录自己的情绪。

① 幼儿操作自己的情绪温度计,并同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情绪。

② 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情绪温度计给大家看,猜一猜他的情绪是怎样?使幼儿懂得情绪温度计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情绪,也可以了解别人现在的情绪。

3. 通过故事,了解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1) 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什么样的情绪最让人舒服,对身体最有益。

(2) 讲故事《小兔过生日》、《长颈鹿丢了花帽子》,让幼儿懂得过分高兴和过分伤心对身体不利,最让人舒服、最利于健康的情绪就是“高兴”

鼓励幼儿平时用情绪温度计记录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天天都有“高兴、开心”的情绪,这样本另会学得更好,身体会更健康。

活动反思:

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我和孩子一起看图片学习怎样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如:在愤怒的时候,不妨跑跑步、打球来释放;在悲伤时,不妨大哭一场等。只有驾驭自己的情绪,才能成为健康的孩子。

温馨提示:
本文【温度计教学反思(热门16篇)】由作者学习有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