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探究乌卵的结构,说出乌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观察鸟的繁殖行为,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
设计探究活动,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春末夏初,在池塘边我们会听到青蛙的叫声,它的叫声表示什么?
生:求偶
师:在这个季节,特别是早上,你走在路上的时候发现什么了?听到什么声音了?
生:看见小鸟了,听到鸟叫的声音了.
师:你听到鸟叫的声音大不大?鸟的叫声说明了什么?
生:鸟叫的声音大,说明是求偶吧?.
师:现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有的鸟就从南方飞回来进行繁殖,刚孵出的小鸡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可是刚孵出的麻雀,粉红色的皮肤上一根羽毛都没有,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让我们走近——鸟的生殖和发育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出发,从鸟说起,一连串的问题提出,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导入新课。
二、探究学习新课
师:每只小鸟都是由鸟卵孵化出来的,为什么一个鸟卵就能孵化成一只小鸟呢?这说明与鸟卵的结构有关,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与思考。
师: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提供的方法和步骤,利用实验台上提供的材料,解剖鸡卵,并分析、推测每一个结构的功能,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安全,同时还要注意不要破坏鸡卵内部的'结构。
学生活动:小组分工合作,动手解剖鸡卵,边解剖边观察。
师:巡视指导,参与到个别小组的活动中。
师: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实验的结果怎么样。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说说它的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生:最外层是卵壳、紧贴着卵壳里面比较薄的膜是卵壳膜,小空腔是气室,白色的部分是卵白。
生:中间黄的部分是卵黄,卵黄外面的膜是卵黄膜,卵黄上的小白点为胚盘,卵黄两端的带状结构是系带。
师:胚盘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起来称为卵细胞,它是一个细胞,那么它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在这里分别指的是……
生:细胞膜——卵黄膜,细胞质——卵黄,细胞核——胚盘。
师:鸡卵的结构名称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它们又有什么功能呢?我们来猜想一下。
生:卵壳、卵壳膜有保护作用,卵白给胚胎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卵黄膜起保护的作用,卵黄为胚胎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胚盘相当于细胞核
师:这说明胚盘与遗传有关,胚胎的发育就从这里开始,将来能发育成雏鸡。
师:系带有什么作用呢?
生:能固定卵黄,减小震动,有利于孵化
师:那么气室呢?
生:气室中贮存着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师:是不是所有的鸡蛋将来都能发育成雏鸡呢?
生:不是,应该是受精的卵才能发育成雏鸡。
师:对,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卵才是受精卵呢?同学们可以在书上找一下答案。
生: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
师:对,大家说的很好。这是我们打开鸡蛋以后才能看到,养鸡场想看看鸡蛋是不是受精,怎么办呢?一般通过照蛋灯来识别,如果蛋中有不透光的黑色斑点,则是受精的卵,不透光的斑点就是胚胎发育的部位。这就说明了鸟卵在雌鸟体内已经开始发育,当卵产出以后,由于外界的温度低于体温,所以暂时停止了发育.现在假如说,胚胎发育时,温度适宜,卵白和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气室能提供部分氧气,其它的氧气从哪里来呢?
生:氧气可能是通过卵壳进去的。
师:是不是这样呢?你有什么办法证明呢?
生: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蛋壳上有小孔
师:很好。还有没有其它办法呢?如果给你一个新鲜鸡蛋、一支空的注射器和针头,你能证明蛋壳上有许多气孔吗?
生:先用针在蛋壳上扎一个小眼,再用带针管的针头插入小眼,然后缓缓地向蛋壳内打气,过一会,我们发现蛋壳表面有小水珠出现,这表明蛋壳上有小孔,空气可以进出。
师:如果不用这个方法,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吗?
生:在家里煮鸡蛋时,当水温升高时,就会发现有小气泡冒出,这也能说明蛋壳上有小孔。
师:蛋壳很硬,能保护内部的结构,还透气,可以
进行气体交换,为胚胎发育提供足够的的氧气,卵白和卵黄还能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等等,这些条件都满足了,鸡卵就一定能发育成雏鸡。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鸟卵的结构
从上面可以看出:卵白和卵黄是鸟卵的主要结构,“卵”中左右的两点代表的意义一个是卵白,另一个就是卵黄。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探究的问题——鸟卵的结构,在这个环节中,由鸟与鸟卵的关系,自然过渡到探究鸟卵的结构。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看书,自主实验,教师引导,师生互相交流,最后得到结论。
(二)、鸟的生殖与发育
师:青蛙是卵生,必须在水中发育;而鸟也是卵生,但适合的陆地上发育。那么鸟类是怎么进行生殖和发育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资料。
师:从刚才的视频资料中,你们知道了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哪些过程吗?
生: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过程。
师:是不是所有的鸟都是这样的呢?所有的阶段都有例外吗?
生: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杜鹃。杜鹃将卵产在其他鸟类(如画眉、鸦雀、寿带鸟和柳莺)的巢内,让这些鸟类为其孵卵、育雏。
师: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鸟必须有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
师:(出示图片:早成鸟雏鸟、晚成鸟雏鸟)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种雏鸟有什么不同?
生:左边的是刚孵出的小鸡,身体已经充分发育,身体被有密绒羽,眼睛也已睁开,腿脚有力,在绒羽干后就能行走,可随亲鸟觅食,是早成鸟雏鸟;而刚孵出的这只小鸟尚未发育充分,体表没有羽毛,眼睛还没有睁开,不能独立生活,必须依靠亲鸟喂食,是晚成鸟雏鸟。
师:哪种鸟更进化呢?
生:晚成鸟雏鸟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亲鸟能育雏,能保护小鸟,小鸟的成活率更高。
师:一般鸡类、雁类和鹤类是早成鸟雏鸟,而鸽类、鹰类和雀类是晚成鸟雏鸟。在育雏期间,亲鸟的捕食量大大增加,捕食的对象大多是农林害虫。因此,鸟被人们誉为“农林卫士”。但有人见到小鸟有时吃农作物,认为鸟是人类的敌人,就打鸟。这样做对不对呢?
生:虽然鸟有时危害农作物,但大多数的鸟吃害虫,保护我们的庄稼,鸟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当爱鸟、护鸟。
师:是的。我们应当学会辨证地看问题。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做到爱鸟、护鸟。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探究的第二个问题,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从而能说出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一般包括哪些过程。再出示早成鸟雏鸟与晚成鸟雏鸟的图片,晚成鸟雏鸟更需要亲鸟的保护和喂养,在喂养时期,能捕食大量的农林害虫,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鸟类,关注鸟类。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从自身做起。
三、总结提高
师:现在我们来做两个比较。先比较鸟卵的结构。鸟卵的结构很复杂,鸟类的繁殖伴随着复杂的行为,与青蛙的卵比较,鸟卵有什么特点适合在陆地上发育呢?
生:鸟卵个体大,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所以适合在陆地上发育。
师:鸟类的生殖和发育都脱离了水环境的限制,所以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都比两栖动物高等复杂,更适合在陆地上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比较——与两栖动物的卵比较,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比较。从而更让学生了解到鸟类是更高一级的动物,更适合在陆地上生活。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1)写出伞藻的一对相对性状?伞藻细胞中应该含有的物质是?
(2)科学家针对这一实验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3)根据上述问题,可以作出哪两种假设?
(4)根据上述假设,可以对实验结果作出怎样的预期?
(5)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细胞中含有的物质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类(脂肪)、DNA等;
(2)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质还是细胞核?
(3)假设1: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质
假设2: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核
(4)预期1如果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质,那么丙伞藻的应该长出菊花形帽,丁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伞形帽。
预期2、如果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核,那么丙长出伞形帽,丁长出菊花形帽。
(5)伞藻的帽形是由细胞核决定的.
控制生物性状篇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优质课教案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共和县中学王有伟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
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相对性状,并得出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区分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并列举实例。
2、分析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总结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三教学用时: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1)准备同学熟悉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做成ppt文件。
(2)和学生内容顺序一样的性状调查表。转基因鼠实验过程的投影片。
(3)转基因作物、动物、食品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同学们,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对父子明星的照片(陈强与陈佩斯),这对父子俩长得象不象?哪些地方象呢?
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象同学们看到的那样,俩人有些地方很像,有些地方又不像。生物学上把这种亲子间的相似性称为遗传,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教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遗传和变异的实例,我们一起来判断下。
多媒体展示图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
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变异);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遗传);
科学家把千年古莲子培育出莲花,这些莲花跟现代莲花有相同地方,又有差异.(遗传和变异)。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亲子间的相似性(遗传),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
教师: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是从性状开始的,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板书)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产生了那些疑问呢?
学生:讨论后阐述疑问。
教师:发蜜橘,引导学生观察蜜橘的特征。
教师: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特征,我们给它一个生物学的名称:性状。那人体上有没有形状呢?
学生:小组讨论
(1)耳朵有无耳垂?(2)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的?(3)能否把舌由两侧向中央卷曲?(4)能否使大拇指向背侧弯曲?(5)有无酒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以上的形态结构特征的性状。
教师:除了人体形态结构特征的性状,还会其他性状吗?引导学生理解行为方式和生理特性的性状。
教师:同学们知道了很多生物的性状,那谁能给性状下个定义呢?到底什么叫性状?
教师: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归纳出来,可以多个同学补充。
学生:任何生物体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等都是生物的性状。
教师:同学们注意了没有,同一种性状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会有差异?
展示相对性状的图片
学生:认真观察,判断。
教师:像这样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被称为相对性状。(板书:二.相对性状)展示:展示实物,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相对性状。
学生:判断。
教师: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要进行详细的分析。
小结:刚才同学们对性状和相对性状有了深刻的理解,那是不是所有的性状都能遗传呢?例如:同一个麦穗上的小麦粒,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和贫瘠的土壤中,再结出的麦粒前者大于后者,麦粒大小这种性状能不能稳定的遗传下去?学生:不是,由环境引起的性状不能遗传。
[过渡]由环境影响的性状不能遗传,那什么样的性状可以遗传呢?
[板块二:基因控制性状]
资料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
分组讨论:
1.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3.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总结: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师:假如你掌握的这项技术,你怎么利用这项技术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服务呢?
学生:发挥想象空间。
教师: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目前,已有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品等。
展示:转基因物品的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教师: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转基因生物?你吃过哪些转基因食品?
教师与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分析转基因技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以便对转基因问题有个深刻的认识。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性状、相对性状,也深刻认识到基因控制了生物的性状。
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巩固练习(多媒体显示)。
一、画龙点睛
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和()而实现的。
2.通俗地说,遗传是指亲子间的(),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
3.生物的性状包括()、()和()
4.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
5.生物的性状是受()控制的。
二、慧眼识珠
1.下列关于性状和基因的关系,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基因控制着性状B.性状控制着基因
C.有些性状不受基因控制D.基因和性状都能遗传下去
2.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一项是()
A.同样成熟的鱼,鲤鱼体形较大,鲫鱼体形较小
B.金鱼的体色有透明的和不透明的
C.李子的表面光滑,葡萄的表面也光滑
D.一株番茄秧上的两个果实都是黄颜色
3..生物的性状就是()
A.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B.生物的生理特性
C.生物先天的行为方式D.前三项
六.板书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亲子间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一、生物的`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如血型)和行为方式等。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二、基因控制性状
七.教学反思:
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这一节课,需要解决的是生物个体的性状与基因关系的问题,而基因和性状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它看不见,摸不着.不过教材设计的比较好,以基因为线索,深入浅出地介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例如:通过观察与思考,使学生从比较熟悉的动植物和自身性状的具体观察入手,抽象出什么是性状性状包括哪几部分通过转基因超级鼠资料分析的讨论,获得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课前我认真阅读,钻研教材,精心设计练习题,希望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弄明白二者的关系.但在十班上完课后,结果令人大失所望:课后调查,班上有一半的学生稀里糊涂,不知云里雾里.课间的十分钟我进行了反思:这节课对我来讲,内容非常少,一个观察与思考,一个资料分析也就结束了,但是我忘记了一点: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从来没有接受过基因,性状的学习,这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讲非常的抽象,难懂,所以在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完所有的内容后,集中做练习,效果就不太好.找出毛病后,下节我在十一班上课时,把方案进行了调整: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部分的内容后,同样也让学生列举了性状与相对性状的例子,随后,马上让学生进行这部分的反馈练习.后面的资料分析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效果非常不错,课后的调查也非常令人满意。
通过这节课的对比课,我认识到: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好教材,更要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备好学生,备好教法,才能够真正地利用好课堂每一分钟。
控制生物性状篇三: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2.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二)能力方面
1.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2.尝试运用已有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2.认同人类社会已进入基因时代。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二)教学难点
1.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2.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的资料。三、课时安排
2课时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遗传和变异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二、性状: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
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相对性状,并得出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基因控制性状。
教学准备:
(1)准备同学熟悉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做成ppt文件。
(2)和学生内容顺序一样的性状调查表。转基因鼠实验过程的投影片。
(3)转基因作物、动物、食品等资料。
--图示: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与意图
学生活动情景引入
1、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界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揭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引出课题。
2、你在哪些地方上像父母?哪些地方与你父母不同?(板书)
学生观察,感受遗传和变异现象。
回忆、对比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观察与思考
1、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双眼皮、肤色、脸型等,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性状。
引出子课题《生物的性状》。
2、概括出性状的概念。性状应该包括
哪些方面?
思考黑板上列出的性状,进行归纳,得出性状的概念。调查与比较
1、人有哪些性状?你在这些性状上的表现如何?
启发学生观察同一性状在不同的个体身上的差异。
2、得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这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
3、出示几组相对性状的练习题,以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学生对照表格调查自己和同伴的性状。感受性状在不同人之间的不同表现,概括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完成练习,巩固对相对性状的理解。探究与应用
1、出示探究题:
父母的性状为什么会在孩子身上出现呢?是父母把眼睛鼻子这样具体的性状传给孩子了吗?请你作出猜测。
你的猜测是否正确?请你找出证据证明你的猜测。
2、出示转基因鼠实验过程的投影片,逐一讲清楚实验的过程及出现的结果,让学生分析。
引导学生认识到超级鼠个体大这种性状,是由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
3、让学生用具体例子说明父母是怎样把性状传给孩子的。
学生思考问题,并作出猜测。
学生带着疑问观看,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质疑、提出问题。
通过讨论得出结论。用具体例子来回答父母是怎样把性状传给孩子的拓展延伸
简介转基因技术,引导学生分析转基因生物和其产品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利与弊)
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转基因食品和生物。阐述自己对转基因的看法。小结简单小结本课学习内容:两个概念:性状、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性状。回顾说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自主探究出示自主探究题,韭菜与韭黄。引导学生讨论问题,作出猜测,设计实验方案,课后实施计划。
思考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课后进行实验。点评: 用调查表的形式引出8大性状的比较,非常自然、贴切。语言表述清晰、流利,语速适中,教态大方,深入浅出,教学内容虽为8年级下册内容,但在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下,学生能很快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充分反应教师的基本扎实,教法使用恰当,教学效果显著。 不足之处是在个别地方,语言表达尚欠科学性。在使用多媒体时,文字也过多,选择的案例还需研究。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