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学习方法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题目。(甲)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发布时间: 2024-07-01 00:00:38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甲)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悉:

小题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小题3:(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4:文段(甲)中第③段,插入一段对先帝的追忆,用意是什么?(2分)

小题5: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3分)

最佳答案:

小题1:(1)痛心遗憾(2)全、都 (每小题1分,共2分)

小题1:因此先帝选拔出他们来留给陛下。(2分)

小题1:(1)亲贤臣,远小人(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每空1分,共2分)

小题1:回忆先帝的话来劝诫后主亲贤远佞是事关国家兴亡的大事,希望后主刘禅亲贤远佞。(2分)

小题1:示例:(乙)文中祁黄羊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计个人恩怨,不避个人亲仇,两度为国荐贤,祁黄羊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为晋国选拔了合适的人才。(1分)今天的我们在举荐或任用人才的时候也应该发扬祁黄羊耿直无私的可贵精神,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在21世纪更富裕强大。(2分)(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

答案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这些词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有的和现代汉语的词义有一定的联系。一般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对重点字词具体意义的理解,特别要注意特定语境中词义的联系和变化。

小题1: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其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与表述能力。答题时要对整体文段的意思有一定的把握,然后在具体的语境中,对每个词语的意义有比较准确的理解。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注意“是以”、“以”、“遗”这些关键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紧扣题目要求做针对性的回答。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联系文章写作目的来思考回答即可。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评析和拓展探究的能力,可从选用人才、举荐人才、结交朋友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先谈启示(观点),然后阐述理由即可。

考点核心:

综合读写:给出一段材料,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温馨提示:
本文【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题目。(甲)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由作者教育那些事儿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