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魏晋 ·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观沧海
汉 ·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汉 ·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晋 ·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煌煌京洛行
魏晋 · 曹丕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虚美难假,偏轮不行。
淮阴五刑,鸟尽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大愤不收,褒衣无带。多言寡诚,抵令事败。
苏秦之说,六国以亡。倾侧卖主,车裂固当。
贤矣陈轸,忠而有谋。楚怀不从,祸卒不救。
祸夫吴起,智小谋大,西河何健,伏尸何劣。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谓得臣。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陌上桑
[魏晋] 曹丕
弃故乡。
离室宅。
远从军旅万里客。
披荆棘。
求阡陌。
侧足独窘步。
路局苲。
虎豹嘷动。
鸡惊禽失。
羣鸣相索。
登南山。
奈何蹈盘石。
树木丛生郁差错。
寝蒿草。
荫松柏。
涕泣雨面沾枕席。
伴旅单。
稍稍日零落。
惆怅窃自怜。
相痛惜。
七步诗
三国·魏 ·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白马篇
魏晋 ·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丕(187~226),魏文学家。即魏文帝。字子桓,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长子。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8岁,即能为文,又善骑射、好击剑。建安十六年(211),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卒,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同年十月,以“禅让”方式代汉自立,改元黄初。登极以后,在黄初三年(222)、六年曾两次亲征孙吴,皆未能过江,不果而还。七年五月,病卒于洛阳。曹丕今存诗歌,较完整的约40首。曹丕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23卷,又有《典论》5卷,《列异传》3卷等。皆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魏文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关曹丕作品的注释本,有黄节《魏文帝魏武帝诗注》,北京大学出版组1925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校正重排,改称《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短歌行 秋胡行二首 善哉行二首 丹霞蔽日行 煌煌京洛行 钓竿行 十五 猛虎行 善哉行 善哉行 折杨柳行 燕歌行二首 临高台 陌上桑 秋胡行 上留田行 大墙上蒿行 艳歌何尝行 月重轮行 饮马长城窟行 董逃行 折杨柳行 黎阳作诗三首 于谯作诗 孟津诗 芙蓉池作诗 于玄武陂作诗 广陵于马上作诗 杂诗二首 于明津作诗 清河作诗 代刘勋妻王氏杂诗 黎阳作诗 寡妇诗 令诗 夏日诗 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 诗 诗八首 东阁诗歌
钟嵘《诗品》:
“率皆鄙直如偶语。惟‘西北有浮云’十余首,殊美瞻可玩”。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篇》:
“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
王夫之《姜斋诗话》:
“曹子建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升堂,用此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雷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反为所掩。子建以是压倒阿兄,夺其名誉。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
“曹子建之于子桓,有仙凡之隔,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大抵如此。”
曹丕
三国时期魏朝开国皇帝,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之后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
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黄初七年五月病逝于洛阳,时年40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文学成就
曹丕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现存诗约四十首。
诗歌
曹丕诗歌形式多样,而以五、七言为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个中能手。
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据考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乌桓期间,采用乐府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从“思妇”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乱流离的现状,表达出被迫分离的男女内心的怨愤和惆怅。全诗用词不加雕琢,音节婉约,情致流转,被王夫之盛赞“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曹丕的一些为后人称道的作品都在担任五官中郎将至魏太子期间所作,他的诗歌细腻清越,缠绵悱恻。
曹丕的古诗一共54首
1、《秋胡行》
2、《善哉行》
3、《燕歌行》
4、《杂诗》
5、《杂诗》
6、《短歌行》
7、《秋胡行》
8、《秋胡行》
9、《善哉行》
10、《善哉行》
11、《燕歌行》
12、《诗》
13、《诗》
14、《诗》
15、《诗》
16、《诗》
17、《诗》
18、《诗》
19、《诗》
20、《诗》
21、《丹霞蔽日行》
22、《煌煌京洛行》
23、《钓竿行》
24、《猛虎行》
25、《善哉行》
26、《折杨柳行》
27、《陌上桑》
28、《上留田行》
29、《大墙上蒿行》
30、《艳歌何尝行》
31、《饮马长城窟行》
32、《折杨柳行》
33、《黎阳作诗》
34、《黎阳作诗》
35、《黎阳作诗》
36、《广陵于马寺庙.》
37、《清河作诗》
38、《黎阳作诗》
39、《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
40、《歌》
41、《十五》
42、《临高台》
43、《月重轮行》
44、《董逃行》
45、《于谯作诗》
46、《孟津诗》
47、《芙蓉池作诗》
48、《于玄武陂作诗》
49、《于明津作诗》
50、《代刘勋妻王氏杂诗》
51、《寡妇诗》
52、《令诗》
53、《夏日诗》
54、《东阁诗》
曹操 短歌行(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 (其二)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赐圭瓒,秬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曹植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短歌行 秋胡行二首 善哉行二首 丹霞蔽日行 煌煌京洛行 钓竿行 十五 猛虎行 善哉行 善哉行 折杨柳行 燕歌行二首 临高台 陌上桑 秋胡行 上留田行 大墙上蒿行 艳歌何尝行 月重轮行 饮马长城窟行 董逃行 折杨柳行 黎阳作诗三首 于谯作诗 孟津诗 芙蓉池作诗 于玄武陂作诗 广陵于马上作诗 杂诗二首 于明津作诗 清河作诗 代刘勋妻王氏杂诗 黎阳作诗 寡妇诗 令诗 夏日诗 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 诗 诗八首 东阁诗歌。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